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煲湯,廣東人就愛這一口,隔三差五煲一次,潤腸胃解膩促消化|玉米|煲湯|腸胃_新浪新聞

2021-02-17 手工室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這幾天降溫,大家接連著在家吃火鍋,火鍋省事、簡單方便,也是許多人冬天最喜歡的飲食方式,四川人常年吃火鍋都不容易上火,那是因為水土因素,拋開這些方面來看,廣東人接連吃火鍋還是容易上火的,因為廣東的水土和氣候都比較溼熱。

吃火鍋要有節制,偶爾吃一兩頓還可以,火鍋裡肉類還是不少的,海鮮、肉丸、牛肉、豬肉還有羊肉和雞肉,老一輩人常說「吃肉生痰」,吃東西也別過量,秋冬進補也要多關注一下自己腸胃健康,給腸胃洗洗澡,多吃蔬菜和粗纖維的食物。

在廣東的冬天,大家依然熱衷於湯湯水水。這段時間吃火鍋上火,溼熱重,又是本地粉葛上市的季節。粉葛是廣東人冬天都很喜歡的根狀植物,一般用來煲湯。粉葛清熱、解毒,把它磨成葛根粉,還能解酒。家裡有老人,到了冬天這會特別喜歡隔三差五買上一大塊粉葛回家,煲湯分2-3次,清清火鍋的熱氣,同時粗纖維多多的粉葛還能促進腸胃蠕動,讓腸胃更健康。

粉葛用來煲湯一般和什麼食材搭配?粉葛長什麼樣的呢?花幾分鐘時間認真看看廣東人是如何把粉葛做成經典家常廣東湯的吧。

【粉葛紅蘿蔔煲豬骨】

食材:粉葛1個(約2斤重),胡蘿蔔1個,玉米1根,生薑1塊,豬脛骨400克,清水適量,食鹽少許。

做法:

1.準備食材。新鮮的粉葛大都是在黃泥地裡挖出來的,所以外皮都帶不少黃泥,要把它細心地刷洗乾淨。

2.豬脛骨比較嫩滑,肉和骨頭分布也比較均勻,是我最喜歡買來煲湯的豬骨部分。先用清水浸泡一會,把血水浸泡出來。

3.胡蘿蔔削皮,和玉米一樣切成塊,粉葛去掉外皮,因為表面不平整,所以削粉葛的時候要多注意,可以用小工具把一些坑窪的地方切掉。切開粉葛,裡面是奶白色,有淡淡的植物香味。

4.準備好湯鍋,把豬脛骨汆燙1分鐘去掉血水後撈出,放入湯鍋裡,同時加入胡蘿蔔和粉葛,生薑拍扁,放入湯鍋中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煲40-50分鐘。

