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阿庫烏霧:讓更多人感受彝語詩歌美韻

2020-12-19 川觀新聞SCOL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攝影 向宇

繫著一條長圍巾,詩人阿庫烏霧走上舞臺,頓了頓嗓子,聲情並茂朗誦起自己的彝語詩歌《招支格阿爾之魂》。「回來吧,靈魂……」隨著詩歌內容的遞進,他的語調也越來越激揚。臺下的觀眾紛紛停下手中的事情,向舞臺望來。12月9日,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會在蓉城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在這裡,放聲吟誦,致敬經典。其中,西南民族大學民族語言文學研究院院長、詩人阿庫烏霧的吟誦無疑讓人印象深刻。他全程用一種類似說唱的方式吟誦彝族詩歌,略帶舞臺化的表現方式,感染力十足。那些鏗鏘有力彝語語調,像一聲聲驚雷,直擊人心。儘管用彝語朗誦,讓很多觀眾不知道詩中具體內容,但是卻仍在抑揚頓挫的聲調中,陶醉於彝語詩歌的韻律。阿庫烏霧介紹,自己吟誦的詩歌講述的是一種存在於彝人中的民間習俗,詩歌用一種呼喊的方式呼喚勇敢、美好的民族精神文化的回歸。

彝族有著悠久的詩歌傳統,民間詩歌和文人用彝文創作的詩歌極為豐富。從22歲到今年56歲,阿庫烏霧一直堅持用彝文寫詩,「彝文詩歌和漢語詩歌一樣,具有詩歌美學。漢語詩歌尊重生命的精神傳統和彝人崇拜自然,堅信萬物有靈的世界觀一脈相承。」他還介紹,彝文詩歌和漢語詩歌也有著不同之處,比如在詩歌意象選擇上,彝人更偏愛用山鷹、布穀鳥、杉樹等這類和彝族地區相關的意象。

不過,當下彝文詩歌要走出去,被更多人所知,仍然面臨著傳播受限等問題,「語言翻譯也是攔路虎,我的很多詩歌至今沒人翻譯成漢語。」

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和了解彝文詩歌,阿庫烏霧經常會現場誦讀詩歌,「詩歌的力量不只在內容,還有朗誦詩歌的語氣、動作和表情。」他認為,民族文化都有共通之處,包括對美好、對幸福的追求,還有對自然生態的崇拜,這些到現在,依然值得被重提和追求。彝文詩歌要讓更多人知曉,體味其中美韻,則需要更多的彝文詩人發聲。

