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他還小」這句話是我們經常可以聽到的,特別是爺爺奶奶面對別人對孫子的批評時,經常會以這句話來安慰自己,也為孫子開脫。
這學期,我新接手五年級(以前老師請假,我上過半年課)。班上有個孩子經常不寫作業。開學第1周孩子周末回家,作業又沒完成,當時有些著急、生氣。
於是,我把孩子完成的作業拍成照片,發給家長。家長就著急了,我反而安慰家長,告訴她「孩子還小,慢慢來!」誰知家長一下子就炸毛了,只差沒對我大呼小叫「孩子不小了,再不努力就來不及了。」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話有些不太負責任。其實,我只是想安慰家長,我作為老師該管的還是得管。但是家長卻不同意,我直接告訴家長,如果你願意我把孩子管教嚴點,我一定是盡心盡力加以管理,但是如果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不能受委屈,我絕對不會對孩子管理太多,給自己找麻煩。
1.不要讓孩子失去了「責任意識」。
「孩子還小!」就像一塊免死金牌。讓孩子認為我還小,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懲罰,不管實際年齡,也不管自己做法的對與錯。他們缺乏責任感,不知道更不願意承擔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
這樣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會嚴格要求自己,面對老師、同學的要求更是無動於衷。不寫作業是常事,調皮搗蛋也不在話下。
2.不要讓孩子失去規則意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很多孩子不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做事全屏自己喜好,開心就多來點,不開心直接走人。對學習和工作都是無所謂的態度。
「孩子還小!」讓孩子認為只要別人說你小,就可以為所欲為,完全沒有規則意識。
很多少年犯罪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家裡要麼太多溺愛,要麼無人管教。
記得很多年前,我一個熟人的孩子進了監獄,在這之前,他媽媽特別溺愛。每當爸爸教育孩子時,媽媽總是護著孩子「他還小!」就這樣一句話,讓孩子誤入歧途,葬送大好的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