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很多這樣的經歷:「請簡單說兩句吧......」家長會上,面對老師的邀請,你是否當即巧妙地進行自我介紹?
「啊?從我開始?」好友婚禮,作為新郎或者新娘的好朋友,你受邀送上祝福,是否打了你個措手不及,「一臉懵逼」?
公司會議,老闆突然點名讓你發言,難得的機會你是否做好準備展現自我?
面對以上這些情況,大多數人都會驚慌失措,或者焦慮不安,恐怕憋了好幾分鐘也說不出兩句話吧。
畏手畏腳、猶豫不決、不善表達......倘若你也抱有同樣的緊張,那麼我的「表達高手通用法則」就是給你的最好的禮物。演講、面試、會議、聚會寒暄、自我介紹......如果每每在眾人面前焦慮不安,無所適從,那麼,相信我的「表達通用法則」可以讓你心情大好,並且感到特別的有成就感。
那麼,如何利用「通用法則呢」,這是一門學問,別著急,聽我娓娓道來。這篇文章我就教你說話高手常用的通用法則6大招式。
首先:開門見山
你是否聽說過「30秒電梯法則」?
'30秒電梯法則'來源於麥肯錫公司一次沉痛的教訓。據說是麥肯錫的負責人有一次在電梯裡遇見了自己的大客戶的董事長,而董事長問麥肯錫的項目負責人,你能不能說一下這個項目現在的結果呢?面對突然的詢問,由於該負責人沒有任何準備,也無法從30層到1層的30秒內把事情說清楚,最終失去了這一重要客戶。從此,麥肯錫要求公司員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結果表達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題、直奔結果。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傳甚廣的'30秒鐘電梯法則'或稱'電梯演講'。
平常我們坐電梯的時間極為有限, 許多商務人士需要與上司和同事密切交流、推進工作。鑑於各自的行程安排 並不同步,報告、聯絡、商議等方面皆不可怠慢。面對握有決定權的上司更是如此。上司的行程無疑更為緊湊,若能見縫插針、 言簡意賅地加以說明,於自己、於上司都頗為重要。若想做到對大忙人言簡意賅地說明, 首先需要掌握高效表達的精髓——開門見山。
首先,自信地說話,不必猶豫, 冷靜沉著地直奔主題。
其次,拋出「核心觀點」開門見山,使對方了解接下來要談什麼。
最後,告知對方所需的時間,獲得對方許可。考慮到對方可能很忙,時間最好控制在 1 ~ 3分鐘為宜。
遵循以上三點,如果你碰到類似情況,可以這樣說:「領導,你好。關於這個項目,請先給我一分鐘好嗎,保證不耽誤您時間?」或者「關於這件事,如果您不給我3分鐘的時間解釋,那就是逼著我說謊了」之後,就可以慢慢展開話題、徹底交流了。因此,切入點至關重要。這就好比短跑和馬拉松。馬拉松只要保持合理的節奏,哪怕起步落後,終究可以後來居上。而短跑就不一樣了。由於距離太近,基本以起跑的快慢分勝負。說話也是同理。「30秒電梯法則」就是不折不扣的短距離賽跑, 因此需要有效搶得先機、一鼓作氣地打動對方。所以,面對大忙人時需開門見山、 言簡意賅、 快速把話說完。
第二招:刻意練習
給大家說一個小秘密:在我上中學的時候,喜歡上了鄰班的一位女生,並有幸要來了她的電話號碼。每天晚上,我有心和女生聯繫,結果對著電話猶豫不決,無數次拿起電話又放下,心中忐忑不安。「從何說起呢?怎麼介紹我自己?怎樣約她一起去看電影?萬一被拒絕怎麼辦?」相信聽我課的朋友在學生時代都有在電話前猶豫不決的時候吧。時間寶貴,不容浪費。因此,為了準確、簡短地傳達信息,在邁出第一步之前的「起步準備階段」就顯得至關重要。為了避免上述的情況再次發生,開口前不妨刻意練習一下。具體怎麼練習呢?比如簡單的自我介紹。
首先,對「一分鐘自我介紹」錄音。
其次,站在鏡子面前,對自己進行全身或者上半身的錄像。
