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廣東人一輩子的白月光

2020-12-25 五美合意

湯是美食史上偉大的發明。

從生食、火烤到水煮,湯最終引發了一系列蝴蝶效應:水溶解更多鮮味物質→遠古人類嘗到美味、攝入更多營養→大腦發育更迅速→完成原始人、智人、現代人的進化……

最終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邁出那一小步,大概要歸功於原始人嘗到第一口湯後的那句驚嘆:「鮮掉眉毛!」

學會用水煮食物,人類進化向前邁了一大步。人們熟悉的炒鍋,那都是宋朝以後的事。

煲湯燉湯哪家強?中國廣東找師娘

北方熱愛湯、菜合一,鐵鍋燉是寒冷冬夜裡人民喜聞樂見的湯菜;而南方往往湯清菜明,種類繁多。

從江浙的榨菜蛋花湯、閩南牛雜湯到福州的佛跳牆……湯是平民的小吃,是主食的附庸,也是壓軸的硬菜。

但在被稱為「師奶」的廣東家庭主婦面前,一切外地湯都是班門弄斧。

北方氣溫低,喝口熱乎的很重要,常常勾芡出濃湯。比如天津熬小魚、安徽撒湯;而南方沒有這種顧慮,湯更加獨立,也以更多形式出現

《廣式煲湯1688例》、《24節氣煲靚湯》……廣東湯譜比菜譜還厚。燉一鍋湯費心費神,每個廣東媽媽都必須成為湯水專家。

烹飪工具必須是陶煲、砂鍋、瓦鍋,最次也要買一個掌握核心科技的電飯煲來將就。

廣東人的標配廚具是一個煲。煲經過時間的沉澱,越用越醇厚,最後外面會裹著一層光澤的包漿。

選主料,燉雞鴨先「飛水」,去掉血水、部分脂肪,防止油膩腥氣;燉魚先油煎,湯更容易呈現奶白色;燉蚌殼、螺類先在薑汁水裡浸泡,去腥除味……

選配料更是激發師奶的創作才能。海陸空鮮貨乾貨食材藥材全覆蓋,還要按照時節、功效等排列組合……每一家湯料店,都是師奶們交流心得的老年大學。

天氣溼熱,喝木棉花煲豬骨;秋風起,喝紅棗枸杞燉烏雞;生病了,喝蟲草花蓮子煲老鴨……「為君洗手作羹湯」是廣東人才能理解的海誓山盟。

廣東湯水充滿愛意,但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傳統粵菜裡,湯水就分滾湯、煲湯、燉湯。

師承閩南文化的潮汕人偏愛滾湯,食材與湯底同樣重要。

豬血湯配乾麵,汕頭人最中意的早飯CP。豬血,掰開要細嫩無氣泡;豬雜要清晨從屠宰場進的,細緻分類;蔬菜則各取所需,益母草、枸杞葉、真珠花菜等野菜都能增添湯水風味。

潮汕豬血湯的食材,現點現煮

煮的時候,則會務求保持菜蔬的青翠顏色和湯水的清鮮滋味,新鮮生猛是第一要義,補血益氣是第二準則。

益母草本來是一種婦科聖藥,但在潮汕,人們吃它的嫩苗,把它當蔬菜來種。潮汕人只在早上喝豬血湯,覺得養血,到下午晚上就不會再吃。

廣府人擅長燉湯、煲湯。所謂「煲三燉四」,中途決不開蓋加水,決不破壞湯的原味。

師奶們還因此發展出了煲湯哲學:「生活就像煲湯,只有捨得燉慢慢熬,才能苦盡甘來。」

▲ 燉盅。煲指老火湯,燉則指隔水燉,講究「水沸湯不沸」。靠沸水的熱量,慢慢將湯蒸熟,食材保持原有模樣,湯品也清澈好看。

而經過長時間燉煮,食材靈魂被湯汁奪走。老藕的藕臂、下過蛋的母雞、豬筒骨……統統成了食之無味的「湯渣」。

出於節約,師奶們不會丟棄食材,還會變著花樣做「湯渣菜」。一桌菜以湯水為核心,食材反而成了陪襯。

▲ 蔡瀾說,老火湯是廣府人家春節最獨特的印記。因為要花很長時間來製作,這就是很好的心意。

在廣東人心裡,講究清新的滾湯,醇厚的老火湯也罷,都有真材實料的愛意。

一碗靚湯如同愛人,多久都值得等。

廣東人為什麼愛喝湯?

