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兒童性教育的家長,你的性心理是否健康?

2020-10-11 心理諮詢師愈顏

4萬未成年人遭侵害,兒童性教育到底什麼時候不算太早?

前一段時間一位9歲女孩的媽媽,在短視頻上分享了:因為女兒班主任懷孕了,學生們很好奇,老師就順便給孩子普及了一些懷孕和兩性的教育。結果,這位家長認為這件事情很丟人,自己女兒才9歲,不應該聽到這些,更不應該從班主任老師嘴裡講出來......

你嫌孩子性教育年齡太早,壞人不會嫌棄你的孩子年齡太小!從對話中能看得出家長對性的認識有極強的社會刻板效應,認為性行為是骯髒、噁心、低俗的行為甚至是洪水猛獸,而不能辯證的認識到性行為是人的本能。它並非生而帶著怎樣的色彩,而是看待它的人從什麼角度出發或者帶著怎樣的有色眼鏡去評價!

孩子的好奇心到底有多強?家長越不想讓孩子知道的事情,他們越好奇。而性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了解器官、作用、結果、危害等等。這些都是為了普及兒童防止受侵害知識的基礎!2017-1019年,根據檢察機關起訴相關侵犯未成年人犯罪的統計數據顯示,這三年期間,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總人數超過了4萬人!

新聞中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三色幼兒園、比如某小學老師猥褻17名小學生、比如泰安13歲女孩從4歲開始遭受繼父性侵9年之久......這位認為老師講性教育很丟人的家長,你是覺得性侵犯離你很遠嗎?

當我們去評價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否能看到這個事件出現的意義和高度?同時我們是否意識到了,自己並沒有這個意識去看到事物出現的本質和內涵?或者說,我們是否知道我們不知道的部分,並且願意去接受對自己不知道部分的指出。世界和社會,並不受我們自己的主觀意志為轉移!2017年3月,北師大出版的兒童性教育教材《真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推出之後遭到無數家長的抵制和舉報,被迫收回。

這是何等的諷刺,家長們怕的是什麼,怕的是效仿。可是學生們是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的,小學生在老師的教育下對性有認知,知道怎麼保護好自己這些才是目的。那缺失了性教育之後的學生們,是懵懂的好奇的,是想要得到解答的,怎麼辦?學校不教、家長不說,孩子們自己去琢磨,自己去探索嗎?細思極恐!


對待這個問題希望給到各位家長的忠告是:

1、孩子們具備了健康的性心理認知之後,才會有防範意識,才有能夠真正保護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孩子們還小,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是不知道該怎麼去反抗的。甚至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不要打人,即使孩子去打了,也不是成年人的對手對嗎?曾有調查中國女性,每3個人中就曾經有一個受到過不同程度的性騷擾。因此,希望家長們首先對自己的性健康引起重視,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性教育!

2、成年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渠道不應該是自己的猜想和固有的傳統認知,而是要跟著社會變化的腳步去進步。特別是有孩子的家長,我們在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去了解了怎麼科學的餵養,防止性侵犯教育也是一樣的道理。家長們可以通過書籍、科普節目、學校的家長課程群等等方式和渠道去提升自己以讓自己跟得上孩子的步伐。

3、根據自己的孩子的情況家長可以在合適的年齡、用合適的方式、找到合適的內容去教育孩子。並且允許孩子的好奇心、要順其自然的教育、對於孩子任何的性相關的問題也要不迴避的正確回答。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永遠的老師,保護好孩子的童年不受任何傷害是我們家長極其重要的責任。

綜上所述,請家長們培養自己一個發展的意識和心態,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化。保護好孩子也是保護好自己!保護的前提是明確的認知,道阻且長,望家長警醒。


