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今天(2月9日)已經是年十六,第一波14天隔離期已經過去,肺炎確診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已經突破37251人,許多廣東企業都推遲了復工時間。
但對於很多朋友來說,手停就口停,如今疫情嚴峻,自己的收入也會大幅銳減,在廣東打拼既要給房租、物價也不低,這個冬天變得異常難熬。
最近,深圳女房東主動為1200租戶減免租金約80萬元的新聞,瞬間霸佔了熱搜!
降租80萬可不是小數目,深圳這名女房東有9棟樓,不是9套房,有1200戶租戶,每月僅收租金就可以收160萬元以上。
在微博上更是變成了大型認親現場,不少網友直接喊「媽!」
這名女房東是深圳一家超市的老闆林萍君,汕頭市潮陽區人,1993年來到深圳創業,今年是她在深圳打拼的第27個年頭。
她深深地知道一人孤身在異鄉打拼的不易,她甘願捨棄自己的利益,解決租戶的燃眉之急,讓更多人感受到廣東人的愛心——「租戶成就了我們,我想給予一點回饋」。
一時間,有錢又霸氣的潮汕人又一次在全國出名了!
01.
你富不過一個潮汕人
說起潮汕人,大家想到的都是愛拜神、會做生意的形象,但是他們究竟有多有錢,看他們平時樸素穿著是完全想像不出來的。
他們在結婚前,看上去是平平無奇的...但是在結婚時,卻是這個樣子的!
via.網易噠噠
當潮汕人邀請你回老家玩的時候,你以為會看到的是這樣的風景。
但其實你看到的會是這樣子的...所以有一句老話就說潮汕百姓家,可以媲美北京故宮:「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
早在孩童時期,潮汕人就被父輩們灌輸這樣一個觀點「寧可睡地板,也要做老闆」,即使是一開始是從打工開始的,也要抱著一顆當老闆的心。
有一句話叫:「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潮汕人最不缺的就是商業頭腦。當身邊的小朋友還在玩泥沙的時候,潮汕人已經開始想著怎麼掙錢。
當你在寫字、點外賣、玩手機、去超市、做運動,甚至家裡裝修、生病吃藥時,他們的產品早已滲透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via.深圳百事通
《2019胡潤百富榜》僅僅統計內地富豪,能夠登上胡潤富豪榜的潮汕富豪就多達82人,他們總計控制的財富達到了11519億,這遠遠超過了浙商控制的財富。
02.
在潮汕,每個媽媽都是離神仙最近的人
當潮汕人在外打拼,除了憑實力發家致富,他們更願意把這種幸運歸咎為「老爺保號」。
via.小黑與黑妞
潮汕家家戶戶都必須要有一張這樣的八仙桌,屬於基本配置,拜神時必備,以前潮汕人的婚宴喜事要擺桌都是用它。
而家裡面,離神仙最近的,莫過於每個潮汕人的媽媽。她們的心中都有本《拜老爺修煉手冊》,一年365天不缺勤,安排得仔仔細細。
初一十五拜地主爺和天公、大年初七拜三山國王、三月廿三拜媽祖清明節拜租公、七月半拜孤爺、中秋拜月娘、大年三十拜租公...
在潮汕媽媽的眼裡,一切皆可拜:想生意做得好,拜老爺;想要求姻緣,拜老爺;想孩子學習好,拜老爺!
而沒有天上老爺電話的潮汕媽媽,就靠著筊杯和老爺交流,俗稱「跋杯」。潮汕人拜神拜得勤,拜得複雜,也拜得很執著。
二支筊杯一正一反(一陰一陽),代表所請示祈求之事神明應允、可行。
如果問神明的問題,如果沒有擲到聖杯,潮汕媽媽還會自我安慰是老爺沒有聽清楚,直到擲到聖杯,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而對於潮汕人來說,兒時最深刻的記憶,除了媽媽拜老爺的虔誠,就要數媽媽做的粿了。
潮汕的媽媽們一大早就開始準備拜老爺的粿,紅桃粿、油粿、梔粿、甜粿、鼠殼粿...裡面包著的花生碎、蘿蔔乾、糯米...一口咬下去香糯可口!
via.小黑與黑妞
03.
論吃,潮汕人從未輸過!
舌尖上的中國陳曉卿對潮汕美食給予了極高的讚譽——它是中國美食的孤島。
沒有去過潮汕的人不可以自稱為美食家,論吃,潮汕人根本就沒輸過!
潮汕美食本身就豐富多樣,但更驚奇的是,一種美食還能玩出N種花樣。粿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除了祭祀用的粿之外,它還可以化身成潮汕人的日常小吃、主食...
鹹水粿,街頭巷尾常見的小吃,潔白如豆腐的水粿中,放上重油炒制的菜脯粒,澆上甜醬或者糖漿,甜鹹的口感非常解饞。
梔粿,一根紗線牽拉,將梔粿截成小片,蘸著白砂糖就能吃了。甘甜可口,是潮汕五月節的滋味。
潮汕的粿有多少種,可能是美食界最大的一道無解命題,我想潮汕人自己都很難回答。
▲炒粿糕
清晨來一碗清淡暖胃的牛肉丸粿條湯,彈牙甘香的肉丸在唇齒間炸開,再喝一口清湯,芹菜粒和炸蒜末的香氣在嘴裡迸發,潮汕人美好的一天也就此開啟。
說起牛肉,在潮汕,沒有一頭牛能活著離開,潮汕人愛吃牛,會吃牛可是出了名的。
在潮汕牛肉火鍋店裡,牛的每個部分區分幾近苛刻,從最瘦的嫩肉、肥瘦相間的五花腱、吊龍,再到相對更油脂豐厚的肥胼和胸口朥......
