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教授薛兆豐牛津大學演講:《平凡人的經濟學》

2020-12-15 CATTI學習筆記

【真正的經濟學充滿魅力,並不枯燥乏味】

經濟學長期被誤認為是「沉悶的科學」。但本來不應該是這樣的。

在十九世紀世界各地還盛行奴隸制的時代,經濟學家就因為他們反對奴隸制度的觀點而著稱。在英國,奴隸制度的支持者,就因為這個原因,給經濟學貼上了「沉悶的科學」的標籤。在當時,除非你是奴隸制度的愛好者,你是不應當認為經濟學是沉悶的。

到了今天,還是有很多人認為經濟學是沉悶的。原因不一而足。比如,在校的學生們會覺得經濟學就是高深數學的代名詞,所以必然是索然無味的;在業界工作的成年人呢,則會認為經濟學只不過是象牙塔裡的一堆抽象術語,與真實生活毫無關聯;亦有人以為經濟學具有某種神奇的能力,能夠預知股票的價格,或者能夠用來策劃全球金融圈裡的陰謀。此外,當然還有人喜歡開經濟學家玩笑,說經濟學家總是模稜兩可、語焉不詳,說話總是愛用「一方面看……但從另一方面看……」的句式。

這些理解都不對。真正的經濟學並不枯燥乏味,它不是一門外語,不是數學,不是魔法。它不是沉悶的科學。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的目標便是消除這一系列對經濟學的刻板印象,並且向大家展示經濟學最真實的一面。兩年前,我講授了一門網上經濟學課程。自上線以來,這門課程已經吸引了超過30萬名付費訂閱者。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從學生到老師,從藝術家到牙科醫生,從律師到飛行員……他們當中許多人之前從未想到,有朝一日他們會成為一個經濟學愛好者;也有許多人雖然學過經濟學,但從來沒有感受到經濟學的魅力,沒有發現經濟學跟現實生活如此密不可分。但他們正是我想要與之對話的群體,因為真正的經濟學與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今天,我希望藉此機會向大家分享這段有趣的經歷以及個人的感悟。

我想故事的起源,可以說是另一段的「雙城記」。

我出生於中國廣州,在計劃經濟的背景下長大。我的奶奶住在香港。它在廣州以南只有100多英裡,當時仍屬英屬殖民地。每次來我們家,奶奶都會帶來許多美輪美奐的商品,這對當時許多住在中國大陸的人來說,簡直有些不可想像。

兒時的我雖從未到過香港,卻對香港抱有諸多美好的想像。這樣的經歷使我產生了疑問:為什麼這兩座城市,文化和地理位置如此相近,居民的生活水平卻如此懸殊?這個問題在我的頭腦中生根。在此疑問的驅使下,我閱讀了大量書籍,逐漸地並且幸運地,我發現了經濟學,這是一套能幫助我找到答案的最相關、且最有力的分析工具。

過去30年,我給《金融時報》寫過經濟專欄,在喬治·梅森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在西北大學法學院從事過博士後研究,也曾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擔任教授,現在是一名自由職業者。

我學習關於真實世界的經濟學,並講授普通人能夠理解的經濟學。我講授的主題包括自由貿易、產權、企業家精神、競爭與管制、制度與社會規範等等。經濟學的思維能用來分析上述領域的現象,而這種思維是由嚴肅的學術研究作為基礎支撐的,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鑽研。

【思想市場的真諦:允許消費者為高品質知識服務買單】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經濟觀點的傳播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4G和智慧型手機在中國普及後,創業者蜂擁而上,市面上出現了眾多語音節目,幫助大眾利用起在公交車上、在地鐵裡、在健身房裡的空閒時間。這些時間過去幾乎是被浪費掉的。

當然,技術只有在被正確使用時,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在我開始錄製自己的網絡課程的過程中,學習到的最有價值的技能就是如何說話。只按照課本或書上的內容照本宣科是沒有辦法向觀眾傳播有效信息的。在聽我的網課時,觀眾可能在做飯,在散步,在開車。這些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習場景。人們希望以一種日常談話的輕鬆方式獲取知識。

這就是使得課程有效且成功的關鍵所在:與你的觀眾進行一場「直面的談話」,讓你的觀眾感受到你在與他們面對面交流。通常10分鐘的網課內容,我需要和我的編輯一起花費一小時以上錄製。我的編輯對經濟一無所知,我說的每一句話她都必須先聽懂再讓我繼續。這樣的好處是,我說每一句話的時候都抱著一種與人交流的心態,讓聽眾真正地聆聽,而不是把觀眾當作一個與內容無關的旁觀者。我的課程在播出後反響很好,我相信這種在麥克風前想像著跟聽眾交談的說話方式,是這門課程被口口相傳的重要原因。

