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製造,格蘭仕的智慧
19世紀時,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停留在肉眼可見的宏觀層面,顯微鏡發明之後,人類進入了肉眼難見的微觀世界,科學家看到與宏觀世界不同的現象。當人類進入原子層面後,發明了那些處理和傳遞信息的技術,出現了半導體、無線電和光纖。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你能夠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
21世紀,站在人工智慧、數位技術的門口,未來的製造業已經不是眼下可見的範疇。作為中國製造的一面旗幟,格蘭仕緊抓工業4.0和開源晶片生態建設,以此作為通向未來的入場券。
文|錢麗娜
新冠疫情將恆久地改變世界,製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挑戰。
隨著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以及以即時滿足為特點的需求的出現,全球供應鏈都在面臨重構,從以純粹追求成本,全球分包的生產方式轉向小批量、靈活交付的近岸外包,數位化技術對傳統製造模式的衝擊已經顯現。
疫情加速了對傳統製造模式的衝擊。從供應鏈到勞動力配置,當前,製造業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應對需求變化。
而重新定義未來製造的重要方式有兩個,一個是更智慧,一個是更富有效率。更智慧的製造以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為代表,實時掌握消費者的需求動態;以工業4.0為代表的更富效率的生產,以小批量、多品種、靈活交付為特色,以此嵌入全球供應鏈體系,應對市場不確定性的挑戰。
變道超車的「芯」機
10 月 19 日,《人民日報》刊發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 裁梁昭賢署名文章:「弘揚企業家精神,帶領員工以新的戰略定位、新的追求信念、新的歷史擔當,在風浪裡學習遊泳。」
格蘭仕遊弋商海四十餘年,與眾多民營企業一樣,從大江大河走來,必將無懼大風大浪。梁昭賢提到,今年的經濟形勢複雜嚴峻,企業面臨更大挑戰。但不管順逆流,都要搏激流。國內外環境雖然發生深刻變化,但辯證地看,卻是危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對於一直在積累核心技術並對數位化轉型有著清晰判斷的企業來說,是「變道超車」的大好時機。
這個「變道超車」的機會之一就是格蘭仕從2019年起就在全身心投入的晶片製造。晶片是「卡脖子」的技術,格蘭仕在行業內邁出了「中國芯」的第一步,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晶片自主研發的家電科技企業。
格蘭仕對於攻克「卡脖子技術」的決心是有先例的。微波爐的核心技術是磁控管,格蘭仕起步時,磁控管需要從國外進口,交貨周期和品質全被供應商牢牢把控。為此格蘭仕斥巨資歷時數年攻克了這一技術,一舉掌握了全產業鏈。
到了萬物互聯的5G時代,晶片是制勝的關鍵。格蘭仕董事長梁昭賢再次表明了攻克晶片技術的決心,「晶片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我們要跨越式發展,掌握晶片的核心『卡脖子』技術。」
格蘭仕於2019年6月開始籌建廣東躍昉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躍昉科技),在全球各地尋找晶片領域科學家,著手組建晶片專家人才隊伍。
在2019年9月28日召開的「超越製造」大會上,格蘭仕首次宣布進軍晶片產業,並推出「BF-細滘」晶片。在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硬體(晶片)、軟體和能源是智能時代的三件套。
梁昭賢對「科技格蘭仕」的戰略判斷清晰而堅定。因此,2020年開年以來,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格蘭仕科技轉型的一系列項目持續在推進。
格蘭仕充分發揮品牌影響力,聚合國際一流的企業家和科學家資源,與恒基(中國)、賽昉科技聯合成立躍昉科技。2020年1月,躍昉科技正式落戶順德,躍昉科技註冊資金15億元,首期投資100億元在順德建設世界級開源晶片基地,助推「順德芯」「中國芯」自主設計研發生產進程。
