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駕崩,各國都對其一生給予好評,中國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2020-12-20 至至說歷史

導讀:明治天皇駕崩,各國都對其一生給予好評,中國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從歷史中我們不難學習到,一個最高統治者的是非功過,不論是誰都在心知肚明。人民對這些最高統治者的情緒的爆發,也會在他們逝世之後顯露無疑,或擁戴,或憤怒,都是對統治者生前事跡的真實反映。在日本天皇駕崩之後,他的人民深切悼念,沉浸在悲傷之中。各國記者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始終如一地關注國家事務的各個細枝末節。每天他都把自己沉浸在辦公室內,從清晨到深夜一直埋頭於政治事務當中。他了解各個部門的重要事項,尤其是對陸軍和海軍造成影響的事項……有時候,他了解民眾之間發生的種種事件,這讓(我們)感到吃驚。他最感興趣的是世界各主要國家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唯一的願望就是向這些國家學習。

在某些時候,天皇對大臣的政策產生影響,因為他的作用他的智慧都不容置疑。但是,他以了不起的智慧來完成的主要工作,是擔任這個國家的元首、作為民眾生活和國民感情的象徵……那些偉大的君主都不是希望僅憑一已之力來管理國家事務的人(如菲利普二世),而是那些深信他的大臣、能藉助有聲望的貴族來支持他們治理國家的人。一份比利時的報紙稱讚明治天皇仿佛用一根魔杖將日本民眾從長久的沉睡中喚醒,並將他和古希臘的英雄進行了比較。一份俄國的報紙在指出明治天皇和彼得大帝的相之處後,認為這兩人根本不同。彼得像戰士一樣戰鬥過,他懂得航海,並且當過木匠;但天皇從來沒有在戰場上戰鬥過,從來沒有造過船艦,也從來沒有爬過桅杆。彼得需要具備這些才能,是為了能夠單槍匹馬地建造一個全新的俄國;而天皇沒有這些才能也能夠做到。日本擁有眾多有才幹的人,天皇只需挑選出最有能力的人來輔佐他

中國的報紙對明治天皇的駕崩表達了悲傷之情。一份中國的報紙用以下話語來哀悼天皇:嗚呼,富士山頭,雲陰黯帝王之氣,琵琶湖畔,波聲泣考妣之喪,而此一世之雄手、攜三島國家於世界第一等舞臺之日本天皇,竟舍蜻蜓般之國土、龍虎般之國運,並五千萬大和民族脫然撒手而去。該文的作者無法抑制充溢內心的痛苦之情,代表中國民眾說了這些哀悼的言辭。在將明治的成就與世界歷史上其他傑出人物的成就進行比較時,他認為,儘管明治無法與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相提並論,但明治勝過阿提拉、窩闊臺(元朝的創建者)和穆罕默德因為他們本質上都是遊牧民族的首領,都是野蠻人,缺乏皇帝應具備的資質。多虧了天皇,日本才在戰爭中打敗了俄國,才與英國建立了同盟。作者為天皇哀悼,其中一個特別的原因是天皇為「黃種人」帶來了光明。他指的無疑是日本在引領東亞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上所發揮的領導作用。

這大概是中國人第一次認為自己與日本人屬於同一種族。在過去,中國人習慣認為自己的國家獨一無二,因為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雖然國民的長相與日本人很相似,但他們認為這不值得一提。日本在明治天皇的領導下取得了與西方大國平起平坐的地位尤其是日本在戰爭中打敗了俄國,似乎促使中國人認為他們與日本人之間存在著一個同為黃種人的紐帶。然而,即便在此時,仍有一名中國記者寫道,「(日本)人民勇毅,富模擬性,無本國固有文化」。一些作家通過間接批評中國人的自滿—這些中國人自信地認為自己的文化優於所有其他文化,因而拒絕納西方的新學說——來稱讚明治天皇的成就:「亞洲東西稱國者,大小計十數。其能保存固有文化,吸收歐美新文明,卓然稱為立憲國者,僅日本而已。」

在天皇駕崩後不久,這些外國報紙繼發表評論之後,刊登了葬禮的描述。《評述報》( La Revue)的通訊員德·班澤蒙特(G.de Banzemont)在文章開篇中描述了日本民眾在得知天皇駕崩時的悲痛心情:睦仁不僅是日本最負盛名的天皇之一,也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君主之為證實這一點,人們只需要回想一下在第一次獲悉天皇病情時,日本民眾心中所充滿的痛苦即可。一連好幾天,淚流滿面的人群不顧酷熱高溫,朝著皇宮的窗戶不停地磕頭異口同聲地向神靈祈禱。病房的微弱燈光,宣布天皇在承受臨終的痛苦,群眾悲痛慟哭的聲音難以想像。