所以,究竟以何種形象示人,不妨仔細審視並加以調整。感覺怎樣?每天只需「一分鐘 」,想到時多練幾次即可。然後,無論身處何地,「 一分鐘自我介紹」皆可娓娓道來。久而久之,自我介紹便可脫口而出, 繼而信心漸增、怯意大減。如此一來,各類場合都能遊刃有餘,例如酒會中的舉杯致辭、家長會的簡單寒暄、相親會的自我介紹、與初次見面的客戶交換名片……
演講也是如此,那些在演講臺上神採飛揚、口若懸河的演講者,在我看來,超過90%的可能性他不是第一次講這個內容,他們只是「善於預先做好準備」,就像刻意練習「簡單的自我介紹」一樣。想要讓自己在關鍵的演講或表達的場合,做到能說會道、從容自如,就需要平時不斷的去幹嘛呢?記住四個非常重要的字:刻意練習。試著邁出這第一步吧。與其在正式場合丟人現眼,不如眼下抓緊多練…… 只需每次練上一分鐘,必可逐漸熟練。下次站在演講臺上,你也可以做到神採飛揚、口若懸河哦
第三招:有吸引力
大學時期,我曾擔任英語培訓機構的兼職講師。學生們白天在學校忙於上課,傍晚還要在家長的督促下,來到培訓機構學習英語,可想而知學生們早已是精疲力竭。上課時,有的學生趴在桌上一動不動, 有的學生心不在焉地撥弄頭髮,或是張大嘴巴打著呵欠…… 無論我講得多麼神採飛揚, 臺下都是一片死氣沉沉的樣子。但是,只要我說出關鍵的一句話,大家突然齊刷刷地抬起頭來。你猜我會說什麼呢,對,就是這句 ,「這裡可是重點哦,下周的考試會考到這部分內容。」說完之後,仿佛按下了開關似的,學生們整齊劃一 地開始做筆記。「嗯?哪裡?哪裡?老師再講一遍吧!」平常懶得舉手的學生們突然積極提問發言。
對他們來說,期末考試迫在眉睫,如何順利過關可是眼下的頭等大事。為什麼學生們會有突然的轉變呢?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三招,打動學生們的秘訣在於「 吸引力」。
不僅學生們,對其他人,這個招式也同樣受用。比如周末想請你心儀的女孩吃飯,你可能會說,「這個周末能一起吃飯嗎?我約了一家義大利餐廳。」這樣的表述毫無新意,女孩不一定跟你去,除非你長的像吳彥祖。我們不妨試著換種說法,這樣說,「你知道現在網上備受好評的那家義大利餐廳嗎?據說現在很難預訂,但是我神奇地訂到了這周末的位置。我們一起去體驗一下,如何?」
如此一來,對方想必也是受寵若驚:「好想去,真的可以嗎?太好啦」。你看,如果這樣表述的話,你約到心儀女孩的機率會很高哦。那麼,具體我們如何展現吸引力呢?
「吸引力」通常表現為兩類:
① 理想實現型② 煩惱解決型
① 是為實現「變成這樣子就好」「得到這個就開心」之類的願望而提供方法。例如,「 我想追到這個女孩的辦法」「像馬雲同學一樣流暢表達」等等。
② 是為解決「搞不定就有大麻煩」「眼下這是最大煩惱」之類的問題而提供辦法。例如,「兩年內消除百萬貧困人口的方法「「 一晚上搞定領導安排的課件」等等。從吸引力的角度來說, ②無疑更能滿足對方當前需求。「調查」對方的現狀,如果 發現「 問題、 煩惱、 不安、 風險」,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這樣的說話方式較能被對方接受,對問題的解決也有切實的幫助。但是,如果在大庭廣眾下發言時,發現聽眾的「吸引力點」就不那麼簡單了。這時,你可以從了解聽眾的性別、 年齡層、職業等入手,然後再向身邊背景相似的人們多多請教吧。
第四招:學會聆聽
我有一個性格非常內向的朋友,有一次他去相親,對方是一個大大咧咧,特愛說話的女孩。坐下來,彼此面面相覷了幾分鐘,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最後,還是這位女孩率先打破了這種尷尬的氛圍:
「你是什麼血型?」「O型。」「我也是0型 哦!……」 談話戛然而止, 氣氛一時凝固。又過了幾秒鐘,還是女孩開口,「你父母最近還好吧」
「哦,很好,謝謝關心。」「別客氣......」談話又戛然而止,氣氛再次凝固。
又過了好一會兒,眼看著女孩快要坐不住了,我的這位朋友冷不丁來了這麼一句:「我其實有點神經質……」本想緩和尷尬的氣氛,結果卻給自己挖了個坑!