在廣東人眼裡,上善若湯湯水水。

嶺南氣候炎熱,食物中湯水的比例本就很高。飲茶、飲湯、飲甜水,自古廣東人就認為流汗就該喝湯補回來,維持體內小宇宙的平衡。

史書記載:「嶺南之地,暑溼所居。粵人篤信湯有清熱去火之效,故飲食中不可無湯」。

廣東糖水。廣東人有飲粥、飲茶習俗,粵菜中也不乏燴、羹、煲、燉等製法的湯菜。

更何況一碗湯水,能充分滿足廣東人追求鮮味什麼都吃這兩樣要求。

豬肚燉母雞,這是飛禽與走獸的攜手;魚膠燉羊肚菌,這是海鮮與山珍的攜手……看起來是一鍋亂燉,其實植物的鮮味物質和肉類的鮮味物質能夠相互促進,形成高級的複合鮮

單純燉肉不能滿足廣東人。廣州的一鍋湯裡可能有幾十種材料。

椰子燉竹絲雞,廣府湯裡最經典的選擇。

一般廣式燉湯用特製容器,雙重蓋,還用綿紙密封。椰子燉雞就更特別,直接拿原只椰殼裝盛。

燉足時辰,清湯上飄著點點雞油,入口卻會帶著椰香。細品之下,各種藥材和雞肉本味慢慢呈現出來,輕易嚼碎的骨頭都有味。

▲ 大德燉品的椰子竹絲雞,圖源@攜程美食林

廣式燉湯用料千變萬化,不以食材珍稀獨特為貴。只要用心,日常食材也能在時間氤氳中煥發風味。

廣州最出名的燉品店「大德燉品」、「安樂燉品」,最出名的燉品,都不過是最家常的椰子竹絲雞。

大門類上,飛禽走獸花鳥蟲蛇無所不燉;細分起來,豬骨、豬展、豬心、豬腦、豬尾巴……一頭豬也要分門別類給燉了。

蠍子湯,越是稀奇古怪的湯,越是緊俏,非老廣人不能識也。

而真正讓湯水成為廣東人精神信仰的,在於湯水玄學般的功效。

養肝明目、降火祛溼、提神消食、生津開胃、清熱解毒……無論是用腦過度還是操勞傷神,是產後恢復還是傷筋動骨,痴迷於食補的廣東人總能用一碗湯調理回來。

湯裡沒有丟幾樣中藥材,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自廣東。

就連地球上最權威的潮菜專家張新民也有親身體驗:「一個胃出血的朋友,本來都送醫院搶救了,結果一碗金錢魚膠羹下去,真的好了。」

平常日子裡,更需要湯水溫潤五臟六腑。春去溼,夏散火,秋潤燥,冬進補,時節流轉,湯品也隨之變化。

▲ 豬腳姜。廣東人注重藥食同源,高湯中少不了各種進補的藥材:枸杞、百合、大棗、沙參、山藥、蓮子、綠豆、紅豆、薏仁、銀耳、蟲草、陳皮、茯苓、麥冬、石斛……每個在外地的廣東人,都在為找尋這些食材而發愁。

湯湯水水,營養留在食材裡,各種鮮味物質卻溶解在湯裡。

一如萬年前的原始人愛上鮮湯,在美食麵前,廣東人什麼高嘌呤都不足為懼了。

去廣東,記得喝湯

潮汕丨胡椒豬肚湯

豬肚是客家人心中的名貴食材,比豬腸的地位高了好幾個檔次。

潮汕人為了胡椒豬肚湯,更是哄抬肚價,弄得比豬肉價格還貴一倍。

能把豬肚在潮汕人心中烘託得出神入化的原因還有二:潮汕鹹菜和原產印度的胡椒。豬肚以形補形,而且胡椒又被認為有暖胃功效,再加上鹹菜調味,三樣相遇,在潮汕人眼裡就是勝卻人間無數。

