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結婚靠誰資助?他的洞房之夜是怎麼過的?

2020-12-09 凡人摸史

1867年1月,孝明天皇駕崩。他春秋盛年,還沒滿36歲,卻因一場天花,命喪黃泉。亦有人傳說,因為他堅持公武合體,願與德川幕府一起對抗洋人,而不願遵從尊王攘夷派的意思推倒幕府,而成為他們的攔路石,趁生病之機,將他毒死。

孝明死後,兒子睦仁即位,年號明治。

按說,國家大喪,不能辦喜事,或者至少得低調辦吧?

但當時內外形勢十分危機,洋人希望開更多的港口貿易,尊攘派與幕府的劇鬥一觸即發,公武合體派的公卿們,怕攘夷派佔了上風,於是急著選定皇后,以安後宮。

(明治天皇)

已故左大臣一條忠香的女兒勝子,成為皇后候選人。她從小修習漢學,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兩人相親,互有好感,於是,立她為後的事,提上了日程。

雖然急急選了皇后,但父皇新喪期間,並不適宜結婚啊,何況,當時的睦仁才14歲,比新娘子小了三歲,還沒舉行成人禮呢,所以,婚事就暫且擱置了下來。

德川幕府知道公卿家沒錢,宣布捐助15000兩銀子作為婚禮等費用,且每年給勝子提供500石白米作為俸祿。其他各藩也都有賀禮。

1869年,明治天皇守孝期滿,且已元服,1月11日,儀式舉行。

在他們訂婚後到結婚這段時間,日本發生了很多大事。

先是江戶幕府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想以退為進,名義上大政奉還,實際上,想佔據朝廷要津,重掌實權。卻因長州、薩摩的反對,而未能如願。

之後,幕府宣布王政復古大號令非法,雙方終於撕破了臉皮。倒幕軍與幕府軍大打出手,英國和法國,分別成為兩派靠山。雙方以新式武器慘烈廝殺,史謂戊辰戰爭。

就在他們結婚的時候,戊辰戰爭,打得正酣呢。

(明治天皇一家)

正因如此,之前答應的那些資助,口惠而實不至,本來財政已經緊張,到位的錢很少,所以,天皇大婚這事,竟然辦得極為簡單。

簡單就簡單吧,好歹,也是結了個婚嘛。

這天,在一眾公卿護送之下,勝子帶著香爐以及天皇在早上賜下的寶劍,坐著牛車,來到宮中。稍事休息之後,有人幫她重新盤發,換上五層衣服,在飛香舍吃了一點點心。

她先被宣布封為女御,之後封為皇后,在清涼殿跟丈夫見了面。

洞房之夜,稱為夜御殿之禮,對於不諳人事的年輕人來講,似乎很期待。但他們的身份,卻又使得這更是繁文縟節,於他們的心情來說,無聊且平淡。

洞房是帳子圍起來的,明治天皇在房外一特意安排的地點,換上了草鞋,走近洞房,脫了草鞋,入洞房。主禮人近衛忠熙將草鞋拿走。之後,勝子進入洞房。兩人平躺在床上,來了個老頭。

他是中山忠能,明治天皇的外公。

關係很親近,並不必然會得到這種榮譽,更關鍵的是,60歲的中山忠能,夫妻俱在,乃是有福之人。

替他們蓋上被子後,他退出帳外,又端來專門請年長的夫婦製作的米餅,送到他們面前,作為婚禮前三天晚上的食物。

(明治皇后到女子學校)

當然,還少不了各種早生貴子,兒孫滿堂之類的祝福。

婚後,勝子改名為一條美子。她與明治天皇並無後嗣。但這或許使她能更好地駕馭後宮,不偏不倚。在之後的明治維新中,一條美子成為賢內助,在日本的女子教育等事業上,做出了很多貢獻。