很多日本人留下了他們在聞悉天皇死訊時的震驚與茫然。甚至是生於明治元年、與明治在位時間同齡的德富蘆花—一位經常批評政府並且抗議對牽涉大逆事件的人士執行死刑的小說家——想到這個統治時期已經結束,也感到十分震驚。他回憶道:陛下駕崩,則年號將要更改。我並非不知,但總覺得「明治」這一年號會永不更替。明治元年十月,即明治天皇陛下舉行即位儀式的那年,首次從京都行幸東京的那月,我出生於東京西南三百裡,靠近薩摩的肥後縣蘆北郡的一個叫做水俁的村子裡。我已習慣將明治之齡視為我的年齡。與明治同齡,既驕傲又羞愧。陛下駕崩,明治史之卷便合上了。當「明治」變成「大正時,我有一種自己生涯中斷之感,覺得明治天皇帶著我的餘生而去了。這是萬物悲泣的一天。水田對面的糖果店飄來的笛聲,如一聲聲長嘆,令人肝腸寸斷。

小編感悟:人民永遠是當權者權力的賦予者,沒有人民便沒有權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日本天皇得到人民的愛戴,證明他的的確確帶領著日本走上了發展新道路。

相關焦點

  • 任人擺布的明治天皇,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明治維新?
    一、明治天皇的地位眾所周知,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及轉折點之一,時至今日,不單是國內,連日本的周邊國家也都對這件歷史大事議論紛紛。參與、成就其事的諸位人物早已廣為傳頌,而適逢今年的 NHK 大河劇以促成明治維新實現的西鄉隆盛為主題,明治維新相關人物的評價也迎來了新的階段。
  • 古代日本最厲害的天皇,滅了幕府將軍,還開創盛世,不是明治天皇
    日本菊花王朝至今已經傳承了126代天皇,較為人熟知的是近代的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以及現代的平成天皇等幾代天皇。其中,明治天皇是公認是最厲害的天皇,首先滅了德川幕府,奪回政治實權,然後實行明治維新,菊花王朝從此崛起,最終日本躋身世界強國。
  • 明治天皇權力的實施路徑:天皇與元老、天皇與內閣、天皇與議會
    當然,根據憲法第十條,內閣官員任免權屬於天皇的權力,但天皇從未拒絕元老們推薦的人物而任命自己中意的人選。除此之外,在天皇行使外交大權、與外國締結條約和決定和戰等問題時,實際上元老始終掌握著對其決策的發言權,即所謂的「超實定法的存在」。在最權威的元老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還健在的時期,他們通過明治天皇來幹預政策的決策程序,左右著日本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 日本明治天皇睦仁
    8月,以明治天皇睦仁為首、由下級武士改革派掌權的明治政府成立,開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通過實施「帝國憲法」和開設「帝國議會」,建立起擁有內閣、憲法和國會的一整套君主立憲形式的近代天皇統治制度。  天皇睦仁具有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利。
  • 日本天皇的年號,為何多來自中國古籍?
    日本第一個年號是「大化(645年至650年)」,孝德天皇全面學習唐朝的先進位度,這意味著日本的發展走向「正規軍」時代。如同一千二百年後的日本天皇睦仁所定的年號明治,象徵著日本全面接受西方相對更先進的新制。
  • 明治天皇結婚靠誰資助?他的洞房之夜是怎麼過的?
    1867年1月,孝明天皇駕崩。他春秋盛年,還沒滿36歲,卻因一場天花,命喪黃泉。亦有人傳說,因為他堅持公武合體,願與德川幕府一起對抗洋人,而不願遵從尊王攘夷派的意思推倒幕府,而成為他們的攔路石,趁生病之機,將他毒死。
  • 明治天皇有多硬派?為打造一流海軍每年自掏30萬,每天僅吃一頓飯
    文/紀布古今中外,縱觀世界各國史,在封建時期無論哪個國家,但凡是出現輝煌一時的王朝,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最高統治者一定是一個明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的傑出統治者,可以說他改變了日本的命運,他就是明治天皇,日本史上最硬派的一位天皇。
  • 日本學家、《明治天皇》作者唐納德·基恩逝世,享年96歲
    2018年,他的重要代表作《明治天皇:1852—1912》中文版由理想國與上海三聯書店合作出版,這一作品為明治天皇描繪了一幅立體的肖像,並描繪出了日本在明治天皇治下這段關鍵時期飛速發展的畫卷。在唐納德·基恩辭世之際,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摘選了《明治天皇》一書的序言部分。
  • 他是裕仁天皇的父親,卻活成了一個笑話,被限制一切行動
