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晨會精華:如何理解需求側改革?白酒還有上漲空間嗎?

2020-12-19 騰訊網

今日券商晨會精華:

中信證券:

需求側改革更加注重國內需求結構的均衡優化,與傳統意義上的地產、基建等需求刺激政策具有本質區別。在需求側改革的政策思路下,我國通脹或將維持在相對溫和的水平,PPI快速上行的概率不高。

對於宏觀政策而言,綜合考慮防風險、降成本、惠民生等政策目標,預計後續貨幣政策將延續當前穩健中性的政策基調,財政政策也將延續積極態度,但方向上更加注重就業、收入等民生領域。

對於股市而言,長期看A股市場仍具有較大的配置吸引力,具體行業上可以適當關注消費、科技升級板塊的投資機會。對於債市而言,需求側改革更加關注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居民消費、有效投資或將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主要發力點,傳統基建、地產等強刺激政策對債市的影響將有所弱化,溫和的通脹水平也意味著後續利率的上行風險相對可控。

中金公司:

未來三至五年:傳統行業龍頭強者恆強,高成長與新消費值得關注。我們認為,行業有望出現三大趨勢:

(1)傳統行業如高端白酒、乳品、肉製品、啤酒等,集中度較高且行業格局已基本成型,「黑馬」出現概率較低,強者恆強趨勢將更加明確,我們預計此輪疫情後份額提升的龍頭未來三年份額將繼續提升,投資白馬龍頭預計將兌現較為穩定的年化收益率;

(2)部分細分賽道的高成長趨勢,如複合調味料、包裝飲用水、高端啤酒、巴氏奶及奶酪、餐飲供應鏈等,高成長性和確定性或使得細分賽道龍頭高估值成為一段時間內的新常態;

(3)新消費趨勢,部分符合年輕一代消費新趨勢、具備顛覆性商業思維和運營模式的非上市企業未來三至五年有望登陸資本市場,其中將不乏具備投資價值的隱形冠軍。

投資建議:看長做長,優選龍頭。我們看好具備明顯競爭優勢的細分行業龍頭,未來6-12個月繼續推薦長期趨勢明確的白酒、成本下行後盈利彈性釋放的肉製品板塊與今年跑輸行業指數的乳製品板塊,同時建議投資人關注調味品等行業潛在提價預期的具體落地情況,並提示食品綜合等股價漲幅較大板塊的估值回調風險,並精選未來2-3個季度業績確定性高,且未來三至五年年邏輯清晰,估值合理的個股。

天風證券:

疫情給全球貿易造成了嚴重衝擊,但我國出口數據卻持續強勢,不斷刷新年內新高。預計明年出口增速大概率在一季度後回落,最多持續至二季度。整體而言,明年出口增速仍維持在 6%-7.44%%的較高水平。

節奏上看,明年分季度出口呈現出前高后低的趨勢,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主要集中在一、二季度,一方面原因是今年一季度的低基數與四季度的高基數,另一方面原因則是推動今年出口強勢的部分因素難以持續。

