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典」】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2020-09-10 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四十八條和第一百四十九條。

一方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

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

微信ID:dongyingzhongyuan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典」: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四十八條和第一百四十九條。一方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
  • 「每日一「典」」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每日一「典」: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
  • 「每日一典」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四十八條和第一百四十九條。一方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
  • 每日說「典」 | 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每日說「典」欄目每個工作日帶你讀民法典亮點法條。一方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 【法規速遞】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四十八條和第一百四十九條。一方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
  • 【解讀民法典】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四十八條和第一百四十九條。一方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
  • 【民法典學習】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四十八條和第一百四十九條。一方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
  • 法典小課堂 | 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開發區法院推出「法典小課堂」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四十八條和第一百四十九條。一方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
  • 新疆婦聯【與法同行微課堂】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新疆婦聯【與法同行微課堂】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2020-12-09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一方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 掃黑除惡:受欺詐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可撤銷
    一方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 每日「典」到: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一)
    每日「典」到: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一) 2020-11-3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學家講解《民法典》|關於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規定
    一、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概述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亦稱「相對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由於行為的意思與表示不一致或者意思表示不自由,導致非真實的意思表示,可由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每日一課】54·受欺詐實施了民事法律行為,應如何維權?
    【案例】小麗欺騙小王與之籤訂了一份商品房買賣合同,小王發現受欺詐後,應如何維權?如果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受欺詐方如何維權? 【說法】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 民事法律行為之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
    可撤銷法律行為在被撤銷前為有效法律行為,且在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之前,該效力持續存在。可撤銷法律行為的撤銷,需要有撤銷權的相應主體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下面的情形為可撤銷法律行為第一種,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法律行為,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起3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第二種,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這種情況下
  • 跟我學法律: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
    一,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徵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跟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都是因為欠缺有效條件,但是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當事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這種民事法律行為並不是當然無效,而是必須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請求裁定之後才是情況而定
  • 可撤銷民事法律行為的規範變化及適用規則
    (一)體系設置更為科學在《民法通則》中,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僅適用於重大誤解與顯失公平的情形,《合同法》中增加了欺詐、脅迫損害他人利益的情形,《民法總則》對可撤銷法律行為進行了大幅度改革,體現在以下五方面:一是拆分規定重大誤解與顯失公平;二是拆分規定欺詐、脅迫、乘人之危;三是合併顯失公平與乘人之危;四是增加第三人欺詐、脅迫的規定;五是完善了可撤銷權除斥期間的規定。
  •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或被撤銷後的法律後果【每日一典】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怎麼辦?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 每日一「典」: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或被撤銷後的法律後果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怎麼辦?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 【每日一「典」】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或被撤銷後的法律後果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怎麼辦?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