5.湯煲到奶白色,最後再把玉米放入,一起小火煲15分鐘,這樣能煮出玉米的甜味,湯也是微微甜的。

煲湯的最後步驟就是加食鹽,食鹽別過量,少許的鹽能帶出骨頭湯的鮮甜。湯清不油膩,粉葛比較嫩的,是沒有渣的,可以直接食用。

相關焦點

  • 廣東人喜歡煲湯,但不懂這幾樣食材,怎麼可能煲出靚湯!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廣東人愛煲湯,也愛喝湯,有苦瓜排骨湯、冬瓜湯、老火雞湯、粉葛生魚湯等等。。。湯的品種多到10個手指都數不完!廣東人煲湯,會結合不同的季節時令進行調整,比如夏天,則要煲冬瓜龍骨湯或者清補涼豬骨湯,祛暑祛溼,到了冬天,則要煲點溫補的湯,比如膽參玉竹羊肉湯、人參雞湯等,一年四季都可以喝的還有玉米馬蹄紅蘿蔔豬骨湯,或者家裡的蘋果、雪梨吃不完,也可以煲一道水果湯!
  • 廣東人冬天就愛喝這一碗湯,清潤解膩,全家老少都愛喝,脾胃更佳
    這幾天降溫,大家接連著在家吃火鍋,火鍋省事、簡單方便,也是許多人冬天最喜歡的飲食方式,四川人常年吃火鍋都不容易上火,那是因為水土因素,拋開這些方面來看,廣東人接連吃火鍋還是容易上火的,因為廣東的水土和氣候都比較溼熱。
  • 冬天乾燥多喝湯水補充水分,蓮藕搭配它們煲湯,清甜鮮美又滋潤
    冬天乾燥多喝湯水補充水分,蓮藕搭配它們煲湯,清甜鮮美又滋潤冬天多喝湯水暖身又滋潤,用四種食材煲這湯,清甜鮮美營養又滋補這段時間,廣東不熱也不冷,秋高氣爽雖然從節氣上來說,已經立冬,應該算進入冬天了,廣東就是秋天的感覺,這樣的氣候,人體感覺舒適。但難免感覺乾燥容易上火,這也是廣東人愛煲湯的緣故吧。廣東人一年四季都愛喝湯水,不同的季節都會有營養湯水滋潤身心。
  • 自從一位廣東煲湯能手告訴我用蓮子這樣煲湯,全家人都愛上這款湯
    在朋友圈裡,總有那麼幾個能人,學術有專攻,做飯廚藝也一樣,都是日積月累練出來的,沒有人天生就是大廚,家庭主婦們和柴米油鹽醬醋茶瓶瓶罐罐打交道多了,經驗就練出來了,煲湯也是。大家都知道廣東人愛喝湯,飯前飯後一碗湯,身體又健康。
  • 分享7種廣東人煲湯常備食材,80後媽媽學煲廣東湯,家人都受益
    有朋友問我,可以分享一些廣東人家常煲湯的食材搭配嗎?最好是南北方都比較容易買到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7種廣東人夏天常用來煲湯的食材,與其他搭配,學會了看懂了再也不愁喝不到好湯靚湯,清熱解暑,家人都受益!
  • 廣東媽媽冬天常煲的湯,小孩多喝清潤不咳嗽,媽媽多喝腸胃更健康
    大雪過後,天氣更冷了,在廣東大街小巷,各種羊肉煲、牛肉煲還有暖身的火鍋都特別火爆,大家都說冬天進補,適當吃一些牛肉、羊肉,身體暖和,脾胃也暖暖的。這話一點不假,冬天進補除了牛肉、羊肉還有雞湯以外,也別忽視了平時常見的瘦肉。
  • 廣東人如何用砂鍋徵服吃貨?煲湯不算啥,厲害的是「萬物皆可煲」
    眾所周知,廣東人很愛煲湯,甚至有朋友打趣道,廣東人的世界裡簡直就是「萬物皆可煲」,因此千萬別在廣東人面前別作妖,否則當心被拿去煲湯。當然,這是玩笑話。小粵粵也愛喝湯,而且家裡人也是飯前一碗湯,或者飯後一碗湯。
  • 第三期:廣東人到底吃什麼之煲湯喝湯篇
    曾經熱播的本地情景劇《外來媳婦本地郎》就有句歌詞「最怕日日要煲靚湯 」,廣東人將能否做出美味的老火靚湯作為是衡量賢妻良母的標準之一,正所謂媽子靚湯,能做出美味又有益的靚湯便就是一個愛丈夫愛孩子的好媽子。廣東女人在煲湯上付出的時間和耐心也不是其他地方的人所能媲美的。
  • 豬身上這部位清洗很費時,但廣東人冬天都愛用它煲湯,潤喉生津
    說起煲湯,沒有比廣東師奶更在行的了,各種湯料往鍋裡一放,哪怕天氣再冷,家裡燃氣爐上都少不了一鍋老火靚湯。冬天煲湯的頻率相對夏天和秋天會少一些,畢竟天氣冷,對喝湯水的需求不似其他幾個季節,但別忘了冬天天氣很乾燥,降溫的時候如果不注意,就容易感冒,所以給家人煲湯也要應對季節和家人的體質。
  • 冬天煲湯別只會用骨頭,廣東人都愛用雞腳煲湯,膠質多多又好喝
    天冷,這幾天都降溫,走在街頭終於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不再是短袖短褲,廣東人也終於穿上了厚厚的羽絨。天冷要注意保暖,大家都習慣適當進補,羊肉火鍋,牛肉火鍋特別受歡迎,在家的家常便飯都以火鍋為主,因為火鍋方便,而且大家圍坐在一起,特別有氣氛。
  • 煲湯,廣東人一輩子的白月光
    廣東人的標配廚具是一個煲。煲經過時間的沉澱,越用越醇厚,最後外面會裹著一層光澤的包漿。天氣溼熱,喝木棉花煲豬骨;秋風起,喝紅棗枸杞燉烏雞;生病了,喝蟲草花蓮子煲老鴨……「為君洗手作羹湯」是廣東人才能理解的海誓山盟。廣東湯水充滿愛意,但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傳統粵菜裡,湯水就分滾湯、煲湯、燉湯。