相關焦點

  • 作為家長如何使孩子擁有健康的性心理
    性心理,是指在性生理的基本上,與性徵、性慾望、性生活相關的心態與心理狀態。在其中少年兒童性心理是不可忽視的一大難題,因而,眾多爸爸媽媽小夥伴們一定要積極主動塑造身心健康的少年兒童性心理。怎樣塑造青少年健康的性心理
  • 兒童性教育,家長們該怎麼教?
    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教授認為:正確的性教育要從0歲開始,0~6歲是性教育重要的啟蒙階段,而家長,正是兒童性教育最重要的啟蒙老師。但很多父母會說:我知道性教育很重要,但它太高深了,我自己都沒學過,怎麼教孩子?
  • 【兒童性教育】學齡前兒童性行為
    作者:寶寶知道 雨朵小寶貝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自己成長的特點,在性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家長要掌握學齡前兒童性行為的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的性心理。現在的小孩子都聰明的很,姐姐家的女兒才三四歲有時就經常退他哥哥的褲子然後就指著他哥哥說羞羞羞,還有時會摸自己下面,還總是喜歡和男孩子玩,不愛和女孩子玩,每次她褪他哥哥的褲子和摸他下面的時候姐姐總是會訓她,可並不管用,好像有一種叛逆的心理,你不讓我幹什麼我就得幹什麼後來我耐著性子,跟她說的時候她問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我才知道姐姐只是告訴她不能那樣做卻沒告訴她為什麼不能!
  • 心理學家:性教育是兒童合理成長的必然條件,宜早不宜遲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學習對象和啟蒙者,很多時候中國的家長和教師對兒童的性教育也顯得過於單薄。性教育是兒童合理成長的必然條件心理學上,埃裡克森將人的發展分為了八個階段,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任務,其中在兒童階段兒童正是處在生理和心理的快速發展階段,極易學習新的知識新的觀點。
  • 「知『性』兒童,快樂成長」——兒童性教育家長課堂暑期開課啦
    2020年8月1日上午,為了引導社區家長正確看待及應對家庭性教育問題,羅湖社區融愛家庭服務中心開展美好家庭養成計劃——「知『性』兒童,快樂成長」兒童性教育家長課堂,邀請性教育專業講師黎沛餘女士為社區婦兒家庭講述「在性教育中如何進行親子溝通」,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引導家長關注兒童性教育及提升性教育技巧。
  • 《從尿布到約會》性教育必修課:你所以為的純潔不過是性無知
    這種犯罪的低齡化的現象應引起家庭,學校以及全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及青少年性教育的關注和重視。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思想裡歷來談性色變,與性相關的話題一直被認為不應該拿到檯面上來講,包括看待性教育也是戴著有色眼鏡的,所以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整個社會的性教育都是嚴重缺失的。
  • 專家解析「性教育」:守護兒童青少年的健康與尊嚴
    中新社北京9月28日電 題:專家解析「性教育」:守護兒童青少年的健康與尊嚴中新社記者 王祖敏幾天前,一則「小學老師教給學生懷孕知識被家長投訴」的新聞迅速登上中國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性教育」這個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難以啟齒的話題再次成為外界熱議的焦點。
  • 兒童性教育刻不容緩,你不教遲早會有陌生男人教
    ;更多的還有很多忍氣吞聲,以此為恥,家長不敢說出口,孩子默默淚流的故事;以及,可能被忽視的,幼童因為性知識過於懵懂,被威猥褻也茫然不自知。但是是否應該深思,國內的性教育是否應該提上進程?孩子當然沒有錯,但是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不更好嗎? 家長對性教育抵制、避諱2017年3月初,《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在網上引發熱議,原因是一名家長發文質疑該教材「尺度太大」,不適合二年級學生學習。
  • 「知『性』兒童,快樂成長」兒童性教育工作坊
    為了讓社區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提升兒童自我身體認知及保護意識,羅湖社區融愛家庭服務中心在2020年8月4日—6日開展了為期3天的「知『性』兒童,快樂成長」兒童性教育工作坊,吸引了12名社區兒童參加,共33人次參與其中。此前,我們也開展了同系列以「正確認識家庭性教育」為主題的兒童性教育家長課堂。
  • 性教育的缺失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中國家長99%是性盲,並不具備性教育...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彭曉輝曾經說過:「目前,中國家長99%是性盲,並不具備性教育能力。」中國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的《2018年9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中,9月愛滋病發病數6155人,死亡人數1698人。很多人對性的意識概念薄弱,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很容易因為紊亂的性關係等感染愛滋病。青年學生防愛滋要通過個人,還有社會和政府多層面的工作,促進行為的改變,增強自我的防護意識。兒童性侵案的背後有著複雜的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但兒童性教育的缺失也不能推卸責任。兒童性教育是兒童和家長都迫切需要接受的教育。知識貧乏 ,對孩子關於性的問題不聞不問。
