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海底隧道首次完成30米深海安裝 創月均安裝1節沉管世界紀錄

2020-12-20 新浪財經

原標題:深中通海底隧道首次完成30米深海安裝 創下月均安裝1節沉管世界紀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經過28個小時的浮運安裝,今天(9月26日)凌晨5點左右,正在建設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順利完成E4管節對接,這也是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首次進行30米深海對接,創下了月均安裝1節沉管的世界紀錄。

此次施工的E4為標準管節,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重約8萬噸,也是深中通道首個季風轉換交替期浮運安裝的管節。受冷空氣影響,區域內大風次數增加,尤其進入秋季後,低緯度地區電離層活躍,對施工定位系統造成幹擾,低溫水環境下,潛水員安全保障尤為重要。同時,此次沉放位置水深近30米,對沉管封門安裝質量提出新的挑戰。為保障施工工效,項目部嚴格遵循作業窗口條件規律,連續作戰30餘小時,順利完成出塢、浮運、系泊和沉放對接等工序。

深中通道沉管浮運安裝,面臨超長距離浮運、淺水區航道擱淺風險、回於強度大等世界級難題。中交一航局為深中通道量身打造了一整套沉管隧道施工船組,有效化解了「卡脖子」難題。其中,「一航津安1」歷時三年研發,集沉管浮運、定位、沉放和安裝等於一體,具有DP定位和循跡功能,並成功引進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系統,是當今世界安裝能力最大、沉放精度最高、施工作業最高效、性能最先進的專業沉管施工船舶。

深中通道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全長約24公裡,是世界級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其中沉管隧道總長5035米,由32節沉管組成,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

自今年6月完成首節沉管對接以來,建設者攻克多項世界難題,在疫情時期創造了一月一節的速度。E4安裝完成後,海底沉管隧道已完成618.5米,精度滿足設計要求,工程建設提前進入到年底「保五爭六」衝刺階段。(總臺央視記者 李偉代 中山臺記者 楊啟寧 陳大鈞)