相關焦點

  • 今日券商晨會精華:如何理解需求側改革?白酒還有上漲空間嗎?
    今日券商晨會精華:中信證券:需求側改革更加注重國內需求結構的均衡優化,與傳統意義上的地產、基建等需求刺激政策具有本質區別。在需求側改革的政策思路下,我國通脹或將維持在相對溫和的水平,PPI快速上行的概率不高。對於宏觀政策而言,綜合考慮防風險、降成本、惠民生等政策目標,預計後續貨幣政策將延續當前穩健中性的政策基調,財政政策也將延續積極態度,但方向上更加注重就業、收入等民生領域。
  • 中信證券明明:如何理解需求側改革?
    在需求側改革的政策思路下,我國通脹或將維持在相對溫和的水平,PPI快速上行的概率不高。對於宏觀政策而言,綜合考慮防風險、降成本、惠民生等政策目標,預計後續貨幣政策將延續當前穩健中性的政策基調,財政政策也將延續積極態度,但方向上更加注重就業、收入等民生領域。如何理解需求側改革?
  • 如何理解需求側改革?
    需求側管理調整為需求側「改革」後,則更側重於從中長期和實踐的角度來解決需求側的問題,這意味著相較於以前,需求側改革將一定會成為未來五年的主要任務,而非簡單的附屬於供給側改革。二、歷年年終政治局會議和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需求的內容梳理2015年12月的政治局會議首提「供給側改革」後,當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供給側改革」的主要內容和任務進行了細化,也即我們所熟知的「三去一降一補」,因此梳理歷年年終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需求的表述變化對於我們理解「需求側改革」應該是有幫助的
  • 券商晨會精華:市場反彈或持續 關注「碳中和」主題機會
    今日券商晨會上,華安證券表示,從短中期看,市場情緒受提振將進一步延續和加強市場上行趨勢,積極參與年末行情和年初躁動行情正當其時。粵開證券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為周一A股注入強心劑,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增「碳中和」、「糧食安全」等亮點,均在周一盤面中有所體現,中短線可繼續關注。
  • 券商晨會精華:年底市場風險偏好偏弱 系統性大機會少
    板塊上,有色、煤炭、鋼鐵等板塊集體高開後大幅回落,其中有色板塊跌幅最大,白酒板塊亦衝高回落,農業板塊逆市拉升,疫苗冷鏈、新能源汽車、醫美等板塊尾盤迴暖。外圍市場方面,上周五全球主要股指多數下跌,空多消息繼續博弈,投資者仍在權衡疫情、疫苗和財政刺激前景不明對市場的影響,美國三大股指漲跌不一,道指漲0.16%,納指跌0.23%,標普500指數跌0.13%。
  • 各券商周末熱議「需求側改革」:核心是擴大內需,這些行業或將受益!
    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相對已經推行多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側改革」這一新提法在周末引發了各機構的熱議。國盛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熊園12月12日發布報告分析指出,首提「注重需求側改革」,其核心是擴大內需,抓手是暢通內循環、出臺促消費舉措、推動配套制度改革。
  • 券商晨會精華:震蕩行情或延續 中線關注低估值藍籌股
    題材板塊分化較大,醫美概念在朗姿股份的帶動下持續走強,機構資金繼續抱團白酒、食品,還有光伏、軍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板塊反覆活躍,以煤炭、鋼鐵、油氣為代表的順周期板塊領跌。美股市場方面,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道指跌0.62%,納指漲0.5%,標普500指數跌0.44%。能源、疫苗和銀行板塊承壓大市。
  • 怎麼理解「需求側改革」?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這樣說
    付凌暉表示,推動需求側改革,有利於釋放消費潛力。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到新發展階段,消費的發展對於經濟的帶動在逐步增強。新華財經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安娜、呂光一)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應如何理解「需求側改革」?在15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給出了他的看法。
  • 白酒行情能否繼續演繹?券商:明年白酒板塊繼續向上 緊握高端白酒
    12月9日,中金公司再度發布一篇名為《如何理解白酒的高估值?》的研報。中金公司這樣表示,「近期經濟穩步恢復帶來的流動性收緊預期以及市場風格偏向估值更低、年內漲幅較小的順周期板塊,導致部分投資者對白酒的高估值產生隱憂。目前處行業淡季,渠道信息層面的催化較少,但龍頭白酒公司的基本面趨勢仍然穩健、向好,估值並未泡沫化,繼續看好龍頭公司未來表現。」
  • 公司與行研|什麼是「需求側改革」?新的投資風口要來了?
    來源:36氪上周末,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了「需求側改革」的概念,引發市場熱議。受此影響,本周,與大消費相關的板塊悉數上漲。截至周三,乳業、白酒漲幅已經達到10%左右;而化妝品、旅遊等可選消費也實現了5%左右的漲幅。
  • 4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這樣看需求側改革、經濟復甦及宏觀政策
