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閱讀題裡的六要素,怎樣次次找準,原來是有方法的

2020-12-10 杜du老師說教育

在小學階段,孩子們經常在考試中遇到找六要素的閱讀題。這也是一個分值比較多的閱讀題,如果孩子把這樣的類型題弄明白,那麼這些分都通通拿下,是沒有問題的。

下面杜杜老師,根據自己多年語文教學經驗,把找六要素的方法梳理清楚如下。

首先,大家要明白記敘文中的六要素都是什麼。簡單地告訴大家,就是「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那麼在文章中,有些六要素就在段落裡直接找得到,而有的內容卻是間接給出的,不容易看出來。那小學生怎樣準確地找出六要素呢?

其實六要素,學生們只要記住,在文章中找到四個「什麼」就可以了。分別是「什麼人,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什麼事情」。找到這是四個什麼?就成功了。

具體怎麼找呢?下面分幾點來具體講解:

(一)把握時間要素。

1.具體時間很好找。

在文章中,經常會出現具體的時間,學生找起來比較方便舉個例子吧,比如早晨、2015年……

2.間接時間仔細想。

那麼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長,在閱讀題文章的選擇上也增加了難度。有些時間並不是直接給出來的,而是間接地用句子表達出來。比如:夕陽西下(晚上);太陽剛剛升起來(早晨);太陽升得老高(中午);月朗星稀或滿天星鬥(深夜)……

還有一種情況,文章中的語句間接表達出時間,需要學生動腦筋分析一下,才能得出時間的答案。

比如:「樂樂在寒假裡學習了很多知識,有一天他去外婆家,什麼都沒有做。」答案是:寒假的一天,寫寒假就得不到滿分。

「這個日子,家家都喜氣洋洋的,紛紛貼春聯、放鞭炮。」那麼從貼春聯、放鞭炮可以看出時間是春節

3.籠統時間常遇到。

有的文章中會出現籠統的時間,平時也要了解。學生在作答的時候也要注意有這種情況。比如:古時候、很久之前……

通常時間要素就是這三種,學生明白了再去做閱讀題就快速多了。

(二)把握地點要素。

1.具體地點。

比如學校、家裡、商場、放學路上……這些地點看起來直觀,也很好找。

2.間接地點。

文章中的一些地點並不是直接給出,而是通過句子自己分析出是在哪裡,那麼學生需要畫出相關句子,自己體會出地點在哪裡,然後再作答。比如:當我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一張床上,看見許多穿白大褂的叔叔和阿姨站在我身邊……(看到這個句子,相信同學們通過白大褂就能猜出地點是醫院。)

(三)把握人物要素。

如果在文章中只有一個主要人物,那麼學生很容易找到,可是當文章中出現許多人物的時候,需要確定哪個是主要人物。也就是說確定主要人物是非常關鍵的。

那麼學生們可以記這兩點來找人物,文章中寫的事情是為了表現誰呢?文章的中心靠誰來表現呢?找到了,那麼他就是主要人物。

下面杜杜老師給大家講六要素中最主要的三個怎麼來確定。

(四)把握起因要素。

一般來說,起因是交代在什麼情況下,誰遇到了什麼矛盾或者是遇到了什麼難題。簡單舉例:「小新聽到小夥伴們大叫:『救命啊!有人掉到河裡啦!』」看到這裡,是不是就知道起因是有人落水。

(五)把握經過要素。

事情的經過呢,是人物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和難題,他做了些什麼事情。比如「小新看到落水的小夥伴,他迅速地跑向附近的漁船,可是漁船上並沒有人,他要幹什麼呢?其他小夥伴拼盡力氣還在叫喊呼救,可是這裡沒有大人。哎,怎麼辦啊?這時,小新拿到了漁船上的救生圈迅速跑回來……」那麼這段話裡一系列動作,就是這件事情的過程。

學生可以用簡練的語言去把經過概括成一兩句話去回答,就可以了。

(六)把握結果要素。

把握結果要素,結果就是這個事件的難題解決了嗎?最後怎麼樣了?雖然結果用很少的字去描述,只有一兩句話,但是它卻非常的重要,學生們找結果還是比較容易的。

那麼以上就是找到記敘文六要素的方法,簡單地總結一下,兩點關鍵要記牢。

一、找到起因、經過、結果各自對應的人物,哪個人物次次出現,多數文字是圍繞他而寫。那麼他就是主要人物。

二、主要人物找到了以後,再去歸納人物在這部分做了什麼事情,結果怎麼樣?

