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代:印第安人險被趕盡殺絕,一個美國人用相機拍下珍貴照片

2020-12-25 二狗子侃歷史

現在,很多人在爭論與歷史有關的問題時,常常會說一句話:「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話是後來馮友蘭評價胡適的哲學史觀時,從《實驗主義》的這篇演講稿裡,一段描述詹姆士的「實在論」的話裡總結出來的——胡適說,「實在是我們自己改造過的實在。

這個實在裡面含有無數人造的分子。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地由我們替她塗抹起來,裝扮起來。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裡,由我們雕成什麼像。」

我們今天講的這個在20世紀初給幾近滅亡的北美本土印第安人拍了整整4萬多張照片,還作為印第安文明史的記錄者而聲名鵲起,出版了200多本作品集,甚至還由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了專門的序言的美國攝影師,愛德華·柯蒂斯,就是這麼一個「打扮歷史」的人。

美國人對歷史的「打扮」

美國人在「打扮歷史」方面,可以說一直是做得爐火純青。中國人歷來也有修史的傳統,但是中國的史官有一個特點,就是寫史,對於他們而言,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也因此,我們經常可以在各種傳說裡聽到,史官不聽皇帝的話,堅持按照自己的所想所見寫史書,從而被皇帝懲罰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發生在中國的史官身上,不但不是罵名,還是流傳千古的美名,幾千年下來,皇帝也很清楚中國史官的驢脾氣,所以一般情況下,只要史官如實記錄,沒有寫得太離譜,皇帝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連漢武帝這樣的皇帝,遇到了司馬遷,最後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把自己祖宗劉邦的死敵項羽寫進專門給皇帝做傳「本紀」裡。

而且古代中國因為有科舉制,相對於外國而言,識文斷字的人還是很多的,不光官方在寫史書,民間文人私下修撰的史書也很多,所以後世的人們看中國史,即使有一部分是被「打扮」過的,也能從各種各樣的野史筆記裡窺見端倪,從而抽絲剝繭,尋找歷史的真相。

但美國不一樣,美國建國只有250年,本身並沒有修史的傳統,對於歷史的記錄,在他們那裡,借用我們都熟悉的話講,就是比起「為故國存信史」,更多地重視在「為萬世植綱常」。

在他們眼裡,歷史確實就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怎麼組織材料,想要傳達什麼,全看怎麼用來競選或者怎麼用來賺錢。

消失中的美洲印第安人

1900年前後,也就是愛德華·柯蒂斯剛剛開始決定拍攝美國本土印第安部落的時候,美國南北戰爭剛剛結束。而實現南北統一之後,華盛頓就立刻把針對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政策提上了案頭,評價說之前英國對印第安人的政策太寬容了,而他們不會。

事實上,如果稍微了解一下那段歷史,就能知道,華盛頓口中英國人對印第安人的」寬容「,就是個笑話。自從1492年,以哥倫布為代表的白人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陸這塊富饒的土地之後,針對印第安人的殘殺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這些殖民者基於傲慢的歐洲中心主義,把美洲叫作」新大陸「,而完全無視了這片土地上原本生存的人們。在他們眼裡,印第安人是豬狗、是牲畜,是為他們服務的生產資料,唯獨不是有尊嚴的人。他們把登陸美洲的日子設立成了「感恩節」,每年感謝一次上帝,唯獨不記得感恩當時給了他們食物和飲水,救了自己一命的印第安人。

1607年開始,英國人取代了西班牙人,開始奴役印第安人,英國女王親自頒布了一道駭人聽聞的法令,就是在美洲大陸上懸賞印第安人的頭皮,其後的一百年裡,這個「頭皮懸賞「從40鎊飆升到了足足100鎊之多,血淋淋的數字下面,是白人殖民者對印第安人進行種族滅絕的險惡用心。

這樣的英國,為什麼居然會被華盛頓評價為對印第安人寬容呢?因為獨立戰爭期間,英國人為了在美洲和美國人作戰,所以一度稍微放鬆了對印第安人的控制,而獨立戰爭勝利之後,美國人騰出手來,決定和印第安人新帳舊帳一起算。

根據估算,15世紀的美洲大陸上,印第安人足足有6000萬到1個億,然而,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個數字銳減到了23.5萬,其中每一個消失的數字,都是一條殖民者在蠻橫又肆無忌憚地侵佔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間時,身上刻下的抹不去的血債。

愛德華·柯蒂斯:「異類」與「共犯」

在這一過程中,被印第安人的文化所吸引,奔波半生,不惜人力物力的巨大成本,為印第安人拍攝照片的愛德華·柯蒂斯,即是其中的一個」異類「,也是他們的」共犯「。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方面,柯蒂斯本人,確實是為印第安文明所深深地吸引著的。從1895年,他移居西雅圖,為印第安一個部落的95歲的」公主「拍攝了第一張照片開始,其後的整整40年,柯蒂斯都投身於創作、拍攝和整理《北美印第安人》這部珍貴的著作上,為後世印第安文明的研究者留下了大量的文獻和資料。