新的現象出現時,爭議總是不可避免。當越來越多和我的課程類似的在線課程進入大眾視野、並成為潮流時,一些來自傳統教育從業者尖銳的批評和質疑便隨之而來。

有的質疑認為,碎片化的10分鐘音頻沒有能力承載系統性的知識。但碎片化學習其實是常態。在傳統的課堂中,哪怕是全日制的在校學生,也會同時學習許多門不同的課程;而離開校園後還繼續終身學習的在職學生,就更不用說了。

有的質疑認為,大眾有很多獲得頂尖知識的渠道,人人都可以閱讀經典,或者使用網絡百科這樣免費的渠道,以此學習上至亞里斯多德、下至凱恩斯的理論,而付費的網上課程只是在通過迎合聽眾的辦法來收費,所以提供的必然是三流的知識。

我認為他們錯在以下三點:

1. 第一,他們沒有區分開探索知識和使用知識兩種行為。使用知識有時是免費的,但探索知識通常需要極高成本,總得有人為此而付費。

2. 第二,他們沒有把「知識」這種商品和「教育」這種服務區分開來。既然人人都可以自己去讀牛頓寫的書,或者買本教科書來讀,為什麼還要花錢去聽物理教授上課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他們願意花錢,買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教育服務。這種服務使得知識變得更加容易理解,更容易記憶,更容易運用。

3. 第三,他們不明白思想的市場的真諦。沒有人在強迫消費者購買網上課程,它也不花納稅人的錢。在我看來,對網上課程的熱度,反映了公眾對知識的訴求;而消費者願意自掏腰包的行為,則反映了他們對高質量的教育服務的認可。

【數學不是經濟學的全部,大致正確比精確錯誤要強】

我還聽到一些人說,沒有使用數學語言的經濟課程不夠「科學」,這將扭曲經濟學的本意。我認為這種想法是狹隘的。數學不是經濟學唯一的工具,甚至不是經濟學最有用的工具。

現代經濟學的萌芽時期,亞當·斯密創立了經濟學,他是用日常語言寫作的;20世紀初,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革命性地改變了宏觀經濟學的研究,他是用日常語言寫作的;也在20世紀,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重塑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他也是用日常語言寫作的——他們都不需要用數學模型來表達他們的思想。

簡單而接地氣的經濟學解釋卻可以造成更深遠的影響,這完全不是巧合。經濟學家阿爾欽曾說過:「真正測試一個人是否懂得一門學科的方法,就是看他能否向一個門外漢解釋清楚這門學科。」既然霍金都能成功地向成千上萬的讀者用日常語言解釋了時間簡史,那我認為好的經濟學家也可以效仿,向不以經濟學為職業的人介紹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更重要的是,簡單的原理反而更加有用。在真實的經濟現象中,真正的經濟往往充滿了經濟模型無法解釋的不確定性。誠然,有些東西是人們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我們把它們叫做風險,或是概率。數學和統計學恰恰就是用來處理這類問題的。但另外還有一些東西,是人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我們把它們叫做不確定性。對於不確定性來說,數學工具就不再那麼有用了。

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英國女王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問出了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為什麼沒有人在危機發生之前預測到它?一群德高望重的經濟學家聯合研究後給出的官方答案是:經濟學家集體喪失了想像力,以致忽視了系統性的風險。請各位注意,他們缺的是想像力,而不是數學模型。

此時此刻,經濟學家們在忙於分析為何貿易戰是不可避免的,但他們中有多少人可以給出一個數學模型來準確預測在下個月、下個季度、下一年中,什麼是不可避免的呢?

