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住房自有率還是比較高的,大多數人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一套住房,但並非所有人買房都是一帆風順,在買房之前或多或少都要經歷一些小波折,因為買房並不是一件小事,即便近幾年樓市調控政策加強,但是房價已經攀升了多年,很多人買完房以後已經是捉襟見肘了,特別是工薪階層,大部分都在努力工作還著房貸。
房貸多則30年,少則10年,周期雖然可以選擇,但是在買房時銀行貸款利率定下來了可是不變的,對房貸利率較高的人有失公平,往高了算相差百分之一,長期下來就是一筆十幾萬的利息,房貸越多當然還款的壓力也就會越大,如果每個月能節省幾百的支出,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了,例如90萬的房貸,30年期還完,利率下調到原來的0.9倍,那麼就能節省10萬元利息,也就相當每年節省3300元開支,這錢拿出改善生活水平可以多買不少豬肉。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固定的利率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市場需求,為了推動貸款利率的發展方向,央行也在去年底發布公告,可以進行固定利率向LPR利率的轉換,原本計劃就是要在8月底完成全部轉換,這就意味著從9月開始,像最常見的房貸利率將無法再進行選擇變更,可能已經有人提前將房貸利率變成了LPR。
房子該怎麼買?中年人的買房經驗告訴我們,這樣選房子越來越值錢但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對房貸利率的轉換保持了猶豫的態度,因為現在所剩下時間也不多,而銀行也已經開始發簡訊提醒還房貸的人進行選擇,如果到期還是沒能確定選項,那麼銀行就會「強制」給你統一選擇為LPR利率來計息。
LPR是浮動利率,會隨著市場調整進行變化,這樣每個月歸還的利息也有可能發生變動,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LPR已經往下調了20個基準點,也就是說如果是按照100萬的房貸進行計算,每月可以少支出接近120元,當然LPR也會往上調,這時一般意味著經濟轉好,還的利息自然會多一點,而LPR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進行下調能很好促進資金流動。固定利率因為還款利息不變,所以並不會受到市場幹擾的影響。
至於如何在兩種貸款利率中進行取捨,就需要依照自身的情況來下決定,對於穩定工作者來說,每月經濟開支已經做好了規劃,不想進行更改,就可以一直延續使用固定利率,這樣也不必為忽高忽低的利率變動而操心,但如果是想根據市場變動來還貸款,就可以優先考慮LPR利率,在很多情況下LPR還是具備著優勢,特別是固定利率過高的人,下調基準點對這些人來說很有幫助。
由於還房貸的時間周期長,所以也沒有人可以對中國未來的利率走勢做一個明確的判斷,但是根據西方國家利率走勢來看,整體是偏下降的趨勢,至於LPR和固定利率到底哪種更加划算,就需要時間來進行驗證,但現在留下來選擇的時間已經不多,「房奴」也無需糾結了,如果轉換後不滿意,到今年12月底之前還能和銀行協商進行一次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