學生可以按照杜杜老師上面的方法,去做做閱讀題,相信大家找六要素時多了許多方法,以後再也不怕找六要素了吧!

相關焦點

  • 小學生閱讀能力低下?怎樣命題才能考出閱讀能力?
    怎樣命題才能考出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文/ 施茂枝2015-2017年,教育部進行首輪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小學語文以四年級學生為對象,閱讀題權重大幅增加,內容與形式脫胎換骨。當下不少小學語文質量監測,均已單列寫作題,又在閱讀題中安排仿寫,寫作題權重是否合適可議,根源則是不當地視之為「運用」且屬閱讀能力要素。三、文本選用與難度控制合理選用命題文本,準確把握試題難度,此為真實反映被試閱讀水平和實現課程目標程度之必需,是閱讀能力取向命題科學性的組成部分,也是影響監測效度的重要因素。
  • 小學生六步閱讀法:你的方法都對嗎?手把手教你如何高效閱讀!
    閱讀,能拓寬靈魂的廣度。世界讀書日(4月23日)即將到來,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十分重要。近期,心田花開將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並結合習慣百日行閱讀書目,向大家分享各類閱讀技巧!幫助大家搭建更科學的閱讀思維,讓閱讀更高效。今天,咱們先從閱讀步驟談起。小學生閱讀,可以遵循六個步驟,桃子老師以二年級下冊閱讀篇目《筍芽兒》為例,為大家進行分析。
  • 抓好寫作要素,一二年級小學生覺得「看圖寫話」很簡單
    一二年級語文期末考試卷的最後一題,十之八九是「看圖寫話」。這個題的分值很大,老師、家長、學生都很重視。很多家長覺得,小學生的識字量那麼少,能寫出好的「文章」嗎?1記敘文一般有六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其中,起因、經過、結果都是圍繞「事件」展開,就是說明「幹什麼」)。
  • 小學生如何做閱讀理解題
    合理的閱讀理解解題方向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正確率。許多小學生在做閱讀理解題目的時候,往往不知從何處入手,漏題,錯題,偏題比比皆是,失分現象很嚴重,那麼如何提高小學生解答閱讀理解的正確率呢?    一、閱讀是關鍵。
  • 落實語文要素,達成學段目標
    面對學生已學的課文,在二次教學前應先比對選文內容、學段和單元目標、課時目標,找準學生起點,適度調整教學內容和課時量。如,《搭石》《太陽》分別編入「閱讀策略」「習作」單元,學習目標有了很大變化,教材賦予單元新的語文要素和課後思考、訓練題。教四上已學過的課文《鳥的天堂》,必定要溫故知新。
  • 小學生閱讀答題頻繁出錯,背後的原因有哪些,這些真相您知道嗎?
    以下是小學生完成的閱讀題,我們點評一下孩子們的答案。閱讀文章時,每個人的知識儲備不一樣,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一樣,得出的結論就應該不一樣。這是極為正常的現象。但是我們語文考卷中,有太多的問題是有參考答案的,而這個所謂參考答案其實是出卷老師給的答案,我們要讓所有的孩子想到老師給的這參考答案,是一件非常難的事。而在語文閱卷時,很多老師其實把參考答案當成了標準答案,只要和參考答案不同,都會扣分。因此一道閱讀題扣1分,便成了家常便飯。
  • 六年級小學生數學作業,審題不清,錯題多
    小學六年級同學,即將步入初中,在學習習慣上,基本已經養成了。也就是說,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在學習上非常主動,非常自覺,寫字工整,聽講認真。但還有一部分同學,學習成績比較差,他們在學習上就比較被動,寫字潦草,聽講不專心,作業錯題多。
  • 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高難,常用的3個學習方法,到底有哪些缺點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有不少同學在閱讀理解上的學習困難,總是很難解決。不管是去輔導班,還是按照語文老師的建議,加大閱讀量,似乎一到做題的時候,就懵圈了,不但準確率很低,也消磨掉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家長很苦惱,到底該怎麼幫助小學生來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送到語文輔導班去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只要離開輔導班,孩子就又不會做題了。
  • 小學生做閱讀題的技巧
    首先:閱讀是關鍵,一般來說,學生做閱讀理解時有兩種情況,有人習慣先看閱讀材料再看題,有人習慣再看題,再返回來看閱讀材料,這兩種都是找到答案的途徑,但就我對學生做閱讀理解題情況的了解,一般來說,筆者認為先看閱讀材料比較好,因為仔細研讀閱讀材料,整體感知閱讀材料內容,這是解答閱讀題的至為關鍵的第一步。
  • 做閱讀題時不會理解詞語,直接導致閱讀題得分不高,關鍵在方法
    孩子在課外閱讀時經常會遇到不理解的詞語,閱讀題裡也經常要求孩子們理解詞語,但是有的孩子一點都不會,這直接導致孩子閱讀題得分不高,應該怎樣來理解短文中的詞語呢?聯繫語言環境其實就是聯繫上下文,這是一種非常常用的理解詞語的方法。比如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匆匆》裡有一個詞「頭涔涔」,這個詞通常形容額頭出汗。
  • 4道三年級奧數題,找準方法很重要,專家:數學經不住多練習