有一句經常被認為是凱恩斯所說的名言(實際出自英國哲學家Carveth Read):「大致正確比精確錯誤要強。」保羅·薩繆爾森與哈耶克的故事就是這句名言的極佳範例。

薩繆爾森因提升了數學在經濟學中的應用而獲得了諾貝爾獎。曾經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在他的初級經濟學教科書中,他提供了一個試圖精確預測在哪一年前蘇聯的經濟體量將超過美國的統計模型。

與此同時,另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哈耶克則預測前蘇聯經濟將徹底崩潰。哈耶克從未指出這一經濟崩潰將何時發生——實際上他還解釋過為什麼準確預測是不可能的。

我們今天知道,前蘇聯經濟從未趕超美國,並且的確在1989年崩潰了。薩繆爾森用了大量的數學公式得出了結論,他的結論是精確的,但精確地錯了;哈耶克的預測是大致的,但大致上對了。

對於專業經濟學家所使用的技巧與經濟學思維的本質(或經濟學常識)之間的反襯,弗裡德曼曾經說過一句非常機智的評論:「我見過很多極為聰明、受過高度訓練的經濟學專家,他們熟讀了樂譜,卻沒有聽過音樂。」

【拆除學院高牆,共享經濟學美妙樂章】

作為一位寫過二十餘年的經濟學專欄的經濟學者,我仍會驚訝於一個現象:我們有著越來越普及的經濟學教育,但一些經濟學謬誤卻依然頑固地存在。這一現象既存在於中國,也存在於西方國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圈子裡。

讓我來舉一些例子。讓我來問幾個問題:

1. 最低工資保障可以幫助貧困國家擺脫貧困嗎?

2. 製造蠟燭的工人會永久性地被製造電燈泡的工人取代嗎?

3. 在雙邊貿易中,順差與逆差是正常情況嗎?或者說,我必須從你那裡買入和你從我這裡買入的商品同等價值的商品,才能保證「公正」或「平等」的貿易嗎?

4. 打著「中國製造」字樣的商品,真的是從中國製造嗎?

有一大堆這類的常見問題,是可以通過經濟學得到恰如其分的回答的。這種經濟學常識,我們也稱之為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不但可以幫助我們評價最新的經濟政策,同時可以讓我們了解經濟現象如何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保羅·薩繆爾森曾言:「只要我能編寫這個國家的經濟學教科書,那我就不在乎國家的法律和條約是怎麼寫的。」 我同意薩繆爾森的立場——經濟學確實能改變人的觀念。但我要強調的是,我的網絡課程,並不僅僅是現行主流教課書的簡化版,它是針對博雅教育課程而設計的嶄新的教學方案。

此外,今天的科技媒介,也是當年斯密、凱恩斯和薩繆爾森等經濟學家沒有機會利用的。我指的是被廣泛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和高速信息傳輸通道,比如4G網絡和即將投入使用的5G技術。這些最新的科技可以幫助我們把論文和書籍中的知識,重新編排、重新定製,從而讓更多人接觸,用於研究、學習和培訓。