惠州丨豬肚雞

流行於惠州、梅州一帶的傳統客家菜

傳統做法是把整隻雞塞進豬肚,兩頭封口慢燉出湯。現在餐廳豬肚切碎、雞肉手撕燉,總覺得缺少了些儀式感。

豬肚雞應該更正式,更講究好意頭,它有個諢名叫鳳凰投胎。《我的兄弟叫順溜》裡的司令陳大雷,最愛就是一鍋豬肚雞,每逢吃,就有好事。

梅州丨三及第湯

梅州客家人有一句俗話叫做:早上一碗三及第,上山打虎有力氣

一碗飄著豬油、蒜香的醃面;一碗枸杞葉、豬瘦肉、豬肝和豬粉腸滾出來的三及第湯,就是梅州客家人心中的標準早餐吃法。

廣州丨木棉花湯

一碗木棉花湯,就是廣州人春天的味道。

嶺南的春天潮溼,路邊撿木棉花煲湯祛溼,幾乎是每個廣州媽媽春天必備的活動。

清洗、撒鹽浸泡,一鍋豬骨湯只用兩朵木棉花。剩下的曬成幹串成串,以後的日子也可以美滋滋地享用春之味。

廣州丨慄子淮山豬蹄湯

秋風起,燉湯也要更講究滋補了。

慄子上市正新鮮,養腸胃;中藥淮山健脾胃,更何況還有豬蹄滿滿的膠原蛋白。秋天,就該喝一碗稠稠潤潤的湯。

文章來源:24季私享家撰文 | 小樓主編 | 易小婉拍攝 | 網絡

相關焦點

  • 在廣東,你這樣是要被拿去煲湯的,廣東人煲湯沒有對手
    其中有一句歌詞「最怕日日要煲靚湯」道出了廣東人喜歡喝湯的本質。都說食在廣東,廣東人好吃、能吃、會吃。除了以愛吃福建人出名外(不是), 廣東人在飲食上,還有一項特別著名的手藝——煲湯。
  • 廣東:人在廣東已經煲湯十年之廣東人為啥這麼愛喝湯?
    圖源——視覺中國上面這句話正是對廣東煲湯文化最好的寫照。廣東人愛喝湯的具體表現就在於只要不是無毒的動植物,他們都可以用來煲湯。常見的蔬菜、畜類、禽類以及蛋類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們了。精於發明創造的廣東人開始將目光望向更廣袤的大自然。
  • 同樣是煲湯,為什麼廣東人煲的就那麼好喝,外地的卻像「洗鍋水」
    要說煲湯界的第一名,那非廣東人莫屬,沒啥問題是一碗湯解決不了的,家中擺滿了各種瓶瓶罐罐,冰箱中隨處可見各種藥材,白天喝湯,晚上喝湯,有事喝湯,沒事也喝湯,晴天下雨要都喝湯,要問煲湯哪家強,中國廣東找大娘,從飛禽走獸到乾貨藥材,統統煲個遍,味道是真心的好喝,那麼同樣是煲湯,為什麼廣東人煲的就那麼好喝
  • 論煲湯,廣東人和福建人誰更牛?
    論煲湯,廣東人和福建人誰更牛?天冷了,如果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端著一碗熱乎乎的湯到你面前,那絕對是最幸福的時刻。說起煲湯,北方人或許沒有南方人那麼講究,北方人常見的就是羊肉湯、牛肉湯或者雞湯,寒冷的冬天,羊肉湯最為暢銷。而南方人對吃的很有講究,對煲湯也有講究,什麼季節煲什麼湯,都很有講究。南方人煲湯,最厲害的應該就是廣東人和福建人了,這兩個相鄰的省份,其實飲食文化差異不大,都喜歡吃海鮮,也都喜歡煲湯。
  • 都說廣東老火靚湯,為什麼廣東人煲湯好喝,其實是因為這個
    都說廣東老火靚湯,為什麼廣東人煲湯好喝,其實是因為這個。廣東是有很多美食的,特別是廣東的老火靚湯也是被人所熟知,這可是一道傳統的菜餚,而且歷史悠久。煲出來的湯基本上是有食補的功效,可以幫助調理身體。廣東的湯種類還比較多,根據不同的季節來煲不同的湯,根據不同的人群,根據不同的需求來煲湯。廣東的老火靚湯主要吃的就是食物的原味,調味來哦很少,但是味道往往甘甜香味濃鬱,那究竟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其實廣東的湯料選擇是非常講究的,不一樣的食材搭配起來就有不一樣的效果,大補的食材和溫和的食材搭配,涼性食材和溫熱的搭配。
  • 論煲湯,廣東人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這次居然是因為煲湯將納入中學課程!網友表示:「可以!這很廣東!」以前有人開玩笑說,「在廣東,每一位媽媽都會向孩子傳授一本《煲湯秘籍》。煲一手好湯,是每個廣東女生的出廠設置。」廣東人煲湯有多嘢?其實每一位廣東人都深藏不露,只要煲湯的時候就會化身「現代李時珍」!
