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譯】
水如果積聚得不深厚,那就沒有力量承載起大舟!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莊子·逍遙遊》
【譯】
朝菌不知晝夜交替,蟪蛄不知春秋季節的變化!
3.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莊子·逍遙遊》
【譯】
天色看上去蒼蒼茫茫,這究竟是它真正的顏色呢?還是由於它無限高遠沒有邊際的緣故呢?大鵬朝下看,不過也像這樣罷了!
4.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莊子·齊物論》
【譯】
世人如果都以自己的成見作為判別是非的標準,那麼誰沒有一個標準呢?
5.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莊子·逍遙遊》
【譯】
即使全社會都誇讚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便全社會都非議他,他也不會因此變得沮喪懈怠!
6.名者,實之賓也。——《莊子·逍遙遊》
【譯】
名是實的附屬品。
7.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莊子·逍遙遊》
【譯】
瞎子無法使他看到花紋的美麗,聾子無法使他聽到鐘鼓的樂聲。難道只有身體上才有耳聾與目盲的區別嗎?在智力上也是有這樣的缺陷的!
8.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莊子·齊物論》
【譯】
一輩子馳逐奔忙而看不見他的成功,疲倦困頓而不知道他的歸宿,這不是很可悲嗎?這樣的人就算不死,又有什麼益處呢?他的身體消散於天地之間,他的精神也必然隨著消散,這難道不能稱之為大哀嗎?
9.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莊子·齊物論》
【譯】
世人如果都以自己的成見作為判別是非的標準,那麼誰沒有一個標準呢?
10.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莊子·齊物論》
【譯】
一個生命的誕生也意味著開始走向死亡,一個生命的逝去也意味著另一個生命的開始;當某件事被認為是「可」的時候,則「不可」也必然伴隨而生。當某件事被認為是「不可」的時候,則「可」也必相應而來;是非渾然一體,相因而生,永遠沒有窮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