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杯賽比成績的門路被叫停 孩子拿什麼拼名校

2020-12-20 網易教育


奧數培訓換新貌,考過就能進名校,教育資源難平衡,別讓初衷打水漂。

經歷了2017年上海奧數四大杯賽調整後,近日,上海眾多小學家長又不得不面對一個更加「殘酷」的現實——全國幾乎所有奧數杯賽都被叫停了。日前,教育部緊急叫停了原定在3月10日舉辦的第23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決賽,而此前,其還先後叫停了迎春杯、走美杯等小升初的熱門奧數杯賽。教育部發文態度堅決,嚴禁任何類型和形式的競賽類活動和比賽。

與家長、小學生們「相愛相殺」數十載的奧數杯賽終於暫時結束了。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上海的小學家長們卻並未因此而暫時舒緩「幼升小」「小升初」的焦慮情緒,相反,他們拋出的疑問顯得更加焦慮——連奧數杯賽比成績這條門路都沒有了,孩子現在拿什麼「拼名校」?

奧數比賽停了,奧數培訓停不下來

這兩個周末,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走訪了上海幾家著名的數學教育培訓機構。無一例外的,這些培訓機構正照常給孩子們進行奧數培訓,也未見家長因杯賽叫停而要求退款、退課。

一家宣稱直接針對上海某知名小學入學考試培訓的機構前臺告訴記者,目前在機構內就讀的包括幼兒園小班到大班,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幼兒園培訓針對某校入學的iPad測試,小學部培訓原來是針對四大杯賽,現在就走內部比賽通道」。

這名前臺說,自己機構內部組織的比賽,對孩子「小升初」亦有幫助,「杯賽沒有了,學校拿什麼評價這個孩子數學能力是否過關?有證書總比沒有好」。

在上海,中學、小學的入學,分為公辦和民辦學校兩種不同方式。公辦小學、中學完全憑藉地段對口、就近入學,而民辦學校可以通過面談形式,擇優錄取適合學校口味的學生。從今年開始,上海市教委明確,公辦學校對口投檔和民辦學校面談錄取同時進行。

早前,一些熱門民辦初中在招生過程中,往往會優先考慮那些持有各種奧賽證書的學生,在家長中形成了「不上奧數、就上公辦」的不良風氣。此後,上海市教委通過多次政策變動,明確民辦學校招生不允許看奧賽成績,不允許收豪華簡歷,不允許進行語數外筆試。

但對奧數、奧賽的追捧,卻並未停歇

上海相繼出現了偷偷參考奧賽成績、面試環節進行「口奧」測試的情況。這些做法因為手段隱蔽,不易被發現,一直沿用至今。就在前不久,上海還有一所全市知名的中學因面談測試「口奧」而被通報批評。

記者注意到,小學階段奧數培訓機構的生意依舊火爆。家長李先生,在明知教育部已經叫停全國各類奧數比賽的情況下,依舊在3月11日來到培訓機構給孩子佔坑,他三年級的兒子已經在上海3家不同品牌的奧數培訓機構報了名,「不同的品牌側重點不同,我們本身已經是公辦小學的孩子,學習壓力不大,再不拼奧數,拼什麼?」

李先生認為,教育部只是暫時叫停奧數杯賽,未來還會湧現出其他種類、其他名稱的杯賽,「哪怕什麼杯賽也沒有,數學成績是拉分項,不管什麼中學,總是會考慮孩子奧數能力的。」

奧數「忠粉」:停奧數,不科學

四年級家長李華(化名)兩口子都畢業於清華 大學。對於這次叫停奧數杯賽的做法,夫妻倆意見不小,「我們都來自小城市,從小就是各種奧數競賽一等獎上來的。如果沒有奧數,我們這種寒門學子怎麼上北大、清華?沒有奧數,中國數學天才難道從此以後不培養了?」

兒子目前在上海一所公辦小學就讀,媽媽李華從未給他報過奧數培訓班。但在孩子三年級時,她有意識地搜羅了一些奧數題讓孩子自學,「他真正屬於學有餘力的那種孩子,又喜歡數學」。

李華介紹,孩子三年級時「裸考」中環杯、小機靈杯(上海四大奧數杯賽),均拿到了一等獎的好成績。今年,本來還想讓孩子試試杯賽的李華發現,比賽連報名都報不上了,「小機靈杯停賽了;中環杯據說要偷偷報名,我們沒趕上;走美杯報上了,但臨考前停了;好不容易報了全國級的華杯賽,又被叫停了。」

「華杯賽」的叫停,最令李華「傷心」。她和丈夫都是「華杯賽」的忠粉,也是憑藉「華杯賽」中的優異表現,夫妻倆均在高考後進入了中國最高學府就讀。

事實上,不僅在上海的「小升初」階段,即便是在全國高考階段,奧賽成績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參考值」。

