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裡的御花園

2020-12-22 騰訊網

一提起故宮

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恢弘的建築

黃瓦紅牆,巍峨的午門

開闊的三大殿

都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

除此以外,大家最熟悉的地方

可能就是御花園了

影視劇裡經常被提到的皇帝的花園

亭臺水榭,奇花異草,美不勝收

太和殿和御花園正好分別代表了

我國傳統建築遵循的布局

即「前朝後廷」的建築格局

故宮三大殿

前朝即指皇帝接見使節、官員的正式宮殿,以太和殿為主的三大殿,後廷則為皇帝日常起居的生活區域,包括東西六宮、御花園等,區分前後的標誌性建築是乾清宮。其實這樣的皇城建築格局早在周代《周禮·考工記》中已經有明確的規定,建築的功能分工清晰、合理,一直延續下來。

故宮平面圖

探秘御花園

御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後方,正南有坤寧門同後三宮相連,左右分設瓊苑東門、瓊苑西門,可通東西六宮;北面是集福門、延和門、承光門圍合的牌樓坊門和順貞門,正對著紫禁城最北界的神武門。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 (1420年),後有增修,現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為帝王后妃休息、遊賞而建,也兼具祭祀、頤養、藏書、讀書等用途。

故宮御花園

御花園南北縱80米,東西寬140米,佔地面積12000平米。

御花園的「優秀」

01

靈動秀美的格局

了解傳統建築的小可愛們一定知道,中國園林的布局講究對稱美,御花園也遵循這一原則,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

欽安殿為重簷盝頂式,坐落於紫禁城的南北中軸線上,以其為中心,向前方及兩側鋪展亭臺樓閣。園內青翠的松、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園林景觀。

欽安殿左右有四座亭子:北邊的浮碧亭和澄瑞亭,都是一式方亭,跨於水池之上,只在朝南的一面伸出抱廈;南邊的萬春亭和千秋亭,為四出抱廈組成十字折角平面的多角亭,屋頂是天圓地方的重簷攥尖,造型纖巧,十分精美。兩座對亭造型纖巧秀麗,為御花園增色不少。

這兩對亭子東西對稱排列,體現了「天圓地方」的傳統觀念,朱漆彩繪,金碧輝煌,秀美靈動。

御花園浮碧亭

御景亭高聳於御花園北的堆秀山上,是宮苑中眺望風景的絕佳之處。亭內天花藻井,並面南設寶座,亭外設石供桌是帝後於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遠眺的地方,在這裡可將整個紫禁城盡覽。

堆秀山位於欽安殿東北,是由各種形狀的太湖石塊堆砌而成的假山,依牆拔地而起,山高14米。這座假山是人工堆成,堆山匠師們稱為"堆秀式",故稱堆秀山。山前一對獅子石座上各有一石刻龍頭,口噴水柱高達10餘米,景象十分壯觀。山下小路曲折盤旋通向山頂。山前正中有門,門內有洞,沿洞內石階盤旋而上,也可到達山頂。

堆秀山御景亭

02

古樹參天的大花園

如果說故宮裡的建築都可以一比一還原重建,御花園內現存古樹160餘株可是無法複製的珍寶,其中樹齡三百年以上的約有五六十株。猶如臥龍的白皮松、盤根錯節如傘蓋的龍抓槐,紅牆、黃瓦、白欄、綠植,構成了渾然天成的清幽意境。

在欽安殿前有一連理柏佔據顯位,樹的二根分別位於故宮中軸線的兩側,於1米多高處合二為一,在中軸線正上方變為一棵。相傳兩樹自動結伴,心往一處想,堅貞不屈,因而感動了上蒼,使之融為一體,人們叫它連理樹,象徵純真的愛情,因而引來了天下不少痴情男女與它相擁。

位於堆秀山東側有一棵古柏,被封為「遮蔭侯」。它在園中名氣最大。此樹高7.8米,樹圍0.9米。它雖貌不出眾,所在的位置也不顯赫,但怎麼會得此殊榮呢?

