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味糯米飯,記憶中的味道

2020-12-20 美食天下

古早味糯米飯

By hjtlooking

用古早味來形容,其實也不知道恰不恰當,這只是我自己記憶裡的一種口味。記得以前上高中的時候,經常吃這種糯米飯,配料很簡單,但是那時候覺得真心好吃。一個大瓦罐裡面盛著糯米飯,上面的一角放著綠豆蓉,另外一角放上小段小段的臘腸。買的時候,賣家拿著個小瓷碗,先舀起一半的糯米飯,再放入豆蓉,香腸,然後再舀另一半是壓實,裝袋。

原料:糯米、去皮綠豆、臘腸、水、鹽。

做法步驟:

第1步、糯米泡水,泡一夜。

第2步、去皮綠豆,浸泡一夜。

第3步、泡好的糯米瀝乾水,蒸籠墊一塊蒸籠布,然後把糯米鋪到蒸籠中。

第4步、泡好的去皮綠豆瀝乾水,用盤子裝好,放蒸籠中。

第5步、綠豆跟糯米一起蒸,大火30分鐘。

第6步、蒸好的綠豆碾成蓉。

第7步、綠豆蓉中加少許鹽,攪拌均勻。

第8步、臘腸切段,大火蒸10分鐘。

第9步、取一個小碗,我用的是一個四寸的碗。放入一部分糯米飯。

第10步、加綠豆蓉。

第11步、加臘腸。

第12步、加糯米飯填滿。

第13步、裝入保鮮袋中捏成團。

第14步、捏成團後,拿出來撒點白芝麻。

來自 美食天下 hjtlooking 的作品。

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相關焦點

  • 香芋海鮮糯米飯,記憶中的古早味,一道適合犯懶時的菜品
    在做菜之前先跟你們嘮一個冷知識,我相信你們出去買蛋糕、小吃的時候,招牌上都會大寫著古早味,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好奇過,這個古早味到底是什麼東西,其實古早不是代表一個味道,這個詞是從臺灣傳過來的,在閩南地區也會有使用,古早就是水一些有歷史的東西,比如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個時代的意思,古早味顧名思義
  • 這才是糯米飯最好吃的做法,溫州古早味,吃一次就愛上了
    這才是糯米飯最好吃的做法,溫州古早味,吃一次就愛上了我們經常吃米飯,但是我們發現糯米很少拿來煮飯食用,這是為什麼呢?糯米最好吃的做法要屬溫州的糯米飯了,溫州古早味糯米飯,鹹香軟糯,深受溫州人的喜愛。在溫州,人們喜歡早餐的時候吃糯米飯,蒸好的糯米飯澆上香菇肉醬,搭配油條、蝦皮、香蔥等食材,用料豐富,味道特別香。早上吃這樣的一碗糯米飯,不僅可以填飽肚子,精神上也獲得極大的滿足。
  • 鎮江古早味零食,都是記憶中的味道……
    京江臍是鎮江特色糕點中的名點,因為類似泥塑金剛的肚臍而得名,是鎮江人小時候的回憶。無論是直接吃,還是泡豆漿,都非常好吃,是屬於鎮江人記憶裡的味道。蝦片沒有蝦,但是味道卻很不錯,小時候每次吃炸蝦片都像過年一樣,好吃不貴!
  • 記憶中的國民早餐之溫州糯米飯篇
    在小編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大概就是讀小學時那碗冬日裡冒著飄渺的白色熱氣的溫州糯米飯了吧。這應該也是大部分溫州人的共同記憶,只要在異地他鄉談起溫州糯米飯就是「確認過眼神,你是對的溫州人」。媽媽做的糯米飯表面看起來質樸簡單,實則內容極其豐富。
  • 記憶中的僑鄉「古早味」:美味在口中 家鄉在心間
    中國僑網11月25日電 題:記憶中的僑鄉「古早味」:美味在口中 家鄉在心間  「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的味道的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  早年間福建臺灣等地的化工食品產業不發達,料理做法比較單純,以手工料理食物為主,料好實在,就是早期的「古早味美食」。位於福建泉州的古早味美食店鋪。
  • 泉州古早味「普示菜」:記憶中的古城「味素」
    在如今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現代社會,談論古早味泉州菜,與其說是對清淡本真、甘醇鮮美這種簡單味道的懷念,不如說是為了追憶這座古城的民俗舊事。泉州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目前正在用閩南方言寫一本關於泉州的書,他採用一半文史,一半文學,一半白讀,一半文讀的獨特寫作方式,其中就有不少關於古早味泉州菜的記憶。從他的視角出發,古早味泉州菜無論從味道、做法、習俗上,其實都別有另一番趣味。
  • 這是你「記憶」中的古早味蛋糕嗎
    古早味是一種態度,她崇尚自然,許多美好的事物都在過去的掌心中,意指「懷念的味道」。早在閩南地區的方言,就有古早一詞。早期由於食品工業不發達,很多美食都採用純天然的食材,基於手工製作,味道淳樸而美味。漢糕堂用卓越的眼光看清了市場需求,在自家中式糕點中加入了古早蛋糕。並使用最原始的材料,做出最原始的味道。在如此浮躁功利的社會,執著地堅持品質為先的傳統理念。讓老百姓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可以感受到老一輩的「溫情」。
  • 飄香的糯米飯——媽媽的味道
    今天晚餐是糯米飯,我聽了心裡一樂,因為糯米飯很好吃,很久沒有吃過了。說著話的工夫,老媽已經在準備糯米飯的配料,首先是把糯米2斤和泰國米1斤,放進電飯鍋裡淘米洗乾淨,再把江瑤柱洗乾淨,放在米的上面,據說這樣的作用是米飯更有香味,然後插上電源開始煮飯了。
