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北京故宮文化探秘,高大威武的城牆,用紅色來裝飾,原來這裡有一些玄機。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眾多流傳下來的古建築中,有很多都建有圍牆,其實中國人自古就有圍牆情節。萬裡長城,是抵禦外來侵犯的銅牆鐵壁,一道牆還是主權領土分割線。每個朝代都在城市邊緣砌築城牆,百姓每天進出城牆都有時間限制,還要仔細檢查,就像現在過安檢一樣。
國家有大城牆,百姓每家都用泥草砌成一個小圍牆,人住在城牆裡,才有一種安全的感覺。直到現在,在農村多數人家,還有用磚圍成院子的習慣。
那麼在我國古建築圍牆中,有藝術感染力、顏值最高的當屬北京故宮了。故宮也叫紫禁城,是舊時的皇宮。是1420年,由明成祖朱棣建造的,象徵著無上的權力和尊榮。
從歷代的皇宮建築上的色彩上看發現,皇室喜歡明亮色調。主要是黃、紅、紫、藍、白、綠、灰等,尤其是黃、紅、紫用得最多。故宮紅牆黃瓦的紫禁城,就是最好的詮釋。那麼有人會問,故宮都是用紅牆和黃瓦的,但為什麼叫紫禁城呢?不是應該用紫色的嗎?其實這裡面大有玄機:
故宮都是按照《易經》中的五行學說來建造的,在色彩上也和五行相對應。五行即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甲乙東方木為綠色;南方丙丁火為紅色;西方庚辛金為白色;北方壬癸水為黑色;中央戊己土為黃色。
1 紅牆
紅色在傳統文化中,被視為一種喜慶的正色,象徵著莊嚴、幸福,富貴、吉祥。而紫禁城傳承了古老宮殿的美學色彩,對「紅」情有獨鍾,在城牆的建築上,大膽使用整片的紅色調。而這種紅是「硃砂紅」,體現出故宮的神秘,更加襯託出紫禁城「大紅大紫」的華貴氣質,雄偉壯觀的磅礴氣勢。
紅色對應的五行是南方丙丁火。在周朝時期,人們就崇尚紅色。原始社會的鑽木取火,火經典顏色為紅色,人類用火燒烤食物,驅獸闢邪。古代紅色也是特權與富貴的象徵。現在紅色也是人們喜愛的顏色。國家重要文件稱「紅頭文件」,蓋大紅印章。民間過年過節貼紅春聯,掛大紅燈籠;長輩給小輩紅包,結婚的新人穿紅衣服,大紅喜字,大紅請柬,紅燭洞房。只要是喜慶之事,都用紅色來裝飾。
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從外至內,採用最多的紅、黃色調。遠看是紅色宮牆,紅色宮門;近看是頂天立地的大紅立柱,紅色的門窗。給人以視覺上的衝擊和震撼。
2 黃瓦
如果說人在地面上欣賞故宮,首先進入眼帘的是莊嚴又亮眼的紅牆;要是站在站在景山登高眺望,整個故宮都籠罩在一片金黃色的琉璃瓦下,顯得威嚴壯麗,讓人嘆為觀止。
黃色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文明的象徵,黃色也是中華民族的主色調。在封建社會,黃色是皇宮專有的色彩,因為黃金也是黃色,所以有著大富大貴的含義。你看皇帝都是黃袍加身,龍袍上還繡有圖騰龍的圖案,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力。在古代人們有「敬土」的思想,按照《易經》陰陽學說,土在五行中為黃色,是「中央土」。
黃色象徵以君主為中心的統治地位,神聖尊貴不可侵犯,從隋朝以後,皇帝就開始穿黃龍袍,以後黃色就成了帝王獨佔的顏色。要是有人穿黃色的衣服,那就是挑戰皇權,下場可想而知。故宮的城牆及房屋上面,都用黃銅色的瓦來裝潢。
當然,有的地方也有黑瓦、灰瓦、綠瓦,但大多數是黃橙橙的一片,像穿著黃金甲的千萬士兵一樣,日夜守護著令中華民族自豪的偉大的故宮。紫禁城的城牆用《易經》五行中的紅色來裝飾,預示著中華民族的發展,也像故宮的紅牆一樣,永遠紅紅火火,繁榮富強。
而在《上新了·故宮》中,有很多跟故宮有意思的文創佳品,是由鄧倫、周一圍等當紅明星研發,古典和時尚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比如衛衣、睡衣、故宮筆記本、香薰等等。
穿上故宮文創的衛衣,就像是行走的故宮,引領了傳統文化的潮流;而睡衣上面的文創元素,更是吸引了大眾的眼球;還有那國學知識滿滿的山海文淵筆記本,每天讀一點,日積月累我們也能成為故宮的百事通。
還有那故宮香薰,沉醉在故宮的芳香之中,記憶就會打開故宮的大門,讓我們神遊紫禁城,感受那隱藏在歷史下的故宮文化,想想就心動了呢!
今日話題:你對故宮文化還了解多少呢?請在下方分享你的所見所聞,我們一起學習交流,共同弘揚我國傳統文化。
文 | 國學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