相傳有一年,乾隆下江南,天氣很熱,隨從人等個個汗流浹背,惟有乾隆爽身愜意。回朝後,乾隆皇帝在園中遊玩來到此樹前,一太監奉承道:皇上去江南時此樹枯萎。皇上一回來此樹又茂盛起來了,看來是此樹隨皇上一同去了江南。乾隆一想,去江南的路上別人大汗淋淋,而自己卻很涼爽,再聽太監這麼一說,想必此樹暗中為我遮蔭,不禁心中大喜,便賜封此古柏為「遮蔭侯」。後來還為它題寫了《柏樹行》刻在碑上,碑就在樹旁的搞藻堂西牆上。

這些古樹雖老態龍鍾,但還枝繁葉茂,每天迎接著海內外廣大遊人。

欽安殿外古樹

御花園的花灌多栽植在東側和南側,有太平花、丁香、榆葉梅、海棠等,花池裡主要種植的是牡丹、芍藥,其中不乏名貴品種。

散落點綴在各處的山石盆景,質地稀有,造型奇特。如絳雪軒前擺放的一段木化石盆景,看似一段久經曝曬的朽木,背後千百的蛀孔清晰可見,它其實是遠古的樹木,經過自然界的作用成石,敲之鏗然有聲,尤為珍貴。

御花園木化石盆景

03

滿地都是故事

到了御花園,風光旖旎無限美好,感覺眼睛真是不夠用,這御花園裡甬路的路面經常被忽略,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彩石路面都是用不同顏色的卵石精心鋪砌而成。

