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奧數杯賽,孩子拿什麼「拼」名校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奧數培訓換新貌,考過就能進名校,教育資源難平衡,別讓初衷打水漂。視覺中國供圖

經歷了2017年上海奧數四大杯賽調整後,近日,上海眾多小學家長又不得不面對一個更加「殘酷」的現實——全國幾乎所有奧數杯賽都被叫停了。日前,教育部緊急叫停了原定在3月10日舉辦的第23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決賽,而此前,其還先後叫停了迎春杯、走美杯等小升初的熱門奧數杯賽。教育部發文態度堅決,嚴禁任何類型和形式的競賽類活動和比賽。

與家長、小學生們「相愛相殺」數十載的奧數杯賽終於暫時結束了。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上海的小學家長們卻並未因此而暫時舒緩「幼升小」「小升初」的焦慮情緒,相反,他們拋出的疑問顯得更加焦慮——連奧數杯賽比成績這條門路都沒有了,孩子現在拿什麼「拼名校」?

奧數比賽停了,奧數培訓停不下來

這兩個周末,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走訪了上海幾家著名的數學教育培訓機構。無一例外的,這些培訓機構正照常給孩子們進行奧數培訓,也未見家長因杯賽叫停而要求退款、退課。

一家宣稱直接針對上海某知名小學入學考試培訓的機構前臺告訴記者,目前在機構內就讀的包括幼兒園小班到大班,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幼兒園培訓針對某校入學的iPad測試,小學部培訓原來是針對四大杯賽,現在就走內部比賽通道」。

這名前臺說,自己機構內部組織的比賽,對孩子「小升初」亦有幫助,「杯賽沒有了,學校拿什麼評價這個孩子數學能力是否過關?有證書總比沒有好」。

在上海,中學、小學的入學,分為公辦和民辦學校兩種不同方式。公辦小學、中學完全憑藉地段對口、就近入學,而民辦學校可以通過面談形式,擇優錄取適合學校口味的學生。從今年開始,上海市教委明確,公辦學校對口投檔和民辦學校面談錄取同時進行。

早前,一些熱門民辦初中在招生過程中,往往會優先考慮那些持有各種奧賽證書的學生,在家長中形成了「不上奧數、就上公辦」的不良風氣。此後,上海市教委通過多次政策變動,明確民辦學校招生不允許看奧賽成績,不允許收豪華簡歷,不允許進行語數外筆試。

但對奧數、奧賽的追捧,卻並未停歇。

上海相繼出現了偷偷參考奧賽成績、面試環節進行「口奧」測試的情況。這些做法因為手段隱蔽,不易被發現,一直沿用至今。就在前不久,上海還有一所全市知名的中學因面談測試「口奧」而被通報批評。

記者注意到,小學階段奧數培訓機構的生意依舊火爆。家長李先生,在明知教育部已經叫停全國各類奧數比賽的情況下,依舊在3月11日來到培訓機構給孩子佔坑,他三年級的兒子已經在上海3家不同品牌的奧數培訓機構報了名,「不同的品牌側重點不同,我們本身已經是公辦小學的孩子,學習壓力不大,再不拼奧數,拼什麼?」

李先生認為,教育部只是暫時叫停奧數杯賽,未來還會湧現出其他種類、其他名稱的杯賽,「哪怕什麼杯賽也沒有,數學成績是拉分項,不管什麼中學,總是會考慮孩子奧數能力的。」

奧數「忠粉」:停奧數,不科學

四年級家長李華(化名)兩口子都畢業於清華大學。對於這次叫停奧數杯賽的做法,夫妻倆意見不小,「我們都來自小城市,從小就是各種奧數競賽一等獎上來的。如果沒有奧數,我們這種寒門學子怎麼上北大、清華?沒有奧數,中國數學天才難道從此以後不培養了?」

