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不等於愛,請大家不要再繼續了!

2020-08-31 曼修媽咪

最近在抖音瘋傳了一個關於男孩用到砍死奶奶、砍傷爺爺的視頻!孩子的爺爺奶奶平時是過度溺愛他,自己省吃儉用,把所有好的東西都給他,男孩需要什麼爺爺奶奶能做到的都會滿足他。

男孩的爸爸媽媽常年在外打工,所以他就成了留守兒童,這次就是因為問奶奶給錢,奶奶沒有那麼多錢給他,他一氣之下就拿刀砍死了奶奶,也把爺爺砍傷了!就是因為平時爺爺奶奶過度溺愛他,他只會索取,不懂得感恩,當你不再滿足他要求的時候他覺得你是故意的,他就很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溺愛不等於愛,過度溺愛會讓孩子走上歧途!那麼怎樣才算是溺愛?

我們生活中也存在著很多隔輩親,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特別溺愛孫子孫女的現象!很多老人覺得自己以前生活條件不好吃了很多苦,現在有條件了就不能讓孫子孫女繼續吃苦,要把所有好的統統給孩子,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

因此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也不用孩子幹活,到了適齡階段該鍛鍊孩子獨立的時候也是不去引導,什麼都是一手包辦,以至於很多孩子上小學了吃飯穿衣還是需要大人幫忙!

我有一個親戚家就是這樣,因為他們家比較重男輕女,一個兒子就特別寶貝,家庭條件不算很好,但是兒子想要什麼都給什麼,慢慢地把兒子寵成了一個蠻橫無理的孩子,大一點如果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打人,好幾次拿著棍子和刀想要打姐姐,砍人!而且對奶奶也是很沒有禮貌,有一次還想打奶奶。難道這就是他們想要的結果嗎?

溺愛的危害:

1 比較自我

一般溺愛出來的孩子性格都是比較以自我為中心、比較蠻橫、不會懂得換位思考、不會替別人著想,更不會懂得感恩,只知道一味地索取,別人為他做什麼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很難融入小夥伴們,這樣以後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出社會都是非常不利的。

2 自理能力差

被過度溺愛的孩子自理能力非常差,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家人一手代辦,不會做飯、不會洗衣服、不會幹家務活、甚至肚子餓的時候連泡麵都不懂泡,基本的生活常識都不會,如果他們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就會覺得特別沒有安全感,不知所措。

我記得高二的時候有一個女同學,她的自理能力是真的很差,秋冬穿著涼鞋配襪子,有一次她削鉛筆不小心把手給傷了,出了很多的血,她不會止血,也不問旁邊的同學幫忙,她就自己一個人從畫室走回學校找她媽媽,也不懂是流了多少血,她媽媽也是學校的老師。

3 性格兩極分化!

性格暴躁 !

很多被溺愛出來的孩子性格會有一部分比較暴躁,遇到不開心的事就喜歡罵人、砸東西、容易情緒失控、有暴力傾向,嚴重的就會出現像視頻案例那樣做出不可原諒的行為。

性格懦弱!

很多孩子從小都是一直活在被保護得很好的環境裡,基本沒有遇到過什麼困難和挫折,就算遇到了也會有家人幫忙處理,因此一直都是溫室裡的花朵,這樣的孩子長大了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就容易逃避,不想去解決。心理素質也會比較低,不願意接受當時的遭遇,容易鑽牛角尖,嚴重的話可能還會選擇輕生!

溺愛孩子百害無一利,希望大家都不要再溺愛孩子了,要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在愛孩子就要在適當的階段讓他們學會獨立,你家有沒有溺愛孩子的行為呢?