相關焦點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丨李永才、阿庫烏霧、施施然、安然點...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9日舉行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舉行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論壇活動。詩人、名刊編輯相聚一堂,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深刻的時代命題和國家戰略,就文化界、詩歌界如何參與和表達各抒己見。成都詩人李永才在分享伊始,就提出了「詩人如何回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話題」這個問題。李永才從國家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定位出發,找到了詩人的介入主要在「助力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建設上」。
  • 詩人阿庫烏霧:寫詩的要有你切身的愛與痛
    封面新聞記者 何晞宇 彝族詩人阿庫烏霧雄渾的語調響起時,整個朗誦會現場為之一振。儘管在場很少有人能聽懂那古老的彝語詩句,但其聲律之悲滄,破璧毀珪直指人心。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唐力:成渝詩歌寫作,用「溫柔的方式」重新...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肖姍姍 攝影 向宇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兩場詩歌沙龍同時在新華賓館舉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沙龍上,來自川渝地區的熊焱、李海洲、凸凹、何房子、呂歷、阿庫烏霧、李龍炳、唐力、餘真、宋尾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呂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詩歌表達」核心...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兩場詩歌沙龍同時在新華賓館舉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沙龍上,來自川渝地區的熊焱、李海洲、凸凹、何房子、呂歷、阿庫烏霧、李龍炳、唐力、餘真、宋尾、華子、王志國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丨世界同吟一首詩!中外詩人在杜甫草堂集結朗誦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楊瑞青12月10日下午,在詩人張華裡飽滿渾厚的俄語朗誦中,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在杜甫草堂拉開帷幕。作為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一站,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延續詩歌周「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本次詩歌朗誦會群星匯集,國內外的詩歌大家在杜甫草堂集結,一起追溯千年前「詩聖」杜甫的足跡,開啟一場穿越時間與空間的詩歌對話。
  • ...阿庫烏霧、施施然、安然點讚成渝:巴蜀大地有太多可以書寫的地方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9日舉行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舉行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論壇活動。詩人、名刊編輯相聚一堂,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深刻的時代命題和國家戰略,就文化界、詩歌界如何參與和表達各抒己見。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今晚開幕
    紅星新聞網(記者 宋雅婷)12月9日報導詩歌是最美的語言,沒有國界。今晚,「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在成都拉開帷幕。紅星新聞網記者了解到,今年詩歌周的主題是「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開幕式共分為:中國力量、生命奇蹟、人類未來三個篇章。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篇章「中國力量」中,以清音古詩表演《錦繡天府》 開篇,由清音四川清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任平老師和鹽道街小學的同學們共同演繹,展現古韻天府魅力。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 吉狄馬加點讚成都
    作為歷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頭戲,12月9日晚,「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在成都電視臺1號演播廳隆重舉行,現場亮點不斷,精彩紛呈。從2017·天府詩韻、2018·成都與巴黎、2019·一個需要消除壁壘的世界,再到今年的「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成都國際詩歌周一直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歡迎來自全世界的詩人朋友。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今晚開幕 60餘位中外詩人共赴「詩歌...
    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指導,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將於9日晚開幕。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即將啟幕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成都國際詩歌周從2017年開始舉辦,每年都有100多位中外詩人參與。詩人們通過開幕式、創作採風、主題論壇、詠頌會,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感受了成都的詩歌底蘊和歷史文化,並為成都留下諸多詩篇,創造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科爾沁文聯主席布木布泰:四川是中國詩歌的...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攝影 向宇12月9日下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新華賓館舉行首場詩歌朗誦會。來自內蒙古科爾沁的女詩人、科爾沁文聯主席布木布泰輾轉12個小時,終於在詩歌周開幕的前一晚23:00抵達成都,《成都,為什麼我的祝福先於我的腳步抵達》這是布木布泰在北京大興機場等待延誤了3個小時的飛機時為此次詩歌周特別創作的詩作。此行是布木布泰第一次來到成都,她對這裡的初印象來自趙雷的那首《成都》。
  • 世界同吟一首詩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活動圓滿落幕
    今日下午,60餘位中外詩人來到「季冬樹木蒼」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詩聖雕像前,高聲吟誦詩歌。在各國語言的吟誦聲中,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活動圓滿落幕。一場朗誦會 展示成都生活美學金色銀杏下,蓋碗茶氤氳繚繞。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作為詩歌周的重要活動,朗誦會貫穿了「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中外詩人、遊客、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成渝詩歌表達...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月,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受邀參加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他覺得非常親切:「我是四川人,以前在成都上學,目前的親人都在四川,情感上非常貼近。」在詩歌周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訪談活動中,康偉打開了話匣子,情感上的貼近,反倒讓他更加深入的思考:成渝詩歌表達,不能被經濟圈「圈」住。這個觀點獲得了在場不少嘉賓的欣賞和認同。康偉思考,其實作為一個傳媒人,發現當下國家有長三角、京津冀等多個經濟發展群,但唯獨成渝,能激發起「兩地詩歌表達」這個有意思的話題。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丨《詩歌月刊》主編李雲:成渝詩人要把...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9日,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在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論壇活動上表示,成渝詩人要把兩地地域性的東西寫好寫透,在詩歌作品中展現特質性最強的部分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文化符號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旨在展示「雙城記」與「同城化」的美好願景,今日(12月9日)上午,成都國際詩歌周的分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對談在成都新華賓館舉行。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霍俊明:「活力」是成都詩歌群的標誌
    今日(12月9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下簡稱「詩歌周」)主題訪談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對談會在成都新華賓館開啟。對《詩刊》社副主編霍俊明來說,這已是他第四次參加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接受紅星新聞專訪時,他表示,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成都堅持舉辦國際詩歌周,本身就具有象徵性。紅星新聞:你覺得本屆國際詩歌周與前三屆相比,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梁平:面對人類公共災難,詩人有寫詩的權利
    12月10日,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成都繼續舉行。詩人們分為兩個會場,分別以「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和「成渝詩歌沙龍」為主題,展開研討和交流。在「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會場中,著名詩人梁平發表了一番觀點,表達了他對疫情和詩歌的深層思考。
  • 當交響樂遇到詩歌!第三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城市音樂廳華麗開幕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張諶詩歌是一座城市最美的語言。9月6日晚,一場名為「詩歌·天府·世界」交響音樂詠頌會」,在成都城市音樂廳歌劇廳恢弘上演,正式拉開2019第三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大幕。2019·第三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由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主辦,五糧液集團、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共同承辦。活動以「一帶一路」國家倡議為主線,邀請中外近百名詩人齊聚成都,圍繞 「一個需要消除壁壘的世界:用詩歌構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展開交流互動。
  • 多位外國詩人匯聚成都國際詩歌周:遠道而來,詩歌連接著我們的心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日,在成都舉行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上,不乏有哥倫比亞、美國、俄羅斯等外國詩人的身影。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的在成渝居住多年,有的與國內詩人保持著友好關係,對他們而言,上午論壇的主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更多的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哥倫比亞詩人李戈:期待在這座詩意之城,和...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12月9日,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指導,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