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0個中國家庭就有一個把孩子送出國留學,養老怎麼辦

2020-10-18 欣聞奇摘

最近官方媒體先後刊發了《獨生女兒留學德國17年杳無音信》和《大連德國留學女孩17年杳無音信……有消息從國外傳來》兩篇文章引發了我們的關注。

文章透露,2000年曹家地村一戶村民的獨生女兒要到德國留學,父母拼湊了7萬元給孩子當首期費用。誰知道三年後孩子從家裡又要了3萬元就失去了聯繫,如今,曹茜的父母已經年邁,並且都身患癌症求助社會尋找孩子的下落,誰知道傳來的就是該女士博士畢業後,改名換姓在慕尼黑大學人文學院任終身教授,因為與家人當年矛盾太深,不想再與家人聯繫了的消息。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知道孩子健在,就心滿意足,告訴媒體不需要孩子養老!

本來別人的家務事是輪不到外人指手畫腳,但是現在每年出國留學的孩子超過60萬,今年參加高考報名的孩子才1071萬。也就是說,每20個家庭就可能有一個家庭會送孩子去海外深造。

那麼這些家庭的養老確實可能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計任何報酬的,是最無私的。我們身邊幾乎每一個當了父母的朋友都有一個觀念,生兒育女就是義務奉獻,以後養老不能拖累孩子。但是……

目前整個東亞國家的生育率和生育意向都很低,細究原因就在於家庭的分化,父母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雖然嘴上沒說,但是實誠誠的用腳投票了。

不管大家嘴上是怎麼說的,但人類社會畢竟是經濟組織,東亞社會為孩子成長付出了那麼多,還沒有回報,持續付出的動力當然就比不過只圖一時性起,生了就不管不顧,任其自生自滅的某些種族了。

2500年前的孔夫子就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當年的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

但是孔子的弟子子貢是很無私的一個人,他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但是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

孔子知道後就批評子貢做錯了。原因就是由於子貢沒有向國家領取贖金,看著是子貢品德高尚,但是卻讓其他從別的國家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的人感到兩難。一方面是管國家要錢顯得自己品德不高尚,如果不從國家領取補償金,又有幾個人有那麼雄厚的財力呢?即使有錢,做善事的動力也不足了。所以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僕了。

之後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很高興地表揚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同樣道理,國家和社會要求子女孝順贍養父母,就可以提升和刺激父母生育子女的動力,特別是對送孩子出國的父母而言,國家支持在海外的孩子贍養國內的父母,對父母省吃儉用送孩子出國也是一種促進。

這也是我們關注那個改名換姓在慕尼黑大學人文學院任終身教授的女士不贍養父母的事件的原因。

我們可以大膽猜測,那位女士不贍養父母,不知恩圖報,她不要說對國家盡忠,估計對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全力支持吧,畢竟她自己就是個鮮活的例子!

