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快遞糾紛如何解決?法官支招

2020-12-1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1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消費者選擇了網上購物。為避免交叉感染,很多快遞員會把包裹投放到小區門口或門衛處,但這也導致了部分快遞被冒領、錯領,甚至丟失。還有些消費者網購了生鮮食品,但種種原因最終導致寄送延遲,生鮮腐爛變質,一些糾紛也隨之發生。

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法院昨天(3月31日)發布了相關調研情況。那麼,收發快遞時如何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糾紛發生後又該怎樣解決呢?

張女士近日遇到了煩心事,給孩子網購的學習輔導材料遲遲沒到,沒接到快遞小哥的電話,也沒有任何人上門送,可物流信息卻顯示「已妥投」。她給物流信息上的快遞小哥打電話,對方說到小區門衛處或者樓道裡消防栓處找一找,慶幸最後找到了。一旦丟了,責任算誰的?北京順義法院李遂法庭庭長陳英分析:「這類糾紛比較常見,必須要明確,快遞公司收取了郵費,就有義務將包裹及時、準確、安全地送到寄件人所填寫的地址。如果快遞員未經消費者允許而擅自將快遞放置於單位或小區門衛處,應視為未盡到送達義務,未交付給消費者,因此消費者可以向賣家主張相應的賠償責任,同時賣家也可向快遞公司請求賠償。但如果快遞小哥經過消費者的同意而放置,消費者因自身的過錯遲遲未去領取,導致丟失,損失應該由消費者自行承擔。」

現實生活中,一些小區的小超市、門衛可以代收快遞,這為消費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一旦快遞在這些所謂的「代收點」丟了,誰負責?順義法院政治部幹警吳楠分析:「這就需要區分『代收點』的性質,如果是在電商平臺選擇的『官方代收點』,或者與消費者存在相關服務協議,為消費者提供有償代收服務,若包裹發生丟失、毀損,『代收點』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是免費代收,一般情況下無需對包裹的丟失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導致包裹丟失、毀損的,(『代收點』)也要擔責。」

李遂法庭法官助理榮幸提示收件人和快遞員,除了及時通知和領取快遞,還要注意留存證據。她說:「注意保留通訊聊天記錄。特別是在門衛、小區物業等代收點投遞、領取快遞時,及時拍照保存快遞狀態,做好收集證據的工作,以便後期維權。」

1月下旬,老王在網上為一些親戚朋友購買了臍橙,但是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延遲發貨或延遲抵達,一些親朋收到時有一部分已經爛了。雖然大家都理解特殊情況,也表示心領老王的情誼,但是老王還是想問問,發現快遞的蔬菜、水果、海鮮等生鮮產品,因快遞延遲而導致變質或耗損,能否索賠?陳英分析:「針對這類糾紛,需要首先判斷這種損耗是否屬於運輸途中的自然損耗,如果是自然損耗,是不能要求商家或者快遞進行賠償的。對於超出自然損耗的部分,如果是因為快遞公司自身過錯發生延誤,致使生鮮類產品腐爛變質,那麼快遞公司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按照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託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陳英進一步分析:「在疫情期間,如果快遞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而導致延誤,進而導致貨物發生腐敗、變質,應認定為不可抗力,系合理事由,快遞不承擔違約責任。損失嚴重的,雙方可以協商共同承擔損失。」

法官建議消費者,網購生鮮,儘量在收貨時當面驗貨。吳楠建議:「避免延遲驗貨導致的售後困難,在收貨驗貨時如有問題,及時對貨物進行拍照留存證據,並可以選擇拒收。也建議快遞物流企業在投遞生鮮物品時,應在快遞包裹上做好相應標註,督促消費者收貨時驗貨,及時回收被拒收的貨物。」

實踐中,因為未保價或者未足額保價引發的糾紛也不少,很多消費者可能沒有注意到快遞單上的相關條款。榮幸分析:「這屬於快遞公司單方制定的格式條款,如果攬件的快遞小哥沒有提醒消費者注意,此條款無效。如果快遞合同中已經用顯著字體標註了保價條款、賠償條款,快遞小哥也盡到了解釋說明義務,寄件人仍不選擇保價或者在選擇保價時填寫虛假信息,應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官建議消費者,如果是寄貴重物品,還是應該做好足額保價,以免因小失大。