    在隨後舉行的「首席問道經濟」分論壇上,來自廣發證券、中國銀河證券、中銀證券,以及平安證券的4位首席經濟學家,圍繞需求側改革、全球經濟復甦、未來宏觀經濟政策等話題展開討論。1.如何理解和推進需求側改革?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注重需求側改革」,那麼,該如何理解和推進需求側改革?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兼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表示,需求側改革的提出應該是和雙循環格局連在一起的。
  • 國君消費 | 需求側改革核心是擴內需
    在構建國內大循環的政策背景下,需求側改革是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的重要一環,我們需要從「內循環」機制方面去理解需求側改革,五個方面可能是著力點:一是堅持「房住不炒」,構建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兩個體系;二是加強社會保障和再分配政策,增加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三是「新基建」為代表的新型政府投資仍會是重要抓手;四是基於我國碳中和等的碳交易市場或逐步完善,綠色消費或興起;五是人口生育政策或放開。
  • 券商晨會精華:盤面呈現兩大正向信號 聰明錢短線操作行為明顯
    隔夜美股方面,受到核心經濟數據不佳衝擊,美國三大股指集體承壓,收盤僅納指維持上漲。今日券商晨會上,對於昨日盤面,粵開證券殷越分析指出,雖然震蕩收跌,但是盤中有2個較為正面的信號;而中信證券則對近期北上資金短線操作行為進行了解讀,其認為外資波動明顯增加而非單向流入放大,主要增量來自於交易型外資。
  • 需求側改革來臨!如何抓住罕見機遇?大白話給捋清楚
    那麼這一次,咱也不能落後,跟著戰略指揮棒,好好捋一捋需求側改革。什麼是需求側改革?上回講供給側的時候,咱就提過需求側。供給側管生產,需求側管消費,凡是花錢的領域都可以划進需求側,話就是這麼簡單。我花錢消費就是個需求側,好的產品出來,我買單就是了,現在又要需求側改革,改什麼?自我改造嗎?不太理解是吧?那我們再把需求側的內涵講清楚點。上一篇就中國經濟發展三駕馬車投資、外貿與(國內)消費與供給側的關係講明白了。可是供給和需求就像手拉手的好朋友。需求的落實也要圍繞這三匹馬,投資是國家和資本方花錢、出口是外國金主花錢、國內消費是我們花錢。
  • 李奇霖:什麼是需求側改革?
    我們這篇文章,聚焦在「需求側改革」上。需求側管理、加大逆周期調節這些提法,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在政治局會議層面上,提「注重需求側改革」,應該是首次。回想下2015年年底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一開始市場並沒有很在意,因為覺得不容易落地。
  • 需求側改革會如何影響消費者的錢包?
    2015年的「供給側改革」後,市場上出現了「漲價去庫存」的奇特現象(正常去庫存都是降價大甩賣,不符合正常的經濟學原理)。 因此,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學習這項政策,更想知道「需求側改革」這項政策會如何影響我的生活和錢包(是不是一些基本需求也要漲價啊?)
  • 需求側改革改什麼?
    那麼,從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供給側改革」,到今年的「需求側改革」,中央在下一盤怎樣的棋,又將對國民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注重需求側管理」,亦傳遞出鮮明信號:擴大內部需求,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到了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供給側改革」中的「三去一降一補」,以「減法」為主,減少無效低端供給,為經濟發展留出新空間。經過5年多的實踐和實施,供給側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果,虧損累累的鋼鐵、煤炭行業走出低谷,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 李迅雷: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 明年政策如何破題
    摘要 【李迅雷: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 明年政策如何破題】12月11日政治局會議引發大家熱議。
  • 券商晨會精華:大盤或將在區間保持抵抗式整理 關注量能變化
    板塊上,熱點主要集中在白酒及新能源汽車板塊,其中汽車板塊中鋰電池最強,整車及智能駕駛等分支均有所表現,水產、軍工、半導體等板塊輪動拉升,以銀行為首的大金融板塊延續調整,整體上看,市場結構性行情明顯,資金整體偏謹慎。美股市場方面,隔夜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標普500指數收漲0.28%,納指收漲0.5%,均續創新高;道指收漲0.35%。
  • 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明年政策如何破題
    「需求側改革」的提出令人側目自2015年末推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去槓桿、去庫存、去產能和降成本、補短板成為改革的具體目標,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制度供給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斷推進中。然而,今年以來核心CPI的不斷回落及PPI的持續為負,反映出我國在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上依然存在缺口,兩邊都需要調整,過去側重用供給側改革,如今,對需求側也需要進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