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生在2019年的夏天,一個全封閉的寄宿學校裡,這是一所普通的全日制寄宿學校,管理的相對比較嚴格,家長對學校非常的放心。李速的家長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李速的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母親的工作總是讓她照顧李速不那麼及時,所以李速的父母決定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他們認為男孩子儘早獨立是有好處的。可是對於一個剛上小學四年級的男孩子來說心理上是對父母的無限渴望。
一個星期二的中午,剛打完籃球的李速決定去洗個澡乾淨一下,寄宿學校的男孩子長期沒有人管理衛生問題,如果不是太髒,學生三天不洗澡時經常的事情。李速已經五天沒有洗澡了,他不喜歡公共浴池,他認為公共浴池不像家裡那麼的乾淨,而且管理浴池的大爺看起來也不怎麼隨和。
吃過午飯李速一個人帶著洗浴用品去了公共浴池,因為是中午一會還要上課,所以浴池的人很少,就算有人也都陸陸續續的往外走。李速想抓緊時間突擊一下以免上課遲到。很快浴室就剩他一個人了,李速不覺得有些發慌,想起一會出去還得被管理大爺罵,他更是加快了速度,怕什麼來什麼,他一轉身就看到了管理大爺站在門口正在看他,李速馬上道歉「對不起大爺,我馬上就好,五分鐘,再給我五分鐘。」李速認為他會被大爺一頓臭罵,沒想到等來的卻是大爺的關心「小同學,別著急,我沒什麼事,我就是看看裡面還有沒有人了。」說著象徵性的像裡面看了一眼。然後他慢慢走向了李速.......
從那天起李速見人就躲,他特別害怕年紀大的男人,父母很快就發現問題,向老師反映情況,但是老師的回答是李速在學校生活軌跡正常沒有曠課,為由推卸了責任。可是李速的行為越來越異常,父親放下了工作特意回到家裡陪伴李速,李速在父母的關愛下說出了一個可怕的真相。
李速被公共浴室的大爺侵犯了,很快李速的父母將寄宿學校和犯罪嫌疑人王某告上了法庭,因為證據不足受害者家屬一度感到絕望,但是在法律志願者的幫助下,慢慢有其他受害者勇敢的站了出來,將犯罪嫌疑人王某聯名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處犯罪嫌疑人王某七年有期徒刑。很多人覺得壞人終於受到了公正的判決,但是事情完全沒有結束,由於李速從事發到父母發現有三個月時間,在這三個月中犯罪嫌疑人多次對李速實施威脅和侵犯,導致李速心理上產生了極大的變化,易怒、怕人並改變了性取向。李速的父母為此後悔不已,他們認知裡認為男孩子是不存在性侵的可能的。新聞裡被侵害的往往是女性,正是他們的錯誤認知害了一個單純美好的孩子。
總結一下,本案例中人們通常有哪些錯誤的認知呢?
一、一般的人們認為被侵害的都是女孩子
權威機構曾經對17所院校做過深入調查顯示,男童遭受性侵害的比例比女生還要高出17%,所以遭受性侵的女性多於男性是人們錯誤的認識。
二、這種事離我們很遠
經國內犯罪心理學家統計,性侵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隱藏案件比例是1:7。也就是說,我們看到新聞報導一起案件,背後可能有七件類似或者相同的案件沒有被我們發現。
三、認為同性別管理可以避免性侵害
很多人認為同性之間是沒有必要防範的,或者認為同性之間的性侵離我們很遠,不會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那就大錯特錯,因為同性之間作案更為方便、隱秘,所以同性之間的侵害才是性侵中最為常見的現象。
四、男孩不需要父母過多的關愛,應儘早獨立
對於男女孩的教育上我們中國人自古就有差別對待,多數人認為女孩應該得到更多的呵護與關愛,男孩子應儘早獨立才能支撐家庭,這種思維大錯特錯,男孩女孩都應該受到相等的關愛,特別是在青春期的時候,躁動叛逆的孩子常常讓人想放任,男孩在這個時候顯得更為獨立不願跟父母接觸,認為接受父母的關愛是長不大的表現,其實這時候孩子更需要父母耐心的疏導。
五、認為忍耐事情就會過去
這種忍耐只會助長壞人的囂張氣焰,及時報警勇於說出實情,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壞人繩之以法,孩子才能儘早的脫離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