對於下單多日,賣家顯示已發貨,物流信息卻依然原地「趴窩」而產生的糾紛如何處理?陳英分析:「如果是商家虛假髮貨,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及時發貨或者予以退款。如果是快遞信息更新不及時,可以撥打快遞公司投訴電話進行投訴,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快遞公司應在7日內回復消費者。」

法官建議,疫情期間,網購物資無法及時獲取時,消費者與賣家、物流公司三方要及時溝通,可以協商延期收貨,或者解除網購合同,主動降低損失。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期教育培訓糾紛多,盤點4個典型案例,法官分析支招
    糾紛一培訓機構單方更改授課方式劉女士的兒子今年9月上小學,為了讓調皮的孩子提早適應上小學的狀態,劉女士給孩子報了半年的幼小銜接班。培訓班原計劃在春節過後就開班,可因為疫情的影響,開班時間遙遙無期。「疫情暴發後,就有家長在群裡問老師上不了課如何退費的問題。進入2月,退費的呼聲此起彼伏。最後,培訓機構開了網課,讓大家免費體驗。」
  • ...之二:快遞丟失責任在誰?疫情期間快遞延誤怎麼辦? 來看法官怎麼...
    隨著網購的普及,快遞行業迅猛發展,快遞物流成為了消費者關注的熱點話題。快遞丟失責任在誰?保價貨物賠償數額如何確定?疫情期間快遞延誤怎麼辦?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鬥門法院梳理相關案例,為你解答關於快遞的那些法律問題。案例一:快遞丟失責任在誰?
  • 裝飾裝修糾紛多 法官來支招
    蚌埠法院網訊 業主與裝修公司籤訂室內裝飾裝修合同後,在履行過程中,往往會因裝修質量、裝修材料、工程價款等問題發生糾紛近日,蚌山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裝飾裝修合同糾紛案件。2019年4月26日原告某裝飾裝修公司與被告王某籤訂了《裝修合同書》一份,約定由原告對被告的門面房進行裝修。原告按照合同約定完成了施工,被告於工程完工後實際進行了使用。但被告未能按照合同約定向原告支付工程款,拖欠原告工程尾款未支付。原告訴訟來院,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工程款及違約金各項共計4萬元。
  • 開學季如何預防學校周邊房屋租賃糾紛?法院支招
    而在房屋租賃過程中或孩子畢業後,卻時有矛盾糾紛發生。開學季如何預防學校周邊房屋租賃糾紛?法院支招(央廣網發 法院供圖)學校周邊居住性房屋租賃經常由於什麼原因發生糾紛?如何預防糾紛?租房、籤合同期間要注意什麼?
  • 疫情期間的旅遊合同糾紛如何解決,官方解答來了
    自1月份爆發疫情以來,疫情已在全球蔓延,很多人都因疫情被留滯在旅遊地,隨之而來的就是由此產生了大量的旅遊合同糾紛,那麼對於此類旅遊合同糾紛,要如何處理呢?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文化和旅遊部聯合發布《關於依法妥善處理涉疫情旅遊合同糾紛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疫情防控下如何解決異地離婚糾紛?長寧法院這樣做
    疫情防控下如何解決異地離婚糾紛? 原創 長寧縣法院 長寧縣人民法院近日,長寧縣法院利用線上調解平臺,成功調解了一起異地離婚糾紛
  • 一次性解決糾紛 「羅法官,您的錦旗已到達法院,請注意查收!」
    一次性解決糾紛 「羅法官,您的錦旗已到達法院,請注意查收!」受理案件受理後,承辦人羅宏萍法官在南寧市人社局核實發現,胡某生前所在的單位中鐵隧道局集團建設有限公司並非向南寧市人社局繳納工傷保險,承擔發放喪葬費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職能的應該是自治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於是,羅法官立即聯繫原告,並向其釋明變更被告。由於原告及其代理人均在四川,疫情期間不方便來南寧。
  • 【法官支招】BOSS,您了解僱主責任險嗎?(五)
    【法官支招】BOSS,您了解僱主責任險嗎?當前,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處於平穩期,企業、單位、商戶、門店都紛紛復工復產。在困境中求發展,在風險下搏收益。面對形勢嚴峻的用工需求,作為BOSS的您,如何轉移風險?今天,法官為您區別僱主責任險與團體意外傷害險。
  • 如何處理「涉疫」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法官有話說!
    如何處理「涉疫」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法官有話說!不少企業在面臨停工停產困境的同時還要承受按期繳納租金的壓力那麼,法院會如何處理「涉疫」房屋租賃合同糾紛呢?
  • 糾紛解決,「一站」到底
