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早教輔導:15715002600(微信)
問:連ABC都不懂,怎麼念怎麼背?一直想讓孩子背英文,可是好難。誰能為我打氣加油?謝謝。
王財貴教授答:您的疑問本身,其實是有問題的,但這是很自然的,因為這樣想問題,是人之常情。您是代替很多人問這個問題了。
之所以會問那人連ABC都不懂,怎麼背,是因為您把問題看死了。也可以說把那個人看死了。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只要那人是活的,雖然不懂ABC,但他一定有人可以問問ABC,或者有人可以教他粗淺的發音或文法。而他很用功好問,心誠求之,自助天助。他就這樣讀起來了,愈讀就愈有能力,終於超過了教他的人。他沒有老師了,但他能自己前進了,不需要老師了。
我也可以想像一下您孩子英文讀經的狀況:他現在什麼都不懂,您也或許什麼也不會,但至少會放讀經機。一天兩天,一周兩周,最多一個月兩個月吧,他至少會背一兩句。就從這兩句接下去吧,一篇兩篇,能夠半本一本,今生英文程度就足以上大學了。
有人問,一個字不懂,一句話不懂,背了一本還是不懂,會有什麼用?又,就是懂了那一本半本,也不夠呀!
如果有人這樣質疑,你應當要大聲地提醒他:我的孩子是活的!記住!這一點很重要!不知道這點的人,就會有很多問不完的問題。有一大半對讀經的問題,都因為不明白這一點而起。
譬如,這兩天來的有關朱子治家格言的疑難,也都是因為把孩子看死了。他們以為讀了一句「聽婦言,乖骨肉」,這個孩子,就因此性別歧視了,因此不聽婦言了。他們把書定死了,也把孩子定死了。
等等,等等……思之可解。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大陸的出生的學者。從四川的鄉下,跟我同年去做農民,因為上山下鄉文革,後來變成哈佛的博士,而且變成一流的國際的比較文學的學者。外語什麼都非常非常的好。
他描述到說,他十幾歲的時候,年輕人被下放到田裡去種田,到深山裡面,很多梯田的地方去種田,然後那個時候十幾歲的孩子,全部都被灌輸讀書無用論。那個時候的主流價值,就是讀書無用。他說他當時雖然只有十幾歲,但是因為他從小是一個孤兒,他對所有的東西都是採取懷疑的態度。當這個讀書無用論變成一個主流價值的時候,他心裡不相信。所以當所有的人在種田,種田完之後滿身臭汗,回來倒頭就睡的時候,他得到一本英文的聖經,這個人是連ABC都沒有學過,他開始從英文的聖經,去生吞活剝,就是去讀聖經,從頭背到尾,然後從尾再背回來。這個人後來他自己的同儕全部都消滅了,但是他自己就一路走得很遠的地方,然後再走回來,變成一個重要很大的學者。」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這幾句話:這個人是連ABC都沒有學過,他開始從英文的聖經,去生吞活剝,就是去讀聖經,從頭背到尾,然後從尾再背回來。這個人他後來,他自己的同儕全部都消滅了,但是他自己就一路走得很遠的地方,然後再走回來,變成一個重要很大的學者。
說「同儕都消滅了」的意思,大概不是說其它人都死了,乃是說,那些聽信讀書無用論的人,都沒沒無聞地過日去了,而這個當時呆呆的生吞活剝地背英文的人,在世界上有所成就了。
而他當時只背一本書哦!不過背得很熟很熟就是了。
不知聽了名人的演講的年青人或有孩子的家長,是不是有所省悟?現在,在富足的環境下,反而沒有人願意這樣做,豈不可惜了!
這樣學的人,肯定會被譏笑,而這樣做的人,自己可能也怕別人譏笑,不敢張聲,真是豈有此理!
現在多的是什麼語言教育專家?東一個方法,西一個研究,唉!又多得是什麼英文教育政策?又要求發音,又要求文法,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