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家的宮殿,是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開始修建的。有24位皇帝在此執政過,舊時叫做紫禁城,我們都知道在古代,黃色才是皇室的象徵,可為什麼偏偏叫做紫禁城呢?
紫禁城,紅牆黃瓦,氣勢輝煌。為何不叫做紅禁城、黃禁城呢,說法有很多種,但大致的是這三種說法
第一是天帝之子的說法,皇帝一般都自稱是天子,和普通百姓有很大的區別,天宮是天帝所居住的地方,天宮也叫紫宮,所以皇帝作為天帝之子,自然而然居住的也稱為紫宮了。我們都知道,歷代皇宮戒備森嚴,不是普通百姓能隨便進入的地方。因此取禁字,也是給皇宮添加幾分的威嚴。紫禁城就是由天宮一紫宮而來的。
第二種說法,就是紫氣東來的說法了。紫氣東來是老子出關時的一大勝境,在道家,紫意味著吉祥的意思。傳說老子在過函谷關時,有紫氣從東方飄來,接著老子就騎著青牛而來。歷代帝王對道家這種意味都很接受。所以,皇宮就是由此而來。
第二種是星道學說,與古代的星垣學說有關。什麼是星垣,星垣是根據星辰來分布的,有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還有28星宿和其他星座等等。在古代星相師的口中,紫微垣中還有一個小垣,這個小垣就是代表的帝王身邊的重臣。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又分別為上垣、中垣、下垣。紫微垣處於處於三垣的中央。在古代人們都是以中為貴,為中天的中心,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又叫紫宮。那麼天帝之子,所以皇帝所居住的地方就叫紫禁城。紫就是由此而來的。
這三種說法都很有道理,皇帝居住的地方肯定不一般,增加很多的色彩也是在所難免的。我們從星垣學和故宮的建造設計,可以發現。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故宮中間,是最高大突出的地方,乾清和坤寧象徵著天和地,日精門和月華門是日和月的象徵,其他的東西六宮和建築代表著群星。
以故宮的建造來看,和星垣學可以說是高度一致的,其他的說法,也是為皇家增加更多的神秘色彩,顯得更加的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