  • 第三期:廣東人到底吃什麼之煲湯喝湯篇
    曾經熱播的本地情景劇《外來媳婦本地郎》就有句歌詞「最怕日日要煲靚湯 」,廣東人將能否做出美味的老火靚湯作為是衡量賢妻良母的標準之一,正所謂媽子靚湯,能做出美味又有益的靚湯便就是一個愛丈夫愛孩子的好媽子。廣東女人在煲湯上付出的時間和耐心也不是其他地方的人所能媲美的。
  • 廣東人愛煲湯,結果腎病高發!有7個習慣是罪魁禍首
    眾所周知,老廣人是最愛煲湯的,也是最會煲湯的,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國》裡面,也講述了廣東人在煲湯時講究的藥膳。不過近日,復旦大學一教授在微博表示,廣東成為腎病的高發地區,因為廣東人喜歡在湯中,亂放中藥材來去溼氣。
  • 冬天煲湯別只會用骨頭,廣東人都愛用雞腳煲湯,膠質多多又好喝
    天冷,這幾天都降溫,走在街頭終於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不再是短袖短褲,廣東人也終於穿上了厚厚的羽絨。天冷要注意保暖,大家都習慣適當進補,羊肉火鍋,牛肉火鍋特別受歡迎,在家的家常便飯都以火鍋為主,因為火鍋方便,而且大家圍坐在一起,特別有氣氛。
  • 為什麼廣東人煲的湯特別好喝?煲湯技巧和煲湯的常用的湯料有哪些
    為什麼廣東人喜歡煲湯?說到湯,走遍全國,在選料、功夫上各有千秋,但真正掌握好用料的得當、拿捏好火候的精準,還是要數廣東老火湯。到過廣東的人都知道,這裡的老火湯很有特色;走進本地人家,你會發現這甲的女子個個都能拿出煲湯的絕活。
  • 分享7種廣東人煲湯常備食材,80後媽媽學煲廣東湯,家人都受益
    廣東人喝湯,分季節、分時令、分食材與搭配,並不是排骨胡蘿蔔骨頭湯一個做法走完四季,只要你去過廣東菜市場,你都會發現有一些雜貨店和湯料店分布在各大菜市場裡,四季所用到的所有煲湯的食材,全都能在湯料店裡找到,品種多達數百種。毫不誇張地說,如果你喜歡喝湯,喜歡廣東湯,就應該去湯料店裡轉一轉,保準能買到一周湯料不重樣的食材。
  • 廣東人煲湯為什麼這麼好喝?秘密全在這裡了!
    廣東煲湯藝術可謂登峰造極最近幾年,著名作家、美食家蔡瀾先生來廣州的次數越來越多。2018年11月,廣州國際美食節在番禺開幕,蔡瀾就作為「品味官」親臨現場,對於廣州美食,他也是讚不絕口。(廣東人善於煲湯。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王維宣攝)蔡瀾說,在自己到香港之前,很少喝湯,後來到了香港後漸漸被同化,現在也喜歡喝起湯來,到餐廳,最愛點的也是餐廳的例湯。就連家中的保姆知道了他的喜好,也學會了煲湯。有時他晚上不回家吃飯,保姆就煲好一鍋湯作為他的夜宵。有時他在外面應酬只顧飲酒不吃東西,回到家有這鍋湯暖胃,也會覺得非常幸福。
  • 廣東僑鄉臺山人喜用「老江菜」煲湯清暑熱
    廣東僑鄉臺山人喜用「老江菜」煲湯清暑熱 2018-09-10 11——老江菜湯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9月10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喜用「老江菜」煲湯清暑熱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民間常言「二八亂穿衣,二月春天后母面,八月秋老虎」,為應對立秋過後短期的回熱天氣,各地的媽媽們都會絞盡腦汁在家人的膳食中下功夫。
  • 廣東人喜歡煲湯,但不懂這幾樣食材,怎麼可能煲出靚湯!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廣東人愛煲湯,也愛喝湯,有苦瓜排骨湯、冬瓜湯、老火雞湯、粉葛生魚湯等等。。。湯的品種多到10個手指都數不完!廣東人煲湯,會結合不同的季節時令進行調整,比如夏天,則要煲冬瓜龍骨湯或者清補涼豬骨湯,祛暑祛溼,到了冬天,則要煲點溫補的湯,比如膽參玉竹羊肉湯、人參雞湯等,一年四季都可以喝的還有玉米馬蹄紅蘿蔔豬骨湯,或者家裡的蘋果、雪梨吃不完,也可以煲一道水果湯!