2015年之前,五大學科奧賽如果能獲得省級一等獎,便有機會保送至清華、北大、中科大等名校;從2015年起,教育部取消了對奧賽獎項加分的規定,但奧賽獎項在高校自主招生中能直接獲得降分資格。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是真正有希望成為數學尖子的,不能斷了他們的路。」李華代表了一部分尖子生家長的態度,「如果沒有奧賽,尖子生怎麼證明自己的能力?」

記者了解到,奧賽確實在全球範圍內選拔了一大批優質創新人才。比如國際奧賽中的數學、物理基礎學科奧賽生,為各行各業的創新型人才、學術型人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後備軍。以數學學術領域的最高獎項菲爾茲獎為例,有統計顯示,1990年到2005年間,該獎共頒給了26位數學家,其中13位是曾經的國際數學奧賽金牌得主。

「本來我們瞄準了小升初考華育(上海的一所民辦初中——記者注),我感覺孩子完全可以憑本事進。現在好了,證書都沒法考了,怎麼進名校?靠關係?靠錢?」李華說,現在的小學生家長都是70後、80後,在孩子牴觸情緒強烈、非常不喜歡數學的情況下,不會逼著孩子學奧數,「都是為了擇校。擇校不改變,光停了奧賽有什麼用?」

李華注意到,教育部當前只是暫時叫停奧賽,做進一步梳理規範,而不是永久叫停奧賽,「我建議,今後政府部門辦的比賽可以繼續辦,培訓機構自己辦的比賽應該嚴控」。

淡化應試,將有系列配套政策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唐曉傑早就注意到了家長「沒證書拼名校」的心態,他告訴記者,這是政策變動後可能會出現的正常的「陣痛期」。

「教委早就有政策,不允許上海民辦中小學看奧數成績錄取學生。但總有個別學校違反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長的焦慮。」唐曉傑說,解決家長焦慮、雞血的根本手段,應該是實現儘量均衡的義務教育,「當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水平都差不多時,家長可能就不會這樣拼了」。

實際上,上海今年已經出臺了有關「公民同招」的新政。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權衡利弊——為了考一所民辦名校,而放棄家門口還算不錯的公辦學校是否值得?

唐曉傑透露,未來的趨勢就是「鼓勵就近入學」,淡化應試,「民辦校的招生額度也會有所控制。現在有的區,民辦校招生比例達到了20%~30%,這是不科學的。」他還透露了另一種可能——搖號上民辦學校,「南京、杭州都已經試點通過搖號方式上民辦學校,不鼓勵學校再通過杯賽之類的『挑學生』。」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10多年前就開始關注奧賽與入學掛鈎的情況。但多年來,一邊是教育部門的三令五申,另一邊是依舊火爆的競賽,「有的學校和培訓機構合作,開展『密考』,有的競賽組織者,則把學校認可競賽成績作為競賽宣傳」。

他認為,奧賽雖然暫時叫停了,但如果不能對學校違規招生進行嚴厲查處、追究學校責任,還會有新的「奧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落實這一點困難重重,「有的民辦學校報名者太多,地方教育部門又要求民辦學校招生不得舉行筆試,只有面談,從實際情況出發,民辦學校要從那麼多報名者中選出優秀者,會不了解學生參加競賽、獲獎的情況嗎?」

熊丙奇的觀點恰好與家長們提出的「鼓勵政府辦奧賽」相反,他認為應當叫停政府背景的競賽。「這樣的競賽因政府主導,由行政賦予權威,會滋生各種問題。」他認為民間機構只要規範組織競賽,給學生提供評價參考,由學生自主選擇,「政府部門沒有理由叫停」。

專家與家長們一致的觀點是,只要有擇校存在,就會有擇校的工具。取消了這個工具,必定會出現另一個工具,取消了公開的競賽,必定會產生地下或者山寨的競賽。

「孩子們很苦,我看到很多小學生從周一到周日,沒有休息日。這種風氣一定要先壓下去。」唐曉傑說,家長都希望孩子通過讀書成為「人中龍鳳」,但「讀書好」與「成功」之間並沒有絕對必然的聯繫,並且奧數並不太適合小學年齡階段的孩子,「人不是只有智商,還有情商。全民奧數環境下,孩子都變成書呆子了,國家未來還有什麼希望?」

