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比第一次改進很大,但在一些細節上還需要再打磨、再完善!」10月22日,在雲南省保山市婦聯會議室,市婦聯主席朱光亮第二次對「花開會有時 唯有靜待之」的講座提出修改意見,「將《何以為家》這段視頻放在開頭,引出講課的主題,再從早婚早育的現狀、危害、原因及對策幾個方面,這樣更有衝擊力。」
這是保山市婦聯班子成員對巾幗講堂鄉村行「出師」前工作進行日常指導的一個縮影,也是保山婦聯開展立體式課堂提升婦女素質的一個片段。
今年以來,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實際,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具體要求,針對家庭教育知識、愛國衛生運動7項專項行動、預防早婚早育等內容,保山市婦聯創新方式,分層次、多領域、多角度,打造立體式講堂,提升婦女素質。
培養婦聯幹部,巾幗講堂鄉村行
保山市婦聯充分發揮市婦聯部分幹部職工來自教師行業,具有教育學、心理學專業基礎的優勢,開展婦聯講堂工作,採取講堂成員講、幹部職工聽、班子成員提、主要領導考等方式,對講課內容精雕細琢、嚴格把關,經班子考核後,深入全市鄉鎮、村(社區)進行宣講。
「作為父母,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要成為那樣的人。這種榜樣作用叫作『以身作則』。」9月18日,婦女兒童發展中心的郭學藝在昌寧縣勐統中心完小對500多名家長進行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的主題宣講。
她用傳統故事「曾參殺豬」、身邊的孩子「諾諾」、民間「背簍」的故事等為家長們講述了要做言而守信、孝順父母、愛國愛家的父母。「讀書是為了什麼」「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養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做個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的人」……在昌寧縣耈街中學,郭學藝開展了題為《如何走好青春第一步》的宣講,與學生們面對面交流,引起學生對為誰讀書和如何做人的思考。
9月21日,在施甸縣何元鄉莽王村活動室裡,講堂成員楊柳就「如何有效親子溝通」為家長們支招。她結合生活實際,列舉典型案例,向大家講授了親子溝通的經驗,揭示了現在家庭親子溝通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好家風的重要作用。
「孩子犯了錯,你是否先問清原因再來處理問題」「你有多久沒有擁抱你的孩子了?」……一連串的問題引發了不少家長反思,讓大家懂得了與其給孩子留下物質財富,不如把孩子培養成才的道理。
聽課後,村民老李說:「之前兒子和人打架了,我都是先打上幾巴掌再來處理。今天聽了市婦聯老師的課,我認識到與兒子的溝通方式是不對的,需要從自己先改進」。
兩個月來,宣講團共深入5個縣市區開展講座13場,惠及1800人。「傳承良好家風 共享幸福人生」「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等課題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因群眾反響良好,施甸、龍陵等縣已開始申報第二輪宣講計劃。
朱光亮介紹,保山市婦聯在開展巾幗講堂鄉村行時,注重把好選題關、觀點關、素材關和語言關,圍繞農村婦女關心關注的重點,用易於群眾接受的語言、樸實接地氣的生活例子找切入點,確保講座質量。
據悉,未來三年,保山市婦聯將按照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實施的重點,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巾幗講堂鄉村行活動,力爭全市所有鄉鎮實現全覆蓋。
借力網際網路,開展線上培訓
除了「內培」,保山市婦聯更注重「外引」,確保培訓的權威性。今年5月以來,利用網際網路培訓覆蓋面廣、成本較低的特點,先後邀請全國知名家庭教育專家,開展線上專題講座4期,受教育人數達40萬人。
「六一」兒童節前夕,保山市婦聯為孩子們送上了一份精彩的禮物——愛國主義教育網課,幫助青少年樹立強國夢、種下讀書夢想的種子。
家慧庫資深高級導師趙原野從我國金融、國防、經濟、教育四大板塊,對比了中美差距,孩子們在了解什麼叫「基建狂魔」「人工智慧」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我國的國際地位和當前的國際形勢。
直播中,很多網友將講座中一些振奮人心的話和自己的感受發到評論區:「我們中國人從來不喜歡戰爭,而和平需要我們用強大的實力來維護」「不要忘了這些國之脊梁,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沒有他們就沒有中國今日的和平、繁華和富強」……
學齡前孩子任性、愛哭、不吃飯、愛頂嘴、玩手機怎麼辦?為幫助廣大家長解決早期教育中的困惑,8月16日,保山市婦聯邀請愛自然生命力體系中級導師黃優優舉辦了以《幼兒常見問題解決方法》為主題的兒童早期教育線上公益講座。黃優優圍繞教會家長們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廣大家長解決教育孩子的困惑。
龍陵縣象達鎮組織委員、婦聯主席楊素清表示,線上家庭教育讓家長們在家就能聽「大咖」講課,教育孩子有了更加明確和清晰的思路。「家長不能只給孩子吃飽穿暖,更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孩子一起成長,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別讓孩子感情過早靠岸」「預防早婚早育:正確看待青春期孩子的性與愛」……圍繞當前社會的熱點和痛點,保山市婦聯搭建平臺,與省內外專家緊密合作,為婦女兒童提供了一次次精神盛宴。
組建本地宣講團,女子學堂見實效
「如果說巾幗講堂鄉村行是點上的服務,線上講座是線上的輔導,那麼我們利用各地資源,組建本地講師團,結合各縣區實際開展的『美麗鄉村·女子學堂』則是面上的提升。」朱光亮介紹,「我們希望通過搭建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式課堂,讓更多婦女群眾實現素質大提升。」
9月24日,隆陽區蘭城街道沙灘社區的30多名婦女圍坐在社區婦女之家,圍繞「你為自己的人生打幾分」「婚姻、子女、健康生活的狀態」「如何過好精彩的人生」等話題,一份調查表、一個小測試、一個個小分享……「美麗鄉村·女子學堂火塘故事會」精彩紛呈,參會的姐妹們通過交流和老師的輔導提升了信心,人生目標更明確,生活熱情更高漲。
9月10日,騰衝市五合鄉傣族織錦傳承培訓班在帕連藝術村「女子學堂」開啟了第三期課程,保山學院珠寶學院服裝服飾教研室專家老師,以《傣族織錦與現代服飾的融合創新設計》為主題,通過視頻、圖片以及深入淺出的講解與互動,對五合鄉聯盟社區30餘名傣族織錦傳承人和愛好者進行了培訓。
「我們通過整合資源、選好『廚師』,圍繞中心、精心『配菜』,創新方式、精準『上菜』三部曲,積極擴大婦女群眾的有效需求,形成『女子學堂』席捲全市的熱潮。」騰衝市婦聯主席張麗芝說。
據悉,保山市自「美麗鄉村·女子學堂」開講以來,共邀請講師40餘人,開展家風家教、健康生活、鄉村治理、法律法規、實用技術等知識培訓123期,受益群眾2萬餘人,真正實現了培訓內容多元化、方式多樣化、成果實效化。
編輯:魏詠雪
審核:杜升文
【來源:雲南婦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