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豫:借鑑荷蘭經驗,打造職業教育發展的春天

2020-12-16 環球網

教育是立國之本,民族興旺的標記。一個國家有沒有發展潛力看的是教育,這個國家富不富強看的也是教育。面積僅4萬多平方公裡,人口不足兩千萬,荷蘭人少地少,但不僅是排名靠前的經濟強國更是屈指可數的教育強國。非盈利組織「世界經濟論壇」今年發布了《2016-20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評選出了11個國民平均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度,其中荷蘭排名第三,總分7分中得到6.1分。

職業教育被視為荷蘭的經濟基礎和社會支柱,受到政府高度重視。中等職業教育(MBO)是荷蘭勞動力市場的主要供給方,滿足了大約40%工作崗位的用人需求。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呼之欲出的當代,荷蘭政府不甘於落後,積極倡導全社會參與,不遺餘力地致力於教育改革和創新,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動著中等職業教育為荷蘭社會各個行業領域培養了大批技術和管理人才。

提高學科交叉、教育創新能力。當前職業種類更替頻繁,為應對這些問題,荷蘭Deltion學院就將時尚專業與遊戲專業交叉融合,讓時尚專業學生嘗試接觸遊戲相關課程,讓遊戲專業學生了解縫紉和紡織品知識。這種跨學科的創新教育模式運行良好,對學生學習新知識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當然,這種模式也有助於拓寬學生接觸的職業範圍,為學生在未來就業領域提供更多選擇。

推廣區域化校企合作。荷蘭中等職業教育重視深層次的校企合作,尤其是與中小企業的合作。當然,荷蘭有些地區也已做到了中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比如阿姆斯特丹是世界最大的數據運行中心,阿姆斯特丹職業學校ROC與該地區的多家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合作,建立網絡安全中心,培養出的人才直接對口供應該網絡安全中心,解決了該區域相關行業發展的人才需求。

與產業界和僱主協會的密切溝通與聯繫,也是荷蘭中等職業教育的一大特點。當然,荷蘭職業學校的布局和課程設置也都積極地跟隨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調整。荷蘭教育部甚至還曾特別撥款2500萬歐元,在中等職業學校推出「大師學徒項目」,注重進行現代科技主導下的技能訓練,以適應未來產業的發展。這些改革也都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社會技能,增強其職業適應性。

對一個人來說,掌握一門技術,就有了謀生的本領;對一個國家而言,當大量勞動力擁有了專業技能,經濟發展就有了堅實的基礎。當前,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有1.2萬多所職業學校,在校生超過2600萬人,初步構建起了人才成長的「立交橋」。職業院校畢業生已成支撐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生力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推動教育發展,加快經濟發展速度,提升經濟增長質量,都已成為了當務之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轉變,更已時不我待。借鑑荷蘭經驗,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好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打造職業教育發展的春天,也已成時代賦予職業教育的責任和使命。

