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3本新書亮相,解讀600年紫禁城文化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600歲的紫禁城是一座寶庫,也是一個謎宮。最近,《紫禁城建築之道》《紫禁城古建築營建思想研究》《紫禁城365》3本新書亮相,分別從紫禁城的建築語言、思想境界、營建文化、圖像解構等方面,解讀這座「城」。

故宮出版社介紹,這3本書對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故宮文化,提升公眾對紫禁城文化遺產的熱愛,推進紫禁城古建築的保護修繕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本書雖說都說的是「城」裡事兒,但是側重點各有不同。

《紫禁城建築之道》像一把鑰匙,帶領讀者探索紫禁城建築背後的奧秘,探求古人在都城營建上所遵循的原則和哲理。

這本書的作者王子林在故宮博物院工作30多年,是宮廷研究的專家。在這本書中,讀者不僅能看到紫禁城外在的風貌,更能深了解紫禁城的歷史和內涵。紫禁城的紅牆黃瓦、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背後藏著的「秘密」在書中揭開。宮殿、花園、山石乃至屋頂的形制、河流的走向都蘊含著說不盡的奧秘。舉個例子,紅牆黃瓦是紫禁城的象徵符號,紅色象徵火,黃色象徵土。紫禁城的三大殿建在土字形的臺基上,宮殿是紅色的,屋頂的瓦是黃色的。紅與黃的設計,體現了農業文明對土地的重視,根基離不開土。

《紫禁城古建築營建思想研究》的作者是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研究館員周乾。全書內容涵蓋紫禁城的選址、「天人合一」文化、建築數字、建築色彩、門釘、屋頂小獸、寶匣鎮物、防暑禦寒、建築技術、建築風水等諸多方面內容。

比如關於紫禁城古建築屋頂「鎮物」的數量問題。紫禁城幾乎所有的古建築在快要完工時,工匠都會在屋頂正中開設「龍口」,並安放寶匣。寶匣內有「五金」「五穀」「五線」「五藥」五種寶石等多種鎮物,用於消災驅邪。

很多人問為什麼鎮物的數量多帶「五」字。本書認為,漢字「五」在古文字階段是「X」與上下兩個「一」進行組合;「X」表示陰陽二氣,上下「一」表示天地;因而「五」寓意宇宙中的萬物。古人認為宇宙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亦包含這種含義。

《紫禁城365》則以時間為線索、以12個月為劃分,以日讀的方式,詳盡地描寫了故宮裡的365個細節,內容涉及建築、歷史、人文等方方面面。

故宮出版社說,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以圖解的方式講述建築、歷史與藏品,用獨特的視角及呈現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述國寶故事。

如在介紹乾隆朝各色釉彩大瓶時,書中形象地用倒影和漣漪,綿延展開這件器物的釉色及工藝,並極富詩意地說:「古人欣賞瓷器,每以它能否喚起或挽留我們對自然的情感為標準。有明月清輝、雨過天青、瑰麗夕陽、夜空的繁星,紅透的荔枝、蚯蚓走過的春泥……」書中還形象的將其喻為「御花園」,在上面能找到「胭脂美酒」「江南春翠」「瑰麗紅霞」與「清夜明月」的顏色。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冕