相關焦點

  • 深海深中通道首節沉管與西人工島完成「海底初吻」
    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6月17日11: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順利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完成了「海底初吻」。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對接順利完成,也標誌深中通道項目關鍵線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進展,更標誌著中國在沉管隧道建設領域登上了新的技術高峰。
  •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在伶仃洋下安家,「海底初吻」這樣實現
    6月17日11:45,深中通道首節沉管與西人工島的暗埋段在海底完成精確的對接安裝,完成了「海底初吻」,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關鍵線路取得重大進展。 6月16日早晨4時,排水量達6萬噸,兩端密封的首節沉管,堪比大型航母,在安裝船守護下開始水上15個小時,50海裡的長距離漂移,來到它將要入住的新家,深中通道西人工島施工現場的水下基床。 6月16日22:30,管節完成系泊作業工序後,正式進行沉放對接工作。首節沉管水下對接,這是繼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後,中國建設者第二次挑戰首節沉管的「海底之吻」。
  • 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與北岸暗埋段精準「牽手」
    大連灣海底隧道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項技術條件複雜、環保要求高的跨海交通集群工程,也是我國首個採用PPP模式投資建設的跨海沉管隧道。隧道全長5.1公裡,共由18節沉管組成。此次安裝的E1沉管為非標準管節,長135米,寬33.4米,高9.7米,重約4.1萬噸。
  • 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8日開始安裝
    12 月 8 日,備受矚目的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開始進行對接安裝。這標誌著大連灣海底隧道進入了最為重要的關鍵施工階段。12 月 8 日進行重要的首節沉管對接安裝施工。在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的安裝現場可以見到,在大連灣海面上,負責首節沉管的安裝船是津安 2 號和津安 3 號兩條大型的沉管安裝船。上午 10 點半,由 6 艘拖船和 2 艘安裝船組成一個浮運編隊,將體形非常巨大的沉管在海裡向北岸浮運。
  • 港珠澳大橋最後一節巨型沉管安裝成功 距最終合龍僅12米
    新華社廣州3月7日電(記者周強)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後一節巨型沉管——E30管節安裝成功,軸線、縱坡、艏艉高差等各項關鍵指標均滿足設計標準。至此,體量超大的33節沉管全部安裝完畢,港珠澳大橋已建隧道總長5652米,距最終合龍僅差12米。  E30沉管位於隧道合龍口東側,長171米,為異形曲線段管節,整體呈梯形。
  • 我國跨海通道建設領域再創新紀錄!
    ◎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12月9日,我國南北雙海底沉管實現同日精準對接。其中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即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再創長度紀錄。
  • 萬噸「大箱」起航漢江,華中首條內河沉管隧道啟動浮運安裝
    鋼纜吱吱捲動中,長86.5米、寬31.2米、約2.3萬噸重的龐然大物,徐徐從船塢「起航」,以每小時50米的速度浮運。目標,是660米外的漢江對岸。這個龐然大物是襄陽漢江隧道的首節沉管。當日的啟運,標誌著襄陽漢江隧道沉管開始浮運安裝。記者了解到,該沉管隧道是華中首條內河沉管隧道、國內整體建設規模最大的內河沉管隧道。
  • E6管節實現精準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已沉放近千米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嚴俊偉 通訊員粵交集宣 嶽路建 曾倩瑩)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已沉放近千米!12月9日廣東省交通集團發布消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六個管節順利完成沉放對接,至此島隧工程沉管隧道已達948.5米,在「十三五」收官之際,為廣東高速公路建設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已沉放近千米,E6管節實現精準安裝
    大洋網訊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已沉放近千米。12月9日,廣東省交通集團發布消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第六個管節順利完成沉放對接,至此島隧工程沉管隧道已達948.5米,在「十三五」收官之際,為廣東高速公路建設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 港珠澳大橋「深海初吻」總攻 要保120年不分離
    俗話說「慢工出細活」,在原計劃4日完成對接受阻後,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首節沉管(E1管節)與人工島埠「深海初吻」昨晚再次發動總攻。截至今晨零時許記者截稿時,「深海之吻」仍在緊張進行。因為大橋設計壽命為120年,這一吻也就是要確保120年不分離。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今貫通:用「海底穿針」工藝實現瘋狂想法
    7月7日上午10時,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海底隧道貫通儀式在西人工島隧道入口處舉行,各方代表致辭後,嘉賓和記者乘坐電瓶車從西人工島巡覽海底隧道至東人工島。長達6.7公裡的海底隧道,是我國建設的規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世界罕見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港珠澳大橋工程中實施難度最大的部分。海底隧道的貫通意味著大橋主體工程的貫通。
  • 萬噸級魚梁洲過江隧道沉管開始浮運安裝!多圖……
    12月12日,漢江首條沉管隧道——襄陽東西軸線魚梁洲過江隧道開始沉管浮運安裝,標誌著襄陽過江隧道將初步成型。此次進行浮運安裝的是東汊水域6節沉管,總長660米。其中4節長120.5米,重達3萬多噸,如同一艘小型航母,另外2節長86.5米。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滴水不漏震驚香港橋王,全球漏水率10%
    這樣看來,香港土木工程署前署長劉正光參觀港珠澳大橋隧道前詢問是否準備雨衣和水靴確實在情理中。港珠澳大橋隧道共要製造並安裝33節管節,幾百道工序不僅環環相扣,還要重複千百遍。只要一個環節出問題,漏水將不可避免。截至2016年6月12日,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項目的施工人員已經完成27節管節的安裝,建成隧道總長度為4702.5米,佔總長度的80%以上。
  • 港珠澳大橋創下多項第一 「兩島一隧」鑄就世界工程奇蹟
    從2011年5月15日到2011年12月7日,120個鋼圓筒一步一步在風浪不息的伶仃洋上,圈出了兩座島,從設計到施工,這樣的建島方式在全球尚屬首例。這並不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建設上唯一的世界第一;為了建設海底隧道,施工方建設了全球首例深埋沉管隧道;為了對接34個隧道結構,數萬噸沉管在13米至44米不等的水深處進行無人對接,誤差控制在2釐米內,被喻為「海底穿針」。
  • 港珠澳大橋創世界之最 構件安裝誤差0.5毫米以內
    港珠澳大橋創世界之最 構件安裝誤差0.5毫米以內 原標題:   港珠澳大橋,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梁,被世人譽為「超級工程」。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港珠澳大橋各項設計參數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其中包含22.9千米的橋梁工程和6.7千米的海底隧道,隧道由東、西兩個人工島連接 ;橋墩224座,橋塔7座;橋梁寬度33.1米,沉管隧道長度5664米、寬度28.5米、淨高5.1米;橋面最大縱坡3%,橋面橫坡2.5%內、隧道路面橫坡1.5%內;
  • 管延安:為港珠澳大橋擰螺絲的「深海鉗工」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總技師管延安,在業界有一個響噹噹的稱號——中國深海鉗工第一人。港珠澳大橋全長5.6公裡的海底隧道,無疑是整座大橋「皇冠上的明珠」,而管延安就是將珍珠鑲嵌在皇冠上的那位能工巧匠。
  •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技術方案出爐,猜猜它會建造在哪裡?
    受訪者供圖本報記者 矯 陽繼港珠澳大橋後,又一項挑戰世界難題、突破科技壁壘的超級跨海工程——甬(寧波)舟(舟山)鐵路項目準備開建。「全線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全長16.2公裡,海底盾構段長10.87公裡,最大埋深78米,直徑14米。建成後將刷新世界紀錄。」
  • 深中通道「定海神針」成功沉放!每節重約8萬噸!
    這標誌著深中通道已完成四節沉管對接在汪洋大海上又向前邁進一步!世界首制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提帶E4環節浮運9月26日凌晨5點,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順利完成E4管節對接。經貫通測量,E4管節對接偏差均在50毫米之內,滿足驗收控制標準。其精準對接,為深中通道持續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