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喝水是很多減肥人的「聖旨」,但每次吃飯前都大口灌下半公升的水,除此之外都不喝水,反而會脹氣、胃痛,甚至胃食道逆流!
飯前喝水能減肥?
飯前喝水可以減肥的方法流傳許久,而英國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在2015時,對84名肥胖的成人進行一項測試,在12周之內讓41人餐前喝500c.c的水、43人餐前不喝水,只幻想「自己很飽」,結果餐前喝水平均多減去1.3公斤,也間接證實喝水對於減肥有一定的效用。
另外,有醫師指出,現代人喝水喝得少,到了吃飯時間覺得特別餓的話,可能是因為「口渴」,只要多喝開水,就能降低旺盛的食慾。
長期推動營養觀念,也認為喝水可維持身體正常代謝、排除廢物,促進體內循環,自然排除廢物,而飯前喝水,可以讓食物中溶於水的多種營養素方便吸收利用。而追蹤上述的測試者,如果持續維持飯前喝水習慣,不但不容易復胖,還能繼續瘦下去。
飯前喝水會脹氣
但飯前喝水,因為胃已經分泌許多胃酸,一次喝太多水會稀釋胃酸,影響消化,讓食物在胃中停留太久,造成飽脹、脹氣的感覺,而且喝水時,會同時吞咽少量的空氣,加上胃酸跟水的酸礆反應,就很容易脹氣,反而容易不舒服。
而吃飯前,應該要讓胃回到正常的位置、大小,避免久站或久坐的下垂,影響消化功能、也容易脹氣,但飯前喝水容易讓胃容量擴大、更下垂,進食時會擠壓到上腹,胃中沒有食物時,過度的飲水也會讓胃酸溢出,造成胃食道逆流。
時間、分量都要控制!
中醫師表示,飯前喝水不是不行,但很多人喝水都是「大口灌」,就會造成腹中飽脹、胃下垂的問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一次喝水不要超過100c.c,分次慢慢喝。如果要飯前喝水,吃飯前半小時千萬不能喝,因為這時候已經開始分泌胃酸,而水需要15分鐘才能完全到達小腸,會讓胃非常不舒服。
看來,飯前喝水確實會對消化功能產生影響,但醫生也同時強調,這並不是代表進食時完全不能喝水,而是需要在量上進行控制。
進食期間,我們依靠唾液的潤滑作用,幫助食物更好的咀嚼和吞咽。但如果食物特別乾澀,我們想要咽也咽不下去,這時候適當的輔以水、湯或粥,反而有利於吞咽和消化。
那如何掌握喝水量呢?
最恰當的一個比例就是以感覺飲食比較順暢,吞咽沒有特別乾燥的情況為參考,這種狀態下的喝水量是有利的。一般我們建議吃飯時控制喝水量在一小杯(100~200 mL)以內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