    與此同時,奧數題的難度也比一般的題目難度大,所以找準方法很重要,對此,專家給出了這樣的建議:「數學經不住練習。」誠然,現在取消了奧數競賽的加分,但是,這並不能說奧數失去了價值和意義。相反,小磊老師認為,多做一些奧數題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幫助,就像專家說的那樣,「數學經不住練習。」
  • 小學生敘事作文寫作技巧——記事六要素
    那麼,怎樣記敘好一件簡單的事呢?要想把一件事情交代清楚,確定一定以及肯定不能少的就是敘事六要素。這六要素就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只有把這六個要素交代清楚,讀者才能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並且了解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我們寫作時,通常會把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這四個要素放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 2021省考行測片段閱讀:主旨觀點題之抓「核心要素」
    公務員考試行測中言語理解與表達片段閱讀部分是重點考查的,而其中最常考的就是主旨觀點題,所以主旨觀點題的得分對於言語來說至關重要,但是在考試中片段閱讀的篇幅較長,而留給考生的做題時間又非常有限,如何做到一分鐘做對一道題,閱讀速度和準確率就尤為重要,接下來中公教育教大家通過找主題詞的方法快速的去解題
  • 閱讀方法 | 第二十二講:中年級記事類文章閱讀方法(附練習題)
    根據小學中年級學生閱讀要求,閱讀記事類文章要注意以下幾點:1、把握記事文章中敘述的「六要素」記事離不開人物、時間、地點與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六個要素。我們在開始閱讀這類文章時,就要初步了解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涉及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誰。
  • 把語文要素擦亮
    「雙線組元」是語文統編教材單元設計的最大亮點,即每個單元不僅有鮮明的「人文主題」,更有明確的「語文要素」。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利用「人文主題」創設閱讀情境,打通文本內容,開展主題閱讀,更要聚焦語文要素,清晰閱讀目標,找準語文要素的落腳點,讓閱讀過程從有效走向高效。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共安排了兩篇精讀課文,一篇略讀課文。
  • 7歲開始學習《閱讀公式解題法》,10歲4年級次次年級第一
    發現原來考試內容都是訓練過的題目,次次滿分!剛開始孩子閱讀沒思路,成績都沒法看,家長束手無策怎麼辦?小謝舉例:原題1:「那年冬天,紐約特別冷,綿綿的陰雨一直持續到四月」這段話是描寫,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在小學閱讀中,常見的描寫有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環境描寫。而人物又可細化為外貌描寫(肖像)、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
  • 六條法則讓小學生學會高效英語閱讀
    在陪女兒學英語的過程中,我對這類選擇填空的危害有切身體會。比如,女兒有這樣一道題不會做:The weather in Beijing is different Cthat in Nanjing.A.withB. asC. fromD. and(說明:這裡的考點是短語be different from…「和……不同」。
  •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整理
    小學生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秘、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轟轟烈烈等。同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據這些特點,我精心挑選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兒童讀物,如《海底兩萬裡》《木偶奇遇記》《吹牛大王歷險記》,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
  • 小學生掌握了這些語文答題方法,輕鬆應對閱讀理解,不再是難事
    家長們都知道,孩子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重要的就是數學的一些公式,只要把數學公式記牢,做很多題的時候靈活運用,就可以解答。今天我們來看看,語文方面也有一些答題公式,當孩子們完全掌握了這些公式,在做語文閱讀理解題時,就不會丟分了。
  • 記敘文六要素是什麼 有哪些寫作技巧
    記敘文六要素是什麼 有哪些寫作技巧很多想知道語文中記敘文六要素指的是什麼,記敘文寫作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記敘文六要素新聞作為一種以敘事為主的文體,它的基本要素和我們語文界常用的記敘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