相關焦點

  • 文化:為什麼男女結婚第一夜叫「洞房」?洞房是什麼意思?
    古人將「洞房花燭夜」當作人生四大喜之一,那麼,洞房究竟是何意?又為何將男女結婚第一夜叫做「洞房」呢?「洞房」一詞,在古漢語中有七種意思,其中與男女結婚有關的意思有兩種:1、完婚;2、新婚夫婦的臥室。一、洞房一詞的由來「洞房」一詞,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當時這個詞的意思指的是幽深的洞穴,也就是以洞穴作為房屋的意思。
  • 明治天皇權力的實施路徑:天皇與元老、天皇與內閣、天皇與議會
    如果元老們產生不同意見,天皇親自出面調停,成為「調停君主」。例如,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長期對立,極大地影響了內閣更迭的走向和首相人選的確認,明治天皇一直在其間調和矛盾。明治後期以來,藩閥權力團體的第一代元老逐漸去世,繼承權力的第二代、第三代大多與過去的元老淵源極深。為此,傳統的派閥之爭、路線之爭並沒有消失,而是持續下去,作為近代日本政治的歷史基因不斷演變與發展。
  • 任人擺布的明治天皇,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明治維新?
    然而,綜觀現有不少的文章和書籍,對於明治維新的描述大多集中在國家層面以及領導人物的傳記上,但關於這場日本近千年以來最大革命的核心人物──明治天皇的討論卻相對地少得可憐。這種說法,相信會讓不少閱讀過明治天皇相關傳記的讀者會立即站出來表示不同意,但我並非想惡意冒犯這些作者,我關注的是不少文章都或多或少有一個硬性的框架。
  • 明治天皇有多硬派?為打造一流海軍每年自掏30萬,每天僅吃一頓飯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的傑出統治者,可以說他改變了日本的命運,他就是明治天皇,日本史上最硬派的一位天皇。說到這裡,也許許多朋友會產生疑問了,明治天皇到底有多「硬派」呢?接下來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明治天皇為了日本的發展,到底「硬派」到了怎樣的程度。
  • 常說洞房花燭夜,那麼「洞房」這個詞怎麼來的?與一位仙女有關
    常說洞房花燭夜,那麼「洞房」這個詞怎麼來的?與一位仙女有關不論哪個國家都有許多習俗,這些習俗都是從古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有些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因為不符合時代要求,在歷史的大長河中被淘汰掉,但有些習俗卻被我們世代相傳並默許遵守使用。
  • 明治維新150年︱加冕、遷都:明治天皇在1868
    「明治」二字出自中國古老的佔卜書《易經》中的一段:「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新年號公布的前一天,天皇親自來到內侍所,從學者提交的幾個年號中抽取一個。天皇當時可能不知道,他同時抽了一個後世稱呼自己的名字。以前的天皇,就像明治的父親和祖父那樣,都以住處或者死後的諡號作為名稱。「明治」意為「開明的統治」,這個名字看來精確地描繪了他的統治。像明治父親和祖父那樣的名字,儘管吉祥,卻不太適合他們的時代。
  • 日本明治天皇,當慈禧慶祝60歲生日時,人家已經打過來了
    現代日本的崛起離不開明治天皇的辛勤工作。作為日本的第122任天皇,明治天皇是「倒幕運動」的精神支柱,也是阻止日本重複晚清命運的關鍵人物。正是他促成了「明治維新」的出現。
  • 明治天皇駕崩,各國都對其一生給予好評,中國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導讀:明治天皇駕崩,各國都對其一生給予好評,中國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從歷史中我們不難學習到,一個最高統治者的是非功過,不論是誰都在心知肚明。但是,他以了不起的智慧來完成的主要工作,是擔任這個國家的元首、作為民眾生活和國民感情的象徵……那些偉大的君主都不是希望僅憑一已之力來管理國家事務的人(如菲利普二世),而是那些深信他的大臣、能藉助有聲望的貴族來支持他們治理國家的人。一份比利時的報紙稱讚明治天皇仿佛用一根魔杖將日本民眾從長久的沉睡中喚醒,並將他和古希臘的英雄進行了比較。
  • 人生的四大喜事之——洞房花燭夜
    一般是喜歡誰就可以和誰在一起,不喜歡了就可以馬上分開。經過長期的發展,這給當時的社會造成了動蕩,於是黃帝就想到一個方法,開始推行一夫一妻制。凡配成一男一女夫妻,結婚時,先聚集部落的群民前來祝賀,舉行儀式,上拜天地,下拜爹娘,夫妻相拜。然後,吃酒慶賀,載歌載舞,宣告兩人已經正式結婚。
  • 明治天皇很厲害?若非出生在皇家,他可能就是個學渣
    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明治天皇,也被塑造成傳奇人物,簡直成了神。那麼,他是否真有如此神奇呢?不如來看看他小時候幾個故事。據日本史籍記載,1859年,祐宮7歲的時候,開始上學。有趣的是,跟現在孩子們從最基礎的學起不同,他的第一個老師,是教書法的。他是書法家棲川宮幟仁親王。
