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中溥儀重返紫禁城,眼前卻是故宮,感嘆山河歲月已變

2020-12-18 瑜論新知

貝託魯奇在《末代皇帝》中安排暮年的溥儀以遊客的身份故地重遊紫禁城,再登太和殿,這自然是虛構的電影情節。我不知道,假如真的有這種際遇的話,重返紫禁城,溥儀會是怎樣的心境呢?#故宮博物院#

他是否回想、沉思,記起了很多很多值得或不值得一提的事?這些往事它們或許彬彬有禮地造訪了他,又姍姍離去了。

回首來時路,他走出紫禁城的路太短,走回紫禁城的路又太長。所謂白雲蒼狗,世事如幻,一生到頭,閱盡世事鉛華。萬千哀涼俱化靜水,若有感慨,終不過是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

電影《末代皇帝》中,溥儀推著自行車走在街上,一群狂熱的革命小將高呼著「XXX萬歲」迎面走來。我始終不能忘記這個場景,不知此情此景,在垂垂老矣的溥儀聽來、看來,是何種滋味。

也許,他會想起1908年12月2日那個寒冷的早上舉行的登基大典。年僅三歲的他,被折騰得夠嗆,忍飢挨餓受累,坐在太和殿空蕩蕩硬邦邦的寶座上,面對著御座下黑壓壓的文武百官,不理會階下山呼萬歲之聲,哭鬧不休:「我不挨(愛)這兒,我要回家」。而他的父親,攝政王載灃安撫他說:「快好了,快好了!」卻被以訛傳訛成「快完了,快完了。

也許,是心如靜水,波瀾不起。以一顆倦心、一雙老眼來看待時代所謂的風雲變幻,恐怕是暗自失笑吧!縱是絕代強人又能操縱幾時?君不見,秦皇漢武,成吉思汗俱往矣,誰誰誰自認風流人物,也終不過雨打風吹去

沒有人會在意一位遜位君主的孤獨。他形單影隻,像一隻遠去的秋鴻,從歷史角色中退出,卸下一身包袱,成為歷史的旁觀者。

他死於1967年,那場浩劫開始不久,也算是死得及時,死得其所。

一世清淺,一世滄桑,一世匆匆,到頭來埋骨沉沙,殊途同歸。

斯人紛紛,潮來潮去,那紫禁城故舊矗立在紅塵深處,印記鮮明。

金水橋邊金烏西墜,那紅牆黃瓦的禁地是他永遠也回不去的家,亦是他曾經想逃離的囚牢。對於三歲就生活在紫禁城中的溥儀而言,紫禁城已經融人他的呼吸與生命中

有人說。如果你必須離開一個地方,離開你曾經住過、愛過、恨過、深埋過你很多過往的地方,就不要慢慢地離開,一定要迅速、果斷,來不及回望。因為,日後的回憶會糾纏著你一次次重返故地。

時,天似碧璽,月如翡翠。歲月流逝永不停歇,寂靜而深長。

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雲朝雨,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皇圖霸業,終歸於漁樵閒話。