本文來源:中青在線 責任編輯:鄭娟_NQ0738

相關焦點

  • 奧數杯賽被叫停培訓沒停 家長擔憂孩子拿什麼拼名校
    日前,教育部緊急叫停了原定在3月10日舉辦的第23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決賽,而此前,其還先後叫停了迎春杯、走美杯等小升初的熱門奧數杯賽——全國幾乎所有奧數杯賽都被叫停了。 教育部發文態度堅決,嚴禁任何類型和形式的競賽類活動和比賽。
  • 沒了奧數杯賽,孩子拿什麼「拼」名校
    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上海的小學家長們卻並未因此而暫時舒緩「幼升小」「小升初」的焦慮情緒,相反,他們拋出的疑問顯得更加焦慮——連奧數杯賽比成績這條門路都沒有了,孩子現在拿什麼「拼名校」?這名前臺說,自己機構內部組織的比賽,對孩子「小升初」亦有幫助,「杯賽沒有了,學校拿什麼評價這個孩子數學能力是否過關?有證書總比沒有好」。在上海,中學、小學的入學,分為公辦和民辦學校兩種不同方式。公辦小學、中學完全憑藉地段對口、就近入學,而民辦學校可以通過面談形式,擇優錄取適合學校口味的學生。
  • 沒了奧數杯賽,孩子拿什麼「拼」名校?
    與家長、小學生們「相愛相殺」數十載的奧數杯賽終於暫時結束了。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上海的小學家長們卻並未因此而暫時舒緩「幼升小」「小升初」的焦慮情緒,相反,他們拋出的疑問顯得更加焦慮——連奧數杯賽比成績這條門路都沒有了,孩子現在拿什麼「拼名校」?
  • 杯賽叫停背後:奧數熱為何高燒不退
    「首先需要確定究竟什麼是奧數,大多數孩子學的其實不是奧數,只是課堂之外拓展的數學內容。學校的教育是按照孩子平均水平進行的,有些孩子學的快,進行適當補充學習,我認為沒有問題。」一位家長對記者說。侯俊理解的奧數與許多家長有相同之處,亦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便在於,奧數培訓是一套給校內課程「吃不飽」的孩子開設的數學拓展課,幫助孩子訓練思維、增長知識、提高興趣。
  • 奧數杯賽被叫停後,為何家長報班熱情不減?
    李昕花了5000元給孩子報名了此次的研學營,正常的安排是四天三夜,囊括孔廟、孔府等多處景點的參觀學習。但考完試當天,李昕就把接孩子接回了北京:和許多心照不宣的家長一樣,她的目標很明確——讓孩子拿個奧數杯賽的好成績,僅此而已。歷經2018年「最嚴整治」的洗禮之後,原先的奧數四大杯賽似乎走向了沉寂。
  • 杯賽叫停的現在,孩子還要學奧數麼?
    今年已經是杯賽被叫停的第三年,很多家長都有疑問,那我們還有沒有必要學奧數?作為一位五年級的家長,感受著小升初的壓力,很誠懇地建議:有條件的家庭,都應該讓孩子學一下奧數。可能有家長覺得:奧數太難了,不適合我家孩子。
  • 杯賽被叫停,學奧數對小升初還有用嗎?
    很多家長問我,小學階段的奧數杯賽都取消了,那還有必要讓孩子學奧數嗎? 看上去這是一個問題,其實裡面含著兩個問題,我來拆解一下: 1.學奧數對小升初升學還有用嗎?
  • 瘋狂:上美國名校也拼奧數?國際數學競賽大起底
    如今,公立學生都在補奧數,而私立學校學生在拼更高大上的國際奧數,連海外華人家庭都在狂刷競賽。「憨爸在美國」公眾號中「憨爸」一把辛酸淚地說,「我一直以為對於奧數的瘋狂只有在中國的學而思才能體驗的到,但是我錯了,上個月,我徹徹底底地見識到了美國奧數的瘋狂……」「美國也有很多奧數競賽,很多美國精英階層都會讓孩子學奧數,因為數學成績好的孩子上常青藤名校是很有優勢的!」
  • 奧數班叫停就是減負嗎?孩子不能苦得沒價值
    許多由培訓機構主辦的多項數學「杯賽」被緊急叫停。 另外兩項較有影響力的數學杯賽「走美杯」、「希望杯」目前雖還未接到通知,但是否還會如期舉辦,還待觀望。  奧數被迫停賽的消息傳出後,許多人都十分欣喜,認為這項害人不淺的比賽早該停掉了。  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 奧數杯賽「歸來」:競賽變「研學」,答題成「闖關」
    迎春杯,北京教培圈當仁不讓的「最有含金量的杯賽活動」。這項始於1984年的北京市傳統中小學數學賽事,三十多年來數次被叫停、多次更名,「迎春杯數學科普日」「數學解題能力展示」等都是它的曾用名。知情人士透露,最知名的一次叫停,是2018年12月,在中小學生競賽全面被叫停的背景下,北京市教委緊急叫停「ACM-ICPC青少年程序設計科普展示活動」。
  • 奧數杯賽「換臉」復活:競賽變「研學」,答題成「闖關」
