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又火了!又一新物種被記錄,是中國首次出現的珍稀蛾類

2021-01-08 無生解說科技

眾所周知,我們人類所生存的地球在歷經數十億年的發展與進化,誕生了生命,有人說所有的物種起源都是基於一顆細胞,不過依舊無從考證,而發展至今,在人類的發現與探索中得到記錄的生物就多達170多萬種,還是已知的。

說來可惜的是,因為人類的活動頻繁,造成了很多動物的棲息地縮減,導致很多物種還沒來得及記錄就已經滅絕了,因此在如今發現任何一個新物種都是尤為重要的,四川又火了!又一新物種被記錄,是中國首次出現的珍稀蛾類。

將目光轉移到四川的崇州鞍子自然保護區,這不僅是風景秀麗還有大量的稀有動物在這裡生存著,中國的昆蟲學研究專家在12月3日的時候,無意間的在雞冠山處發現了數隻非常珍稀的蛾類,經過初次評定後,確認這是中國從來沒有記錄過的蛾類。

之前僅僅在印度有類似的蛾類名為「鏽跡斑斑帝王蛾」,而此次在四川發現的新蛾物種,為中國又填補了的一個空缺,並被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館主命名為喜馬拉雅透目大蠶蛾,這隻珍稀的蛾類終於有了屬於它的中文名字。

而此次發現的喜馬拉雅透目大蠶蛾與印度的帝王蛾還帶有一定的區別,更有可能是一個新系,目前世界範圍透目大蠶蛾僅有11種,如果能證實是新物種那麼就能夠為中國的昆蟲史再增添光輝的一筆,由此可見,中國如今的生態環境在慢慢的變好。

