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億入市,為何民生銀行、海爾消金等金融機構合作的學霸君退市?

2021-02-25 財經頭條資訊

現實生活的寒冬,放在網際網路上,卻是另一番春天的模樣。面對疫情的反覆,在線教育成為常態化。隨著在線教育風口的興起,一大批在線教育平臺迎來了發展的紅利期。整個2020年,從小學到大學再到出國留學,幾乎所有學生都是對著屏幕上課的狀態。學霸君作為在線教育平臺中的一員,憑藉著8年來打造的1對1輔導特色,頗受家長與學生們的青睞。

然而,就在2021年初,學霸君瀕臨破產的雷轟然炸開,創始人兼CEO張凱磊發布公開信承認資金鍊斷裂,民生銀行、海爾消金等十餘家金融機構均牽扯其中。

但是,同行業的競爭對手們卻有著另外一番景象:作業幫完成超16億美元的E+輪融資,猿輔導獲得雲鋒基金3億美元融資,品牌發展如火如荼。

暴雷與爆紅,在線教育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市場競爭?細究原因不難看出,除了自身經營的問題外,頭部資本間的競爭打壓,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千億市場的背後,是巨頭們的瘋狂湧入

在線教育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僅僅是因為恰好的時機,將這條賽道點燃為新的爆點。早在在線教育起步的階段,作業幫、猿輔導第一梯隊積極打造特色,學霸君這樣的第二梯隊教育品牌緩慢探索,整個市場不能說是一片和諧,但也並未達到競爭激烈的地步。

雷軍早年間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2020年的風口,便是「在線教育」,而一切的轉變,皆因資本的瘋狂流入。

據IT桔子的數據顯示,整個2020年,教育市場中共有223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達到了680億元。

資本逐利,毋庸置疑,在高利益與低風險的「安全賽道」的誘惑下,無數網際網路巨頭們拿起餐叉分起了蛋糕,騰訊、字節跳動、網易、拼多多、滴滴等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涉足市場布局。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從事在線教育相關業務的企業共有超過25萬家,平均每天新增140家。

馬太效應顯現,學霸君融資難獲資本青睞

除了少部分網際網路巨頭傾向於培養自身旗下的教育品牌之外,更多的網際網路巨頭選擇對在線教育品牌進行投資融資,據《商業數據派》最新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披露的融資金額共計約388億元。

有投資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力就會有放棄。當一個資本強勢進入市場,他不會去冒著虧本的風險扶持一個小品牌,而是會選擇早已經營多年的成熟品牌,在線教育行業的分水嶺也就此呈現。

最典型的案例,當屬學霸君,早在8年前,學霸君便開始布局「1對1」教育的市場,卻因教學模式轉化率過低,難以實現降成本增效的原因,始終無法擴大規模成為頭部品牌,也始終難以獲得資本的青睞。在馬太效應的影響下,學霸君的融資難度不斷增大,據天眼查顯示,學霸君在2017年初完成高達1億美元的C輪融資,此後3年再未獲得任何融資。

當面臨2020年資本的瘋狂湧入,失去了「陽光」和「土地」的學霸君更是在夾縫中求生存。最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學霸君在收取家長預付款後被爆資金鍊斷裂,背後更是涉及民生銀行、中銀消金、中信消金、河北幸福消金、海爾消金以及小恆錢包、TCL小貸等十餘家金融機構。

砸錢,燒錢,流量覆蓋下是競爭的無力

春節疫情期間,可能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猿輔導在線教育的廣告。而隨著越來越多教育品牌的出現,在坐公交、刷手機、乘電梯時都能看見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

一時間,「流量」成了在線教育的主戰場。

要想保持品牌的知名度,就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做廣告與大品牌抗衡。對於艱難求生的第二、三梯隊的教育品牌來說,這無異於是雪上加霜。

教育本該是發自內心的育人活動,何時成為了資本手下的競爭手段?

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在線教育平臺的發展真的只能靠資本而不能靠良心嗎?那些還在圍觀的金融機構,是否應該對真正有良心的教育品牌伸出援手,讓其能在資本的競爭中,發現一絲生機呢?