相關焦點

  • 愛不等於溺愛,溺愛等於雙重傷害,你做得對嗎?
    並且很多的父母,對孩子非常的溺愛,孩子從小所需要的,父母都會儘量的去滿足孩子,孩子們慢慢習以為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表面上是為了孩子好,可實際上,卻是在一步步地毀掉孩子,也在毀掉你們自己。溺愛帶來的一些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 愛不等於溺愛
    每一個人都愛自己的孩子,老人更是如此,但有些愛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有的愛可以促使一個孩子成功,有的愛可以讓一個人淪為廢物。人性本善每一個剛出生的孩子都是善良了,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這種愛不是溺愛),用愛教育的孩子也會充滿著愛心,懂得愛自己愛人
  • 孩子上幼兒園了,請不要再這樣溺愛孩子!(轉給家長)
    但往往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讓孩子越來越無理取鬧,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無條件的,但是愛得過度了,那也會「淹沒」孩子的。 被溺愛大的孩子,在幼兒園無法合群
  • 如何區分「溺愛」與「愛」?
    ★關鍵詞:溺愛、愛、焦慮、情緒★核心語錄:成為媽媽之前先成為你自己,成為媽媽之後,也不要放棄自我成長!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每周六,我們都會增加答疑時間,針對網友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也歡迎各位聽眾朋友們繼續留言、轉發,也許下一個被選中評論的就是您。
  • 「窮人,請不要溺愛你的孩子」
    一些家長動不動說:「我們也不懂,不知道這遊戲還要充值,而且充值金額這麼高。」這種說法是不負責任的。畢竟,騰訊公司在每款手遊前,都有公告提示,甚至在充值界面也有提示。父母把手機給孩子玩兒,而且很多父母也知道孩子在玩兒遊戲,某種程度上就可以視作「監護人同意或默認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消費行為。」
  • 逆子勒死母親 溺愛不對:如果愛怎樣愛?(二)
    可是很多時候,大人並不知道自己在溺愛孩子,這就有點糟糕了。 如果愛 如此愛只有一個孩子,只許成功,不能失敗的信念讓爸媽們壓力重重。放輕鬆,再科學理智地去愛孩子。
  • 【溺愛】是【不愛】的偽裝
    溺愛不是愛,是不愛,是更愛自己。混淆這些的父母,總以為養孩子是在付出,總會感覺特別累。是的,檢驗你是否在愛孩子,就看你嫌累不嫌累。成天喊太累的,多半是因為感覺一直是在付出,看不見孩子的幸福,更不會用孩子的幸福滋養自己。彼此滿足,彼此需要,彼此開心,讓幸福流動起來,所有的累,很快就會消失,就像不曾累過一樣。
  • 既不溺愛,也勿不愛
    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但絕不能過分溺愛孩子,否則孩子會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一、溺愛孩子的危害:1、被溺愛的孩子比較自私被溺愛的孩子整天被別人包圍著,不太懂得怎麼付出,相對比較自私點;2、被溺愛的孩子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從小處在一個溺愛的環境下,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沒人去阻止他反對他
  • 溺愛不是愛,不要「以愛之名」摧毀孩子的感受
    無條件的滿足和溺愛,讓「小巨嬰」長成了「大巨嬰」。不管家裡情況,看見什麼都要買。不買就對著媽媽發起了脾氣。媽媽哼起童謠,希望安撫他的情緒,卻不奏效!無奈,媽媽只好把手伸進自己的身體,掏出自己血淋淋的腎臟,送到兒子面前。「巨嬰」一看大喜,趕緊買了喜歡的。沒過多久,錢又敗光了,「巨嬰」又去找媽媽,媽媽卻早已咽了氣。
  • 超限的愛等於傷害,父母要警惕,別被困在溺愛的「迷霧」而不自知
    家長對孩子的愛猶如一方池水,水量適中即可,水滿則溢,水多則溺。給孩子澆灌過多的愛,只會讓孩子難以呼吸,甚至傷害到孩子。有時候,父母並非有意溺愛,只是不知不覺中給予了孩子超過限度的愛,從而深陷於溺愛的&34;之中。所以他們不知自己的溺愛行為應該收斂,就極易導致孩子不良習性的養成,父母們對此都要提高警惕。
  • 孩子入園了,請別再用這樣的溺愛拖TA的後腿!(轉給家長)
