貴州都勻一中的校長胡立軍,之前找到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能不能支持一下母校,學校需要100萬資金。
但任正非什麼都沒有說,直接反問了一句話:「校訓是什麼?」
信心滿滿的胡立軍當場愣住,他沒想到任正非會問他這個問題!他認為任正非可能會關心學校的有多少學生能上大學、又有多少學生能上名牌大學的?學校現在的發展怎麼樣?
然而任正非只問了一句「校訓是什麼?」
這個問題,身為校長的胡立軍支支吾吾竟然回答不上來!
因為當時的都勻一中根本就沒有校訓!
於是任正非說:「捐款沒問題,首先,你得搞清楚校訓是什麼?你弄不明白,我不給錢。」
這讓胡立軍灰心喪氣,他以為捐款拿不到了。
任正非反過來寬慰他道:你想不出,我幫你吧!再找些朋友,我們一塊想。
任正非的這些朋友那可真是不簡單呀!
不過我們這裡解釋一下校訓是什麼,我怕大家不知道,哈哈哈!
校訓是對學校人文傳統、治學精神、辦學特色的高度概括,是學校精神的核心,它可以激勵和引導師生更好地教書育人、求學成才。
之後為了幫一所中學制定校訓,任正非直接請來了數十位專家學者,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北京四中校長程剛、中科院院士範守善、聯想董事長柳傳志,以及數位教育專家,還有華為高管!華為高管都來了,看來任正非是真的認真了!
接著華為搜集了全球200多所優秀學校的校訓,和一眾頂級企業家、教育專家商討都勻一中的校訓,最後只定下了六個字的校訓:立志、崇實、擔當。
說這6個字簡單嗎?實在簡單!誰都能一眼看明白其中的含義。
立志
人須立志,志立則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無志而建功。——朱棣
朱棣認為,人必須要立下志向,志向立下來了就有很大的機會成功,古時候的人,沒有一個是沒有志向然後能建立功業的。
崇實
漢 王充 《論衡·定賢》:「文麗而務巨,言眇而趨深,然而不能處定是非,辯然否之實,雖文如錦繡,深如 河 漢 ,民不覺知是非之分,無益於彌為崇實之化。
王充認為,內容和形式相比,內容起著主導的,決定性的作用。若管內容,一心的追求表明的形式美,都是不可取的。當然重視內容不是說不需要形式,因為「人有文質乃成」,關鍵在於「外內表裡,自相副稱」。
擔當
南宋抗金名將嶽飛以精忠報國為己任,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一句名言:「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體現了公而忘私的浩然正氣,和為國擔當的豪勇。
要說這6個字不寶貴嗎?實在很寶貴!這不就代表我們當代優秀青年默默奉行的價值觀、行為準則!
「立志、崇實、擔當」!為了這6個字,任正非請來了國內一眾頂尖精英,這些精英都是分分鐘百萬上下,卻甘願為任總一句話而拋下手頭事務,立即前來。
校訓確定以後,任正非正式為都勻一中捐款100萬,希望母校能夠培育出更多的人才、為中華之復興而奮鬥。
任正非對教育一直非常重視,甚至超過了華為的「生命線」,在華為最艱難的時刻,任正非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卻說:再窮不能窮教師。
任正非還說:「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礎是什麼?有硬體基礎,比如說鐵路、公路、交通設施、城市建設、自來水各種環節的硬體設施,硬體設施沒有靈魂的,靈魂在於文化、哲學、教育,在於人類文化素質。」
結合任正非老師說的話,我認為:「一個老師他如果不優秀的話,他怎麼可能培養出一群更優秀的學生呢,如果給不了老師們更好的待遇,這麼可能有很多優秀的人去當老師呢,就這樣噁心循環放任不管的話,那麼幾代人之後,我們的教育行業很差到什麼地步,我們的國民素質又會低到什麼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