兒子目前在上海一所公辦小學就讀,媽媽李華從未給他報過奧數培訓班。但在孩子三年級時,她有意識地搜羅了一些奧數題讓孩子自學,「他真正屬於學有餘力的那種孩子,又喜歡數學」。

李華介紹,孩子三年級時「裸考」中環杯、小機靈杯(上海四大奧數杯賽),均拿到了一等獎的好成績。今年,本來還想讓孩子試試杯賽的李華發現,比賽連報名都報不上了,「小機靈杯停賽了;中環杯據說要偷偷報名,我們沒趕上;走美杯報上了,但臨考前停了;好不容易報了全國級的華杯賽,又被叫停了。」

「華杯賽」的叫停,最令李華「傷心」。她和丈夫都是「華杯賽」的忠粉,也是憑藉「華杯賽」中的優異表現,夫妻倆均在高考後進入了中國最高學府就讀。

事實上,不僅在上海的「小升初」階段,即便是在全國高考階段,奧賽成績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參考值」。

2015年之前,五大學科奧賽如果能獲得省級一等獎,便有機會保送至清華、北大、中科大等名校;從2015年起,教育部取消了對奧賽獎項加分的規定,但奧賽獎項在高校自主招生中能直接獲得降分資格。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是真正有希望成為數學尖子的,不能斷了他們的路。」李華代表了一部分尖子生家長的態度,「如果沒有奧賽,尖子生怎麼證明自己的能力?」

記者了解到,奧賽確實在全球範圍內選拔了一大批優質創新人才。比如國際奧賽中的數學、物理基礎學科奧賽生,為各行各業的創新型人才、學術型人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後備軍。以數學學術領域的最高獎項菲爾茲獎為例,有統計顯示,1990年到2005年間,該獎共頒給了26位數學家,其中13位是曾經的國際數學奧賽金牌得主。

「本來我們瞄準了小升初考華育(上海的一所民辦初中——記者注),我感覺孩子完全可以憑本事進。現在好了,證書都沒法考了,怎麼進名校?靠關係?靠錢?」李華說,現在的小學生家長都是70後、80後,在孩子牴觸情緒強烈、非常不喜歡數學的情況下,不會逼著孩子學奧數,「都是為了擇校。擇校不改變,光停了奧賽有什麼用?」

李華注意到,教育部當前只是暫時叫停奧賽,做進一步梳理規範,而不是永久叫停奧賽,「我建議,今後政府部門辦的比賽可以繼續辦,培訓機構自己辦的比賽應該嚴控」。

淡化應試,將有系列配套政策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唐曉傑早就注意到了家長「沒證書拼名校」的心態,他告訴記者,這是政策變動後可能會出現的正常的「陣痛期」。

「教委早就有政策,不允許上海民辦中小學看奧數成績錄取學生。但總有個別學校違反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長的焦慮。」唐曉傑說,解決家長焦慮、雞血的根本手段,應該是實現儘量均衡的義務教育,「當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水平都差不多時,家長可能就不會這樣拼了」。

實際上,上海今年已經出臺了有關「公民同招」的新政。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權衡利弊——為了考一所民辦名校,而放棄家門口還算不錯的公辦學校是否值得?

唐曉傑透露,未來的趨勢就是「鼓勵就近入學」,淡化應試,「民辦校的招生額度也會有所控制。現在有的區,民辦校招生比例達到了20%~30%,這是不科學的。」他還透露了另一種可能——搖號上民辦學校,「南京、杭州都已經試點通過搖號方式上民辦學校,不鼓勵學校再通過杯賽之類的『挑學生』。」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10多年前就開始關注奧賽與入學掛鈎的情況。但多年來,一邊是教育部門的三令五申,另一邊是依舊火爆的競賽,「有的學校和培訓機構合作,開展『密考』,有的競賽組織者,則把學校認可競賽成績作為競賽宣傳」。