感謝關注欣聞奇摘,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致力分享生活的智慧。

相關焦點

  • 每20個中國家庭就有一個把孩子送出國留學,養老怎麼辦
    最近官方媒體先後刊發了《獨生女兒留學德國17年杳無音信》和《大連德國留學女孩17年杳無音信……有消息從國外傳來》兩篇文章引發了我們的關注。文章透露,2000年曹家地村一戶村民的獨生女兒要到德國留學,父母拼湊了7萬元給孩子當首期費用。
  • 傾盡所有送孩子出國留學 最後成了「白眼狼」?
    老張和妻子是中國千千萬萬個家庭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對夫妻。他們唯一的女兒張莉,是兩人最疼愛的「心頭寶」。2006年,張莉在高考中與自己心儀的國內大學失之交臂。她跟老張說,想到國外讀書。可出國留學哪有那麼容易。沒有獎學金又並非公派,張莉留學的費用,每年大概需要30萬元。這對於家庭收入並不寬裕的老張而言,絕對算是一筆巨資。
  • 為什麼中國家長喜歡送孩子出國留學?
    ☆ 儘管並不清楚留學的具體費用,但仍有41%的父母願意送孩子出國留學。☆ 美國依舊是最受歡迎的留學熱門國家。☆ 60%的父母會考慮通過網絡完成大學教育。☆ 希望孩子出國留學的大都是亞洲地區的家長。☆ 沙烏地阿拉伯超過65%的家長都希望孩子出國留學。☆ 54%的中國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出國留學。
  • 蘭州「留學」現象:家長很瘋狂 賣房貸款送孩子出國
    -速讀  「我最近超忙,除了要到房地產交易中心給房子評估,還要和一些中介聯繫,想趕緊租個房子。」市民肖先生一邊對記者說著,一邊從包裡掏出一個隨身攜帶的水果罐頭玻璃瓶喝了一口事先準備好的水。「看,為了兒子出國,我連個像樣的水杯都捨不得買,但儘管這樣,我也覺得值了。」肖先生說。
  • 什麼樣的家庭會送孩子出國留學
    於是,很多在外留學學生的家長希望中國能夠出面去包機,將他們在外留學的孩子們接回來。但是對此,中國這邊的回應是,這件事情正在與各個當事國家協商之中。 對此,有部分網友表示不滿意,因為在他們看來,他們認為把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的家庭,都是家裡有礦,不是富有的家庭就是地位很高的家庭。
  • 俞敏洪說,有條件的家庭趁早送孩子出國留學,越早越好
    俞敏洪日前直播又爆金句,繼懟浙大教授反對把英語提議為選修課後,又鼓勵送孩子出國留學。他說,有能力的家庭最好把孩子送出國留學;最好是初中高中就送出去;留學最好首選英美及其它西方國家,因為他認為,這些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科技技術都是最強的。
  • 孩子出國留學,普通工薪家庭付得起嗎?
    雖然他們對待疫情的表現有好有壞、不盡相同,但是他們身上卻有著同一個特點:家裡有錢負擔一個孩子出國留學到底需要多少錢?01 留學地不同、花費不同一般留學歐美費用是比較高的,特別是美國,如果讀紐約當地的大學,吃住都在紐約的話,一年花費在40-50萬人民幣。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在紐約讀碩士,她給我算過這樣一筆帳。
  • 送孩子出國留學並不是靈丹妙藥
    熱播劇《小別離》中,無論是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的方圓夫婦,還是家境一般一心讓學霸女兒逆襲改寫一輩子受欺負的命運的吳佳妮,還是爆發戶張亮忠為了緩解家庭矛盾並考慮到孩子的將來,他們都決定送孩子出國留學。儘管他們送孩子出國的出發點不同,目的各異,但都希望通過讓孩子出國解決眼前的問題。
  • 孩子在國外空巢父母怎麼辦?有的家長直言後悔送出國
    出國留學人數逐年增多記者在合肥市包河區望湖社區隨機採訪20 名老人,其中4 名老人有孩子正在海外留學或有留學經歷。「留學的現在越來越多,以前沒有這麼多留學生。」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合肥多家留學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
  • 中國什麼樣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國外留學?一定是有錢家庭才可以嗎?
    過去中國學生到國外留學必然是學霸居多,大都是學習優秀的精英,而且以公派為主。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開放程度加大,留學現在也不是有錢家庭的專利了,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也加入到了送孩子出國留學的隊伍。現在留學以自費留學為主,並且不僅僅是出去讀研究生,還有不少是出去上本科、高中,甚至是初中和小學的。
