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說:喝粥一點營養都沒有?聽聽中醫怎麼說!

2020-12-23 羋月vip

最近張文宏醫生的一篇講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講話圍繞的核心是疫情期間早餐該怎麼吃。

原話是這樣說的:

你家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的重視,好不好,絕不要給他吃那些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的,高蛋白的,每天早上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出去,好吧,早上不許吃粥,我跟你們講,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牛奶,好吧,還有高營養的三明治。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公眾號紛紛就該講話發表自己的意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丁香醫生,在上周六發表的一篇題為《說真的,白粥還是少喝點吧!》的文章。它將白粥單獨擇出來,大力抨擊,呼籲大家少喝或者不喝白粥。

一時之間,早餐桌上的一碗白粥似乎成了「垃圾食品」的代名詞。對於從小就吃慣了清粥小菜這樣的中式早飯,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渾身不得勁」的老百姓來說,早餐到底該怎麼吃成了一道無解的難題。

有一點大家要明白,「早餐必吃雞蛋牛奶,不準喝粥」顯然是純現代營養學的觀點。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我們為什麼不也聽一聽中醫的說法呢?

在中醫看來,粥是不是如同張醫生所言,真的「一無是處」呢?顯然不是。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指出「五穀為養」,當然後面的幾句也不可忽視: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不管怎麼說,最最養人的都以五穀為最先,這究竟有什麼門道呢?今天分享的文章,說的就是「早餐喝粥的中醫思維」。

走進中國廚房,就走近了中醫。中國美食的背後,蘊含著中醫的養生之道。

每每說到此處,總忍不住讚嘆古人的仁慈之心,即便不懂中醫,也能在美食裡滋養身心。

在中國很多地方,一直保留著早餐喝粥的習慣,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來聽聽宋代的社會精英——張耒如何說,他專門寫了一篇《粥記》,說到:「每日清晨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蓋粥能暢胃氣,生津液也。」

1

劃重點

為什麼我們主食要選擇五穀呢?

《黃帝內經》講:「五穀為養」,養的是生命。從中醫角度來看食物,看到的不是食物的有形之體,裡面含有什麼營養元素,而是無形的能量,也就是上文說的穀物中的「谷氣」。

穀物是什麼呢?是種子!

種子是什麼呢?

種子帶有生生之機,種子可以破土而出,可以長成一顆蒼天大樹,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粒水稻的種子,可以演變成一片金黃色的稻田,這就是中醫裡看到種子的無形能量,一粒種子蘊含著生命所有信息。

早上起來,陽氣升發,身體裡有一股生生之機在甦醒,此時一碗粥裡帶著滿滿的「谷氣」,也就是穀物的生發之氣,與身體同頻共振,自然是天人合一,滋養身心。

早晨7點~9點,是胃經最旺的時段,粥非常細膩柔軟,容易被胃消化,此時喝粥就很可以養胃氣,迅速生津液,滋潤濡養身體,充養血脈。如果津液不足,我們會感覺口乾舌燥、皮膚乾燥、大便乾燥等,嚴重不足時就會生病。

當我們喝完粥後,待到9點至11點,脾經當令,就將精微物質運化輸布到全身了,真是極妙!

2

脾胃不好,不妨喝些「米油」

對於脾胃不好的朋友們來說,早上起來也可以喝一些「米油」來養脾胃。

李時珍說:「嬰兒食米油(備註:加輔食後),百日則肥」;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道,「米油可代參飲」;趙學敏撰寫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陰之功,勝於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

米油和米湯不同,是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裡叫做「米油」,俗稱粥油、粥皮。幹了後會變成一層薄如蟬翼的「粥衣」。

3

帶著覺知去吃飯

以上就是早上喝粥背後的中醫思維,特別強調的是:

不要誤以為中醫要求人人都需要喝粥,中醫更強調「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尊重每個生命的不同,尊重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所有的醫學理論都只是參考,用於啟迪我們的思考,且不可一刀切看待問題。

簡單來說,喝粥雖然好,但是中醫並非要求所有人要喝粥,而是根據當地環境氣候、個人體質等飲食,綜合來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早餐美食。

中醫提醒我們帶著「覺知」去吃飯,帶著「覺知」去尊重自己的身體感受,而不是「抄作業」的心態去照搬某種飲食結構,如果早餐喝粥讓你難受,就不要堅持;如果早餐吃饅頭喝豆漿,感覺一天元氣滿滿,為何要放棄呢?

如果早上喝牛奶、吃雞蛋,就是容易積食,為什麼還要堅持呢?