如果沒有他,密西西比河畔的印第安人部落,可能會永遠地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連可供悼念的遺蹟都不再有。為了留存這些珍貴的照片,他數不清有多少次孤身一人,深入與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完全不同的印第安土著部落擋住,為了取得當地人的信任,付出了無數努力,有幾次甚至在生死邊緣徘徊。

他曾試圖在一個土著部落過夜,但當晚這個部落中有女人生產,印第安人警告他,如果出了問題,那麼按照他們的習俗,這個厄運一定是外來者帶來的。於是柯蒂斯連行李都來不及收拾,揣著自己的相機連夜出逃。

為了讓印第安人願意被他拍攝,他還發明了一個洗底片的專用技巧,能在照片上顯示出繁複細密的金色花紋,只為了讓印第安人能更好地接受他的各種提議。

但柯蒂斯也是美國粉飾那段種族屠殺的歷史的共犯。他拍攝的角度不是歷史的角度,而是一種對」文明「的側寫——這種側寫不是動態的,例如」文明的消亡「之類,而是一種靜態又理想化的。

他在拍攝時,會要求當時一定程度上已經與現代社會融合的印第安人穿上他們傳統的衣服、進行古老的儀式,甚至會在洗底片時用特殊的手段處理一切現代文明出現的痕跡,連一個機械的時鐘都不能出現在裡面。

這就讓柯蒂斯的照片中,面臨著種族滅亡的巨大危難的印第安人們呈現出了一種仿佛穿越時空而來的、虛偽的平靜。他為人們展示留存了消逝的印第安文明,卻把美國對印第安人犯下的罪行本身輕描淡寫地掩蓋在了對古老文明淺嘗輒止的追憶之下。