御花園石子路面

路面圖案內容有人物、花卉、景物、戲劇、典故等,共計900餘幅,沿路觀賞,妙趣無窮,下次您再來御花園的時候別忘了留意腳下的景致。

御花園石子路面

在御花園逛一圈

是不是感覺之前又白來了

其實故宮是一個常看常新的地方

眼下正是五月初夏時節

故宮在月初時進行了有序開放

你還在等什麼

一起來共赴這美好之約吧~

滿族文化網

相關焦點

  • 故宮半解之做故宮第一批遊客,遇見人煙稀少的御花園
    想像中的御花園,供皇帝和后妃玩樂的所在,超級美且超級大。真實的御花園,的確超級美,尤其是「人煙稀少」、可以獨享的時候,但卻真沒有想像中的大。御花園位於北京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後方,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一組數據:南北80m,東西140m,佔地面積12000㎡。
  • 故宮「御花園」路牌竟出現英文單詞拼寫錯誤圖
    本報昨天收到華中農業大學在校學生楊瑞的來信,信中說今年清明假期,他來北京旅遊時發現,故宮博物院坤寧宮東西兩側廊柱上的英文指路牌竟然出現了拼寫錯誤。記者當即聯繫了故宮有關工作人員,目前這兩塊臨時性錯誤標牌已經撤下。
  • 行走北京之故宮一日遊攻略
    6.5h,慢遊故宮一日行!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故宮的開放區域很大,如果完全參觀完的話2天時間都不夠。
  • 雪後故宮美景,北京故宮雪景拍照攻略,故宮旅遊攻略大全
    昨天,北京盼望已久的初雪總算是來了。經過一夜,這場不大的雪,給故宮這種古建築平添了一份古韻。身入其中,卻也有一種漫步皇家紫禁城的感覺。我相信很多人在刷清宮劇的時候,都會有種想要身臨其境的渴望。因此,雪後的故宮,眾多小主貝勒們會頂風冒雪前來,只為在朋友圈曬上幾張不食人間煙火的紅牆白雪圖,亦或皇城弄雪圖。北京故宮會迎來一個小的旅遊高峰。
  • 故宮路線怎麼走最合適?北京故宮旅遊攻略及注意事項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近萬。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 北京故宮自由行,超實用的一日遊遊覽攻略在這裡
    北京故宮自由行,超實用的一日遊遊覽攻略在這裡故宮,一個見證明清兩代王朝變遷的皇家宮殿,古時候被稱為紫禁城,它坐落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地帶,是中國為數不多宮廷建築物精華聚集地。一般去北京遊玩的人,故宮一定是必去之地。
  • 國外旅遊:韓國故宮,沒有北京故宮大,但比較精緻,穿韓服免門票
    景福宮的地面都是沙土的,所以看起來就是黃黃的一片,為什麼使用沙土而不是石板呢,因為以前的皇帝非常怕刺客刺殺,沙土地走起來聲音很大,在寂靜的皇宮裡可以立刻察覺,後面宮殿裡面空空如也,遠山配著景福宮的古建築,很漂亮,大殿還是比較宏偉的,後花園很大,比故宮的御花園大多了,還有民俗表演,這個挺好的,後花園的景色更好,而且有個湖,類似戲樓或者涼亭那個很漂亮
  • 北京故宮為什麼稱為宮殿之海,能讓遊客接踵而來,不言而喻!
    觸摸北京故宮的歷史印記故宮!紫禁城!當北京午後的陽光,放肆地灑落在故宮博物館的紅牆之上,讓那壯麗與莊嚴互相重疊。似乎在提醒著我們,曾經凝重的歷史,就在眼前。我輕輕地撫摸著這面紅牆,視線漸漸模糊的起來,那些已經消失的人與物,在這漫長的歲月裡,終是抵不過世間的輪迴。
  • 北京故宮詳細又全面的旅遊攻略
    故宮又名紫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故宮由永樂帝朱棣下令建造,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
  • 想去故宮的「路痴」不容錯過! 故宮旅行必備的宮殿分布路線圖
    只要是來到北京的遊客,或早或晚都會去一個地方—故宮。眾所周知,故宮是明清兩代帝王(公元1368~1911年)生活的宮殿。故宮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之一,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尋訪紫禁城的自然空間|御花園賞石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宮》:與Ornan Rotem先生在故宮會面的時候是在冬天,那是他第一次來中國,健步走在有點過於安靜的紫禁城裡,石頭讓他遲疑,讓他驚訝,讓他欣喜,更讓他流連。你自然會好奇,這位初次與這些石頭會面的藏家、出版過兩部賞石專著的出版人,他在紫禁城中看石頭,會有怎樣的感受?
  • 我們熟知皇宮有個御花園,但還有一個極神秘的花園,少有人知
    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我們最常聽到的三個字就是「御花園」,我最喜歡看的一部宮鬥劇《甄嬛傳》,很多故事都是發生在御花園,比如甄嬛第一次跟皇帝相見,就是在御花園蕩鞦韆時發生的;還有安陵容想要引起皇帝的注意,故意在御花園唱歌等等,也是發生在御花園。
  • 北京故宮裡除了金水橋,還有哪些橋
    故宮是我國明清時期的皇宮,護衛森嚴,一般人是去不了的。他的四周是寬52米的護城河,城內是一條蜿蜒曲折的金水河,全長2000多米,和河流自西北流向東南,落差近2米,據說完全按照堪輿風水而定。它既是宮內給水和排水的河道,又增添了宮廷建築群的美感。
  • 浙江造一座假故宮,門票是北京故宮4倍,《延禧攻略》在這裡拍攝
    進入淡季北京故宮的門票只需要40元一人,而在浙江的金華一座仿建的「故宮」卻要收取170元的高價門票。遊客明知是仿建,但還是願意花高價遊覽。這座宮殿就是位於金華市的明清宮苑,該宮殿按照1:1的比例仿建故宮建築,佔地面積1500畝,從承天門、午門、太和門一直到神武門,明清宮苑皆是仿造故宮而建,即使是去過故宮的遊客,來到這裡依然覺得有著同等的恢宏氣勢,行走在宮苑之內很難區分是否在真正的故宮之中。明清宮苑的主體建築包括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漱芳齋、養心殿等大型宮殿,還有御花園等樓閣布景還原。
  • 被譽為世界五大宮為首的中國皇家宮殿——北京故宮
    據悉,在北京有一座中國歷經古代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家宮殿,舊時稱之為「紫禁城」,現闢為「故宮博物館」。位置在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 故宮遊客突破1900萬,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到故宮旅遊呢?
    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有長城,頤和園,還有天壇,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明十三陵,還有大運河,以及大名鼎鼎的故宮。故宮不但咱們國內遊客喜歡去,就是外國入境遊客,也是第一時間去故宮參觀,感受紫禁城的魅力。故宮,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帝王處理朝政,居住的地方。2019年,故宮博物院的遊客突破1900萬人次,據統計,40歲以下的遊客佔了多一半。那麼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到故宮旅遊呢?
  • 北京遊四天詳細攻略,故宮、長城、頤和園等安排合理,很實用
    第一天:天安門廣場——故宮——北海公園——什剎海——北京胡同——恭王府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為北京的心臟地帶,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主要建築有天安門,人民大會堂(西側),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東側),毛主席紀念堂,正陽門和前門箭樓(南側)。
  • 故宮,我來了!——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首日現場直擊
    ——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首日現場直擊)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題:故宮,我來了!
  • 北京故宮遊覽路線詳解:中軸線上的古建築群
    毫無疑問,故宮是北京最熱門的旅遊景點,那裡每天都是人頭攢動,人來人往。但由於故宮面積太大,景點多,又相當集中,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既不漏掉主要的景點,又不走回頭路,將該看的都看到,該走到的都走到,選擇一條最佳的遊覽路線,成了每名遊客的難題。
  • 去北京旅遊,為什麼故宮是必須要去的景點?
    假如你去北京旅遊,相信故宮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那一個景點。六百年的歲月在它身上仿佛只是滄海一粟,任憑多少戲子粉墨登場咿咿呀呀地唱了幾代興榮,他也依舊沉默地佇立在那裡。總有人愛把它比作見證者。高牆內的愛恨,高牆外的興衰,可一眨眼又作雲煙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