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火湯也稱為廣府湯,是嶺南地區特有的湯種。
眾所周知廣東人十分注重飲食,尤其對「火氣」、「鍋氣」可謂十分把關,所以煲老火湯也要用專門的掌控火氣的瓦煲烹製。
老火靚湯除了出現在日常老百姓的飯桌上之外,在一些重大的宴會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例重要菜式,例如壽宴、婚宴、聚餐等,喝湯也成為了廣東人生活中最普遍的飲食文化特色之一。
老火湯的配料十分講究,不同的材料煲不同的湯就會有不同的功效。由於嶺南地區長期飽受溼熱影響,很多人容易上火和溼氣重,而老火湯其實是源自於中醫藥理的食補良方。
「苦口良藥」果然說的一點沒錯,廣東人不是天生能喝苦,只是喝習慣了就不覺得苦了。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更多的湯藥演變成為更容易入口的老火湯,愛吃的嶺南人就因此發明了老火靚湯,所以老火湯其實是養生保健的健康藥劑。
廣東人尤其會吃,吃的除了要色香味俱全外,還要求「鮮」,煲湯也不例外。肉類從一開是湯藥中的藥引成為了老火湯的重要配料之一,與之搭配的通常也是一些幹藥。
例如保健養生的「蟲草花烏雞湯」,則是需要用新鮮宰殺的烏雞烹飪,配合幹藥蟲草花、枸杞、紅棗等素材烹飪而成。
有時廣東人會按照自身的需求去煲相應的老火湯。例如大傷初愈就會煲生魚湯;健腰補腎就會用豬腰煲杜仲;補腦就煲天麻燉豬腦等等……這就是所謂的「以形補形」。
那到底以形補形有沒有用?見仁見智,但無可否認的是,在你需要這些需求的時候,煲的這些湯往往能起到一定作用,這些都是老祖先留下來的智慧,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見解,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