在鍋裡涮上幾秒鐘,再蘸上沙茶醬,就能享受牛肉入口即化的嫩滑口感。
via.攜程攻略社區遊記作者 一本大民
想知道這個地方的人會不會吃,就要看他們化繁為簡的功力。
白糜,就是潮汕人的治癒美食,任何豪華的搭配,沒有白糜,都是枉然。倘若白糜配上五花八門的雜鹹,就是潮汕人幸福的宵夜時光。
據說,潮汕人娶媳婦,最看重的標準之一就是會不會煮白糜。潮汕的白糜,是一碗「有格調」的白粥,水米交融、神散形不散。
經常和白糜一起擺上桌的,還有魚飯。將不剖膛的新鮮海魚用淡鹽水醃起,然後放入濃鹽水中煮熟,就是潮汕人口中的「以魚當飯」。
除了白糜,在潮汕還有一種香粥,香粥下料豐富,一鍋粥裡往往下了幾十種材料。
比較家常的有鱔魚粥、青菜粥、水生粥,高端的還有鮑魚粥、龍蝦粥、螃蟹粥......一碗香粥下肚,暖入心脾。
除了愛喝粥,潮汕人還喜歡吃滷味。滷豬腸、滷肉、滷蛋..是粿汁裡面必不可少的主角。
在潮汕的街上,隨處可見賣粿汁的小食攤,粿片淋上淺棕色的滷汁,再加上滷味、油炸鬼、粉腸、豬肉,就是粿汁了。
逢年過節、拜神祭祖時,滷鵝、滷鴨是潮汕人桌上必不可少的祭品,有些店要排隊或預定才能買到。
滷鵝延伸出來的滷鵝肝,更是人間美味。輕咬一口,又粉又糯,既香又綿軟,慢慢咀嚼,還能感受到它在舌尖上融化。滷水搭配蒜蓉醋,既解膩又助消化。
不過相比起廣州人愛吃雞鴨鵝,吃海鮮更像是潮汕人的家常菜。
靠海吃海的潮汕人,對於海鮮的烹飪有著獨特的見解。雖然海鮮的種類豐富,但是最讓潮汕人魂牽夢縈的,還是那一口生醃。
給潮汕人一把鹽,他們能醃下整個世界。鮑魚龍蝦、蝦蛄青蟹、血蛤生蠔,乃至蟟蛁薄殼,只要一把鹽,潮汕人都能賦予他們另一種美味。
via.連幼希
潮汕人對海鮮的痴迷,除了體現在生醃上,更體現在腸粉處。生蠔、牛肉、蝦...你喜歡的都可以加在腸粉裡面,配上各家秘制的濃稠湯汁,一口入魂。
潮汕人靈活擅於變通,所以美食小吃也特別豐富。
膏燒番薯芋頭,也叫「滿地金銀」,是潮汕喜宴的必備甜品,以芋頭為主料,佐以紅蘿蔔、香菜、白糖等輔料烹製而成,吃起來香甜不膩,脆中有韌。
潮式腐乳餅,潮州特色的美食點心,獨特的南乳、蒜頭和醇酒的氣味,芳香可口,甜而不膩。
豬腸脹糯米,豬肉、香菇、蝦、蓮子為餡料的糯米腸,最後再撒上甜醬油。
豬頭粽,其實就是豬肉脯,不要以為只有澳門才有著名豬肉乾,豬頭粽是潮汕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
尤其以樟林老喜利和澄城老山合最為著名。與豬頭粽齊名的還有澄海的豬肉脯,同樣是美味可口。
鴨母捻,一種有餡的糯米粉制湯圓。鴨母捻有多種餡(綠豆,紅豆、芋泥),清潤可口。
但無論潮汕人的餐桌上,擺放著多少種驚為天人的美食,他們最後都要以一啖清茶作為收尾。
喝茶,潮語裡喚「夾爹」,是潮汕人的生命源泉。跑馬拉松要「夾爹」、談生意要「夾爹」、交朋友要「夾爹」,就連吵架,還是先「夾爹」...
via.Tea160
04.
團結,潮汕人立世之道
潮汕人之所以做生意這麼成功,這離不開他們團結,喜歡「抱團取暖」。只要做生意都會拉上自己家的親戚,一起創業致富。
走到哪裡,只要你說一句"膠己人",沒有不幫忙的,他們彼此對潮汕人的認同感強,互相幫襯,共同發財。
對比起浙商是以整個浙江省為基礎的群體,潮汕不過是廣東的一個地區,但是一個地區可以跟一個省份抗衡,本來就足以說明潮汕商人的成功。
我想,這樣眾志成城,願意擰作一股麻繩,一起面對困難的精神,正是深圳這位潮汕女房東想要傳遞出來的正能量,也正是我們當下最需要的廣東精神。
只要團結一致,我們廣東人非典挺過去了,這次也一定可以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藥學部蔡永強藥師的手繪作品
廣東加油!中國加油!
# 今日話題 #
你身邊的潮汕人是怎樣的?
你最想和你的房東說什麼?
在留言區裡我們一起傳播正能量~
參考資料:
[1] 廣州24HOURS:《「論吃,潮汕人從未輸過!」》
[2] 地道風物 :《人生地不熟也可以靠譜地吃潮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