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變化來得太快,讓大家目瞪口呆!
即便是引以為傲的賺錢專業,似乎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還記得之前網際網路「碼農」的「996工作制」嗎?
當初,大家還忙著關注工作時間太長,工作太過辛苦,收入卻未增加!
當下,大家似乎更多的是關注就業在哪裡?會不會被裁員?薪水又縮水多少?
是的,都不容易,這不平凡的2020年,讓我們明白,事物的發展不只是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也有壓力山大的明天!
還好,我們身在中國,是全世界最早經歷疫情的打擊,但卻是最快復產復工,並在這不平凡的2020年繼續進入經濟增長的軌道!
不過,即便是工作還在,即便是生意繼續;大家,似乎都發現錢不太好賺了!
為何?
一方面,年輕人在危機面前,深刻地認識到超前消費所帶來的無力感是多麼的強烈;一些年輕人從曾經的買買買,到今天的賣賣賣,甚至是拿出心愛的物品進入二手市場轉手,有些遺憾,但並無不妥;這並非是失去,反而是理性!
另一方面,中年人在收入減少,但開支難少的情況下,也是有些入不敷出的感覺。為儘可能地保障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的開銷不減少,一些可有可無的消費正在縮減,甚至是減少為零。試問,你是否也一年未買過新衣服啦?
筆者專注於公務員考試,關注到今年以來關於公務員考試的兩個現象,值得深思:
公編擴招,一方面給予更多的崗位,讓大家進編有望;另一方面參加考試的人數繼續上漲,並未實質性地減少競爭壓力。同時,由於照顧應屆畢業生的政策,讓社會考生的考試空間有壓縮之感,這個情況還會繼續延續。公考難度,以筆者自己體驗的2021年國考申論(副省級)真題而言,無論是申論材料的長度,還是出題的角度,特別是最後的大作文不再給單獨的材料明確中心論點等方面來說,考試的難度無疑是加大的。許多考生,以前能上70+,這一次甚至不及格,便是直接的表現。降維打擊。當越來越多的清華北大應屆畢業湧入大城市的體制內招考的同時,也就意味著更優秀的學子在競爭更穩定的工作,而非一味地高薪就業。在這個,A檔擠壓B檔生存空間的時刻,B檔也會擠壓C檔的生存空間,以此類推;不難發現,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上了送外賣的道路。憑勞動賺錢,是光榮的;不過,當年寒窗苦讀十六載,甚至更長的十九載,就是為了送外賣?當然,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只是過渡;越是年輕,越有機會,只是這機會你可能還沒遇到,或者說這機會還需要你更多地去做準備工作。
越是在經濟周期不景氣的階段,越需要一份耐心和堅韌!
在此,筆者就對目前就業不滿意或還未就業的年輕人建議三點: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學會面對!這,是當下,或許還有很長一段的路要走。但,這並不是你不努力、不奮鬥、不學習、不上進的理由;當下越是艱難,熬過去就是陽光。雨後的彩虹,先得經歷一下洗禮;在這洗禮的過程中,你做了多少,就是明天的你的依憑。與期將原因歸結於外因,不如將問題找到在自身,從自身出發,看看自己還能做出哪些努力!機遇還會有,一定會來,學會準備!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道理,容易明白,這行動,卻難堅持。知行合一,你不僅得明白,你還得去做到。無論今天的你是希望考研、考公、考證,還是明天的你會得到更好的就業、工作、收入、戀人等等;所有的幸福,都離不開你自己的努力;所有的未來,都需要你當下的準備。無論哪個方向,只要是正常的,該堅持則堅持,需吃苦則吃苦。吃苦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成長!可先求穩定,再求變化,曲線救國!曾經,計劃的道路未能一步實現;那麼,今天的道路可能會更加曲折;曲折不可怕,怕的是沒有目標,怕的是沒有道路。只要道路還在,那麼就要做一個前進在道路上的人兒!面對現實,重新規劃,制定計劃,靈活應變,努力常在,一邊工作一邊求學,不同時段雙份工作等等,都是可行的,都需要你的付出!最後,在此與大家共勉;賺錢雖不易,但奮鬥之心常在!壓力確實有,但上進之心常在!只要你還在努力,還在前行,一切都會變好,只是可能慢一點兒而已!
加油!2021年,砥礪前行,有你有我!
特別提示:筆者長期專注於公務員考試,對行測、申論、面試等均寫有自己的專欄;乾貨多,技巧多,可借鑑!助你成公!
(覺得不錯,請關注收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