  • 跟廣東廚師學煲湯燉盅
    跟廣東廚師學煲湯燉盅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1.22 星期四 回到家中,能喝上一碗靚湯或者為心愛的人煲上一鍋靚湯,那時的心情必定是暖融融的。冬季喝湯不僅利於消化吸收,更能養生健身。說起煲湯,繞不開廣式靚湯,也繞不開會煲湯的廣東廚師。記者採訪了魯商凱悅酒店的黃照洪師傅,請他給大家介紹幾款適合冬天的靚湯。黃照洪師傅從業30多年,曾擔任香港多家著名酒樓及會所的行政總廚,擁有豐富的烹飪及餐飲管理閱歷。黃師傅說,廣東的湯就講究老火,講究原汁原味。
  • 在廣東阿媽眼裡,萬物皆可煲湯……
    在廣東人的飯桌上,除了綠到發亮的青菜是不可或缺,還有一樣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我們的廣東靚湯!不管是骨頭煲的還是燙菜的,能喝的就可以被稱為湯。在廣東阿媽的眼裡,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是煲湯的材料而已;不管是鱷魚、甲魚、蠍子、蛇這些大家避而遠之的毒物或猛獸,都還是煲湯的材料而已...對於廣東人的煲湯,沒有瓦罉,湯是沒有靈魂的。而一份追求原汁原味的湯,只可以加鹽,其他的調料想都別想!
  • 論煲湯,沒有人能比得過廣東人,在廣東人眼裡,無湯不成席!
    論煲湯,沒有人能比得過廣東人,在廣東人眼裡,無湯不成席!廣東人眼裡,如果一頓飯沒有湯,那這頓飯就是不完整的。如果女朋友跟你說:今晚來我家,我媽請你飲湯。她的意思是「我媽對你基本認同」。在廣東,湯是宴席標配,廣東靚湯也叫廣東老火湯,是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慢火煲煮的老火靚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廣東人用萬般溫情煲煮的美食靚湯,既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的「養生湯」,也是輔助治療恢復身體的「藥膳湯」。那麼一碗正宗的老火靚湯應該怎麼做呢?
  • 廣東人的秋季煲湯有講究,用它煲湯最應季,孩子咳嗽多喝兩碗
    入秋多喝湯,廣東人的家常湯,潤肺止咳特別好,一家大小體質好入秋了,這兩天氣溫像是受颱風的影響,隨沒有經過廣東一帶,但是這種熱帶氣候的影響讓氣溫高居不下。要說廣州的美食,除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匯聚之外,本地的美食自然也不能忽略,畢竟有雲「食在廣州」,走遍了東山和小西關,嘗了早茶和粵菜,大家都會一致的對廣東的「靚湯」以及這會的「糖水」特別情有獨鍾。入秋後,廣東人家常湯裡又會有哪些搭配呢?如果你也喜歡喝湯,對廣東湯水特別鍾愛,不妨花2分鐘時間看看今天這份靚湯食譜吧。
  • 廣東人如何煲湯?廣東的湯怎麼做好喝?
    廣東人如何煲湯?湯要好喝,第一,材料一定要新鮮,熬湯之前要先氽水。第二,廣式湯時間要長,中途不可以加水。慢慢熬才能熬出老火靚湯。廣東的湯就講究老火,講究原汁原味。尤其對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產婦、手術後恢復身體的人效果更佳,膽固醇含量極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補佳品。
  • 冬天煲湯,廣東人就愛這一口,隔三差五煲一次,潤腸胃解膩促消化|玉米|煲湯|腸胃_新浪新聞
    這幾天降溫,大家接連著在家吃火鍋,火鍋省事、簡單方便,也是許多人冬天最喜歡的飲食方式,四川人常年吃火鍋都不容易上火,那是因為水土因素,拋開這些方面來看,廣東人接連吃火鍋還是容易上火的,因為廣東的水土和氣候都比較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