我們不能被某個理論、某個觀念困住。辯證思考,是中醫的靈魂,對待一碗粥,亦是如此!

相關焦點

  • 張文宏兩次提出要吃高蛋白食物,但粥就是不能喝,粥沒營養嗎?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之後,全國各地各級各類學校都明確了開學時間,到目前,大多數學生已經陸續開學,只要做好防控措施,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張文宏教授都說了,現在要進行複課,雖然面對校內密集的人群,我們要教導學生進教室前要測量體溫,隨時佩戴好口罩、出門勤洗手,做好防護外,上下學路上要避免和陌生人接觸
  • 張文宏醫生說早餐不許喝粥,其實暗含中西醫對養生的觀點
    關於張文宏醫生提議的「早上不能喝粥,要喝牛奶和吃雞蛋」的言論,最近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有說張文宏醫生崇洋媚外,毫無根據的,也有說張教授提議正確的,於是一場網絡大辯論就開始了。,我們不否定西方人的早餐模式,但也沒有必要說自己的「粥」就是差的,直接用不許喝粥這個詞,是完全的否定了我們五千年的文化。
  • 張文宏一句「早上不許喝粥」引發熱議,是還是非,聽營養師怎麼說
    4月15日,張文宏教授在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講座時表示「家裡的孩子,不管胖瘦,喜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都要特別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雞蛋,牛奶,吃了再去上學。
  • 因為喝粥又吵起來了!張文宏:粥還是不能喝
    來源:瞭望智庫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光明網」(ID:gmw_001),原文首發於2020年4月22日,標題為《張文宏:我知道很多網友批評我,但粥還是不能喝》,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因一句孩子「早餐不能喝粥」引發熱議的張文宏發聲回應為何不能喝粥昨晚,這一話題上了熱搜第二↓↓↓1曾說「早餐不能喝粥」引熱議
  • 除了不推薦喝粥+鹹菜,張文宏又說:不鼓勵吃方便麵!
    4月15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絕不要給孩子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為什麼早餐不要喝粥而要吃雞蛋牛奶呢?張文宏後來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說,針對病毒的抗體藥靠什麼?全部是蛋白質。
  • 張文宏教授建議少喝粥,到底有沒有道理?喝粥時,需要注意什麼?
    前段時間,張文宏教授的一段言論,引起了大家廣泛熱議。在疫情期間,張文宏教授,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幫助民眾進行科學養生,受到了很多人推崇,但當他說了這句話,卻讓他陷入多種評價。張文宏教授,建議少喝粥。很多人聽到這句話,會想著,難道自己幾十年的喝粥習慣是錯誤的?確實,長期以來,一直有「喝粥養胃」的說法,通過喝粥,可以幫助人們達到護理胃部目的,很多食物,都能熬成粥,食用後,達到護理身體目的。並且,喝粥是很多地方的居民每天必做的事情,也是最常見的飲食方式。
  • 張文宏,早上不能喝粥,粥沒營養?這4種粥,營養不比牛奶雞蛋差
    張文宏教授在談到早上給孩子們搭配飲食的時候,強調早上要多吃牛奶和雞蛋,不能孩子們喝粥。一時之間在網上也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中國人喜歡喝粥,喝粥也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而自己喜歡的粥品被張文宏教授否定,有些網友表示難以接受。
  • 早上喝粥還是吃雞蛋?為什麼中國人愛喝粥?張文宏的建議很有效!
    「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張文宏的話在網上引發熱議,有人認為他這是崇洋媚外。因為中國人早上愛喝粥,而外國人早上愛吃牛奶和雞蛋。網友的批評如雨後春筍,越演越烈,連張文宏都看不下去了。
  • 張文宏:早餐要吃牛奶、雞蛋,真的再不能喝粥了嗎?聽營養師說!
    最近張文宏醫生在一次視頻講座中,建議「孩子早餐一定要吃高營養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但是不能再喝粥」,視頻傳出後,一時間,網上展開了熱議,很多人都說張文宏是崇洋媚外,還有一些不同家長的聲音。很多家長也是一頭霧水,中國傳統的粥為什麼到了這裡就變成了沒營養。
