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中,鄧倫魏晨與熱依扎共同尋找紫禁城特飲。通過故宮人的重重點撥,最終確認特飲名為「三清茶」。當看過這茶以後,讓人不得不感慨一句:古人真講究!
茶宴場所講究
從乾隆八年開始,每年都會在重華宮舉辦茶宴,逐漸形成定例。在乾隆年間就舉辦了四十多次茶宴,可以說,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每年都會辦。
重華宮位於內廷西路西六宮以北,這裡沿用了三進院落格局,前院正殿為崇敬殿,後院正殿為翠雲館,中院正殿為重華宮。
重華宮得名於「重華協於帝」,「此舜能繼堯,重其文德之光華」,意在頌揚乾隆皇帝有舜之德,繼位名正言順,能使國家有堯舜之治。
在更名之前,重華宮叫乾西二所。是乾隆帝十七歲大婚到登基這八年一直居住的場所,對他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特殊含義。
在乾隆帝即位後,重華宮就改建成了他專屬的休閒場所。
於此宴請朝臣,也就相當於是把人請到了自己家裡來。
獨創茶用料講究
在每年的茶宴上,喝到的茶都是固定的。此茶乃乾隆帝獨創,以梅花、松子、佛手柑為原料,配以龍井,加雪水衝泡。
梅花冬日不謝,松柏四季常青,佛手諧音福壽,可以說這三種用料都極其用心,有清雅高潔之意,此茶便名三清茶。
為此,乾隆還專門寫了一首《三清茶詩》:「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松實味芳腴,三品殊清絕。」
乾隆還特地讓瓷廠燒茶碗時,將這首詩刻在其上,用於茶宴使用。
到場人員講究
重華宮茶宴邀請的基本都是重要文臣,皆為內廷的翰林和大學士,就連鼎鼎有名的紀曉嵐都是在編纂了《四庫全書》以後才有資格參加此宴。
參加茶宴的朝臣們還能得到前文所提到的刻有乾隆帝所提《三清茶詩》的茶碗。
紀曉嵐就在參宴後寫過兩首詩,其中一首寫道:「紅沁丹沙白膩脂,越窯風露滿花瓷。凡茶不敢輕煎注,上有君王自製詞。」
一句「凡茶不敢輕煎注」就已表達了紀曉嵐對乾隆帝滿滿的敬意。
在茶宴上,乾隆帝通過紙條與朝臣們互動寫下詩詞,更像是文人雅集的活動。此外,乾隆帝還往往另作律詩一、二首,命人刻匾懸於崇敬殿內簷。
可以說,這是乾隆帝增進君臣之間感情的一種方式,他也通過這樣的活動表示對國家棟梁的重視,表達自己為國求賢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