來源:搜狐壹周財經

相關焦點

  • 交行、興業等紛紛殺入,招聯金融反被告上法庭
    業內普遍認為,教育用戶主觀欺詐機率小,付費意願強,使得不少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助貸平臺對這類資產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這其中,既包括像中國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晉商銀行等銀行圈選手,也包括像招聯金融、幸福消金等持牌消金機構,以及度小滿、品鈦、玖富、360金融、91金融等金融科技圈的玩家。
  • 多個大行紛紛殺入,招聯金融反被告上法庭
    業內普遍認為,教育用戶主觀欺詐機率小,付費意願強,使得不少金融機構、網際網路助貸平臺對這類資產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這其中,既包括像中國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晉商銀行等銀行圈選手,也包括像招聯金融、幸福消金等持牌消金機構,以及度小滿、品鈦、玖富、360金融、91金融等金融科技圈的玩家。
  • 零售金融周報:蘇銀凱基消金股東生變;晉商消金擬增資不超過7.4億元
    郭樹清指出,強化金融基礎設施監管和中介服務機構管理,對金融科技巨頭,在把握包容審慎原則的基礎上,採取特殊的創新監管辦法,在促發展中防風險、防壟斷。作為聯盟成員單位,新網銀行聯合銀聯數據,發布了聯盟旗下的「實時多頭」共享平臺,探索解決風險數據覆蓋不全、更新不及時、數據汙染嚴重等行業瓶頸問題,服務眾多金融機構信息共享、風險控制的需求。
  • 首家信託系消金公司入場,中信消費金融正式開業
    目前,中信集團下屬公司業務已經覆蓋信託、銀行、保險、證券、期貨、基金等各金融領域。此次開業的中信消金營業範圍包括發放個人消費貸款;接受股東境內子公司及境內股東的存款;向境內金融機構借款;經批准發行金融債券;境內同業拆借;與消費金融相關的諮詢、代理業務;代理銷售與消費貸款相關的保險產品;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在開業發布會上,中信消金髮布了首款自主研發產品「信金貸」。
  • 年內10家持牌消金機構 25位董監高變動
    在此背景下,持牌消金董監高頻繁變動,也是消金機構居安思危、順應潮流的體現。引進新型管理人才,有利於藉助人才經驗為機構提供專業力量,激發公司內部變革。」10家持牌消金機構董監高變動 根據中銀協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0)》,截至2020年6月末,消費金融公司已發展到26家,註冊資本433.4億元,資產規模4861.5億元,貸款餘額4686.1億元,服務客戶數1.4億人。
  • 一個政策鼓勵的小眾分期市場,逾期率不到1%,招聯、海爾消金殺入
    對於教育場景的消費金融,眾所周知,百度金融、貸貸熊、蠟筆分期等機構早已率先入場。不過,新流財經發現,早期參與教育場景分期的消費金融企業大多是與北大青鳥、達內等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展開合作。據媒體報導,海爾消費金融此前已經與新世界教育旗下新世界學歷教育、櫻花日語、新鴻書院等教育品牌展開合作,推出了系列教育培訓分期消費產品和服務。
  • 馬上消費金融衝刺上市 物美張文中加速資本布局
    馬上消費金融與國資控股的重慶百貨關係密切。馬上消費金融的創始人、董事長兼公司總經理趙國慶同時也是重慶百貨總經理,前董事長尹向東則是重慶百貨董事。與國資的深度接觸,也讓其盡享政策紅利。2017年,重慶將建設國內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列入「十三五」規劃,大力吸引金融機構入渝。
  • 消費金融「補血」忙!晉商、北銀增資 湖北消金再發7.5億ABS
    競爭激烈、監管趨嚴下,持牌消金「補血」動作頻頻!12月14日,北京銀行發布公告稱,擬出資7500萬元參與北銀消費金融增資擴股。同日,湖北消費金融披露2020年第二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發行文件,將於12月21日發行7.5億元ABS。
  • 消費金融十年復盤:前浪敗退,後浪猛攻
    但銀行系消金公司在客戶體驗和場景拓展方面較為欠缺。產業系消金公司(如:馬上消金、海爾消金等)大多由實體零售企業主導設立。它們依託母公司的零售網點與供應鏈體系,在線下場景中具備規模優勢,獲客成本較低。同時,它們為了補充核心資本大多會選擇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 誰是消費金融場景之王?
    度小滿金融和新華教育集團、山東藍翔、達內科技合作。海爾消費金融公司和中華會計網校、TUTORABC合作。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港股01833)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9倍,新註冊用戶量增長了10倍,平臺疫情期間累計訪問人次達到11.1億,吸引小贏錢包、百度有錢花、玖富借貸等入駐。生鮮市場也是消費金融場景新藍海。
  • 13家消費金融巨頭場景戰略深度解析,誰能問鼎消費金融場景之王?