今天,大學的圍牆正在被推倒,均等的教育機會正在普及,更加行之有效的經濟學教學方式正在興起,越來越多人將會欣賞到經濟學所帶來的動人旋律。

相關焦點

  • 網紅薛兆豐是怎樣煉成的
    大部分人知道薛兆豐,是從2018年的《奇葩說》開始。這時候的薛兆豐,已是全網最熱門的「網紅經濟學家」。一些人是從三四年前知道薛兆豐,在羅輯思維買他的書,在「得到」購買他的課程。當然,還有更少人是從專欄時代就開始關注薛兆豐,比如我。薛兆豐不斷蛻變,圍繞他不變的是爭議。
  • 北大教授下海做了「網紅」!網絡課程收入6700萬元
    讓我們來看看今天這個寶藏男孩-薛兆豐是如何變成一個收入上千萬的淨紅色教授。教授在網際網路上的流行一個非常流行的程序叫做《奇葩說》,其中嘉賓有自己獨特的特性。其中,有一個特殊的家庭教師小組成員。他來自北京大學。準確地說,他曾是北京大學法經濟學研究中心的共同主任。
  • 不做老師做網紅、賣課爆賺8500萬,薛兆豐怎麼做到的?
    來源:生逢大時代—| |—薛兆豐是誰?你可能並不熟悉。但如果在他的名字前加上「《奇葩說》的導師」這個定語,你也許會豁然開朗——2018年,他作為經濟學學者、教授,參與錄製知名網綜《奇葩說》,在一眾頗具綜藝感的明星中,穿著正裝、言辭犀利的他圈粉無數,成為「網紅經濟學家」。
  • 經濟學網紅教授薛兆豐首次直播引關注,在薇婭直播間賣6萬本書!
    而知名的經濟學家薛兆豐也首次開始嘗試了抖音直播!在這之前,薛兆豐曾經做客薇婭直播間,僅僅那一次就賣出了6.5萬本《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本次薛兆豐首次嘗試抖音直播,想必也是看到了直播的廣大前景。但是此次網紅經濟學教授相當的低調,沒有為這次直播安排任何的宣傳,但是這場突然的直播也吸引了將近兩萬名粉絲的注意。而這次直播的背景全都是薛兆豐的書,用意也相當明顯了。
  • 「網紅經濟學家」薛兆豐,一門音頻課營收5000萬
    7月22日,出現在深圳書博會上的薛兆豐,再次顯示了「網紅經濟學家」令人咋舌的人氣。上個月,《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的新書首發,可謂史上「最接地氣」的發布會,地點選在北京著名的三源裡菜市場。薛兆豐解釋,把一本本磚頭般厚的經濟學著作搬到煙火氣十足的蔬菜攤、水果店、饅頭鋪中間,算是讓它「回到了經濟學的原點」。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經濟學小白入門必看
    1991年從深圳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 曾在梅森大學講授「法律經濟學」課程,現正從事「公共選擇」與「法律經濟學」領域研究。薛兆豐在過去十年發表數百篇經濟評論和文章,其基礎紮實,言辭洗鍊,思想一貫,持續影響了讀者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 薛兆豐 面向廣闊世界的經濟學教學之路 | 2018魅力人物
    而在薛兆豐與蔡康永關於「是否贊成實現知識全部無償共享」的辯論中,他們更是看到了薛兆豐身上的理性和思想。許多觀眾留言,說這場經濟學教授與綜藝天王的理性與感性的對決,將會成為《奇葩說》的一段經典。但薛兆豐首先是一位嚴肅的知識分子。他致力於向更多人普及經濟學常識與邏輯。這種常識和邏輯作為現代人的生活基石,將最大程度上改變人們的視角和行為。
  • 北大最火「網紅」教授,靠賣課年收入8000萬,真實水平受質疑
    他是北大的網紅教授,網上賣課收入上千萬 ,同行:故事好水平差北京大學可以說是無數學子嚮往的頂級學府,擁有百年歷史的北京大學,如今已經是全世界高水平的大學,兼容並包的風氣,讓北大成為人才聚集、精英薈萃之地,無數的頂級學者在這裡深耕發芽,也有無數的師生從這裡走向了世界
  • 好書推薦|《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經濟學小白入門必看
    曾在梅森大學講授「法律經濟學」課程,現正從事「公共選擇」與「法律經濟學」領域研究。薛兆豐在過去十年發表數百篇經濟評論和文章,其基礎紮實,言辭洗鍊,思想一貫,持續影響了讀者對市場經濟的認識。在《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當中,薛兆豐教授通過大量實際場景用經濟學分析,比如稀缺、成本、價格、交易、信息不對稱、收入等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通過大量真實案例的經濟學分析,將經濟學思維運用於各種實際場景,理解現象背後的經濟邏輯。
  • 全網最出名的十個老師,鄭強、戴建業、薛兆豐、陳果名列其中
    近日,有網友根據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評出了十大網紅教師。一、張雪峰張雪峰(研途考研VIP男教師,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畢業於鄭州大學。七、薛兆豐大部分人知道薛兆豐,是從2018年的《奇葩說》開始。這時候的薛兆豐,已是全網最熱門的網紅經濟學家。一些人是從三四年前知道薛兆豐,在羅輯思維買他的書,在「得到」購買他的課程。當然,還有更少人是從專欄時代就開始關注薛兆豐,薛兆豐不斷蛻變,圍繞他不變的是不斷的爭議。
