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高端研討會上,看科大訊飛A.I.課堂如何打動教育工作者
金羊網 2019-12-02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博士在致辭時談到,當前的教育面臨三大挑戰:第一是技術對教育的挑戰,這需要改變人才培養模式。第三是同...
新技術如何推動中學教學高質量發展?未來課堂建設的科學路徑應往什麼方向探索?11月29日,「2019年互聯·深度——新技術、新教學、新高考全國研討會」在廣東順德一中舉行,這些問題成為教育工作者們熱切關注的焦點。
本次活動由順德一中、華南師範大學共同主辦,包括中山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在內的高校專家,以及杭州四中、合肥八中、湖南師大附中、廣雅中學等全國多所名校2000多名教育工作者參加了活動。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一中校長謝大海發言(攝影:順德一中李海符)
論道順德,全國教育專家暢言智慧教育
「去年9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要掀起一場課堂革命,深化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華南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文海說道:「今天我們共聚之地順德一中無疑是其中的一個典範」,他表示,近年來,順德一中和華南師範大學充分合作,建立協同導師工作機制,在「互聯•深度」未來課堂的構建上已經走出了一條嶄新的、頗具成效的道路。
作為歷史學的教授、博導,陳文海對人類文明進程中時代文化的發展與教育模式變革之間的關係一直懷有濃厚興趣,他認為新一代受教育者在閱讀、寫作、計算等三大教育基石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閱讀方面:從文本閱讀進入超文本閱讀,從沉浸式閱讀進入高效率檢索式閱讀;在寫作方面:從傳統手寫跨入鍵盤、滑鼠、掃描、語音輸入,從單一書寫進入圖文並舉、聲形並茂的多媒體寫作方式,並達成閱讀寫作一體化;在計算方面:從傳統的數學計算走向二進位的數位化模擬和高速運算,數位化已經成為人類把握歷史、現實與未來的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和教育模式」,陳文海認為,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裡程碑式的信息技術革命呼喚著一場裡程碑式的教育革新。
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陳文海發言(攝影:順德一中李海符)
華南師範大學和順德一中都是本次活動的主辦方,華南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熊建文,華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部副部長、華南師範大學南沙附屬中學校長林天倫,華南師範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趙藝,華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部副部長羅一帆等都出席參加活動,並在活動現場與全國的教育工作者深入互動。
「信息技術變革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更改變著我們對教育的思維和理念」,在研討會開幕式上,佛山市順德區教育局副局長張毅說道。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教育局副局長張毅發言(攝影:順德一中李海符)
「學校進行以互聯深度為主題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經兩年多了,希望能夠更好地聽取專家同行對於課改工作的寶貴建議,利於我們更好地深入這項課堂改革」,順德一中校長謝大海說道。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博士在致辭時談到,當前的教育面臨三大挑戰:第一是技術對教育的挑戰,這需要改變人才培養模式;第二是區域差距對教育的挑戰,這需要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第三是同質化對教育的挑戰,這需要實踐因材施教。而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結合行業專家智慧,把技術和教育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可以有效解決當前教育之難。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博士發言(攝影:順德一中李海符)
會上,南方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趙建華發表了《核心素養框架下的能力導向教學:理念與方法》的主旨演講。他提到:「教育本身就是一個思維的訓練過程,如果老師能夠有意識培養學生思維發展的話,學生能力的發展會更好」。