    當今做父母的大多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我們都想做一個好家長,想養出一個獨立自主懂事的好孩子的。但往往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讓孩子越來越無理取鬧,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無條件的,但是愛得過度了,那也會「淹沒」孩子的。
  • 請不要透支孩子對你的愛——「孩子,我們被你愛著卻不自知」
    當我們爸爸媽媽口口聲聲的說著愛孩子的時候,多少家長是愛著自己心目中的目標而讓自己的孩子缺愛,多少家長是愛著心中的自己而給孩子溺愛! 缺愛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和上進,溺愛會讓孩子失去道德和責任!這都是害孩子!
  • 即時滿足孩子不等於溺愛
    老人也許也會認為這樣的慣了孩子,以後孩子也許就不會得到滿足,到時候再來悔恨可能已經太遲了。1.兒童的需要究竟應否得到滿足?對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是不能習慣的,不能讓孩子養成想要什麼就買什麼的需求,如果這樣一旦得到滿足,就會讓孩子習慣於習慣,長大後可能會更無規則。
  • 愛和溺愛的區別究竟在哪兒?真的不要陷入誤區!
    很多父母都產生過一個困惑——愛和溺愛到底有什麼區別?我對孩子太好,算不算是一種『溺愛』呢?會不會把孩子寵壞了? 這裡最應該強調的一點是,『愛』和『溺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絕對不是『愛』多了就是『溺愛』。
  • 請不要透支孩子對你的愛——"孩子,我們被你愛著卻不自知"
    孩子,我們被你愛著卻不自知當我們爸爸媽媽口口聲聲的說著愛孩子的時候,多少家長是愛著自己心目中的目標而讓自己的孩子缺愛,多少家長是愛著心中的自己而給孩子溺愛!缺愛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和上進,溺愛會讓孩子失去道德和責任!這都是害孩子!真正能夠做到愛父母的卻是我們的孩子,因為孩子的心目中是有真愛的,他們大部分都能包容、悅納、理解著父母,而絕大部分的父母卻不能包容、悅納和理解孩子。多麼諷刺!大人不能包容、悅納和理解孩子,卻口口聲聲說著愛孩子,而孩子能夠包容、悅納和理解父母卻從來不口口聲聲說愛父母。
  • 都說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到底要如何把握「愛」和「溺愛」的度?
    後來我們了解到是因為她媽媽從小就覺得她太漂亮了,怕她不安全,就不斷地告訴她「愛打扮的女孩子不正經,沒有人看得起,樸素的女孩子大家才會喜歡!」她也被媽媽的價值判斷所控制,活成了一個「灰頭土臉」的人!這樣,孩子的真實喜好和感受與ta的個人經驗保持一致,不割裂,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完整的自我,一個人才能保持成長的光澤。無條件的愛和溺愛有啥區別呢?
  • 「溺愛」到底是愛孩子,還是愛自己?
    今天,我想回答一個有趣的問題,一位女性朋友問:我老公非常溺愛兒子,我該怎麼辦?根據描述,這位朋友的丈夫小時候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所以現在把所有缺失的愛都加倍給了兒子身上。會花很多時間陪孩子,但有時候那個陪伴很像是溺愛。
  • 我們對溺愛的誤解有多深?3歲以前,請盡情「溺愛」孩子
    導讀:我們對溺愛的誤解有多深?3歲以前,請盡情「溺愛」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們對溺愛的誤解有多深?3歲以前,請盡情「溺愛」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果這就是「溺愛」,我寧可再多愛一點
    多出來的大大的包裝紙箱子怎麼辦?因為樓下的小倉庫已經幾乎塞滿,實在找不出放置的地方。 魚媽一直比我好整潔,所以說要全部賣掉。天啦!這麼好玩的紙箱去廢品回收屋賣5塊錢不到,我心裡不甘心。何況兒子已經開始玩上了。
  • 愛是一件好事但溺愛卻是一種傷害
    有一種愛是守侯,也有一種愛是等待。更有一種愛是放手。適當的放手或許,能讓愛走的更遠。讓愛變得更美。讓愛顯得有價值。今天是我未滿12歲的兒子。第一次去廣東幫鄰居家打暑假工。但我耳邊總是罵人的聲音。有人罵我毒,有人罵我狠心。還有人說,我到底是不是親媽?我為什麼這麼做?心裡比誰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