他認為,奧賽雖然暫時叫停了,但如果不能對學校違規招生進行嚴厲查處、追究學校責任,還會有新的「奧賽」出現。在現實生活中,落實這一點困難重重,「有的民辦學校報名者太多,地方教育部門又要求民辦學校招生不得舉行筆試,只有面談,從實際情況出發,民辦學校要從那麼多報名者中選出優秀者,會不了解學生參加競賽、獲獎的情況嗎?」

熊丙奇的觀點恰好與家長們提出的「鼓勵政府辦奧賽」相反,他認為應當叫停政府背景的競賽。「這樣的競賽因政府主導,由行政賦予權威,會滋生各種問題。」他認為民間機構只要規範組織競賽,給學生提供評價參考,由學生自主選擇,「政府部門沒有理由叫停」。

專家與家長們一致的觀點是,只要有擇校存在,就會有擇校的工具。取消了這個工具,必定會出現另一個工具,取消了公開的競賽,必定會產生地下或者山寨的競賽。

「孩子們很苦,我看到很多小學生從周一到周日,沒有休息日。這種風氣一定要先壓下去。」唐曉傑說,家長都希望孩子通過讀書成為「人中龍鳳」,但「讀書好」與「成功」之間並沒有絕對必然的聯繫,並且奧數並不太適合小學年齡階段的孩子,「人不是只有智商,還有情商。全民奧數環境下,孩子都變成書呆子了,國家未來還有什麼希望?」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