格蘭仕發起成立【「中國芯」開源晶片生態合作聯盟】
聯合業界領先的RISC-V處理器IP供應商賽昉科技,躍昉科技率先將開源指令集架構RISC-V導入物聯網家電領域,助力格蘭仕集團推出首個基於RISC-V內核的智能家居物聯網模組。
RISC-V是全球IC設計圈的熱門話題,有人將之比作「半導體行業的Linux」。RISC-V架構源自2010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老師和學生的博士論文,2013年項目開源,2015年才從學術界走向業界。此後成立了非營利組織RISC-V基金會,推廣RISC-V的指令集以及生態。2020年為了保持中立的身份,保證開源的長久和穩定,基金會遷到瑞士,改名RISC-V國際協會。目前圍繞著RISC-V成立了一大批商業化應用的公司,這一全新的技術架構,有著無限的應用潛力。
2020年開年以來,外部困難重重,「科技格蘭仕」的腳步不但沒有停下來,反而按下了加速鍵。
在2020年「超越製造」大會上,賽昉科技CEO徐滔介紹說,賽昉科技以董事會成員的身份加入了國際RISC-V協會,在過去兩年間開發出多款基於人工智慧的晶片平臺,並且推出全球首款基於RISC-V的人工智慧視覺處理平臺驚鴻7100,可應用於智能家居、智能家電、自動駕駛、交通管理、監控等領域。驚鴻7100不只是一款晶片平臺,更多的是一個RISC-V的軟體開發平臺,融合了人工智慧,交付給開發者。
躍昉科技公司的工作重點,是研發基於RISC-V開源架構的AIoT SOC晶片,面向全球提供成熟穩定、高性價比的系統級解決方案。結合公司自主研發的物聯網雲平臺,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環保、智能製造等家庭及行業應用領域提供從晶片到平臺的全棧解決方案。
與近來全國一窩風上晶片產業園不同的是,格蘭仕首先將物聯網模組用於集團全系列家電,給予晶片落地應用的場景。
在過去一年,第一代基於RISC-V的「BF2細滘」系列晶片已經產業化,含有Wi-Fi和藍牙功能,可以聯接家電上網,價格也有競爭力。廠商可以利用這一晶片做智能燈泡、智能插座、家電的主控,輕鬆實現家電與人的聯動。
除了普通的互聯晶片「細滘」,藉助於驚鴻7100的晶片架構,躍昉還開發了AI晶片系列——NB2晶片(獅山),內含4個CPU,結合區塊鏈的技術,可用於智能家電、自動駕駛、機器人等場景,計劃2021年年初流片。這一晶片可以用於海量數據分析和視覺分析處理,具有安全性,信息可溯源。
目前,格蘭仕推出的全球家電行業第一款物聯網晶片「BF-細滘」已投入應用
此外,躍昉科技明年還計劃推出GF系列晶片,用於微邊緣計算主機。未來,細滘晶片將用於最邊緣的智能設備,之後數據集合到微邊緣計算主機的GF晶片中,再匯聚到獅山晶片,呈分布式架構。
目前這些晶片主攻家電行業,未來可以用在工業、智能社會、智能城市的場景。RISC-V作為一個重要的開源技術,將為「中國芯」的成長提供無限可能。
「中國芯」的背後是人心
2020年10月,湯天申博士加盟躍昉科技,並出任CEO。
湯天申是中芯國際前執行副總裁,在北美和中國有著近30年學術和技術研究、集成電路設計、開發和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經驗,曾任加拿大Solantro半導體公司的總裁兼CEO、英特爾的資深設計經理。湯天申的加盟,再一次體現出格蘭仕發展開源晶片生態戰略對世界頂尖人才的吸引力。
晶片技術最大的瓶頸是人才。此前,躍昉科技的科學家團隊已經十分豪華,RISC-V創始團隊四名成員中三名擔任躍昉科技和開源晶片產研城項目的顧問,谷歌前雲首席技術官、思科中國前首席技術官江朝暉2020年初開始擔任躍昉科技CTO。
江朝暉博士指出,「以前中國是晶片使用者,我們希望未來變成晶片的創造者,為此需要引入和培養大量的人才。」
躍昉科技意願在開源晶片基地打造出良好的人才環境,在順德組織全球各地的專家,未來兩三年不僅要研發出更多自主可控的晶片,還將培養出兩千個相關技術人員,讓這些人才能夠去到全國各地,做好整個晶片生態的繁榮發展。
除了自有的人才,躍昉也在擴大生態圈上的合作夥伴,以此來促進RISC-V技術的普及。RISC-V擁有精簡、低功耗、模塊化、可擴展等技術優勢,尤其適合新興的物聯網,具有顯著的靈活性和成本優勢。中國的市場空間讓RISC-V大有可為。
今年的「超越製造」格蘭仕9·28大會,RISC-V的生態夥伴紛紛來到現場,這些頗具創新性的公司已經在超越當下,構建未來社會的應用圖景。
