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前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著名詩人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那裡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圖書館是提升文化素養的一個絕佳去處,而象徵著共享和開放的公共圖書館,則是一個丈量社會文明、檢測精神厚度的最合適的公共空間。市圖書館,如今已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打卡地,日益成為文明焦作、書香焦作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精神家園:用愛築起閱讀空間
12月11日一大早,市民楊立智就帶著筆和筆記本來到市圖書館二樓報刊閱覽室。「這裡環境非常安靜,是讀書的好地方,來到這裡讀書,非常充實、非常享受。」楊立智說。
據市圖書館管理員王建森介紹,楊立智幾乎每天都來,風雨無阻,像這樣的讀者該館裡還有很多。
冬日裡,在市圖書館內讀書學習成為不少人冬日裡休閒充電的好選擇。
記者看到,這裡成了讀者的精神家園。
不少考研學子天蒙蒙亮時就來圖書館排隊,一開館,就用百米衝刺的速度搶座位。在圖書館內,他們或低頭背誦,或奮筆疾書,努力的樣子真美!
而一些退休的老年讀者,邊看書邊摘抄,那麼投入,那麼從容,讓人想起那句古詩「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據當日市圖書館大數據智慧牆顯示,今年累計進館368166人次,今年累計借還書量為258463冊次,總辦證量為57369張。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讀者的精神家園更溫馨,在暑假期間,該館延長開館時間,讓更多的人可以和書晨昏相伴,親書如友。
記者看到,市圖書館冬開暖氣,夏開空調,每天為讀者提供開水,設置有親子衛生間、無障礙衛生間,處處流淌著愛的暖流。
不少讀者感嘆,用愛築起的閱讀空間,讓讀者也變得很文明,隨地吐痰、大聲喧譁、室內接打電話者,都在市圖書館很少見到了。
志願者:暖心的「紅馬甲」
「圓圓,我們又見面了。」12月6日,市圖書館的一名志願者熱情地跟市兒童福利院的一個孩子打招呼。他們又一次來到這裡,給孩子們的見面禮是一個大大的擁抱。
弘揚志願精神是該館開展文明創建的一項重點工作。每周五,該館志願者都要到市兒童福利院開展志願服務。他們帶著精心準備的繪本故事、手工作品,和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一起做遊戲、講故事、制手工作品。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和惟妙惟肖的肢體語言,讓這裡的小朋友們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該館工作人員還經常到市特殊教育學校播放無障礙電影,讓那裡的盲學生也可以「看」電影。
同時,該館還積極走進無主樓院開展幫扶活動。2019年,該館共籌措資金5萬餘元,為幫扶樓院更換宣傳長廊、垃圾箱,粉刷牆壁、修補路面,打掃衛生、開展文明宣傳;到聯繫社區開展文明城市問卷調查和法制宣傳,讓文明與法制深入到家家戶戶;組織志願者每周五走上街頭開展衛生清潔、秩序維護等志願服務,清掃垃圾,清除小廣告和勸導行人文明出行、文明乘車。
紮實有效的志願服務活動,讓圖書館志願者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贊同。2018年5月,市圖書館志願服務團隊被評為第四屆焦作市志願者服務市長獎優秀志願服務組織。2019年7月,市圖書館志願服務團隊被中國助殘志願者協會、中國盲文圖書館聯合協會授予「五星級(最高級)文化助盲志願服務團隊」榮譽稱號。
送書下鄉:用書籍傳遞愛心
「小小和泥泥的故事好玩嗎?」「好玩!」12月11日,市圖書館工作人員來到沁陽市常平鄉山路平小學和博愛縣寨豁鄉寨豁小學,給孩子們送去了皮影戲《小小和泥泥》和800冊圖書。兩所學校的孩子們可開心了,就像過節一樣興奮、開心。
為山區孩子點亮閱讀熱情,用書籍傳遞愛心。該館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在山區等邊遠地區的貧困小學建立館外數字文化服務點和閱讀點,讓孩子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感受到閱讀的美好,和古今中外的作者進行心的交流。
看,市圖書館不僅儲存了文化和知識,留住了有趣的靈魂,還收藏著一座城市的精氣神,甚至為城市的生活創造著改變的動力。該館負責人說,下一步,該館將助力我市「四城聯創」工作,以更好的服務、更多的書籍溫暖一座城,用閱讀推廣、真情服務點亮更多渴求知識的心靈。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改玲 實習生 閆利雪/文 蔣鑫/圖
總監製:李建陽
監 制:劉晞暄 王 言
統 籌:楊 傑 張乙晨 郭子軒
主 編:王 言 責 編:趙曉曉
校 審:王盈燕 編 輯:郭子軒
原標題:《焦作又一網紅打卡地!地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