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8 10:47
圖片來自網絡
最近,杭州中山中路一家新開的日式拉麵館火了,創始人是一名90後,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他在日本福岡嘗到了一位老人做的博多拉麵。後來,他帶著老人給的秘方回到杭州開店,一時間火爆朋友圈,每到晚上8點,200碗限量的拉麵都能全部賣完。
今年以來,杭州開出了好多日本料理店,光中山路上就有21家日料店,既有經營炸豬排、壽司、拉麵的專門店,也有人氣爆棚的居酒屋。大批日料店的興起引人側目,而業內人士則認為,目前跟風做日本料理的人太多,未來一兩年內日料店洗牌在所難免。
中山路成日料一條街
市中心多為中低端小店
「選址在中山路,有一點原因很重要——在這裡開店比在商場裡開,每天每平方米租金便宜兩三元。」二將坊拉麵館創始人王忠良說。
在中山中路至中山北路這一段長2.8公裡的道路上,這樣的日料店共有21家,也因此有了「日料一條街」之稱。
「這段路上開得最早的日料店,是富美家、千串屋和紫櫻花。這裡原先來的日本客人較多,可能大家覺得可以靠日本客人帶動自家的生意,就都在這裡開了。」在杭州經營多年日料店的隱酒屋負責人薄洋說。
「我們店是2011年開的,當時附近只有千串屋、伊萬裡川等三四家日料店。從去年開始,這條路上開出了很多新店。店開多了,生意雖然受到一點影響,但總會回歸到品質上,這點我們不擔心。」富美家店長江女士說。
其實不只是中山路,整個杭州日料店都遍地開花。大眾點評大數據顯示,目前全杭州的日料店已有786家。其中,以湖濱商圈、武林廣場商圈分布最為密集,湖濱有44家,武林廣場有43家。
鶴川料理負責人朱先生介紹,市中心目前新開的日料店大多屬於中低端日料,門店都很小。中低端日料店定位的人群,只需要滿足速度快、味道好、價格便宜這幾個要素,所以會選擇在市中心這樣人流量大的地方開店。」
「這樣的小店,位置在30個左右,相應的服務人員也少,投資少,往往裝修1個月就能開業了。這種模式很容易複製,所以現在開出這麼多家日料店。」朱先生說。
中高端日料店集中在景區
一位日本師傅月薪3萬
人均消費200元以上的高端日料店,則主要集中在風景優美的景區附近。「中高端日料店,面對的主要是30-40歲、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客群。這部分人對私密性、環境、食材的要求都很高,高端日料店選址會儘量選擇風景好、停車方便的地區。」朱先生說,這樣的高端日料店杭州目前有17家。
對於日料店投資少、容易複製的說法,薄洋並不贊同,他說:「走高端路線的日料店裝修費用是很大的,人工也不便宜。會做日料的中國料理師月薪1萬多元,好的日本料理師月薪已到兩三萬元。」
儘管大多數日料店基於成本考慮,會用國內的料理師主理,但在杭州,也有一部分追求高品質的日料店會專門從日本聘請料理師坐鎮。
到現在為止,富美家已經聘請過4位日籍料理長,幾乎每年日籍料理長的籤證一到,就會從日本再聘請一位。「日籍料理長的月薪大概是3萬元。雖然人工成本高,但他們比較專業,做出的味道也很正宗。」江女士說,現在的料理長石川先生之前一直在東京做料理,他來到富美家之後給人的感覺就是認真、仔細,「每天店打烊後,他都會仔仔細細檢查衛生,一直都是最後一個走的。」
前陣子,王忠良特地請來的日籍料理師傅回國了,目前他正在物色新的合適人選。「日本師傅做料理,都是嚴格按照標準來的,」他說,「同樣切一個糖心蛋,日本師傅就能做到將糖心蛋完整切開,不破壞蛋的完整性,絕不會讓蛋黃流到蛋白上。」
對於食材,追求品質的日料店也格外看重。在杭州已開出10家門店的山葵家,一直堅持鰻魚要活殺現烤,而如果用半成品鰻魚的話,成本可以節省三分之一。
稻川居酒屋店長浣女士說:「我們的調味料一直堅持從日本進口,在細節上打動日本客人。比如醬油,我們採買400元一桶的日本萬字醬油,拿回來後師傅還會手工調製。」
針對目前杭州大批興起日料店的現象,幾家日料店老闆表示:「目前多數人是在跟風,未來一兩年杭州日料店或將面臨洗牌,一部分經營不善的日料店將被淘汰。」
據杭州網
14469508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