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州東關街東段,街旁有一棵高大的樹木,眼下正是盛花期,滿樹紫色小花特別漂亮!話不多說,美圖獻上!愛攝影的寶寶們,近期趕緊拿起相機去東關街拍一波美圖吧!
這棵樹身上還有不少「秘密」呢!它是楝樹,也稱苦楝,民間俗稱「啞巴樹」或「槍子樹」。過去揚州很多男孩子會自製彈弓,然後用楝樹的果實作「子彈」,楝樹因此被稱為「槍子樹」。
楝樹是揚州的鄉土樹種,過去很多人家的房前屋後都有種植。一是因為楝樹可以做家具,如桌椅板凳,粗的甚至可以做房梁;二是傳說楝樹能闢邪(中國民間有端午節佩戴楝葉的習俗)。
東關街上的「秘密」可不止這一棵樹哦!
張玉良紀念館
張玉良是我國旅法最早最著名的女畫家、雕塑家,她的油畫作品融合中西,氣韻生動,雍容華貴,別有趣味。紀念館內展示了她從一個孤女到中國第一個女西畫家的傳奇人生。
東關街逸圃
逸圃,東鄰個園,在東關街356號,系民國初年錢業經紀人李鶴生所築。在揚州住宅園林中,園林多半建於住宅之後,唯此園築於住宅左邊。逸圃與蘇州曲園相仿,但比曲園巧妙,構造上下錯綜,境界多變。
華氏園
華氏園為清末民初鹽商華友梅所建,東園西宅,住宅較為完整,佔地造型像一方官櫻園子坐北朝南,有花廳三間,窗明几淨,綠池縈繞。廳的東南以雪石疊山,廳的北面與層樓相接,有假山蹬道逐級上樓,這種建造手法就是明末造園大家計成在《園冶》一書中所說的「樓山」。華氏園修復前僅存花廳和北樓。
李長樂故居
李長樂(1837-1889)字漢春,盱眙人。因作戰驍勇,擢千總,賜花翎,同治四年(1865年)賜黃馬褂。歷任湖北、湖南、直隸提督,被封為「勤勇大將軍」。其故居位於東關街南側,為揚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內設專業展示館介紹李長樂生平和中國傳統武舉文化等。
街南書屋
街南書屋是東關街重要景點之一,東至薛家巷,北至東關街,南至韋家井,西臨馬坊巷,清雍正、乾隆年間,該處曾為馬氏鹽商的住宅園林。街南書屋原有12景,後多已移入個園,其中,小玲瓏山館最負盛名。
武當行宮
武當行宮因供奉真武大帝,原被稱為真武廟。明宣德三年(1428年)知府陳貞在原址上重建,嘉靖時重修,清鹹豐三年(1853年)大部分建築遭戰火損毀,光緒時再次重修。
馥園
馥園位於謝馥春舊址,含謝氏老宅、後花園和粉妝坊三部分,為罕見的住宅、園林、作坊三合一建築群,揚州著名的傳統曲藝表演《千秋粉黛》就設於其中。「馥園」開放後,為古色古香的東關街又增添了一道亮色。
冬榮園
冬榮園是一座豪門深宅。高大的門樓,雖然經歷了百年風雨、幾代滄桑,卻依然兀立。冬榮園主人名陸靜溪,鮮為人知的是,陸靜溪的夫人,系李鴻章侄女,其女陸英是後來文學界大名鼎鼎的沈從文的嶽母。
聚香齋
東關街聚香齋是家標準的老字號!人人都知道聚香齋豆腐腦,你可知道他家燒餅也是一絕呢?這種小燒餅揚州人又稱黃橋燒餅,很便宜,就一兩塊錢,卻有肉鬆、牛肉、火腿、桂花、豆沙餡等各種口味!一碗豆花+黃橋燒餅 ,就是最簡單的人間美味。
趙氏疊湯圓
疊湯圓說的是製作手法,湯圓放在筐裡來回疊滾,保證了外皮的勁道口感。他家招牌就是四喜湯圓,小編似乎也只在揚州吃過這四喜湯圓。何為四喜,就是青菜、肉、芝麻、豆沙四種餡兒的湯圓組合,甜的鹹的各一半 。喜歡吃湯圓的小夥伴們一定不能錯過!
藕粉圓子
桂花藕粉圓,形似鴿蛋、色澤棕紅、質地軟糯、入口甜爽。內陷通常是芝麻花生,香氣撲鼻。是揚州傳統的特色小吃。東關街上有幾家做,小編推薦粗茶淡飯他們家的。
東關街的小吃數不盡,等你來探尋喔~
免責聲明:「印象第一窗」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布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印象第一窗,圖文來源:揚州市旅遊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