此次的新發現也讓四川的崇州鞍子自然保護區再活了一把,很多網友表示想去那裡旅遊看看或者是去拍雪,不過記得不要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就好,對此各位讀者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次發現珍稀蛾類!國外稱之為「鏽跡斑斑的帝王蛾」
    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記者27日從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該博物館館長趙力於12月3日去四川崇州鞍子河自然保護區雞冠山的路上意外發現了一種珍稀蛾類,近日經過甄別認定該物種曾在印度出現過,被印度的自然保護組織稱為「鏽跡斑斑的帝王蛾」。這是我國首次記錄該物種。
  • 首次在中國發現!這種珍稀蛾類穿著「大衣」在冬日飛舞 最近現身川西
    12月28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通過社交網絡發布稱,今年12月初在崇州採集到的珍稀蛾類標本已經製作完畢。這也是中國首次發現這種珍稀蛾類。「經鑑定,為國際學術界原本認為只分布於我國邊境以外的喜馬拉雅的透目大蠶蛾。」
  • 我國建成年產6千萬噸級油氣田;珍稀蛾類首次在國內被發現丨科技早...
    我國建成年產6千萬噸級油氣田;珍稀蛾類首次在國內被發現丨科技早新聞 2020-12-28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成都一昆蟲博物館展出奇特蛾類 來看看有哪些「妖蛾子」
    小觀眾們對活的蛾類幼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新華網四川頻道5月21日電(本網記者 李倩薇)從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開始,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正在舉辦為期一周的「妖蛾子奇妙夜——世界奇蛾特展    本次展覽的主角是從世界各地收集的數萬隻蛾類標本中精選出來的上千隻觀賞性或珍稀蛾類,部分珍稀奇特的蛾類標本是第一次在中國科普展中亮相,有的還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標本。
  • 四川洪雅縣首次發現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紅花木蓮」
    四川洪雅縣首次發現國家級瀕危珍稀植物「紅花木蓮」(央廣網發 林國強 攝)  央廣網成都5月8日消息(記者劉濤 眉山臺記者萬紗賓)近日,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漢王鄉一村民在日常勞作時意外發現一株木蓮花,經林業權威部門認定為國家瀕危珍稀保護植物——野生紅花木蓮,這也是該縣首次發現此類植物。
  • 陸良芳華鎮發現蛾類新種溫氏金苔娥
    今年,曲靖市科技工作者、鱗翅目昆蟲研究者溫紹奎在曲靖市陸良縣芳華鎮發現一種蛾類。
  • 珍稀物種紅尾大蠶蛾現身浙江麗水
    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之一、珍稀物種紅尾大蠶蛾日前現身浙江麗水住龍鎮。這是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調查團隊在住龍鎮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時發現的。凌晨的潘床生態溝,調查隊和住龍鎮委書記李宣以及鎮政府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夜間野外調研。就在調研即將結束時,一頭像「蝴蝶」又像「風箏」的大型昆蟲在溪谷中翩翩起舞,最後竟落在了鎮政府工作人員周鵬的身上。
  • 潘伯榮: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育 | 中國綠髮會「珍稀瀕危植物保育...
    會議期間,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作為年會的主辦方之一,同時舉辦了「珍稀瀕危植物保育」主題培訓班,分別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新疆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名譽主任潘伯榮、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原總工程師李煒民、世界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辦公室執行主任文香英和「野性中國」工作室創始人、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進行培訓班課程講授。
  • 峨眉山發現四川特有極危珍稀蕨類植物「二郎山神草」——光葉蕨
    光葉蕨是中國、四川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形態特殊,一葉成型一度被認為是已經絕滅的少數物種之一據資料,光葉蕨為中國特有珍稀瀕危蕨類植物,因特產於四川省天全二郎山局部生境,又有「二郎山神草」之稱。
  • 珍稀物種紅豆樹——「願君莫採擷,此物已瀕危」
    珍稀物種紅豆樹——「願君莫採擷,此物已瀕危」文:花木君《酒泉子 其四》【唐】溫庭筠一.紅豆樹(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為了保護紅豆樹,在1999年8月4日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名單,保護級別為國家Ⅱ級瀕危重點保護。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評估級別為瀕危(EN)。
  • 《珍稀動物全書:美國國家地理「影像方舟」》:12000物種的生命博物館
    地球上科學家命名的物種約 200 萬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了近 10 萬個物種,結果發現超過四分之一面臨著滅絕的威脅,單哺乳動物就有 200 種被列為極度瀕危。認知水平決定人生高度。今天,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不僅是智力,還有看問題和對世界的系統認知。
  • 自然堂雙11「珍稀物種」強勢來襲,快來收集線上線下珍稀清單
    #CHANDO吧,我是珍稀物種#,你本來就很美 這個雙11,自然堂甄選源自喜馬拉雅極地的珍稀元素,打造了獨具創意的高品質美妝產品,號召大家釋放出自己本來的美麗,終結透明體質,成為這個世間獨有的「珍稀物種」,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 蘭花大家族迎來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首次被發現
    2017年10月27日訊,北京地區發現了一個蘭花新物種,被命名為「北京無喙蘭」。通過長達10年的野外調查,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發現了這一對生長環境要求十分苛刻的新物種。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也是無喙蘭屬在中國分布的第3個物種,而全世界也僅有7種。
  • 蛾精靈新成員亮相!仙居山林物語 藏在深山人未識
    2018-03-09 10:53 | 仙居發布仙居括蒼山自然保護區發現5種浙江省蛾類新記錄種,它們是浙江省蛾類新成員的首次亮相!中華曲苔蛾(雄)中華曲苔蛾(雌)帶番裳蛾(雌)湖南極尺蛾(雄)白銀瞳尺蛾(雄)白跡赫夜蛾(雄)相應的研究論文《浙江省蛾類分布5個新記錄種》於近日在《浙江林業科技》雜誌2017年第37卷06期發表,該雜誌入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錄,在報導林業科技成果方面享有廣泛聲譽。
  • 國家Ⅱ級珍稀物種|《神農本草經》中的上品藥草——紅景天
    國家Ⅱ級珍稀物種|《神農本草經》中的上品藥草——紅景天文:花木君《城南二首·其二》紅景天(原變種)在我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西藏及雲南西北部、寧夏、甘肅、青海、四川、山西、河北等地等地,生長在海拔1800—2500米高寒無汙染地帶,其生長環境惡劣,因而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特殊的適應性。
  • 珍稀甲蟲格彩臂金龜現四川 它們在給人類警示?
    「近幾年,有五六位市民發現並向博物館捐贈格彩臂金龜及同屬物種——陽長臂金龜。」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說,珍稀甲蟲頻頻在四川出現,帶給人類一個警示:全球變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正在加劇。B:彩臂金龜屬目前世界範圍內記錄有10種,國內記錄7種,包括陽彩臂金龜、格彩臂金龜、臺灣彩臂金龜、福彩臂金龜等,其中陽彩臂金龜分布最廣,數量也相對最多。
  • 中國第二大甲蟲!四川首次發現細角疣犀金龜
    5月23日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在青城後山考察時,意外在味江邊的一處燈下撿到了一隻巨大的甲蟲。這個為四川首次發現,也是該種最北分布記錄,比過去該種最北分布地高黎貢山,向北推移了500多公裡。該種為中國第二大甲蟲,《三有名錄》保護物種。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發布11個海南特有新物種 有些新物種含藥用成分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發布11個海南特有新物種 有些新物種含藥用成分 2019-11-20 17:18:36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屈暢 | 字號:A+ | A-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你見過幾種?快來看看→
    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