  • 兒童性教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
    殊不知,正是家長這種掩耳盜鈴的心理以及性教育常識和經驗的缺乏,讓兒童性侵者有機可乘,也讓性慾萌動的青少年可能犯下追悔莫及的錯誤。延展開來,可以說:性健康的成人,直接塑造著兒童的成長環境;而他自身又從性健康的兒童成長而來。
  • 性教育,學習與孩子談性說愛
    開始關注性教育是因為孩子開始問我:「媽媽,我是你生的嗎?你是怎麼把我生出來的?」「為什么女孩子要蹲著上廁所?」「為什麼我的小雞雞和爸爸的不一樣?」「為什麼你要用尿包包?」(他以為我的衛生巾和他的尿不溼一樣)「爸爸為什麼抱你?你們為什麼牽手?」......
  • 評論丨說動物「異性相吸」兒童不宜,這些家長也該接受性教育
    前不久,《最後的中國戰象》漫畫版一書中因描寫動物「異性相吸」的片段引發一些家長質疑。其到底適不適合兒童閱讀?該書作者日前表示,自認為無傷大雅,「當然有的家長有的老師可能覺得,這個不適合年齡太小的孩子閱讀,那我們也會做一些更正」。
  • 抓住春光,關愛成長丨「兒童性發展與性教育」MOOC提前開課
    而性教育,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不管你是老師,是家長,還是本人希望為自己獲取更多兒童性發展和性教育的知識,你可以關注由北京師範大學出品的「兒童性發展與性教育」在線課程!「兒童性發展與性教育」這門課程將和你一起了解兒童的性發展規律,學習與兒童年齡和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性教育內容和方法,帶著你和孩子一起真誠坦然地領略「性」的積極與美好,探究生命的神奇與偉大,體驗人性的豐富與多樣。
  • 性教育從娃娃抓起 幼兒園舉辦集體婚禮為兒童心理健康
    單膝跪地、戴戒指、擁抱、kiss 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他們的爸爸媽媽早早在臺下等候,對於這場婚禮,家長們也很期待。4點整,婚禮正式開始,會議室裡響徹著《婚禮進行曲》,小「新郎」牽著小「新娘」的手,依次走上臺,頓時,禮花四濺,掌聲雷動。老師和家長代表擔任主婚人,按照大人結婚的程序,新郎和新娘都要接受詢問、宣誓。比如「妞妞,你嫁給了亮亮,他如果生病了,你會對他好嗎?」
  • 小學性教育課本爭議的背後:兒童性教育如何「脫敏」?
    中新網北京3月25日電(呂春榮)3月初,一本小學生性教育課本引發社會關注,也讓兒童性教育這個敏感話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話題始於杭州一位小學生家長在微博上的吐槽,稱學校發放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尺度太大,並曬出含有「男女生殖器官相關介紹」。
  • 還在對「性教育」避而不談?兒童性教育宜早不宜遲
    1 不給孩子性教育,危險並不會遠離2018年媒體曝光性侵兒童案例317起,受害兒童逾750人,平均每天就有2名兒童被性侵。有專家表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其隱案比例是1:7。能判斷孩子是否受到侵害的家長比例,同樣寥寥可數。近五成的家長,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著名學者張北川教授就曾說:「在我們的性文化裡,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 缺位的兒童性教育談性色變!這個課到底誰來上?
    一時間,關於兒童性教育的問題,在社會上成為了熱點,有的家長認為不用給孩子進行性教育,有的家長認為有必要,但是自己不知道怎麼去教育。那麼,我們瀋陽的學齡前和小學低齡段的孩子們接受性教育的情況怎麼樣呢?在對學齡前兒童的家長進行調查的時候,記者發現,現在的家長或多或少還是會對孩子進行簡單的性教育。可是很多幼兒園卻不願意為家長提供這方面的幫助。記者兩個多月尋找了三十多家幼兒園,他們都不願意在園內開設有關性教育的家長課堂。最後,記者輾轉通過心理培訓機構得知,在瀋河區某學前教育機構將舉辦一場有關性教育的家長課堂。
  • 兒童性教育該怎麼面對? 52.48%父母認為性教育從小學開始
    2017年3月13日訊,幾天前,一名家長曬出了《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的部分配圖,吐槽其中內容尺度太大,而引起了許多網友的熱議。……許多家長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一些家長選擇一帶而過,輕描淡寫地解釋一句,而後便要岔開話題。兒童性教育,猶如擱在父母與孩子間的一道牆,孩子對其十分好奇,而許多父母卻難以啟齒。怎樣看待兒童性教育的爭議?兒童性教育有怎樣的意義?又應該如何進行?為孩子解說並不神秘的性,給孩子進行性教育,是孩子與家長們都需要上的課。
  • 向孩子們談「性」:一場備受爭議的兒童性教育實驗
    在孩子面前談性,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試圖把性教育課帶進幼兒園的課堂時,就遭到了一次堅決的反對。一位幼兒園孩子的家長,一次不落地參加了劉文利組織的性教育課前培訓,但仍舊認為,幼兒園裡的性教育實驗是把孩子當成「小白鼠」,結果是不可控的,「不知道孩子會被教成什麼樣?」她拒絕讓孩子接受性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