相關焦點

  • 沒了奧數杯賽,孩子拿什麼「拼」名校?
    與家長、小學生們「相愛相殺」數十載的奧數杯賽終於暫時結束了。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上海的小學家長們卻並未因此而暫時舒緩「幼升小」「小升初」的焦慮情緒,相反,他們拋出的疑問顯得更加焦慮——連奧數杯賽比成績這條門路都沒有了,孩子現在拿什麼「拼名校」?
  • 奧數杯賽比成績的門路被叫停 孩子拿什麼拼名校
    但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上海的小學家長們卻並未因此而暫時舒緩「幼升小」「小升初」的焦慮情緒,相反,他們拋出的疑問顯得更加焦慮——連奧數杯賽比成績這條門路都沒有了,孩子現在拿什麼「拼名校」?奧數比賽停了,奧數培訓停不下來這兩個周末,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走訪了上海幾家著名的數學教育培訓機構。
  • 奧數杯賽被叫停培訓沒停 家長擔憂孩子拿什麼拼名校
    日前,教育部緊急叫停了原定在3月10日舉辦的第23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決賽,而此前,其還先後叫停了迎春杯、走美杯等小升初的熱門奧數杯賽——全國幾乎所有奧數杯賽都被叫停了。 教育部發文態度堅決,嚴禁任何類型和形式的競賽類活動和比賽。
  • 奧數杯賽被叫停後,為何家長報班熱情不減?
    李昕花了5000元給孩子報名了此次的研學營,正常的安排是四天三夜,囊括孔廟、孔府等多處景點的參觀學習。但考完試當天,李昕就把接孩子接回了北京:和許多心照不宣的家長一樣,她的目標很明確——讓孩子拿個奧數杯賽的好成績,僅此而已。歷經2018年「最嚴整治」的洗禮之後,原先的奧數四大杯賽似乎走向了沉寂。
  • 杯賽叫停背後:奧數熱為何高燒不退
    在校內數學課程與傳統意義上的奧數之間仍然有著一片模糊的中間地帶,而這片廣闊的天地也同樣被培訓機構及家長們冠上了「奧數」的稱謂。奧數的面目日益模糊,以至於共識難尋。社會各界的分歧也由「什麼是奧數」衍生至「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學奧數」的問題上。「奧數的最初宗旨是針對學有餘力、有數理天分的學生群體,並非適合所有學生。」李立勳認為。
  • 瘋狂:上美國名校也拼奧數?國際數學競賽大起底
    如今,公立學生都在補奧數,而私立學校學生在拼更高大上的國際奧數,連海外華人家庭都在狂刷競賽。「憨爸在美國」公眾號中「憨爸」一把辛酸淚地說,「我一直以為對於奧數的瘋狂只有在中國的學而思才能體驗的到,但是我錯了,上個月,我徹徹底底地見識到了美國奧數的瘋狂……」「美國也有很多奧數競賽,很多美國精英階層都會讓孩子學奧數,因為數學成績好的孩子上常青藤名校是很有優勢的!」
  • 杯賽叫停的現在,孩子還要學奧數麼?
    今年已經是杯賽被叫停的第三年,很多家長都有疑問,那我們還有沒有必要學奧數?作為一位五年級的家長,感受著小升初的壓力,很誠懇地建議:有條件的家庭,都應該讓孩子學一下奧數。可能有家長覺得:奧數太難了,不適合我家孩子。
  • 杯賽被叫停,學奧數對小升初還有用嗎?
    很多家長問我,小學階段的奧數杯賽都取消了,那還有必要讓孩子學奧數嗎? 看上去這是一個問題,其實裡面含著兩個問題,我來拆解一下: 1.學奧數對小升初升學還有用嗎?
  • 奧數是什麼?孩子該什麼時候開始學習奧數呢?
    01奧數的定義是什麼?02孩子哪個年齡學奧數最合適呢?一般情況下,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可以學習奧數了。小升初擇校,尤其是考取民校,歷來重視奧數。一般難度的題目已經不能滿足名校對優質生源的選拔,所以都會在考試或面談中穿插一些奧數題目。絕大部分的考試都是基礎題讓孩子得分,奧數題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另外,如果孩子能在各大杯賽中獲獎,那麼在小升初擇校中更是佔據有利地位。
  • 武漢三大奧數杯賽停辦 依然降低不了「奧賽熱」
    除了杯賽組委會主動退出奧數市場,武漢也有培優機構主動退出。去年12月,武漢30多家培優機構宣布,集體退出「希望杯」。  許多比賽組織混亂  武漢一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杯賽停辦,除「走進數學王國」是由主辦方為減負主動退賽外,其他杯賽受挫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杯賽本身組織混亂。
  • 學圍棋打通思維:6歲小棋手二年級幾乎拿遍小學奧數杯賽一等獎