  • 現在送孩子出國留學變得很容易,普通家庭也能輕鬆實現。咋回事?
    富貴家庭的孩子出國留學早在20年前就司空見慣了,並且成為了這類家庭的一種「專利」,或者叫「特權」;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逐步放開對個人出國留學條件的限制,再加上國內社會上對所謂「海歸」的炒作,富貴家庭憑著有錢、有權、或有勢的先天條件,送孩子出國留學就成為了一種新型時尚。
  • 什麼樣的家庭條件,孩子才適合出國留學?
    出國留學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學習時尚。孩子出國留學不單單只看孩子的素質和學習能力等,還需要衡量家庭是否能夠支持留學。孩子出國留學不僅需要家庭提供經濟上支持,還要提供思維和視野的支持。如果普通家庭具備這些條件,一樣也可以出國留學,享受國家化的教育。
  • 戴爾老師說留學2——什麼樣的家庭可以考慮送孩子出國留學
    出國留學,享受國際化的教育已成為一種新的學習時尚,而出國留學不單只看孩子的素質和學習能力等,還需要衡量家庭是否有條件能夠支持孩子留學。那該是什麼樣的家庭和條件呢?條件1:留學家庭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家庭群體背景日趨多樣化a. 高產家庭(年收入百萬以上),在留學生群體的佔比逐漸減小。這個階層的留學孩子基本不用擔心怎麼出國的問題,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出國。
  • 什麼樣家庭的孩子適合出國留學?留學的價值究竟在哪裡?
    之前在看《虎媽貓爸》時候,裡面的孩子的姑姑就一直在建議孩子出國深造。明明媽媽有時候也在考慮,今年明明也該升初中了,之前明明的小姨就一直在媽媽的面前一直再提孩子上國際學校。受到的教育都是會各不相同的,這樣孩子可以適應了國際學校,那麼你在將來送孩子到國外留學,也可以讓孩子得到一個環境的適應。
  • 別人家都送孩子出國留學了!我們送還是不送?
    從北上廣深到內地三四線城市,都有許多家長把留學當作子女往上躍一個階層的渠道,以致中國有一支浩浩蕩蕩的留學大軍,2018年出國留學人數達66.21萬人,領跑全球,澳、英、美、新加坡、韓、日都出現了「中國班」。
  • 僅4%的中國學生放棄留學,疫情之下為什麼還要送孩子出國?
    為什麼說把孩子送出國依然重要?在這個時代,有條件的中國家長把孩子送出國留學依然重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為什麼說送孩子出國留學依然重要呢?其次,中國的學生數量過大,內部競爭激烈。想要考上清華、北大、復旦這些名校的,都是鳳毛麟角,與其在國內讀一個普通大學,不如送出國去拿一個外國文憑,將來在就業市場更有競爭力。
  • 利弊需要家長權衡清楚 送孩子留學別為出國而出國
    但不少家長在幫孩子規劃何時出國留學的時候都有一個困惑:花了一大筆錢讓孩子中學就出國讀書,那今後孩子在報讀國外大學的時候是否真的比直接在國內讀完高中再申請國外大學有優勢呢?把孩子送出去了,又是不是真的比在國內更有發展?少年時就到國外歷練,對孩子的一生到底有多大益處?    爭論焦點1 初中留學會不會太早?
  • 社會精英紛紛將孩子送出國,留學低齡化,背後是什麼原因?
    社會精英紛紛將孩子送出國,留學低齡化的井噴趨勢,究竟意味著什麼?背後原因令人沉默。家長群信息漫天飛,許多孩子已經「出走」,留下的在籌劃。各種數據表明,中國已經成為海外高中生源的第一大國。,每天交流留學話題的,幾乎都是重點學校家長,有家長直言,孩子班上45個同學,有一半出國讀高中,而送孩子「出走」的家長,不僅限於富人、官員和知識精英,更有普通的工薪階層。
  • 我要不要送孩子高中出國留學
    有人說出國留學越早越好,近些年出國讀高中經歷了一個高速增長,現在增速放緩,有所回落,高中是否是是出國留學的最佳年齡呢 ?最後解決辦法就是轉學到了一所無宗教寄宿學校,孩子的學習和心理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最終也進入了一所不錯的美國大學。高中生出國,家長其實需要考慮的更多,畢竟孩子比較小,您的孩子到底適合不適合要仔細考慮。孩子和家長都要對出國後的文化差異,學習困難,心理挫折有一個預期,一般來講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容易融入一些,學習上有自己明確的目標也更容易適應,因為心都在學習上。
  • 普通家庭的孩子應不應該出國留學?合理專業的規劃,勝於盲目付出
    但凡一個家庭能拿出20萬閒錢,送孩子出國留學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條件更好一些的家庭,教育投入也更大,不管是買學區房還是送孩子出國留學,少說也得數十萬到上百萬的花費。 那麼,普通家庭的孩子,到底應不應該出國留學?