南方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趙建華發言(攝影:順德一中李海符)
研討會設置了9大高考學科專題報告、名校長論壇、同課異構、評課等研討形式。
在這場順德一中全國「朋友圈」聚會中,科大訊飛的智慧教育產品備受關注。在同課異構環節,順德一中9個學科教師採用訊飛智慧課堂等產品,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師進行教學切磋,不少教育工作者都是名校的優秀教師。在一場高二語文課上,順德一中的老師通過智慧課堂系統發起「如果你是小通訊員,你會不會捨身救戰友」的實時投票討論,氣氛馬上活躍起來。
A.I.因材施教,打造智慧教育應用示範校
身處順德這個「智造創新」區域,順德一中基於「網際網路+」背景,大力推進第二輪課堂教學改革。自2016年謝大海擔任該校校長以來,學校致力打造「互聯深度」未來課堂,開發「RDE雙主線」教學模式。
回首學校打造未來課堂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科大訊飛「A.I.+教育」賦能的身影。
為大力推進教學改革,順德一中借力華南師範大學、科大訊飛共同構建「高等院校—科技企業—普通中學」三維聯動機制,打造「互聯·深度」教學改革全省教研平臺。
其實早在三年前,科大訊飛智慧課堂已進入學校實驗班課堂;去年,學校又與科大訊飛籤署大數據示範校戰略協議,共同建設基礎教育大數據應用示範校。
如今,訊飛智慧教育系列產品已與順德一中形成深度互聯關係,在教學、考試、管理等教育關鍵環節全面布局。「現在全校高中部60個班全都推廣了科大訊飛的智慧教育,學生和老師人手一臺平板」,順德一中副校長彭任清說。
在學校行政樓裡,還「藏」著一個科大訊飛的樣板間——訊飛智慧教育體驗廳,這裡既是學校對外的A.I.智慧教育參觀窗口,也是學校大數據個性化學習服務中心。科大訊飛駐點運營人員介紹,順德一中至今已經使用了科大訊飛的個性化學習手冊一年。如今,順德一中高中三個年級的同學每周都能獲得理科不同科目的個性化學習手冊,每個學生拿到的手冊內容都是根據自身知識薄弱點「量身定製」的,從而實現「因材施教」而非千人一面的教育目的。
來自全國的教育工作者在「2019年互聯·深度——新技術、新教學、新高考全國研討會」上專注聽講(攝影:順德一中李海符)
智慧教育給這所百年老校注入新活力,學校近年的發展也因此步入快車道:2016年重本上線率達到84%,其中五人上清華北大;2019年重點上線率超過90%,邁進廣東省頂尖名校行列。
布局全國,「A.I.+教育」迎來應用紅利兌現
會上,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電教館館長唐連章說道:「未來,互聯、智能這幾個概念將進入我們新教育體系的每一個環節,也會進入到我們教育管理服務的方方面面,有了這些,我們的教育才會變化,才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他認為應該通過建立數據生態和服務生態來支撐信息化生態的構建。
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電教館館長唐連章發言(攝影:順德一中李海符)
就在今年,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成為明確要求。
作為人工智慧產業先行者與教育信息化產業開拓者,科大訊飛一直秉承「人工智慧助力教育因材施教成就夢想」的理念,致力於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教育領域,在教學、考試、管理等教育關鍵環節全面布局,形成覆蓋從國家到各省市縣區、學校、課堂以及家庭的智慧教育產品體系。
目前,包括順德一中在內,科大訊飛智慧教育產品已在31個省級行政區及新加坡等海外市場廣泛應用,與全國3.5萬所學校深度合作,服務超過1億師生。
本次活動的協辦單位之一,教育信息化走在全國前列的合肥八中,也是其一。
2017年,合肥八中與科大訊飛籤訂戰略協議,在科大訊飛智慧教育產品和服務的助力下,學校著手建立校本資源庫,構建學生學習大數據,逐步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和創新能力培養,推進教師的教學變革。
隨著科大訊飛智慧教育在全國版圖和影響力逐漸擴大,謝大海表示,擁有16000名學生的「教育航母」順德一中教育集團,下轄各成員校也正在落實推廣和運用「A.I.+教育」的應用和產品。
未來,科大訊飛將攜手更多優秀學校共同探索,竭力打造「A.I.+教育」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教育學校樣板和區域樣版。
「2019年,人工智慧的紅利兌現期已經到來,人工智慧產業將會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杜蘭說,科大訊飛希望和行業夥伴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教育生態建設,為中國教育事業和科技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編輯:蔣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