  • 【原創】別讓孩子早上喝粥,張文宏醫生的提醒,家長最好牢牢記住
    早上讓孩子喝一碗熱騰騰的粥,希望幫助孩子暖、助消化,是很多父母都喜歡做的件事情。而且,為了讓孩子早上喜歡上喝粥,父母也弄出了很多花樣,比如給孩子煮口味不同的粥;把孩子喝粥的碗碟弄得花哨點等等。因為,在很多父母心裡,孩子早上喝粥一定是好的。可是,你知道嗎?今年在網絡上火起來的「硬核」醫生張文宏提醒各位家長,別讓孩子早上喝粥。
  • 張文宏回應不能喝粥,營養重要性被輕視了,這類早餐別再給娃吃了
    早餐不許喝粥這句話一出來瞬間引發網友熱議,為什麼看起來甘甜軟糯的粥反而比不上那遠渡重洋,「饅頭夾著兩片生菜葉子」的三明治了呢?張文宏教授在受到質疑時也進行了回應:靠粥和鹹菜根本不行,好多人忽視蛋白質的重要性,中國人最愛喝魚湯了,魚渣也要吃掉,補充蛋白質。想要更完整地理解張醫生的飲食建議,必須首先明白特殊時期下的營養攝入要求以及粥和其他早餐的飲食成分對比。
  • 張文宏:不鼓勵大家吃方便麵,粥還是不能喝
    現在不單單是印度的藥,就是在西藥,昨天法國的科學家他們都問我,有哪一種藥物特別有效,我說現在就西藥而言,我們還沒有看到哪一種(藥物)抗病毒的療效達到非常高的水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面,在國際上都是同樣的,就是預防是(遠離)這個疾病最為關鍵(的要素)。
  • 為何孩子早餐不能喝粥要吃雞蛋喝牛奶?張文宏回應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因一句孩子「早餐不能喝粥」引發熱議的張文宏,發聲回應為何不能喝粥。4月15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 張文宏還是堅持不能喝粥說法,病毒抗體產生全靠蛋白質
    早餐不能喝粥?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提出的這個建議,在網絡上瞬間 " 炸了鍋 ",引起了不少爭議。張文宏表示,他知道很多網友批評他,不過他仍堅持 " 不能喝粥 " 的說法。張文宏說,針對病毒的抗體產生,全部要靠蛋白質,靠粥和鹹菜就麻煩了。" 早餐不能喝粥 " 的說法,來自一次講座。4 月 15 日下午,張文宏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 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
  • 張文宏醫生忠言相告:早餐最好不要喝粥,原因究竟是什麼?
    想必多數人的回答是小米粥、燕麥粥、紅豆粥等等,無論是什麼樣的食材做的,都離不開粥這個字。在我國,多數家長會給孩子煮粥當作早餐,再搭配上牛奶或者是雞蛋等等,但之前在疫情中爆火的張文宏醫生卻勸告大家早餐最好不要喝粥,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早餐喝粥到底好不好?
  • 張文宏說早上不要喝粥,餘歡水說牛奶不適合亞洲人,真相來了!
    4月15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
  • 張文宏:知道很多網友批評我,但粥還是不能喝,還有喝魚湯時…
    因一句孩子「早餐不能喝粥」  引發熱議的張文宏,  發聲回應為何不能喝粥。
  • 張文宏提醒:早餐喝粥沒營養!究竟怎麼吃才是養胃的正確姿勢?
    張文宏提醒:早餐喝粥沒營養!究竟怎麼吃才是養胃的正確姿勢?喝粥養胃?養胃不當反傷胃!從小,我們就伴隨著「喝粥養胃」的叮嚀長大,賦予了白粥很高的養生地位。白粥經過長時間的熬燉,更加軟爛、易消化,能夠減輕胃部負擔,非常適合胃病患者在發病的急性期食用。
  • 張文宏強調早餐不要喝粥,喝粥真的不好嗎?3類人確實不宜多喝
    因為新冠肺炎,張文宏教授變得家喻戶曉,再一次簡單的疫情防控採訪節目中,他強調早晨不要喝粥,這句話瞬間讓廣大群眾的疑惑;自古以來中國幾千年來,只要生病或者是身體不舒服,大家都習慣性的第一時間想到喝粥,加上早上喝粥還可以養胃,容易消化,對身體非常有好處,但是張文宏卻強調早晨不要喝粥,為此很多人都很疑惑
  • 馬上就評|張文宏就「喝粥」無奈再發聲,話題討論不能攪成一鍋粥
    本來張文宏是在疫情期間在飲食方面給出科學建議,沒想到有人竟認為他這是崇洋媚外。「崇洋媚外」這頂帽子可真不算輕,無奈之下張文宏不得不對此做出回應。為什麼早餐不要喝粥而要吃雞蛋牛奶呢?張文宏說,針對病毒的抗體藥靠什麼?全部是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