編輯 匡峰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韓熙載夜宴圖將亮相!故宮「劇透」紫禁城建成600年展覽計劃
    來源:央視網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為廣大觀眾奉上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韓熙載夜宴圖、蘇軾行書治平帖卷等重磅展品也將陸續亮相。故宮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展覽,其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展體驗。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
  • 獻禮紫禁城600年|「故宮大語文」立體書來了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國內少有雙層立體設計的圖書,《故宮人文版:這是紫禁城》出版:>學一次有聲有色的故宮大語文,一眼看盡歷經滄桑的紫禁城600年。這是一套耗時600天製作,一眼看盡600年歷史,有趣的故宮大語文書。這本書到底有何特別?
  • 600年的紫禁城、95年的故宮博物院今年打算這樣過生日
    央視網消息: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為廣大觀眾奉上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韓熙載夜宴圖、蘇軾行書治平帖卷等重磅展品也將陸續亮相。故宮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展覽,其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展體驗。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
  • 獻禮紫禁城600年,「故宮大語文」立體書來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珂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國內少有雙層立體設計的圖書,《故宮人文版:這是紫禁城》出版:學一次有聲有色的故宮大語文,一眼看盡歷經滄桑的紫禁城600年。這本書到底有何特別?故宮,這座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寶庫:是迄今為止全世界範圍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集大成者;更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家。然而,對於孩子們而言,如果不做準備和引導,去故宮絕對是個難挨的疲累旅程。
  • 《紫禁城100》及《最好的皇宮》新書發布會舉行
    11月2日,故宮出版社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院召開《紫禁城100》及《最好的皇宮》新書發布會,會上在展示兩本新書特點特色的同時,對外展示過去多年合作的故宮文化教育推廣的成果。其中,《國家藝術·十二美人》及《在紫禁城》分別獲得了2012年、2014年「中國最美的書」稱號。  故宮出版社總編輯趙國英著重向大家介紹《紫禁城100》、《最好的皇宮》兩本新書的特點、特色。《紫禁城100》在今年出版,以賀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院慶。
  • 紫禁城今天600歲!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這一天是1420年12月8日。今天,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如果找一個人帶著您逛故宮,單霽翔恐怕是不二人選了。」
  • 紫禁城600歲刷屏了!王旭東:讓故宮活起來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將舉辦一系列學術研討會、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覽、組織一系列公益活動、製作一系列弘揚故宮文化的影視作品、表彰一批有突出貢獻的「故宮人」等,突出故宮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匠心呵護遺產、以文化滋養社會,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 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 拉開「紫禁城600年全民閱讀」活動
    2021年《故宮日曆》內頁 故宮供圖23日的線上發布以對談的形式展開,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故宮日曆》主編陳麗華從圖書內容編纂、院藏文物的角度,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的首位主持人、著名節氣物候研究學者宋英傑從節氣與物候的角度,跨界暢談牛在中國歷史中的重要作用與文化內涵,通過深度解讀日曆中的重要藏品,如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紙本設色作品、唐代畫家韓滉所繪製的《五牛圖》,宋代李唐等畫家繪製的牧牛題材作品
  • 耗時600天打造的故宮立體書!看盡紫禁城600年歷史~
    故宮,對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都是一場如約而至的邂逅。 但是,皇帝是如何吃飯的?一天吃幾頓,每頓幾個菜?皇子們都要學什麼課程?古代的手爐和冰箱長什麼樣?紫禁城午門的門洞,正面和背面的門洞數量竟然不一樣?  2019年,故宮的遊客人數超過了1900萬人次。2020年,恢弘的紫禁城,迎來了自己600周歲的生日。「有機會,我一定要去故宮看看」「有時間,我一定要再去細緻看看故宮」……故宮,一直深受大家喜愛,是每個中國人都想去打卡的地方。
  • 「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
    2020年12月8日,由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故宮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東城區圖書館舉行。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東城區,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故宮出版社總編輯劉輝,故宮出版社常務副總編宋小軍,故宮出版社副社長錢傳強等領導嘉賓出席並致辭,公益講座及新書發布會由東城區圖書館主持。600年的紫禁城,如今的故宮,堪稱厚重而又博大的中華5000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
  • 易烊千璽等名人用聲音對話紫禁城600年,QQ音樂助力故宮文化出圈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的公益音頻特別節目——《你好呀!故宮——聽見你的600年》(下文簡稱《你好呀!故宮》)至今已在QQ音樂上線42期。這檔節目以歷史輕科普為定位,選取禮儀、服飾、珍寶收藏等30個有趣的文化主題,根據18位故宮資深專家的獨家「爆料」,邀請包括迪麗熱巴、朱一龍、邊江等26位社會各界名人,用聲音講述最真實接地氣的紫禁城生活。據悉,該節目在QQ音樂上線以來,站內總曝光量已超3億,單期最高收聽近83萬,成為了QQ音樂最受聽眾喜愛的熱門長音頻節目之一。
  • 中山建行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宮瑞獸」驚豔來襲
    中山建行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宮瑞獸」驚豔來襲羊城晚報•羊城派  作者:  2020-09-24 除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宣告落成……
    ,通過微博向自己發出了一條簡單的生日祝福——「今天,紫禁城建成600年了!」「之前總聽到紫禁城600年,原來今天才是官宣」「願你丹宸永固,下一個600年更好!」……在微博評論區裡,一句句祝福飽含了網友對故宮的熱愛與期許。 紫禁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築群,也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堪稱厚重而又博大的中華5000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
  • 紫禁城今年迎600歲 《韓熙載夜宴圖》上半年率先露臉
    2020年到了,恢弘的紫禁城正式迎來600周歲,新展覽、新文創、新數據已經趕著趟兒地發布了。今年上半年,《韓熙載夜宴圖》將率先露臉。隨後,「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中國與凡爾賽展」「紫禁城建成600年展」等大展也將挨個揭開面紗。  國寶重器時隔數年再亮相,不僅秀貌,還將展「內涵」——近年來新的解讀、新的研究成果等也會同時揭秘。
  • 走近故宮600年,對話藝術,漾美家居推出「錦繡良辰」紅包系列文創產品
    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亮相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故宮之廣博,在於濃縮7000年中國文化於一城;故宮之偉大,在於不論今天還是後世,它都是解讀中國文化繞不開的方向。走進古老的紫禁城,與故宮中的藏品對話,與藝術對話,漾美家居為我們呈現一場別樣的文化盛宴!
  • 穿越600年看紫禁城:"太和殿脊獸"亮相
    今年,紫禁城迎來了600歲生日。這座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木質宮殿建築群,已經在中華大地上巋然屹立了600年。在這600年的傳承中,匯集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發生了無數故事。當下,故宮邀觀眾登午門城樓,賞金色屋頂層巒起伏,轉瞬看盡600年。
  • 600年的故宮,風華正茂
    走進600年歷史的紫禁城,穿行在龐大壯美的建築群,漫步在常設文物專館,欣賞頻繁推出的專題文物展覽,可以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工藝美術的璀璨,也可以感受到故宮煥發出的勃勃生機。故宮在紫禁城建成600年之際,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接受了中國文物報記者的專訪。
  • 3年打磨3.2米長卷 致敬600年紫禁城:一本立體書"打開"故宮
    全長3.2米、內含數百個精巧零件、全景還原故宮中軸線樣貌……近日,一本名叫《打開故宮》的立體書在網絡上走紅。這本書由主創團隊花費3年時間精心打磨而成。   3.2米長卷俯瞰立體故宮   蒼翠的景山、雅致的御花園、莊嚴的午門……《打開故宮》可以讓人沿著中軸線欣賞巍峨的皇家宮殿,中軸線以外的重要建築則通過小結構、抽拉等互動效果呈現。《打開故宮》全長3.2米,共包括78個精妙的小機關、10個宮殿建築群及93段歷史知識講解。除印刷外,全部採用手工粘貼製作,一本書的生產周期在45天以上。
  • 歷史中的紫禁城——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 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地點在哪裡?
    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地點在哪裡?  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舉行的展覽,展覽共分為三大單元,鎖定了18個關鍵年份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在故宮博物院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