上海摩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躍昉一起推出了第一款支持區塊鏈的物聯網晶片BF2細滘,集成了摩聯的區塊鏈應用框架,賦能海量的智能網設備。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基於RISC-V開放架構設計的物聯網晶片集成區塊鏈的應用框架,快速改造物聯網設備,實現數據的安全上雲和數據的可信上鏈。
初創企業知微創新則在豐富醫學領域的應用場景。知微創新從事設計、研發和製造薄膜半導體高性能傳感器,加入RISC-V的生態圈後旨在向客戶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傳感器。
當檢測晶片與RISC-V結合,可以把產品做得省小精,做成便於攜帶的手持式檢測設備。除了能打開醫療行業的想像空間,未來還可以擴展到生化檢測、個人健康、人機互動、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
澳門先進科技公司將智慧樓宇納入了RISC-V應用的生態中,選擇RISC-V的重要理由就是自主可控,技術不會受制於人。而未來,中國建築的智能化升級將帶來萬億的市場。
為了開源晶片生態建設的持續繁榮,格蘭仕發起成立「中國芯」開源晶片生態合作聯盟,希望以格蘭仕品牌為牽引,整合全社會、全世界一流資源,形成一個世界級晶片生態鏈。
疫情期間,僅用50天建成的格蘭仕工業4.0基地
未來格蘭仕在開源晶片產業的目標有三個,一是形成一批國產自主專利的晶片,廣泛賦能中國的傳統製造業務;二是通過部署晶片設計的上雲技術,讓晶片設計徹底平民化,變成人人可用的RISC-V服務,服務不同的客戶;三是孵化有志於晶片設計的創業團隊,提供面向全社會、全行業的RISC-V人才培訓,讓更多能人志士和有志青年加入到「中國芯」的革命中來。
工業4.0提速數位化變革
開源晶片和工業4.0是格蘭仕邁向未來的兩大戰略項目。格蘭仕以全產業鏈智能製造、建設世界領先的晶片產業生態圈和Galanz+智慧家居生態體系為特色在順德打造工業4.0基地。
出人意料的是,疫情當頭,格蘭仕工業4.0基地(一期)的建設以空前加速度完成。2020年2月10日,格蘭仕成為廣東第一批覆工復產的企業。2020年4月28日,格蘭仕工業4.0基地(一期)投產,這個基地從動工開建到投產試行僅用了50天,是格蘭仕逆勢增資擴產的一個縮影。
基地內,智能製造車間已打造4條全自動化生產線,具備年產1100萬臺健康家電的能力,單線生產節拍達到6.7秒/臺,全線導入MES系統,實現柔性定製化生產,滿足全球多樣化需求。
格蘭仕集團確定,未來三年要在順德投資100億元建設新基地產業,包括擴建年產3600萬臺智能家電的工業4.0基地,打造世界級家電產業集群。
工業4.0之于格蘭仕具有重大的意義。任何組織的成功都需要打硬仗,打勝仗。格蘭仕在向高科技企業進軍之時,首要任務是了解、學習、使用全球先進的製造理念和製造設備。工業4.0無論是在生產流程上,還是在製造方式上,都屬於數字時代的產物,能夠滿足小批量、個性化定製的生產,並且是打通生產端到消費端的重要手段。
格蘭仕智能製造,用造汽車的裝備做家電
未來的製造工廠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製造的功能,隨著數字平臺的普及以及對消費者的掌握,可以縮短從生產商到銷售端的鏈條,更加機動、即時地滿足多樣化需求。這是比規模化生產更具挑戰,但也更具意義的舉措。
5G、AI、IoT,這些新科技都已經在格蘭仕落地,在走向智能科技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自信堅定。
正如梁昭賢董事長在《在風浪裡學習遊泳》一文中所述,「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製造企業要認識到,企業家不應偏愛講故事,而要用心做實事。弘揚企業家精神,帶領員工以新的戰略定位、新的追求信念、新的歷史擔當,在風浪裡學習遊泳,格蘭仕才能在時代浪潮中寫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格蘭仕集團董事長梁昭賢
「前進的路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敬畏時代,超越自我,天天保持清醒頭腦,只有這樣才會有明天。」梁昭賢說,保持每天都要有新的進步,每天都要有新的勝利。「超越製造」是格蘭仕在新的歷史機遇中的又一次敢為人先,是中國製造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發出的最強音。
格蘭仕創業42年專注製造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