    迎春杯,北京教培圈當仁不讓的「最有含金量的杯賽活動」。這項始於1984年的北京市傳統中小學數學賽事,三十多年來數次被叫停、多次更名,「迎春杯數學科普日」「數學解題能力展示」等都是它的曾用名。  知情人士透露,最知名的一次叫停,是2018年12月,在中小學生競賽全面被叫停的背景下,北京市教委緊急叫停「ACM-ICPC青少年程序設計科普展示活動」。
  • 多項數學「杯賽」叫停 家長培訓群名稱刪除「數學」等詞
    多項數學「杯賽」叫停 家長培訓群名稱刪除「數學」等詞 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 林豔 武文娟)日前,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整治校外培訓班行動,引發大量關注。
  • 從奧數、英語到作文 如何讓形形色色的杯賽真正「不叫而停」?
    原標題:從奧數、英語到作文,如何讓形形色色的杯賽真正「不叫而停」?  本月初傳出消息稱,奧數「亞太」杯賽可能捲土重來,最近上海市教委正在調查「3E少兒英語測試」,19日「信息杯」英語聽力活動又宣布「知難而退」……臨近「小升初」,各類社會杯賽考證消息不斷。
  • 奧數杯賽被叫停 奧數班還有必要上嗎?
    高考加分取消、奧賽掛牌不作為入學依據、部分競賽叫停。但鄭州奧數培訓機構依然火熱,奧數課熱度不減。究竟原因何在?記者深入調查為您尋找答案。    記者調查:奧數培訓班依然火爆    近日,記者走訪鄭州各大培訓機構發現,奧數市場依然「高燒」。各種奧賽班、數學班春季課程已經開班,未見扎堆退課、退費等現象。「我們春季班的課程已經開始了。」
  • 上海奧數「亞太杯」出現復甦跡象,形形色色杯賽到底何時休
    本月初傳出消息稱,奧數「亞太杯」可能捲土重來,最近上海市教委正在調查「3E少兒英語測試」,19日「信息杯」英語聽力活動又宣布「知難而退」……臨近「小升初」,各類社會杯賽考證消息不斷。這令一部分家長很困惑,從奧數、英語到作文,形形色色的「杯賽」到底何時休?記者對此做了一番調查。
  • 杯賽成績不再和升學掛鈎 奧數熱真的就會降下來嗎
    本報資料圖片董旭明 攝  近幾年競賽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為了升學等原因,一口氣給孩子報名好幾個奧數杯賽的家長不在少數。每年一到三四月份,各大杯賽開始初試,家長們就忙著帶孩子焦急地從一個考場趕往另一個考場。有的杯賽,甚至會導致小範圍的交通堵塞。而比賽那幾天,朋友圈基本也會被刷屏。  近些年,對於這樣的杯賽熱,錢江晚報也做過不少報導。
  • 武漢多個奧數「杯賽」被叫停,衝刺班紛紛下架!名初:更看重學生綜合...
    武漢多個數學「杯賽」被叫停3月3日、4日是新政出臺後的首個周末,記者多方探訪發現,包括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華杯賽」)等多個小學數學奧賽被叫停暫緩舉辦或停辦,校外培訓機構的奧賽衝刺班課程紛紛下架。不過,也有個別機構更改奧賽名稱,仍在誘導孩子們參賽。
  • 「讓思維更敏捷」、「讓孩子對數理更有興趣」的奧數魔咒
    六年級的孩子需要做出這樣的難題,才能從超過8000人的報名者中殺出重圍,進入理想的中學。師達中學是北京數一數二的民辦中學,但在名校如林的北京市海澱區也僅僅是第二梯隊。要想擠入第一梯隊,即俗稱為「海澱六小強」的6所公立名校,還需要奧數成績的加持。家長群裡的一位家長,從二年級起,追隨認定的名師,帶著孩子輾轉上地、中關村、理想大廈、學院路等高思多個培訓點。
  • 畸形的奧數培訓熱:為何屢禁不止?奧數有原罪嗎?
    六年級的孩子需要做出這樣的難題,才能從超過8000人的報名者中殺出重圍,進入理想的中學。師達中學是北京數一數二的民辦中學,但在名校如林的北京市海澱區也僅僅是第二梯隊。要想擠入第一梯隊,即俗稱為「海澱六小強」的6所公立名校,還需要奧數成績的加持。  家長群裡的一位家長,從二年級起,追隨認定的名師,帶著孩子輾轉上地、中關村、理想大廈、學院路等高思多個培訓點。
  • 上海兩大奧數杯賽正式宣布停辦 國外奧數競賽現狀如何
    上海書展現場,一位學生在選購小學四年級的奧數教程。(視覺中國 林青攝)中國網新聞1月5日訊(記者戚易斌)上月底,上海兩大奧數杯賽「走美杯」和「迎春杯」宣布停辦。至此,該市「小升初」熱門杯賽基本全部喊停。中環杯、小機靈杯、亞太杯和走美杯是上海家長心目中的奧數「四大杯賽」,一直被視為民辦初中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