    青少兒英語培訓平臺VIPKID與微粒貸、招聯金融合作。度小滿金融和新華教育集團、山東藍翔、達內科技合作。海爾消費金融公司和中華會計網校、TUTORABC合作。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9倍,新註冊用戶量增長了10倍,平臺疫情期間累計訪問人次達到11.1億,吸引小贏錢包、百度有錢花、玖富借貸等入駐。 生鮮市場也是消費金融場景新藍海。
  • 誰是消費金融場景之王?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青少兒英語培訓平臺VIPKID與微粒貸、招聯金融合作。度小滿金融和新華教育集團、山東藍翔、達內科技合作。海爾消費金融公司和中華會計網校、TUTORABC合作。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9倍,新註冊用戶量增長了10倍,平臺疫情期間累計訪問人次達到11.1億,吸引小贏錢包、百度有錢花、玖富借貸等入駐。生鮮市場也是消費金融場景新藍海。
  • 消費金融增速回歸平滑 高管變動為「常態」
    截至目前,24家已開業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中,已有12家持牌消金公司公布業績,整體來看,業績分化比較明顯,增速出現一定程度的趨緩,淨利潤超過5億元的僅3家。幾家歡喜幾家愁,其中,晉商消費金融淨利潤為0.52億元;蘇寧消費金融淨利潤為0.1億元。華融消費金融是目前已披露業績的唯一虧損機構,實現稅前利潤-2.631億元。綜合曆年業績來看,招聯消金、馬上消金、中銀消金作為頭部代表以與其他機構拉開較大差距,以中郵消金、海爾消金為代表的中堅力量發展穩健、業績增長較為平穩。
  • 91億!陸金所刷新銀團貸款記錄,超24家持牌消金公司
    陸金所控股獲得12.9億美元銀團貸款,或一部分用於平安消費金融業務布局。在陸金所控股的場景、流量以及資金支持下,平安消費金融會成為持牌消金中的一個勁敵嗎?作為平安消費金融的大股東,陸金所控股的吸金能力讓其他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同時在資金助力下,陸金所帶領平安消金衝擊持牌頭部陣營也有了更多可能。陸金所控股稱,此次銀團貸款為純信用授信,由滙豐銀行和花旗銀行牽頭,中銀、摩根大通、高盛、美銀、日本瑞穗等眾多國際銀行參與,融資成本也遠低於市場利率。
  • 半年3家消金公司獲批牌照,行業馬太效應明顯
    從目前情況來看,傳統企業、網際網路公司與銀行金融機構合資組建消費金融公司已是行業慣例,包括此前獲批覆的光大銀行子公司、平安消金等,均為股東方共同出資設立。種種跡象來看,消費金融行業牌照的"口子"已經撕開,似有逐漸提速的趨勢,但受制於較高的行業門檻,草根機構想進入或轉型消金還是難上加難。
  • 中國建設銀行與海爾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建鄉村普惠服務平臺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會上,據中國建設銀行個人存款與投資部負責人介紹,建設銀行裕農通和日日順樂農的合作將是嶄新的突破。遍布鄉村的裕農小順將是雙方打造鄉村普惠服務的新觸點,為鄉村居民提供足不出村的普惠金融及其他針對農村場景的公共定製服務。
  • 如何看待持牌消金機構的年化利率不能超過24%?
    圖片來源@unsplash文|消金界關於持牌消金機構年化利率不能超過24%的監管紅線,近日有了最新進展。據新流財經報導,興業消費金融與金美信消費金融公司均已按要求調整其貸款產品在24%以內,而招銀、馬上也已在內部做貸款產品調整。如果後續各持牌消金機構所屬地監管部門跟進,消費金融的「暴利時代」或就此終結。
  • 彎道超車ATJ,百度4.5億拿下消費金融牌照,值嗎?
    此次度小滿金融入股哈銀消金,意味著百度已經比其他網際網路巨頭先行一步,變相獲得消費金融牌照。消費金融本身也是度小滿金融的兩大業務板塊之一,其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已經囊括大額、小額信用貸及教育、醫美等領域。截至2018年4月,其信貸業務貸款餘額規模已達280億。此番拿下牌照並與哈爾濱銀行順利達成合作,自然也是對其消金業務的有效加碼。其他巨頭的消金持牌路就沒這麼一帆風順了。
  • 首發|中銀消費金融擬增資35億:2018年合作渠道248家 利息淨收入47...
    鳳凰網WEMONEY訊 7月30日,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發布了《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2019年跟蹤信用評級報告》(下稱「報告」),確定維持中銀消費金融(下稱「中銀消金」)主題長期信用等級為AAA,中銀消金2016年金融債券(20億元)信用等級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
  • 民生銀行地產金融的朋友圈怎麼玩兒?
    中新網11月27日電  當全國「剁手黨」都在分享雙11的淘寶盛宴、馬雲朋友圈彈冠相慶時,卻有那麼一群手握近萬億資產的中國地產界和金融業大佬,於11月11日當晚,應民生銀行之邀,齊聚北京,參加民生銀行地產金融部主辦的一年一次的地產金融「思享匯」,分享行業前沿新知,探討產融結合模式,交匯跨界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