  • 洞房之夜丈母娘指導全家圍觀 新娘新郎直播房事
    洞房花燭夜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有一些奇葩的洞房真的讓人不敢結婚,其中最讓人驚恐就是洞房要丈母娘死親臨指導,這樣的丈母娘非常的彪悍,但是新郎的心理就要崩潰了,讓人哭笑不得。近日,網上流傳一組照片稱,河南鄭州的一對剛剛新婚夫妻洞房的時候,丈母娘在一邊指導,而小姨子在現場觀摩,嶽父大人則待命隨時準備幫忙。照片發出立刻引起了網友們的圍觀了。現場堪比AV片場,新娘和新郎當眾上演了一場AV大戲。當天還有各種的花樣,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不過很多的看客臉都紅了,可憐了新郎,一定不想接第二次婚了,讓人非常的蛋疼。洞房之夜丈母娘親臨指導在什麼地方?
  • 為何新婚之夜叫「洞房」,到底有什麼含義?原來是這樣!
    古代結婚時一件很莊重的事情,古時候,新婚之夜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洞房花燭夜」,在這,就有不少人問了,古時候為什麼把新婚之夜叫做「洞房」呢?在原始社會,還未文明開化的人們實行的是群婚制度。雖然到了黃帝統治時期,群婚制度就被廢止了,但是延用這個制度很久的人們一時之間根本沒有辦法接受群婚制度的廢止。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群婚存在著很大的弊端。
  • 他是推翻幕府的大功臣,事後卻起兵討伐明治天皇,兵敗後切腹自盡
    1867年孝明天皇離奇死亡,由皇太子睦仁繼承皇位,即明治天皇。次年,倒幕派以明治天皇的名義,向德川幕府發動最後的決戰,史稱「戊辰戰爭」。倒幕派在戊辰戰爭以少勝多,推翻了德川幕府,明治天皇成為首個淪為數百年傀儡後重掌實權的天皇,開始明治維新,日本從此崛起,躋身世界強國。
  • 日本明治神宮博物館探秘:館藏竟有天皇和皇后曾用過的私人用品!
    明治神宮明治神宮(日語:明治神宮、Meiji Jingū,英語:Meiji Shrine)是一所專門供奉明治天皇(Emperor Meiji)和昭憲皇太后(Empress Shoken,明治天皇皇后)的神社。
  • 日本學家、《明治天皇》作者唐納德·基恩逝世,享年96歲
    在這一部分內容中,基恩提出,過去,傳記作者刻畫的明治天皇很少能夠令人信服,並且他們對天皇的描寫多有互相矛盾之處。而他試圖通過官方記錄、侍從寫的非官方回憶錄、歐美使者的見聞、俄國的史料、明治天皇寫的短歌、頒布的法令等等文獻,勾勒出這名在位四十五年、見證日本歷史上最偉大變化的人物。從這篇序言當中,我們能夠讀到基恩的治學思路,也能感受到他對日本文化的熱愛。
  • 同樣是維新變法,為什麼明治天皇成功了?光緒皇帝卻失敗了?
    但是沒有過多久,他就被美國士兵發現,緝拿起來,交給了日本當地官府。按照日本法律,吉田松陰的偷渡行為屬於犯法,所以他被捕下獄,吃了一年牢飯。刑滿出獄後,吉田松陰回到家鄉松下村辦教,當起了教書匠。吉田松陰的私塾,教學範圍很廣,從小學到大學,再到成人教育都有。
  • 日本明治天皇睦仁
    睦仁(1852——1912年),生於嘉永五年,為日本第122代天皇。幼名祐宮,是孝明天皇第二子。萬延元年(1860年)9月立為太子,慶應三年(1867年)1月9日即位。8月,以明治天皇睦仁為首、由下級武士改革派掌權的明治政府成立,開始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通過實施「帝國憲法」和開設「帝國議會」,建立起擁有內閣、憲法和國會的一整套君主立憲形式的近代天皇統治制度。  天皇睦仁具有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利。
  • 日本皇族近親結婚後果嚴重,這位天皇天生智障卻生了侵華罪魁禍首
    中國人在很早之前就知道「近親結婚」的危害,在普通百姓家庭都很少會出現近親結婚,皇帝更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近親生子更是沒什麼可能。但是在日本「近親結婚」確是日本皇子流傳已久的傳統。日本的皇室對血緣要求極高。天皇后宮的女人必須出自皇室,並且必須是純正的皇族血統。
  • 「近親結婚」有什麼後果?看看日本天皇家族,你心裡就有數了
    看看日本天皇家族,你心裡就有數了文/大千歷史之說這自古以來,咱們中國人最注重的就是綱常倫理,雖然在古代,古人因為封建思想認為親上加親,也有過表兄妹之間聯姻的情況發生,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這樣的現象已經逐漸消失了,不僅是因為人們不能接受,還因為有法律的保護。
  • 古代日本最厲害的天皇,滅了幕府將軍,還開創盛世,不是明治天皇
    日本菊花王朝至今已經傳承了126代天皇,較為人熟知的是近代的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以及現代的平成天皇等幾代天皇。其中,明治天皇是公認是最厲害的天皇,首先滅了德川幕府,奪回政治實權,然後實行明治維新,菊花王朝從此崛起,最終日本躋身世界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