  • 10道煲湯食譜,營養健康,學會煲湯,每天換著喝,滋補一個冬天
    10道煲湯食譜,營養健康,學會煲湯,每天換著喝,滋補一個冬天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廣東人愛煲湯,但也不是隨便什麼食材一鍋燉,也講究季節和食材的搭配。分享10道適合冬天的家常湯,湯水滋養人,學會煲湯,營養健康,湯鮮甜又清潤滋補,一個冬天都暖暖的!【土茯苓扁豆煲豬骨】--祛溼清熱食材:幹土茯苓50克,扁豆、荷包豆各50克,蜜棗2顆,豬脛骨400克,清水適量。
  • 立秋後,廣東人都愛用這果子煲湯,清香回甘,錯過就要等明年
    立秋到來,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因為天氣轉涼,更喜歡飯前飯後總能品上一碗湯,身心與腸胃都覺得非常舒暢,而且不同的食材煲出來的靚湯,也是益處多多。在廣東潮汕地區常用一種特色的果子煲湯,它美味之餘還有不俗的營養功效,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它就是青橄欖。
  • 為什麼廣東人煲的湯特別好喝?煲湯技巧和煲湯的常用的湯料有哪些
    為什麼廣東人喜歡煲湯?說到湯,走遍全國,在選料、功夫上各有千秋,但真正掌握好用料的得當、拿捏好火候的精準,還是要數廣東老火湯。到過廣東的人都知道,這裡的老火湯很有特色;走進本地人家,你會發現這甲的女子個個都能拿出煲湯的絕活。
  • 山藥玉米龍骨湯,滋潤腸胃,營養滋補
    山藥玉米龍骨湯By 咖啡私房菜山藥玉米龍骨湯,廣東人家最普通的湯水,湯汁煲得乳白香濃且鮮甜,喝上一碗,滋潤腸胃,營養滋補,身體很舒服。原料:龍骨、玉米、山藥、小蔥、姜、紅棗、枸杞、料酒、鹽。做法步驟:第1步、食材集合。第2步、龍骨清水浸泡20分鐘,去去血水,清洗乾淨,冷水下鍋,水中加入薑片、小蔥和料酒,水開後煮5分鐘撈出溫水洗去浮沫。
  • 跟廣東廚師學煲湯燉盅
    回到家中,能喝上一碗靚湯或者為心愛的人煲上一鍋靚湯,那時的心情必定是暖融融的。冬季喝湯不僅利於消化吸收,更能養生健身。說起煲湯,繞不開廣式靚湯,也繞不開會煲湯的廣東廚師。記者採訪了魯商凱悅酒店的黃照洪師傅,請他給大家介紹幾款適合冬天的靚湯。黃照洪師傅從業30多年,曾擔任香港多家著名酒樓及會所的行政總廚,擁有豐富的烹飪及餐飲管理閱歷。黃師傅說,廣東的湯就講究老火,講究原汁原味。
  • 廣東人喜歡用這些食材煲湯,養身助消化!
    山 藥山藥是廣東人十分常用的煲湯食材,其富含多種維生素、胺基酸和礦物質,能起到去溼熱、健脾胃的效果,還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山藥性平,但我們一般買回來的新鮮山藥卻是略帶寒氣的。冬 瓜冬瓜性寒,煲湯的時候適合搭配熱性食材,從而達到中和油膩、去火潤燥的效果。很多人煲冬瓜湯的時候都喜歡去皮,實際上這種做法是大錯特錯的,因為冬瓜皮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切掉=浪費掉!
  • 入秋後,廣東媽媽愛煲這湯,清潤脾胃,孩子增食慾,家人腸胃佳
    進入秋天后,廣東的天氣時而陣雨時而晴天,形成了比較悶熱的氣溫,尤其是陣雨過後,悶熱感增加,一進入立秋後,廣東媽媽們都會比較注意孩子的脾胃調理,經過一個炎熱的夏季,大人也好孩子也罷,空調吹多了,虛寒氣要排出體外,適當準備一些開胃的菜餚,煲一些開胃的湯水,例如山楂、蘋果、馬蹄、淮山、銀耳這一類的,適合清潤脾胃的食材。
  • 天冷了,廣東人都愛用這海鮮煲湯,營養高又鮮美,常喝脾胃好
    在大冬天喝上一碗熱湯,是廣東人必不可少的,廣東人常說「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日常生活中,有針對性地煲一些靚湯給家人喝,有助於家人健康,平穩度過季節交替。所以今天分享一道芡實淮山淡菜湯給大家,好喝又不膩,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
  • 廣東煲湯是較有名的,這個時節適合煲什麼湯了?這道湯不錯
    導讀:廣東這月份會煲什麼湯喝?廣東人愛喝湯是眾所周知的,這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據史書記載:「嶺南之地,暑溼所居,粵人篤信湯有清熱去火之效,故飲食不可無湯」。由於廣東四季沒有明顯變化,感覺不到春夏秋冬,5月份左右處於雨水較多的季節,空氣比較潮溼,因此會用主食材搭配一些薏米、黨參、茯苓、蓮子、百合等之類,具有祛溼降火功效材料來燉湯,比如竹筍瑤柱煲雞湯、黨參黃芪燉雞湯、胡蘿蔔玉米排骨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