而在印第安人的屍體和柯蒂斯記錄的文明的廢墟上,「文明而先進」的美國,正頭也不回地轟鳴而過。

相關焦點

  • 最後一個印第安人在美國博物館去世,1000萬印第安人遭遇了什麼?
    最後一個印第安人在美國博物館去世,1000萬印第安人究竟遭遇了什麼?人類文明進化過程中,有多少種族經受著苦難,接受著洗禮,最終走向滅絕。任何一種文明在現在看來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有多少未解之謎等待我們去揭開真相。在我們的記憶裡,雅典文明、印第安文明、古希臘文明等等都被掩埋在人類文明的進化中。
  • 120年前的印第安人老照片:幾乎被美國人趕盡殺絕,圖2女子很漂亮
    在美國西部──從俄勒岡州到墨西哥北部,從太平洋海岸區到落基山東邊──散居著沙漠文化的印第安人,他們以狩獵及採集果實為生,但已有原始農業技術發展。前2000年前後,美國西南部原住民已開始種植玉米。照片中是拿著槍的印第安人。
  • 印第安人為何要求退出美國,回顧美國與印第安人的血腥歷史
    印第安人,其實是對除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以外所有美洲土著的統稱,而並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印第安人早期曾廣泛分布於南美洲和北美洲,然而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印第安人慘遭大量屠殺,而這也造成了美國和印第安人長期以來的歷史恩怨和矛盾,現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1.2%左右。
  • 美國人用鏡頭記錄下最後的印第安人!長相為何與我們相似?
    現在的美國人,基本上都不是北美大陸上的原住民,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歐洲諸國之人接踵而來,各國陸續在北美洲建立了一些侵略據點。
  • 用拍立得相機為一年級新生拍下入學第一天的美好瞬間
    活動一開始,instax攝影老師為同學們上了一節「攝影啟蒙課」,為同學們講述了照片的來源、各個年代相機不同的工作原理、富士instax拍立得相機的使用方法以及拍攝小技巧。生動有趣的攝影啟蒙課讓同學們收穫滿滿。
  • 美國印第安人今安在?那些被掩埋的「死亡之路」
    當地印第安人幫助了他們,教他們狩獵、種植玉米和南瓜。然而按照一個隱晦的說法,這些好客的印第安人在一場瘟疫之後全都死亡了。這個開端,仿佛成了印第安人此後命運的一個隱喻。 這個展覽介紹了殖民者與印第安人籤署的協議,這裡以極其隱晦和含糊的方式,將殖民者巧取豪奪、對印第安人趕盡殺絕的歷史進行了美化。
  • 印第安人的長相,很像中國人
    古老的純印第安人照片流傳下來的不多,但今天的地球上,還殘存少量的印第安人,他們有更加高清的照片。 1776年,美國正式建國。 為擴張國力,美國的四大國父均發表過精闢的人權論述。 華盛頓說:「用印第安人的皮可做出優質的長筒靴」。 傑佛遜說:「美國必須滅絕印第安人」。
  • 看看美國是怎樣用「屠殺」感謝印第安人的吧!
    印第安人大屠殺——一個國家對一個民族的滅絕如果我們了解過美國感恩節的由來,我們會認為美國先民樂於感恩,善良熱情。1620年,「五月花號」船載著102名受迫害的清教徒來到了美洲大陸。那年冬天,印第安人給他們送來了食物與衣服,還教他們種植、狩獵與捕魚。正是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當時的移民們才能獲得豐收,在美洲生活下去。
  • 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
    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川普赦免火雞儀式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美國把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
  • 「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深度觀察)
    「印第安人保留地大多位置偏遠,基礎設施不便,缺乏發展經濟的基本能力」華盛頓國會大廈旁矗立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用文字、圖片和實物的方式,展示了印第安人400年來的悲慘遭遇。據博物館網站介紹,當初面對「五月花」號上的不速之客,印第安人展示了好客天性。
  • 異族的悲歌:美國革命中的印第安人
    在傳統的美國歷史敘事中,美國革命被描繪為一場光榮的全民事業。整個北美十三州的土地上,不同地域、不同階級、不同祖先、不同家族的人們,為了從英帝國的壓迫之中獲得自由與獨立這一神聖目的,聯合起來向著暴君開火。 不過,這一讓人熱血澎湃的敘事,並沒有永久的存在於美國人的歷史敘述之中。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國內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社會運動:民權運動。
  • 漫談西方文化:美國的印第安人
    大部分電影對美國印第安人的塑造,曾給世人留下錯誤的印象。那便是一直將印第安人描塑成高貴的蠻人,或殘忍的戰士,或聰明的獵人。在大量的影片中,他們以作為歐州殖民者的兇殘的敵人或為穿行於平原上的白人家庭所乘馬車的攻擊者等諸如此類的形象出現於銀屏。好萊塢和電視並沒有虛構這些印第安人。其中的一些影片確有歷史依據,儘管為製作一個更具刺激性的故事而對這些史實加以了改編。
  • 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是如何變成國家少數裔的?
    美國人口約3.30億(2019年12月),其中非拉美裔白人約佔62.1%,拉美裔約佔16.9%,非洲裔約佔13.4%,亞裔約佔5.9%,混血約佔2.7%,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約佔1.3%,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民約佔0.2%。作為原住民的印第安人,佔比為何這麼小呢?
  • 圓明園被毀前老照片:外國人拍下的珍貴歷史瞬間,實在是太震撼了
    圓明園是中國歷史上璀璨的瑰寶,這麼一座古老而又珍貴的建築,最後卻因清朝廷的無能為力,當權者的逃跑,讓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最後被毀的一塌塗地,這實在是給當時的人們一記慘痛的教訓,也讓人惋惜不已。
  • 遊天龍:美國屠殺印第安人的悲劇究竟是如何展開的
    對美國的艱難建國和印第安人的悲劇給予「冰冷的理解」,或許對我們思考中國參與國際競爭以及處理內部民族問題不無啟發。作者強調:印第安問題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國內事務,而是事關美國獨立存亡興衰的國際問題。如果將印第安問題放到19世紀初的國際大背景中去看,也許我們能具體了解為了追求自身國家利益的美國何以會對印第安人這麼一個他們當年的大恩人痛下殺手。
  • 揭秘:印第安人與美國有著什麼樣的歷史恩怨?
    印第安人作為原居民,對歐洲的闖入者一度懷有善心、施以援手,但當發現這些陌生來客是來與自己爭奪食物,且人數越來越多後,就只能用鋒利的刀尖來「招待」了。2007年12月20日,一些印第安人部落領袖聚集在華盛頓的一個教堂,宣布撕毀150年前與美國政府籤署的所有條約,退出美利堅合眾國。
  • 傳染病與美國印第安人的命運
    1763年至1764年,天花在當地部落肖尼人(Shawnee)和德拉瓦人(Delaware)中流行,很多人因此喪生。18、19世紀北美印第安部落天花頻發,成為印第安人最大的殺手。調查顯示,僅僅18世紀70年代期間,至少有30%的西海岸印第安人死於天花。
  • 印第安人的魔咒,懸在美國總統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印第安人曾施下詛咒:每個在尾數是0的年份當選的總統都將在任上死去。 麥金萊,1900年連任,1901年死於暗殺,剛擺脫上一輪危機的美國,緊接著就又陷入到接連不斷的危機當中。 甘迺迪,1960年當選,1963年死於暗殺,美國在越戰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縱觀歷史,三個庚子年當選的美國總統無一倖免,均在任上死於非命。
  • 美國感恩節的真相:印第安人的血流成河
    於是美國把目光望向西部,思考著用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侵佔印第安人的土地。雖然在殖民早期,印第安人無私地幫助過殖民者,早期有思想的美國人也承認印第安人的權利,並且稱他們是「高貴的紅種人」。
  • 為什麼單眼相機拍的照片色彩不如手機
    我們知道相機是專業拍攝圖片的工具,尤其是單眼相機拍攝出的照片不但非常清晰而且色彩還原都是非常好的,那麼有的人用單眼相機拍攝照片,拍出來的照片的色彩還不如手機拍攝的,很多人都認為是單眼相機還不如手機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單眼相機拍的照片色彩不如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