    無獨有偶,在近代的日本,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近代最有名的日本天皇,無疑是明治天皇了,在位時間長達45年,一手將日本發展成了近代亞洲第一強國。名氣僅次於他的日本天皇,則是他的孫子裕仁天皇,在位時間更是長達63年,一手挑起了侵華戰爭,和二戰後的日本重建。
  • 明治維新150年︱加冕、遷都:明治天皇在1868
    巖倉知道,大家心目中的傳統禮儀其實大多都是照搬中國的模式。他認為,在這個維新變革的時代,非常適合對禮儀進行修改,從而為後世的加冕典禮樹立榜樣。8月,龜井茲監和福羽美靜(1831—1907)接到正式命令,為加冕典禮設計一套新程序。這時福羽提出了一個不符合古老傳統的建議。
  • 一個被當笑話的日本天皇,他若不早死,不會有日軍侵華|淘天下
    明治天皇全家福1879年,大正天皇(明治天皇之子)出生於東京,取名為嘉仁。雖然貴為皇子,嘉仁的身體狀況卻很糟糕,出生時就帶有病容,出生不到三周竟然患上了腦膜炎,這導致他一生都身體狀況欠佳(一說由於嘉仁的乳母使用含鉛化妝品導致他鉛中毒)。按說他這樣的身體條件是不適合做天皇繼承人的,然而明治天皇的其他皇子全部夭折,因此1912年7月,明治天皇駕崩,嘉仁即位為大正天皇。
  • 他是日本明治天皇的兄長,侵略中國時中彈身亡,是唯一死在中國的...
    眾所周知,十九世紀的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實現國家富強,但日本卻走上對外侵略道路,今天要介紹的人物,他的身份相當尊貴,是日本皇族,隨日本軍隊侵略中國,在進攻臺灣時,被臺灣抗日軍隊打死,是唯一死在中國的日本皇族,他就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 裕仁天皇與中日戰爭
    明治天皇的長孫,即嘉仁的長子,在東京青山御所誕生。那一刻舉國歡騰,皇室更是馨香擺案,向列祖列宗稟報喜獲麟兒。  這個嬰兒被取名裕仁,稱號迪宮。迪字代表培養男子氣概,裕仁典出中國古籍,取其國裕民安之意。  明治天皇在與嘉仁夫婦商量後,決定裕仁應該由軍人已被認可的現代方式撫養。原薩摩藩的退役海軍中將,川村純義伯爵入選。
  • 他是日本天皇,卻長久以來被人認為是個笑話
    大正天皇名叫嘉仁。出生於1879年7月14日,上午8時20分。父親是明治天皇,母親是權典侍柳原愛子。他並不是天皇夫婦唯一的孩子,而且年幼時曾患有腦疾,雖然經過治療有所好轉,但他的精神狀態很差。但他以後還是當上了天皇。這是因為在他之前他的哥哥姐姐就都死了。
  • 戰史今日:1月3日 日本明治天皇「王政復古」
    《海國圖志》是我國清末系統介紹世界各國的歷史和地理的名著,作者宣稱是書「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對當時中國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 1868年1月3日,日本的明治天皇頒布了「王政復古」詔書,這是日本明治維新運動的開始。
  • 日本明治天皇,當慈禧慶祝60歲生日時,人家已經打過來了
    不同於其他皇帝,明治天皇經常出現在日本的各種書籍中。他的一生受到了廣大日本人民的景仰,從東京建造的「明治宮」可以看出這一點。不僅如此,明治天皇的生日是日本全國性的假日,被日本認為是最重要的一天。
  • 明治天皇很厲害?若非出生在皇家,他可能就是個學渣
    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明治天皇,也被塑造成傳奇人物,簡直成了神。那麼,他是否真有如此神奇呢?不如來看看他小時候幾個故事。據日本史籍記載,1859年,祐宮7歲的時候,開始上學。有趣的是,跟現在孩子們從最基礎的學起不同,他的第一個老師,是教書法的。他是書法家棲川宮幟仁親王。
  • 日本明治天皇巡幸最喜歡去的三個地方,那是國運所在
    明治天皇做了表率,1872年6月28日開始的巡幸之旅,他是穿著特意請洋裁製量身定製的西裝、燕尾服的。 這對日本的震動不可謂不大。 當然,也有些保守派十分不爽,有人冒死表達了抗議。 不過,死倒是沒死,但嚇了一大跳是真的。
  • 李卓 | 天皇退位的歷史與現實
    相比而言,成書於5世紀末至6世紀初的中國史書《宋書·蠻夷傳》中的「倭國」條根據倭國使臣所述記載了5世紀倭國王權更迭情況,反而是研究日本古代王權繼承最早的、比較可信的史料,且與《日本書紀》對同時期的記載大致相符,為了解這一時期的皇位繼承提供了史料依據。據《宋書·蠻夷傳》記載,倭五王的四次王位變動中,只有一次是父死子繼,其餘都是兄終弟及。
  • 同樣是維新變法,為什麼明治天皇成功了?光緒皇帝卻失敗了?
    日本是如何崛起的,許多人都知道,因為明治維新成功,所以日本快速地崛起,進入了列強的隊伍裡。而對比中國的光緒皇帝,他也搞了戊戌變法,為何失敗了?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其中的因素。第一,日本的狼群黑船事件之後,日本的國門被迫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