  • 「網紅經濟學家」薛兆豐正在直播中,教你成為和過往不一樣的人!
    看似荒誕卻又認真的問題,正是經濟學教授薛兆豐提出的。大家設想一下,假如這個問題真的成為現實,你會讓他們做什麼呢?如果僅僅只是讓他們負責端茶倒水,那我們現在美好的網際網路生活,估計全都不復存在。而薛兆豐教授則告訴大家,這是經濟學上的一種博弈論,如果真有能人替你打工,你要讓別人做他能做想做的,要讓別人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這樣才能雙贏。其實很多人都是從2018年的《奇葩說》中認識的薛兆豐,小領結、正西裝、黑框眼鏡,這跟大家印象中的"老學究"經濟學家的形象似乎完全搭不上邊。
  • "網紅"薛老師離職北大 其付費平臺訂閱戶超25萬
    "網紅"薛老師離職北大 其付費平臺訂閱戶超25萬 原標題:   北青報記者看到,目前薛兆豐仍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官網的「師資隊伍」中。其教授綜述寫道,薛兆豐的現任職務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法律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
  • 對不起薛兆豐,我有新歡了
    劉擎之前的娛樂圈經歷空白,本職是一名大學哲學教授。和理性的薛兆豐不同,作為哲學教授的劉擎往往會傳遞更多的人文情懷。節目組給二位設計的辯題是「學哲學和經濟學,哪個更有助於找對象?」讓經濟學教授薛兆豐來論證「學哲學更有助於找對象」,讓哲學教授劉擎來論證「學經濟學更有助於找對象」。
  • 知識大V薛兆豐、吳軍一年賣課超千萬
    賣課和跨年演講有多賺錢?招股書披露,思維造物線上知識服務業務主要產品包括在線課程、聽書、電子書產品,線下知識服務業務主要產品包括「得到大學」、「跨年演講」 。具體來看,截至2020年3月底,思維造物公司提供約319門在線課程,是2017年的4倍,講師規模到3月底為159人,是2017年的3倍多。
  • 得到母公司申請上市:知識大V薛兆豐、吳軍一年賣課超千萬元
    賣課和跨年演講有多賺錢?招股書披露,思維造物線上知識服務業務主要產品包括在線課程、聽書、電子書產品,線下知識服務業務主要產品包括「得到大學」、「跨年演講」 。具體來看,截至2020年3月底,思維造物公司提供約319門在線課程,是2017年的4倍,講師規模到3月底為159人,是2017年的3倍多。
  • 當你還在拼命想考入北大時,這位網紅教授卻向北大提交了辭呈!
    北京大學多好,全國排名第二的好大學,僅次於清華,當然有些文科專業還要比清華更翹首。考入北京大學,是多少個讀書人、學子夢寐以求的事情,更是為人父母的望子成龍的不二首選啊,當然也是教書育人的老師的殷切期望,我們都在為如何考入北大而努力甚至掙破頭皮的時候,人家有人已經從北京大學離開了。為什麼?離開不是因為畢業,更不是因為上班,而是因為人家要辭職。
  • 鄭強教授成網紅老師!這4名老師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你知道嗎?
    全網最出名的5位教師,第一位就是鄭強教授,他很早之前就已經成名,被眾多老師、大學生和網友所推崇和喜愛,甚至達到了非常熱捧的程度,除了學術造詣和管理能力,最為公眾所熟知的還是鄭強教授的人格魅力,這主要體現在他上課和演講中,時刻所散發的正能量,最難為可貴的是他敢於講真話說實話,敢於真刀真槍幹事和創業,這些匯聚成了他不可替代的人格魅力,使得他早就揚名在外。
  • 全網10大最紅老師,鄭強、張雪峰、戴建業你都認識嗎
    近日,有網友根據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評出了十大網紅教師。這時候的薛兆豐,已是全網最熱門的網紅經濟學家。一些人是從三四年前知道薛兆豐,在羅輯思維買他的書,在「得到」購買他的課程。當然,還有更少人是從專欄時代就開始關注薛兆豐,薛兆豐不斷蛻變,圍繞他不變的是不斷的爭議。陳果陳果,復旦大學教師,出生於上海,畢業於復旦大學。
  • 老師好》,跟著網紅老師學什麼
    只看這個主持搭檔還沒有很大感覺,可是看了看節目請來的網紅老師,除了哲學教授周玄毅外,還有薛兆豐、李永樂、張雪峰比如經濟學教授薛兆豐。普通人眼中的經濟學,既高精尖也乾巴巴。我們普通人一看到那些高深的數據就頭疼,要麼聽不進去要麼聽不懂。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1:經濟學也可以很簡單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1:經濟學也可以很簡單讀書投資大腦,思維改變人生,大家好,歡迎來到老牟的讀書圈。我們經常會在各種節目中看到經濟學家叨逼叨各種經濟術語,總覺得很高大上,並且總是搞得一頭霧水。今天我們就用一本書來揭開經濟學的神秘面紗,讓枯燥難懂的經濟學變得通俗易懂,這本書通過生活中的一個個案例和故事,讓大家深入淺出的了解經濟學,並把這些知識應用於生活和工作中,成為經濟學的實踐者和受益者。囉嗦了一大堆,還沒說這本書的名字,那就是有網紅經濟學家之稱的薛兆豐老師的書,薛兆豐經濟學講義。作者說社會的種種制度和社會現象,都是圍繞著人類的四大基本約束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