相關焦點

  • 教育體系哪家強?看荷蘭職業教育打造現代「匠人」
    注重職業能力教育 加強綜合管理    職業教育一直被視為荷蘭的經濟基礎和社會支柱,受到政府高度重視。荷蘭政府和社會既尊重學生的願望和選擇,也正視學習能力的差異。通過提前分流學生、改進教育培訓內容、推進職業學校升學銜接、強化與勞動力市場對接等多項措施,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職業教育體系。
  • 「贏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盧邁、秘書長方晉,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荷蘭駐華大使賀偉民,馬來西亞教育部秘書長拿督默罕默德•噶扎裡•阿巴斯等來自全球學術界、政界、商界等300多位嘉賓匯聚一堂,就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人力資本結構調整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未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等重要問題展開深度對話與交流
  • 熱點試題:職業教育發展迎來春天,師資短板亟待補齊
    熱點試題:職業教育發展迎來春天,師資短板亟待補齊  背景資料:  【光明時評】  今年年初,《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劃了路線圖。  熱點試題:  今年年初,《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劃了路線圖。《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今明兩年高職擴招100萬人。在業界看來,職業教育發展迎來了春天。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 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格局——甘肅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綜述
    【新時代隴原職教改革巡禮】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格局——甘肅省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綜述開欄的話為落實好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相關政策,加大對職業教育文件的解讀和回應力度,近期,甘肅日報社聯合省教育廳開設「新時代隴原職教改革巡禮」主題專欄,
  • 「贏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 在京召開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李偉,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盧邁、秘書長方晉,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荷蘭駐華大使賀偉民,馬來西亞教育部秘書長、拿督默罕默德·噶扎裡·阿巴斯等來自全球學術界、政界、商界等300多位嘉賓匯聚一堂,就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人力資本結構調整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中文+職業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首設「中文 職業技能」論壇,邀請中外企業與教育專家共同討論如何開展就業創業對接,此舉引發不少業內專家關注,也讓更多的目光投向國際中文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
  • 發展職業教育 打造「技能甘肅」
    2020年8月4日,教育部和甘肅省委省政府召開部省合作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啟動會,開啟甘肅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篇章。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現聯繫最緊密,與就業和民生關係最直接,在人力資源開發、支撐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創業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戰後韓國政府發展職業教育的基本經驗
    其基本經驗是:及時制定職業教育發展戰略,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導航;重視職業教育立法,用法律為職業教育的發展護航;重視在普通教育體系中進行職業教育,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拓寬道路;注重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為職業教育吸引生源;把職業教育與企業緊密聯繫起來,為職業教育注入活力。   戰後,韓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有力地配合了韓國經濟的騰飛。
  • TUV萊茵發布雙元制職業教育白皮書,助推中國職業教育發展
    在這種背景之下,TUV萊茵學院對百餘家企業和學校進行了調研,以調查結果為依託,撰寫白皮書,希望對中國的職業技術教育有借鑑意義,也為職業教育從業者及職業院校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決策參考,推動中國職業人才培養的發展。」
  • 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加強交流共促發展
    原標題: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加強交流共促發展   11月29日,市委書記邵革軍率遂寧黨政代表團赴涼山州西昌市,考察學習生態環境保護、文旅
  • 關注中等職業教育他山之石 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圖)
    Pipke Gerhard介紹說,德國法律賦予了職業證書與普通學歷證書同等的地位。德國人最看重的是「工作的資格」。  國內中等職業教育存在的現實問題或許可以從國外得到借鑑。在「中等教育持續性發展論壇」上,德國弗林斯堡職業學院副院長PipkeGerhard先生、來自荷蘭的歐洲商務港學院院長Jellep.marchand介紹了一些他們在發展職業教育上的經驗。
  • 中國官員考察團表示將借鑑新加坡職業教育模式
    中國官員考察團表示將借鑑新加坡職業教育模式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0日 21:27 來源:   中國財政部國際司副處長劉偉華率領九十多名中國官員考察團參加新加坡工藝與職業教育培訓工作坊。為期八天的工作坊是由新加坡外交部和世界銀行東亞及太平洋區人力發展署及世行人力發展學院聯合為中國官員開辦的。
  • 新聞發布會丨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發展 打造「技能甘肅」
    8月4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海燕為大家介紹部省合作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的相關情況,並回答相關問題。
  • 教育改革的「荷蘭角度」
    2014年底的評估報告顯示,荷蘭37個大中城市幼兒教育的學額已經增加至42842個,其教育質量已經有了全面提升。優質的早期教育對於有語言障礙和智力發展遲緩的兒童,則更為有意義。   中等職業教育——荷蘭中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現代「匠人」。與產業界和僱主協會的密切溝通與聯繫是荷蘭中等職業教育的一大特點。荷蘭職業學校的布局和課程設置,也都積極跟隨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調整。
  • 借鑑臺灣經驗 發展精品民宿
    如何發展好海南的民宿產業?在10月30日舉行的2019海峽兩岸(海南)民宿大會暨海口美麗鄉村合作推廣活動上,兩岸休閒農業、民宿領域的專家、企業家等近400人共聚一堂,分享鄉村休閒旅遊、鄉村民宿發展經驗,並就如何打造本土特色民宿品牌、加快海南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建言獻策。「什麼是民宿?
  • 荷蘭威登堡大學校長談荷蘭教育:注重個人發展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4月10日電據荷蘭一網報導,荷蘭威登堡大學是一所成功的私立大學,準確地說,是一所不依靠政府資金運作的應用科技大學,而這所大學,是一名優秀的華人女性掌舵的。馮昕,就是這所大學的董事長兼校長。
  • 荷蘭教育和研究
    荷蘭的大學和高等職業學校一共有約1400種國際學習項目和課程,全都用英語教授。實際上荷蘭是第一個提供英語教學的非英語國家,因而能夠吸引全世界各地的學生前來就讀。此外,荷蘭的教學系統還擁有良好的聲譽:《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列出的世界大學200強中有11所荷蘭大學。高質量的教育是通過國家的法規和質量保障系統實現的。
  • 德國職業教育的做法和經驗
    因此,在德國不論是第一、還是第二、第三產業,各行各業都強調職業教育,重視職業教育,而且他們也確實嘗到了強調、重視職業教育的甜頭。難怪他們把職業教育比喻為「經濟騰飛的翅膀」、「經濟發展的柱石」,甚至是「民族存亡的基礎」。  歐洲各國,都在摹仿和借鑑德國重視職業教育的經驗,儘管國情各異,模式不同,但在主要方面是共同的,即都在強調和發揮職業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 打造終身教育體系的「上海經驗」
    作為我國最大城市和長三角中心城市,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我國長期名列前茅,教育改革發展也進行了不少有益探索,積累了豐富經驗。上海各區因地制宜,通過打造品牌項目、優化組合教育培訓,不斷豐富在崗職工學習資源、暢通學習渠道,為市民提供精細化、全方位的學習服務,使得終身學習的理念在上海灘深深紮根。打通學歷晉升通道,是破解終身教育痛點的關鍵所在。職業教育在一些地方之所以得不到部分家長和學生的青睞,缺乏多元的學歷晉升通道是關鍵。當前,國內很多地方都在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貫通職業技能人才成長的渠道。
  • ...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職業發展教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清華大學...
    12月3日,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職業發展教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舉行。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過勇、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匡校震以及來自全國28所高校的就業工作負責人出席大會。會議由校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張超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