    各地訴訟服務中心正在積極建設道路交通、物業糾紛、勞動爭議、醫療糾紛、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等專業化調解工作室。看似簡單的離婚糾紛有人民調解員,確實複雜的業務糾紛有專業調解中心調解員,加上法官的調解指導,力求最大程度為群眾排憂解難。
  • 一次性解決糾紛|奶粉過期引糾紛 法官訴前調解結案
    2020年5月28日上午,玉州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黃彥、莫珊珊審核原告範女士提交的訴訟材料後,認為該案案件事實清楚、標的額較小、爭議不大,當即引導原告範女士選擇立案前委派調解,以便快捷解決該起糾紛,案件隨即分流給法官袁亮、調解員來家平進行訴前調解工作。法官袁亮、調解員來家平接到該案後,直接電話通知被告某商貿有限公司到法院進行調解。
  • 一宗教育培訓糾紛引發的官司,法官該如何裁決?
    但受疫情影響,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因無法複課導致經營困難,出現了門店關閉、欠薪跑路、預付課程款無法退還等現象,由此引發各種教育培訓合同糾紛。近日,一所名為DaDa英語的在線培訓機構,被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名消費者投訴。
  • 滄州中院執行法官柔性調解一起探視權糾紛
    河青新聞網訊 「非常感謝溫法官,非常感謝法院為我解決了難題。」9月18日上午,當事人靳某與其母親,帶著一面繡有「執政為民、秉公執法」的錦旗來到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滄州中院),將錦旗和花交到滄州中院立案庭法官溫麗梅手中,以表達感激之情。
  • 因疫情引發合同糾紛如何認定適用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也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體現在經濟活動中,已經籤訂的大量合同遲延履行或者不能履行,需要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承擔違約責任。那麼,這場疫情是屬於不可抗力還是情勢變更?如何區分兩者關係?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和適用不可抗力、情勢變更?準確處理好這些問題,有利於分清責任,化解糾紛,穩定社會關係,促進經濟順利發展。
  •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緩解心理壓力?專家支招
    所以,當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不允許我們有絲毫放鬆。烏魯木齊市:指導居民經常性開展家庭下水道消殺新聞發布會上,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尚玉嵐,從五個方面介紹了居民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後,是如何做好居民小區防疫工作的。
  • 900萬合同糾紛 法官以「和」化解
    近日,千山法院成功執結了鞍山某銀行與海城市某房屋開發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一案經過法官積極溝通,雙方同意把房屋以物抵債。法官還建設性地提出當事雙方可以就抵債後的房屋開展後續代售合作,雙方均對此表示積極態度,現已取得重大合作進展。
  • 一次性解決糾紛 | 合同條款歧義引糾紛,法官調解即履行
    一次性解決糾紛 | 合同條款歧義引糾紛,法官調解即履行 2020-07-14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壹現場丨法官坐鎮社區 北京三中院成立首個「社區訴源治理工作室」
    談到服務社區,法官助理雷江海印象較深的是望京西園社區在「法官工作室」的建議下於2020年3月初發出了《貨架物品丟失通告》,當時小區快遞貨架不時發生快遞丟失現象,讓快遞員和居民都感到無奈和擔心,「設立貨架原本是疫情期間一件讓大家都便利的事,沒想到卻有人打起了歪主意,為了避免類似事件發生,讓大家了解相關行為的法律後果,我們就擬寫了通告,後來這類問題明顯有所減少。」
  • 疫情期間,還能安心訂鮮奶嗎?
    大興區瀛海鎮南海家園七裡社區有2900戶居民,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居民訂購了每天配送到家的鮮奶,但在疫情防控期間,送奶工不能像往常一樣進入小區,給長期訂奶的居民造成了不便。
  • 一次性解決糾紛!陸川四養豬戶拖欠飼料款39萬餘元 法官調解分期付款
    一次性解決糾紛! 非洲豬瘟、新冠疫情、洪水、禁抗、飼料價持續上漲……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養豬業出現產供紊亂,陸川縣四名養豬戶也因此遇上了經營困難,共拖欠玉林市某飼料有限公司飼料貨款39萬餘元,被訴至陸川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