    王茂驊6歲時,他就在全國圍棋頂級少兒大賽中晉升業餘5段,一舉刷新了遼寧省最小年齡5段記錄,並保持至今,二年級時就幾乎拿遍小學奧數所有杯賽一等獎。在培養孩子方面,王進和愛人一直堅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對什麼感興趣就讓他學什麼,學圍棋就是他自己的選擇。」 王茂驊4歲半的時候,家裡人開始想讓他學點特長,就抱著他去特長班中心讓他自己挑,最後他堅定地只選了圍棋。
  • 上海兩大奧數杯賽正式宣布停辦 國外奧數競賽現狀如何
    上海書展現場,一位學生在選購小學四年級的奧數教程。(視覺中國 林青攝)中國網新聞1月5日訊(記者戚易斌)上月底,上海兩大奧數杯賽「走美杯」和「迎春杯」宣布停辦。至此,該市「小升初」熱門杯賽基本全部喊停。中環杯、小機靈杯、亞太杯和走美杯是上海家長心目中的奧數「四大杯賽」,一直被視為民辦初中的「敲門磚」。
  • 上海奧數「亞太杯」出現復甦跡象,形形色色杯賽到底何時休
    本月初傳出消息稱,奧數「亞太杯」可能捲土重來,最近上海市教委正在調查「3E少兒英語測試」,19日「信息杯」英語聽力活動又宣布「知難而退」……臨近「小升初」,各類社會杯賽考證消息不斷。這令一部分家長很困惑,從奧數、英語到作文,形形色色的「杯賽」到底何時休?記者對此做了一番調查。
  • 從奧數、英語到作文 如何讓形形色色的杯賽真正「不叫而停」?
    這令一部分家長很困惑:從奧數、英語到作文,形形色色的「杯賽」到底何時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對此做了一番調查。    考證消息層出不窮,家長沒了方向    12月9日剛剛參加了3E少兒英語「二筆三口」測試(「二級筆試」「三級口試」),1月29日又將參加「三筆四口」(即「三級筆試」「四級口試」)的寒假培訓班,今年還已經完成了「迎春杯」數學競賽、「滬港杯」作文、「春蕾杯」閱讀、思維、英語邀請賽,1月7日打算按計劃繼續衝刺「走美杯」奧數……這是一位四年級小學生家長提前一年為孩子做好的
  • 孩子學奧數,能學個啥?陪娃學奧數三年,這道題我會答丨東西黑板報
    最近有一篇關於奧數的新華社新聞評論,不知道大家看到沒有——《嚴查奧數杯賽「重出江湖」背後的利益鏈》。看來官方在打擊「奧賽」和升學掛鈎這件事上,力度真是是很大的。那麼問題來了,奧賽禁了,奧數還學不學?學了有什麼用?剛好群裡的媽媽們也在討論這個問題,大家對奧數的熱情依然不減啊。
  • 奧數杯賽「歸來」:競賽變「研學」,答題成「闖關」
    她告訴記者,整個報名參賽過程中,報名、諮詢等均是通過孩子參加的奧數校外培訓機構完成,考試全部為線上形式,沒有接觸到主辦方工作人員。她給孩子報名奧數班已有兩年時間,每年學費將近2萬元。2021年1月5日,希望數學少年俱樂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俱樂部在每個城市有多家會員單位,主辦方會授權這些會員單位招生。和迎春、華數活動一樣,希望數學活動也不接受個人報名。
  • 是奧數害了孩子,還是減負害了奧數?
    奧數杯賽徹底被判死刑!開心的是孩子們。孩子終於可以有理由不用去費腦子了。減負的結果到底是真正的讓孩子度過美好童年還是讓階層更加固化?真正的奧數杯賽只是為2%-3%的孩子準備的,也就是說,一個50人的班,只有一兩個孩子適合考杯賽。在學奧數的孩子裡,大約只有30%的孩子不至於產生太大的困難和心理上的困擾,中上遊的孩子通過學習可達到基本掌握的水平,剩下的70%都是在」陪太子讀書」。奧數太難了,不值得讓孩子那麼痛苦。
  • 2018屆武漢各大奧數杯賽報名啦!杯賽試題資源都在這裡!
    九月開學後,小學段各杯賽報名信息迎面而來,2018屆的杯賽即將開始,現在已經有很多比賽開始報名了,像創新、新希望、錦奧……都可以報名啦!武漢的杯賽種類多,語數英都有;數量多,僅奧數類的杯賽就有十來個,題目難易程度不同,含金量高低不同,學校認可度也各有側重。
  • 奧數杯賽「換臉」復活:競賽變「研學」,答題成「闖關」
    在多家輔導機構和家長們眼中,ACM就是「迎春杯」改名後的奧數比賽。  「叫什麼不重要。名字換來換去,但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什麼。」  北京市初一年級學生家長程晚告訴記者,女兒五年級時曾兩次參加該項活動,無論名字怎麼改,多數學校、機構和家長還是更願意沿用「迎春杯」的叫法。
  • 奧數班叫停就是減負嗎?孩子不能苦得沒價值
    1、整治校外培訓 「奧數比賽」首當其衝  這一次整治校外培訓班的行動如火如荼,讓一代代中小學生談之色變的「奧數比賽」首當其衝。  為貫徹落行今年2月22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的《關於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公告》中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3月1日,卓越、學而思等輔導機構都收到了華杯賽組委會的文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