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的經典作品,比如李白便是其中之一。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李白是個爽朗大方的人,他喜歡飲酒作詩,喜歡結交朋友,因此在當時名氣不小。
而李白的身份其實也是比較特殊的,跟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當然,倘若說起李白,就不能夠不提到他的一些經典作品。李白有作品《李太白集》傳世,他喜好飲酒,更酷好在酒後作詩,所以他的許多詩都是在酒後揮筆而成,也有很多詩句帶有酒字。
李白為人飄逸瀟灑,清風朗月。故而他的詩也雄奇飄逸,藝術造詣極高。李白的詩作大多都是比較積極,瀰漫著快樂自在的氛圍,比如《山中與幽人對酌》便是其中之一。
《山中與幽人對酌》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 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來。
對於這首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我們兩個人在盛開的山花叢中對飲,酒興頗濃,一杯又一杯的酒下肚,真是樂開懷。我喝醉了之後便想要睡覺,您可自行離開,如果餘興未盡,明天早晨抱著琴再來。
李白的飲酒詩大多都是淋漓之作,而這首詩的開篇便是描寫當筵的情景。「山中」對於李白而言,是個清靜自在的地方。而「山花」的爛漫又增添了一番美景,使得兩個喝酒的人感到分外的有感覺。此情此景,實在是令人感到非常愉悅,因此兩個人便一杯又一杯地喝了起來。
當然,酒喝多了之後,就會有後遺症,而李白雖然有點醉了,但是還是知道貪杯的壞處的。因此便告訴友人,我醉了之後就會想睡覺,倘若你還想要暢飲的話,要不下次再來。同時要記得帶上你的琴,讓我們增添一番樂趣。
讀完這首詩之後,李白的神情和狀態立馬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在這首詩中,表現出的,是一種超凡脫俗的狂士與「幽人」間的感情。在詩中,詩人那種隨心所欲、恣情縱飲的神情,揮之即去、招則須來的聲口,不拘禮節、自由隨便的態度,令人感到非常的舒服。
這是一首口語化的詩作,因此令人感到通俗易懂,讀過之後也不禁滿臉笑意。《宋書·隱逸傳》曾這樣評價此詩:「(陶)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在李白的這首詩中,就用了同樣的意思表現出一種真率脫略的風度。而 「抱琴來」,也不是著意於聲樂的享受,而重在「撫弄以寄其意」、以盡其興。
參考資料:《宋書·隱逸傳》、《舊唐書》、《新唐書》、《唐詩宋詞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