再見,紫禁城!再見,故宮!這世上沒有什麼敵得過時間,所有的榮耀、輝煌、屈辱、悲涼,都融入滄桑。有多少欲說還休之事,盡都付與無常。

相關焦點

  • 溥儀晚年逛故宮,見解說員講解一古董花瓶,他笑稱:那是皇帝夜壺
    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有一句詩「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而最能對這句詩感同身受的一個人,莫過於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了。溥儀的一生,對自己的王朝,對自己的人生,從來都沒有過自主的機會,他一直是各個勢力的「吉祥物」,任由別人主宰自己的命運。
  • 當溥儀手中的蘋果掉落 紫禁城成了故宮
    1924年11月5日,清代最後一位皇帝遜帝溥儀從神武門離開了紫禁城,從1420年建成算起,時光已過去了504年。溥儀出神武門時,軍警從他的隨身行李裡搜出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當場沒收。這一件國寶與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曾是乾隆皇帝存放在三希堂中的摯愛。這間位於紫禁城養心殿西暖閣裡的小小溫室中,懸掛著主人書寫的齋名和對聯「懷抱觀古今,深心託豪素」。而西暖閣正中則懸掛著乾隆的父親雍正皇帝書寫的對聯: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
  • 溥儀重遊故宮,途中碰見一位白髮老人,愣了幾秒臉色都變了
    從電影《末代皇帝》中人們對溥儀有所了解,當看到一個離不開奶媽的孩子坐在高堂大殿上,而年過半百的官員卻伏身跪地,不禁讓人覺得有些滑稽可笑,甚至此時的溥儀根本不懂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自己要離開家來到皇宮生活,為什麼所有人都對他言聽計從。
  • 《末代皇帝》中的蟈蟈的一生又何嘗不是溥儀的一生!
    自秦王嬴政稱「皇帝」以來,到1912年溥儀退位,中國經歷了83個王朝,2132年。 從秦始皇算起,皇帝共有408位。加上未在位、死後被追尊帝者73人,共計494位皇帝。在溥儀之前的皇上,或文功武治,或暴虐成性都或多或少的被史官記上一筆,有功績極其突出者則成為後世楷模。
  • 經典電影《末代皇帝》,導演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個義大利人?
    莊士敦回到英國後為溥儀寫了一本書叫《紫禁城的黃昏》,裡面也包含了對這位末代皇帝的深深的同情。末代皇帝的不幸還在於他不能做主自己的婚姻。1921年的中國在新文化運動的洗禮下慢慢走向開放,一個普通的百姓都可以婚姻自由,而溥儀不行,就因為他的特殊身份。那年他十五歲,到了成家的年紀。
  • 溥儀晚年遊故宮見專家介紹一花瓶,走近一瞧笑道:這是皇帝的夜壺
    清朝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有12位皇帝,傳承了276年。它曾有過康乾盛世的輝煌,也經歷了大權旁落的末代,最終在時代的變革中走向了滅亡。而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也從九五之尊變為了一位普通的公民,連進自己曾經是自己居所的故宮都要買票才能參觀,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世事無常。1908年冬,3歲不到的溥儀即位了,由隆裕太后和親王載灃攝政。這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娃娃,被慈禧太后推上來強行當了皇帝,從王府被抱來皇宮時甚至還因為害怕而哭鬧不休。
  • 時代的變遷下,末代皇帝溥儀故地重遊,卻沒想到受到如此的待遇
    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任皇帝,溥儀讓不少人都感嘆,甚至是惋惜,感嘆他身有皇室的血統,惋惜他沒有享受過多長時間的皇帝待遇,也讓人感受到時代變遷之快。在他晚年,發生了一件極富戲劇性的事情,年事已高的溥儀與妻子一起遊覽故宮的時候,一邊遊覽故宮,一邊向妻子講述當年的事,一幕幕場景讓溥儀倍感熟悉,這是正好遇到了鹿鍾麟,大家肯定不知道這人是誰,他就是當年將溥儀趕出紫禁城的人,也是他讓溥儀告別了自己的家,這一幕的相見,真是讓人感嘆時代變遷之快。
  • 末代皇帝溥儀帶夫人同遊故宮,迎面走來一白髮老頭,溥儀一看臉色...
    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不幸的是,溥儀三歲登基,六歲的時候趕上了革命,結果莫名其妙的被退位。民國十三年,溥儀又被日本人扶持,在東北地區建立了滿洲國。解放之後溥儀又被抓了起來,被判為是戰犯關了起來。直到出獄之前,溥儀的人生都是掌握在別人的決定和掌握之中的。
  • 《末代皇帝》:3歲稱帝40歲入獄,被命運囚禁一生,卻慶幸下場好
    作為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這一生比小說都精彩。他3歲登基,6歲退位,18歲被趕出紫禁城,28歲當上傀儡皇帝,40歲淪為囚徒。而他去世前的身份,是花匠。溥儀的人生大起大落,極具戲劇性,他的故事也多次被搬上大銀幕。上世紀八十年代,義大利導演貝託魯奇拍攝了電影《末代皇帝》。
  • 溥儀晚年重遊故宮,指出畫像有誤,導遊:胡說啥?溥儀:那是我爹
