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三個月,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就要進入小學,成為小學生了。家中小兒要「讀書」,一家子如臨大敵,齊心協力地備戰「幼小銜接」。於是,尚且年幼的大班孩子便開始奔走於各種補習班, 拼音、寫字、數學、英語......各門學科無一缺漏。
的確,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即將步入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隨之改變的還有學習內容、模式、以及學習思維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才能順利給孩子的小學學習打好基礎!
一:提前學好拼音和數學,就算準備好了嗎?
幼小銜接可不僅僅是學好拼音數學這麼簡單,但家長們的確有必要幫助孩子提前進行「淺接觸"。
主要有這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老師的教學進度過快,一個月左右的拼音教學,零基礎的孩子無法消化。要在短時間掌握拼音學習,還得有基礎。
第二,拼音教學比較抽象,相對枯燥,學習難度比較大。作為一個剛剛從幼兒園邁入小學門檻的孩子來說,適當的知識鋪墊,能提高孩子進入小學的適應能力。
第三,拼音很重要,它作為學習工具,未來關係到孩子識字、考試等方方面面,基礎要打紮實,就像打房子的地基一樣重要。
而對於幼小銜接的孩子,學會20以內的加減法也是夠用的。
二:培養孩子習慣,比學知識要重要的多!
比起硬知識,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才是做好銜接工作的重點。良好的習慣能為後繼的學習打好基礎,減輕父母一半的教育精力。
一年級的孩子需要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呢?一起來對照下面這張表,咱們從小事做起。
三:不上銜接班,還能怎麼教孩子?
有些家長非常牴觸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但是又擔心孩子跟不上。
沒關係!其實還有幾點比較容易做到:
一是在大班時,尤其大班下學期,最好不要無故請假。每天上學也不要無故遲到早退。
你不銜接起來,孩子上學了真的很難收心。
二是鍛鍊孩子坐得住。看書,給買一個點讀筆聽書,甚至玩一個玩具,坐40分鐘,別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
三是鍛鍊孩子記憶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複述故事。大量的講,聽,大量的複述。複述的時間以晚上睡前這段時間最好。複述完了,就睡了,沒有別的事兒幹擾,孩子反而記得牢。
[編輯: 楊昀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