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上球檯、仰面朝天、高舉雙臂。從蘇州到杜塞道夫,再到布達佩斯,橫跨四年,同樣的名字刻上了聖·勃萊德杯:來自中國的馬龍!
視頻截圖
4:1,男子乒壇「大滿貫」得主在28日的世乒賽男單決賽中踩著瑞典巨人法爾克的肩膀,成為繼1965年中國運動員莊則棟之後,又一位世乒賽男單三連冠得主。
奪冠後馬龍說:「這場比賽我不光是代表自己,更重要的是代表球隊,代表中國。」接著他用英語大聲喊道:「我是『中國製造』!」
在冷門不斷的世乒賽男單賽場,身高1米91的法爾克靠著中國選手發明的正手正膠、反手反膠打法,成為繼瓦爾德內爾後22年來首位闖入世乒賽決賽的瑞典運動員,他的教練佩爾森當年與瓦爾德內爾同為「三駕馬車」之一,貫穿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瑞男乒對決迎來最新篇章。
中國隊選手連續第八屆捧起聖·勃萊德杯。這是團隊的勝利,運動員時期就是正膠打法的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賽前當起了馬龍的陪練。國乒隊員、教練組成員和工作人員坐上看臺,為馬龍的每一記得分鼓掌助威。
「只要進入中國桌球隊,就要承擔壓力和責任。前輩為我們打下很好的基礎,希望自己延續這樣的責任。」馬龍說。
匈牙利會展中心座無虛席,五星紅旗與黃色T恤不斷升騰著這場終極對決的氣氛。因傷闊別國際賽場八個月的馬龍世界排名掉至第11,但不要低估冠軍的心!面對人高馬大的法爾克,馬龍開場後率先上手,用高質量的前三板以11:5和11:7連下兩局。
法爾克說,他目前在巔峰狀態。他的正手進攻此後發揮威力,第三局一度以9:2領先,並以11:7扳回一局。第四局馬龍又以7:9落後。逆境之中方顯冠軍底蘊,此後,他連下4分贏得本局勝利。馬龍的腳步已不可阻擋。隨著法爾克正手回球下網,馬龍將第五局的比分鎖定在11:5。
「這一次有可能是我最後一屆世乒賽單項賽,不想給自己留下遺憾。」30歲的馬龍說。法爾克說,馬龍打得聰明,沒有任何弱點。
另一位中國選手梁靖崑與韓國選手安宰賢並列男單季軍。
延伸閱讀:
馬龍簡介
馬龍,1988年10月20日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中國男子桌球隊運動員,桌球奧運冠軍,現任中國桌球男隊隊長。
馬龍從5歲開始在遼寧鞍山學習桌球,2001年被關華安教練發掘被帶到北京繼續學習。2003年進入國家隊;2004年獲得亞青賽男單、混雙冠軍;世青賽男單冠軍;2012年,在桌球世界盃比賽中獲得的第一個男子單打世界冠軍。2013年,蟬聯桌球亞洲錦標賽男單冠軍,成為史上第一位在亞錦賽男單三連冠的球手;2014年,亞洲杯上馬龍奪得了個人第4個亞洲杯冠軍,再度成為奪得亞洲杯冠軍最多的選手,被稱「亞洲第一人」。2014年4月,馬龍通過隊內投票選中國桌球男隊隊長。2016年8月12日,馬龍獲得裡約奧運會桌球男單冠軍。2017年1月15日,獲得2016年CCTV體壇風雲人物最佳男運動員獎。2018年3月25日奪得2018國際乒聯巡迴賽德國公開賽冠軍,成為歷史上首位五奪德國公開賽男單冠軍的球員。
網友評論
來源:綜合新華網、百科、網友評論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