在剛認識的人面前,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經歷話不投機或者無話可談的社交尷尬症。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或者低頭或者扭頭看向別處,處境非常尷尬。若能開門見山地表明來意,或許可以展開交流,否則真是無話可說又不知道如何是好。一旦沒話找話,難免言多必失,危害或許更勝於冷場的尷尬。這個時候,方言有一招可以讓你迅速脫身——那就是轉變為「最高明的聽眾」。如果此刻的你大腦一片空白,大可不必就此結束談話或者沒話找話,只要我們引導對方發話、 使其娓娓道來即可。
「原來如此」「你可真棒」「願聞其詳」…… 如果這樣說的話, 就可以另對方心情大好,他的話匣子自然而然地打開啦。你絕對想不到的是,即使你什麼都沒說,依然可以給對方留下極佳的印象。因此,這個時候不必轉移話題,只要側耳傾聽,足以令對方滿意。在話題不知如何展開的時候,不妨扮演促使對方發言的角色吧。那麼,我們如何促使或者說是引導對方說話呢?方言在這裡給你說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技巧就是「 附和」。「附和」技巧,具體可分為 三類:
① 用力點頭「嗯」「 哦」「 是是」……
② 引導對方說下去「然後呢?」「結果呢?」……
③ 簡短重複對方的話語「啊,這麼說,你的意思是 ……」「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對吧?所以,你就這麼說了吧。」「總而言之,就是這個樣子吧?」「原來如此,所以說就是這樣吧?」
尤其是第③條「簡短重複對方的話語」有助於談話雙方迅速進入話題,如果對方在那裡滔滔不絕,而你反應平淡或者只是默默聆聽或者微微點頭,對方就會感到不安,擔心你是否認真在聽。若能像剛才說的那樣巧妙引導,相信人人都會侃侃而談吧。因此,高明的引導可以說是打造良好氛圍的絕佳手段。對於商務活動來說,特別是會議主持人,認真聆聽發言、營造暢所欲言、輕鬆愉快的的會場氣氛就是他的職責所在。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引導並不是簡單的附和,而是擺出對發言者頗有興趣的姿態。因此,簡短「複述」對方的發言絕對是商務人士的實用技巧。第③條還可以拆解成以下4個小步驟:
① 複述——重複對方的詞語和句子
② 同感——表示理解對方的立場和心情
③ 概括——提取對方話語的要點
④ 轉換——換一種說法解讀對方的話語
這樣一拆解,可以讓你更直白的去加以運用。在聆聽對方的發言之後,合理加以歸納總結,例如:「你的意見其實就是這樣吧。」同全體與會人員共同確認對對方話語的理解是否正確,能讓整個會議的氣氛頓時熱烈起來。所以說呢,不僅是「說話技巧」,「聆聽技巧」也同樣是人人皆可掌握並且受用一生的技巧。即便你不善於表達自身觀點,若能巧妙聆聽,這也是你的過人之處。
第五招:言簡意賅
記得有一次,我受邀參加了朋友小丁的一次商務活動,商務活動的策劃會議定於下周二召開。在某次會議的最後,活動負責人對小丁說道:「那麼,活動策劃方案就交給你了。」 「好,感謝您的信任,我保證完成任務。」這是我朋友第一次獨立製作活動策劃方案,顯得非常興奮。雖然滿口答應,但光他的日常工作就佔滿了他所有的時間,早已經是忙得不可開交。
過了兩天,周四的時候,負責人在電梯口碰到了我的朋友問道,「周二交給你的活動策劃方案怎樣了?」 我的朋友一臉懵逼,支支吾吾地回應說,「啊?那個…… 沒有具體要求上交時間,所以……本周又加進了別的任務,我想先把它放一放,周末一鼓作氣弄的話,我想下周二晚間的會上可以交出策劃方案…… 這樣,您看可以嗎?」聽完這番辯解後,負責人一言不發、拂袖而去。朋友由於不會如何巧妙應答領導的詢問,得罪了領導,這下麻煩大了。那麼,問題來了,面對領導的詢問,我的朋友小丁應該如何回答才好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① 周二收到製作活動策劃方案的任務
② 沒有說明提交方案的確切日期
③ 本周忙於其它工作,又臨時增加了緊要任務,時間完全不夠用
④ 按照現狀,當前沒有時間啟動
⑤ 周末開始製作
⑥ 計劃下周二提交
① ~ ⑥ 之中,哪些要素必不可少?「策劃方案怎樣了?」這句提問本身模稜兩可,其實的意思是:「策劃方案的進度怎麼樣了?」對此,最直接的回答是④,表明「還沒有啟動」的狀態。不過,單單「 還沒開始」的回答只怕會讓負責人勃然大怒吧。所以,必不可少的要素還有一條。負責人希望聽到的回答是什麼呢?很簡單,那就是結果。對應 ⑥ 的提交日期。應該這樣說,「抱歉,策劃方案還沒開始製作, 但是下周二可以提交。」 。四個字形容這句話那就是:言簡意賅。當然了,這是我們從全局的分析,想當然的可以刪減不必要的語言,日常對話是做不到如此全面的。
面對詢問,我們時常不自覺地畫蛇添足。即便對方沒問,類似「 沒有明確要求 截止時間」「本周忙於其它工作」 這樣的廢話也會脫口而出。然而,這些只不過是我們找的藉口,完全不是對方需要的信息。例如,我們上學的時候,面對老師詢問作業的問題,我們總是說,「作業?我正打算開始做呢……」遺憾的是成人的世界也會有類似的笨拙表現。簡單來說,挖掘對方需求,言簡意賅的表達,才是正確的答案。
最後一招:滿懷熱情,用心溝通
這一招,方言就不必多說了吧。雖然我們是為了不善於在大庭廣眾下表達的人講解說話技巧,但我最希望你掌握最能戰勝緊張、焦慮的方法或許就是「為對方著想而熱情的溝通」。只要懷有用心溝通的熱情,即便不善言辭,你的心意一定可以被對方感知,我對此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