  • 小時候的香甜記憶就這樣被尋回——淳樸難忘的古早味雞蛋糕
    這種味蕾上的香甜記憶,直到慢慢長大成年,也不曾遺忘。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回外婆家的次數越來越少,記憶中的雞蛋糕也越來越難吃到。人有時是很奇怪的動物,越是分別,越是想念。每次路過有在做古早味蛋糕的蛋糕店,都會嘗試性地買一個嘗嘗,但總是找不到童年的味道。不知道是自己長大了,還是古早味已經消失了。
  • 去鄉懷食,溫州人對糯米飯的味蕾記憶
    去鄉懷食,溫州人對糯米飯的味蕾記憶 2016/07/04 10:12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楊凡 瀏覽:7494
  • 「吃在安順」一份糯米飯,是不是你學生時代的「早餐記憶」
    】的從糯米飯到「升級版」的餅包糯米飯它的滋味是每個安順人的一份「早餐記憶」安順的糯米飯:在「外行」看來安順糯米飯的佐料看著都差不多乍看上去而由它們延伸出的還有辣椒醬說到糯米飯中的「肉肉」,可是有三種,一種是火腿腸,另一種是滷肉,當然,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糟辣椒炒肉末了,它們搭配糯米飯,自然味道也不同。
  • 廈門零食承包你童年記憶!古早味閩南特色零嘴,是你的心頭好嗎?
    04 麻餈現在的街頭巷尾,我們偶爾也能見到經營著麻餈生意的小推車,古早味的小本生意就這麼一直經營了下來。不僅僅是古早味道,更重要的往往是這份悠然自得的心情。這樣的麻餈才是好麻餈,這樣的麻餈才是廈門人記憶中愛吃的麻餈!05餡餅鼓浪嶼餡餅早就名聲在外,但如今工廠化生產,它的古早味只有廈門人記憶中才吃過。
  • 溫州人,賺錢的精氣神,都來自這碗暖胃又暖心的糯米飯
    溫州人,賺錢的精氣神,都來自這碗暖胃又暖心的糯米飯 文|鼠二 自從《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火了之後,沒有比在系列裡露臉更能彰顯自己故鄉味道的方式了,第三季無疑為溫州美食吹響了號角,長人餛飩、矮人松糕、白蛇燒餅……讓我們見識了中國的
  • 《夢想改造家》打造「古早味的家」用食物留住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12月23日晚22:00,東方衛視將播出立邦《夢想改造家》第七季第十一期《古早味的家》。本期夢改將走進廈門,用舌尖上的味道解鎖關於家鄉的記憶。對於從業廚師行業20多年的林先生來說,父母為自己烹製的帶有家的味道,就是這個地方關於味覺的最美記憶。林先生也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用精心烹調的食物,讓更多人同樣有機會品嘗到這份承載著記憶的古早味道。
  • 在溫州,糯米飯又稱「炊飯」,是出門在外的溫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在浙江溫州,糯米飯,又稱「炊飯」,是出門在外的溫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說起溫州的炊飯,大家可能都吃過,蒸熟的糯米撒上蔥花,再加上肉燥、肉湯和油條碎末,一道溫州的特色早點炊飯就做成了。溫州人早餐喜歡吃炊飯,在溫州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炊飯的攤子和小店。
  • 天冷,我家早餐不馬虎,臘肉糯米飯,味道堪比肉粽子,營養又好吃
    小時候的冬天,記憶中除了蘿蔔白菜,其他的都是美味。那時候北方不產米,平時也是吃不到米的,所以,一年中也就只在寒假中吃到的,那麼一兩次的臘肉糯米飯,成了腦海中最美好的記憶,到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滿滿的幸福。臘肉豌豆糯米飯,懶人早餐做法,香軟可口,營養美味,味道堪比肉粽子,孩子超愛吃。今天分享的就是這道帶有最美好回憶的臘肉豌豆糯米飯。簡單快手,營養美味,尤其在冬天,特別適合作為孩子的早餐,有飯又有菜,有葷又有素,好吃有嚼頭,超有料。媽媽做的輕鬆,寶貝吃得過癮,暖暖的,飽飽的,一天都是能量滿滿。
  • 泉州古早味:漂洋過海的鄉愁(組圖)
    原標題:泉州「味素」 漂洋過海的鄉愁  泉州的古早味,不僅只是滿足於口腹之慾,更有一種喚醒記憶的力量。它的每一種食材,每一絲味道,每一滴湯汁中,都記載著當地厚重的歷史人文,飽含著泉州百姓對故土家園的深愛。
  • 古早味的經典美食,滿滿一碗滾燙鮮香,嘗的是家鄉的味道
    面線糊作為古早味的經典美食,不僅是兒時深藏記憶裡的味道,也是閩南深厚文化底蘊的寄託,同時也流傳到了隔海相望的寶島臺灣,深受臺灣同胞們的喜愛。面線糊很多人經常吃,但清楚如何製作的卻不是很多。面線糊,主要是由大骨海鮮熬製成面線湯加以各種佐料製作而成。
  • 味正全城送蒸雞(續)丨吃古早味的蒸雞,過最有味道的節日!
    舉報   愛心,如冬日的暖陽,驅散寒冷,帶給人們溫暖;愛心,讓折翼的天使,重新回歸天空;愛心,讓身處在困境中的人兒
  • 溫州人離不開的糯米飯,炒著吃的糯米飯味道比其他更好
    溫州糯米飯是一道美食,由蒸熟的糯米,上面撒上油條碎末或油條塊和肉末湯組合而成的,它是溫州的一個特色早點,也是全溫州人早餐的首選。而且溫州人吃糯米飯,不是炒著吃,而是直接拌著肉湯吃,更特別的是會撒上用油條碎,熱騰騰的,香噴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