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現在許多女權主義者過度的吹捧反婚反育,她們認為反婚反育是非常高級的,那些結婚生子的女性被她們稱為「母驢」。
從大局觀來講,這種觀念一旦形成了,社會風尚就會對民族的延續,國家的人口安全會構成非常大的影響。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將越來越嚴重,如果生育觀念出現了重大變化,那麼國家的安全就受到了威脅。在全世界的族群競爭當中人口生產是非常重要的力量。
每個人是否想要生孩子當然取決於自己的意願,但是我們在這裡並不提倡吹捧哪種形式是高級的,哪種形式是低級的。
1. 經濟壓力大
網上有人細細算過結婚生孩子需要花多少錢,最終算下來就放棄了結婚生孩子這個想法。
首先來談談結婚,現在有很多單身光棍寧願一輩子不結婚也不願意再去物色物色對象的人選,因為他們認為在這個物價、房價都高的社會中,能夠養活自己就很不錯了,還要考慮娶妻生子就是難上加難了。
在他們眼裡,結婚就代表著要肩負家庭的責任,如果達不到1+1>2的效果,不如就一個人生活。但是大部分人都對自己和伴侶沒有信心,所以很多人會選擇不結婚。
其次就是生孩子,即使很多人結婚了,也會因為經濟壓力而選擇不生孩子。
因為小孩就是一隻「四角吞金獸」,從懷孕起,各種胎教到補品,生完孩子後的奶粉、紙尿褲等,再到孩子開始接受教育,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孩子長大後再娶妻生子的費用等等。
對於他們而言這些全部都是壓力,所以他們選擇不給自己「添麻煩」。
2. 養育壓力大
生孩子壓力大,不單指經濟壓力大,還指養育壓力大。養孩子是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如果不提前做好準備就容易手忙腳亂。
養育孩子不僅僅是讓孩子長大成人,還要去培養他,讓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就像是歷劫,能夠克服困難闖關一關又一關,那麼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但是如果在途中堅持不下去了,那麼不僅是孩子沒能養育成功,自己也會面臨崩潰。
很多人提前預知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和精力去養育孩子,所以就選擇不生孩子。
3. 肩負著教育的重擔
生養孩子就意味著要肩負孩子教育的重擔。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幾乎已經沒有吃不起飯的人。養活一個人很容易,但是養好一個人卻沒那麼容易。
心理學家調查研究發現,很多人對於自己是否能夠將孩子教育好沒有信心,他們認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卻也是非常艱難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重視教育,他們清楚教育不只是將孩子放在學校接受書本上的教育,還是生活中方方面面的。
心理學家鮑恩(Bowen)表明,有些人由於從小原生家庭的環境並不好,例如父母離婚或是去世,造成自己的心理沒有那麼健康,所以也沒有信心結婚生子。
很多人在潛意識裡認為幸福離自己很遙遠,所以也更加不相信自己能夠教育好下一代。
1. 逃避心理
反婚反育者的第一特點就是具有逃避心理,他們將生活的苦難、挫折都歸咎於結婚生子,如果不用結婚生子就沒有這些困難與挫折。
他們的逃避是自己趨利避害的一種方式,一感覺到心裡不舒服就馬上逃離它去尋找慰藉,不給自己留時間去認知和體驗。
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如果選擇逃避來解決問題,那麼只能逃得一時逃不了一世。
2. 焦慮心理
之所以她們想要呼籲「反婚反育」是高級的原因是她們焦慮於現狀,因為現在社會主流還是結婚生子,所以她們自己會認為社會潛意識中會對不婚不育的人產生偏見。
她們很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從而改變自己焦慮的心理,所以才會急不可耐地呼籲反婚反育很高級。
3. 完美心理
反婚反育者大部分是追求完美的,正是因為他們的要求過高,寧願單身也不願意將就,慢慢地就成為了反婚反育者。並且有些反婚反育者會看不起那些為了結婚而結婚,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的人。
他們主觀認為那樣的人是低級的,只有自己這樣的人才是高級的。
社會學家認為,反婚反育並不高級,如果大家都追求反婚反育,那麼老齡化就會越來越嚴重,國家的安全威脅也就會越來越大。
在現代這個安穩的社會裡結婚生子是自己的意願,我們也要尊重每一個人。但是不要去專門呼籲反婚反育這一現象。
- The End -
作者 | 翩鴻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Winnicott, D. W. (1953).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A study of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4, 89–97.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