    在古代所有人都想要當的一個職業便是「皇帝」,有的人甚至不惜為此六親不認、手足相殘,乃至於豁出性命。不過皇帝當不好也是有風險的,一旦做了亡國之君,恐怕最終性命也難保,更別提榮華富貴了。不過末代皇帝溥儀卻是一個例外,他做了亡國之君後,不僅繼續生活在皇宮,而且頭上還頂著皇帝的尊號,可謂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不能生育?你瞧瞧小時候宮女對他做了什麼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不能生育?你瞧瞧小時候宮女對他做了什麼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不能生育?你瞧瞧小時候宮女對他做了什麼 溥儀這位皇帝並沒有做出什麼貢獻,但是他的名氣卻很大,提到他無人不知。因為他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皇帝,他也見證了我國封建王朝的倒臺。
  • 末代皇帝溥儀的七位老師,個個書法高手!
    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有七八位:陸潤庠、陳寶琛、羅振玉、王國維、朱益藩、梁鼎芬、袁勵準等,這些人裡,不是狀元就是翰林出身,學術造詣非凡。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溥儀老師的書法!陸潤庠同治十三年,殿試中陸潤庠一舉奪魁,成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狀元,辛亥後,留清宮,任遜位末代皇帝溥儀之師。
  • 末代皇帝溥儀有一才能,在皇帝中排名第一,可惜封建社會不接受
    要說近代哪個人物,生活最波折,想必大家都會毫不猶豫的說是溥儀,作為一個末代皇帝,他的經歷可以說不是起起落落了,大起大落這個詞,應該更適合他,雖然他是亡國之君,但是很幸運的是,他晚年的生活,還是很不錯的,不過溥儀,有一個特殊的技能點,歷代皇帝都沒有。
  • 英國人莊士敦來到北京後,為何會成為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
    文/徐永超1919年,一位英國人來到紫禁城,作為帝師,擔任起了教導末代皇帝溥儀的任務。這位洋帝師的中文名字叫莊士敦。1918年,經李鴻章次子李經邁推薦,莊士敦擔任起末代皇帝溥儀的英語老師。1919年2月,莊士敦來到紫禁城,拜謁了時年14歲的溥儀,從而開啟了自己終身難忘的帝師生涯。在紫禁城裡,莊士敦主要任務是教授溥儀英文,以及為他講解西方的歷史、生活和風俗。
  • 紫禁城的前世與今生
    清朝末代皇帝是愛新覺羅溥儀,他是紫禁城裡住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1908年登基,到1924年被西北軍閥馮玉祥趕出紫禁城,他一共在紫禁城裡住了16年。這16年裡,紫禁城裡的百年國寶的嚴重流失。當時紫禁城內,不斷發生著盜竊勾當,宮內太監們的盜竊幾乎從沒間斷。
  • 歷史今天:一代戰神拿破崙加冕,末代皇帝小溥儀登基
    104年後的同一天,年僅三歲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被抱上寶座登基稱帝,又冷又怕的他忍不住哇哇大哭,至高無上的皇權也難顧全日後他顛沛流離的人生。正所謂:權是雙刃劍,榮耀也危險,不如平常心,做個平凡人!1815年拿破崙在著名的滑鐵盧戰役中全軍覆沒,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拿破崙被流放聖赫倫那島。1821年,拿破崙在島上去世。1908年12月2日,滿清最後一個皇帝也即末代皇帝溥儀登基。這時溥儀年僅三歲,為醇親王載灃之子,號宣統。其父任攝政王,代理清廷朝政。
  • 溥儀戶口登記資料 文化水平:初中?看看末代皇帝的英語水平!
    新中國成立後,末代皇帝溥儀重新登記了戶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戶籍登記資料上面的備註,愛新覺羅溥儀,學歷:初中。那麼,說一個皇帝初中文化,是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呢?首先,皇帝都沒有在正規學校讀書,如果要說他是什麼學歷,那根本無從談起。其次,皇帝雖然不去學校上學,但他要在皇宮裡讀書,而且是一對一輔導。他們接受的教育水平都是頂級的,聘請的老師全都是各領域的頂尖高手。從這方面來說,皇帝雖然沒有學歷,但文化水平肯定算得上高。
  • 末代皇帝溥儀:無論給我什麼樣的椅子,我都能坐出龍椅的氣勢
    溥儀是個有著傳奇經歷的末代皇帝。他三歲當上皇帝,六歲被趕下臺,不過這個紫荊城的主子直到1924年才被馮玉祥趕出皇宮。這也是溥儀第一次離開生活了16年的皇宮,此後,溥儀開始了短時間的流亡生涯。隨後的溥儀經不住日本人的誘惑,加上自己又有著「皇帝夢」,溥儀成為了偽滿洲國的「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到1945年,這是溥儀最後的一段「皇帝」生涯。接下來就是囚徒生涯了,日本敗亡,溥儀先是被蘇聯紅軍抓住,在蘇聯待了五年。
  • 末代皇帝9月17日香港重映?太和殿因拍攝此片把英國女王拒之門外
    貝託魯奇導演和尊龍《末代皇帝》影片從溥儀被抓後開始講述,回憶和現實兩條線並行,展現了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心酸的一生。溥儀的命運從被慈禧挑中送進宮的那一刻便註定了,他始終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無論怎樣掙扎,都是別人手中的一顆棋子。奶媽的離開、那扇走不出去的紫禁城大門、第一次被驅逐、偽滿洲國的二次登基、婉容之死,還有在偽滿洲國永遠也打不開的大門,溥儀的一生都被這道門阻攔著,悲慘且孤獨。故事最後,溥儀買票再一次回到自己曾經的家,他的一生從這裡開始,也在這裡畫上了一個句號。
  • 末代皇帝溥儀的英文老師:與其假扮天子,不如做獨立的平民
    末代皇帝溥儀十三歲時,清室聘請威海衛行政長官莊士敦擔任他的英文教師。此後數年,莊士敦見證和參與了溥儀所經歷的一系列浮沉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