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又是一個開學季,對於一些大學生來說,其實這個時節已經到了學校了,如果是遠離家鄉的城市,你會懷念家的味道嗎?處於異地的你是否還能吃到家鄉的飯菜?
畢業很久的我已經遠離家鄉好幾年了,從小長大的城市與現在所在的城市其實並不遠,不過三四百公裡,但是說起家鄉的特色吃食,即便生活了好幾年,即便同屬一個省份,也還是不得不說,家鄉味依然未能找到,或許這個就是根吧!
我的家鄉在達州,說起來是一個特別不出名的城市,從車牌號「S」就可以看出即便在四川來說它也不算多優秀。但是就是想念家鄉的美食,這是現在所在的城市無法尋覓得到的。
家鄉有一種砂鍋米線讓我特別懷念,砂鍋米線其實很多地方都有,我吃過昆明的、遵義的、上海的、成都的,但是依然懷念家鄉的。家鄉的米線很細,家鄉的米線會放一種泡辣椒,剁得很細,放進去後酸辣味會煮進每一根米線,根根入味。而且全程都是砂鍋做的,而非那種做好了最後放進砂鍋裡。
我吃過的別的米線大多米線很粗,泡辣椒就更少吃到了,不是不好吃,是吃得多了就更懷念家裡的了,有時實在熬不過也會自己買來做,也算是好吃吧,但是依然缺點什麼,也許就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吧!一些原料長在某個地方就成了固定的味道,換個地方,即便是同樣的種子也結不出同樣的果子。
還有一個吃食——酸辣粉,我吃過兩家特別好吃的酸辣粉,一個是小學時學校旁邊開的,酸辣粉從一元到一塊五,再到兩元,再後來三元,再後來就沒有了。那個時候盼望的就是媽媽起來晚了來不及給我做早飯,然後打發我去街上吃,我就會樂顛顛的去吃一碗素酸辣粉,酸辣粉上一大勺辣椒油配上風味獨特的鹹菜,老闆再挖上一點豬油,吃完胃就舒坦了。
還有一家酸辣粉是念高中的時候,我記得那家賣酸辣粉的店叫「辣的跳」,顧名思義,特別辣,但是耐不住好吃,酸辣粉選用的是勁道的紅薯粉,裡面會放一些小米辣還有花生碎,即便很辣也會把湯都喝乾,這樣才感覺是吃了一碗完整的酸辣粉。
說到酸辣粉,想起有一種特別的酸酸粉,5分一包,後來就一毛、兩毛,裡面是白色的粉末,還有一個小勺子,舀一勺放進嘴裡酸酸甜甜的,小時候一小包能吃一下午。
當然這是題外話,想起兒時的美食記憶總是讓人回味悠長。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在遠離家鄉的時候估計也和我一樣,很難吃到同樣的飯菜了,有時候即使是家鄉的人開的飯館,做著家鄉特有的食物,也覺得欠點火候。就像西安的肉夾饃、南京的鴨血粉絲湯、蒙自的過橋米線、貴陽的羊肉粉、杭州的醋魚、武漢的熱乾麵、長沙的臭豆腐、北京的涮羊肉、新疆的饢、海南的椰子雞,換一個城市,名字配料也還是那個配料,味兒卻有一絲不同。不知道你有哪些家鄉的味道讓你常常懷念呢,不妨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吧。
本文為拾壹原創,喜歡的你可以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